Workflow
博时可转债ETF
icon
搜索文档
ETF总规模逼近4.8万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8-18 06:45
ETF市场整体规模 - ETF整体规模接近4.76万亿元,较年中4.307万亿元增长约10.5% [1] - 全市场ETF共有1262只,其中股票型基金1098只,规模接近3.5万亿元,较年中增长8.17%,占比73.51% [1] - QDII-ETF规模为4151.33亿元,较年中增长11.77%,占比8.73% [1] 债券ETF市场表现 - 债券ETF总规模突破5400亿元,创历史新高,较年中增长40.82%,占比11.38% [1] - 今年以来债券型ETF获得3045.57亿元资金净流入,对比去年底规模不足1800亿元 [1][2] - 百亿级债券ETF从去年底5只增至目前24只,其中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博时可转债ETF规模超过500亿元 [2] 债券ETF市场发展趋势 - 债券ETF市场迎来供给侧变革,信用债ETF密集发行,包括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和科创债ETF [2] - 未来债券ETF在综合债券、绿色债券和央企主题方向有发展空间,高收益债券ETF、全球策略ETF等创新品类待布局 [2] - 信用债指数ETF和与权益指数挂钩的ETF发展值得关注,未来或扩大跟踪指数范围构建特色产品 [2] 资金流动情况 - 今年以来整体ETF市场累计获得3832.72亿元资金净流入,其中股票型ETF净流出近1200亿元 [1] - 跨境型ETF净流入金额接近1500亿元 [1]
债券ETF掀起固收被动投资浪潮?解码趋势与挑战
Morningstar晨星· 2025-08-14 09:05
被动型债券基金市场概况 - 2024年起被动型债券基金数量从253只增至348只 规模从7042亿元跃升至15099亿元 占公募开放式债券基金规模的20% [1] - 债券ETF规模在2025年前六个月实现翻倍 从1740亿元增长至3844亿元 头部产品富国中证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和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规模分别达520亿元和490亿元 合计占债券ETF份额的27% [1] - 年内新上市的8只信用债ETF规模均突破百亿元 合计占债券ETF规模的三分之一 [1] 被动债券投资兴起原因 - 利率持续下行压缩主动投资超额收益空间 被动产品因能获取市场平均收益而受关注 [5] - 被动型产品具备持仓透明度高 费率低 T+0交易机制等优势 [6] - 监管部门推动债券ETF纳入质押式回购 建立快速审批通道等政策支持 [6] - 基金公司创新推出信用债ETF和科创债ETF产品 后者首发规模达300亿元 [7] 国内外市场对比 - 美国被动型债券基金占比达40% 我国仅20% 显示较大发展潜力 [9] - 我国利率债和短债基金被动策略占比分别达49%和37% 信用债和纯债基金被动策略占比不足20%和2% [9][16] 细分领域发展特征 - 利率债和短债因标准化程度高 流动性好 成为被动策略主要应用领域 [11] - 可转债基金中两只ETF规模占比达42% 综合费率显著低于主动管理产品 [14] - 信用债因发行主体分散 流动性差导致指数复制成本高 被动策略发展缓慢 [16] - 固收+基金和QDII环球债券基金尚未出现被动策略产品 [18] 投资策略选择建议 - 信用债领域主动管理仍有机会通过信用选择和价值挖掘创造超额收益 [21] - 利率债等流动性高领域被动投资更具优势 但主动管理在久期调节方面仍有价值 [21]
又一只,超1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14:55
债券ETF市场发展 - 博时科创债ETF规模突破100亿元,达100.31亿元,全市场债券型ETF规模近5200亿元,其中百亿级债券ETF达24只 [2][4][7] - 博时基金旗下已有4只百亿级债券ETF,包括博时可转债ETF规模达470.06亿元,科创债ETF规模增长受益于政策推动和成份券流动性提升 [5] - 海富通短融ETF和富国政金债券ETF规模分别突破500亿元,达512.70亿元和505.83亿元,多只公司债ETF规模超200亿元 [5][6] 债券ETF行业趋势 - 债券型ETF规模从2022年末的529.43亿元增长至2023年末的801.52亿元,增幅超50%,2024年5月突破千亿元,年末达1739.73亿元,今年2月突破2000亿元 [9] - 截至8月5日,全市场40只债券ETF总规模达5198.64亿元,年内合计资金净流入2743.41亿元,多只产品净流入超200亿元 [9] - 债券ETF发展受益于债券市场牛市、产品交易便捷、分散风险和费率较低等优势,以及政策支持和行业对市场趋势的把握 [7][9][10] 公司动态 - 博时基金表示科创公司债成交活跃度和流动性显著提升,未来指数有望继续扩容,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5] - 富国政金债券ETF、海富通短融ETF、平安公司债ETF等多只产品规模相继突破百亿元,显示行业竞争格局 [5][6]
吸金,超155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8-04 14:41
港股通ETF资金流入 - 过去一周港股通ETF资金净流入超155亿元,成为股票ETF吸金主力 [1] - 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相关ETF单日净流入20.26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流入超94亿元 [3] - 跟踪香港证券的相关ETF近5个交易日资金流入超38亿元 [3] 股票ETF市场表现 - 上周五股票ETF资金净流入2.54亿元,港股市场ETF净流入36.09亿元,宽基ETF净流出27.23亿元 [3] - 宽基ETF规模下降162.71亿元,创业板指数相关ETF单日净流出9.22亿元 [3] - 沪深300ETF、中证500ETF、科创50ETF、创业板ETF等宽基ETF过去一周资金净流出居前 [6] 基金公司ETF资金流向 - 易方达基金旗下黄金ETF净流入3.6亿元,A500ETF易方达净流入3.4亿元,香港证券ETF净流入1.9亿元 [3] - 华夏基金上证50ETF单日净流入11.34亿元,规模达1674.4亿元,恒生科技指数ETF净流入1.88亿元 [4] - 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过去一周净流入分别达38.56亿元、34.48亿元、30.68亿元 [5] 债券ETF市场表现 - 科创债ETF易方达过去一周资金净流入超41亿元,博时可转债ETF净流入超34亿元,南方科创债ETF净流入超28亿元 [5] - 科创债ETF成为债券市场ETF吸金主力 [1] 市场观点与基本面 - 港股科技板块或更受益于AI产业叙事,业绩有望加速释放,外资可能逐渐回流 [5] - 中国科技龙头企业股票相比美国科技股展现出更高的性价比 [5] - 南下资金大幅流入背景下定价权强化,未来或仍有增量空间 [5] 市场指数与成交 - 上周五上证指数跌0.37%,深证成指跌0.17%,创业板指跌0.24% [2] - 沪深两市成交金额接近1.6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3377亿元 [2]
债券ETF规模突破5100亿元 短期回调带来配置机会
中国证券报· 2025-07-28 05:07
债券ETF市场概况 - 截至7月25日我国债券ETF总规模突破5100亿元占全部ETF规模的11% [1] - 2024年5月债券ETF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2025年7月突破5000亿元两年内实现爆发式增长 [1] - 股票型ETF规模占比70%债券型ETF数量为39只总规模5105.05亿元 [1] 债券ETF增长驱动因素 - 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和科创债ETF作为新上市品种贡献超2000亿元增量资金 [1][3] - 债券ETF兼具被动指数基金和ETF双重优势持仓透明度高、费率低、流动性强支持"T+0"交易且免收申购赎回费 [2] - 机构投资者占比85%广义基金为主力配置信用债ETF作为底仓利率债ETF用于择时交易 [2] 重点产品与资金流向 - 海富通短融ETF和富国政金债券ETF规模均超500亿元博时可转债ETF超400亿元 [3] - 21只债券ETF规模超100亿元海富通短融ETF今年净流入234.43亿元居首 [3] - 8只信用债ETF和5只科创债ETF规模超100亿元科创债ETF底层资产信用风险可控 [3] 债券市场投资机会 - 科创债ETF因政策支持兼具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市场需求空间大 [3] - 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下债市中期逻辑顺畅信用债呈现"利差优势+票息保护"特征 [4] - 短端利率或仍有下行空间当前债市回调为三四季度提供配置和交易机会 [4]
【债券日报】转债市场日度跟踪20250723-20250724
华创证券· 2025-07-24 18: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今日转债过半行业下跌,估值环比压缩;中证转债指数环比下降0.04%,大盘价值相对占优,转债市场成交情绪升温;转债中枢下降,高价券占比下降,估值压缩;正股行业指数下降占比过半,转债市场部分行业有涨跌表现 [2][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主要指数表现 - 中证转债指数环比下降0.04%,上证综指环比上涨0.01%,深证成指环比下降0.37%,创业板指环比下降0.01%,上证50指数环比上涨0.32%,中证1000指数环比下降0.45% [2] - 大盘价值相对占优,大盘成长环比下降0.04%,大盘价值环比上涨0.24%,中盘成长环比下降0.19%,中盘价值环比下降0.48%,小盘成长环比下降0.26%,小盘价值环比下降0.33% [2] 市场资金表现 - 可转债市场成交额为859.25亿元,环比增长6.46%;万得全A总成交额为18983.71亿元,环比减少1.57% [2] - 沪深两市主力净流出408.34亿元,十年国债收益率环比上升1.34bp至1.70% [2] 转债估值 - 百元平价拟合转股溢价率为27.32%,环比昨日下降0.36pct;整体加权平价为96.85元,环比昨日上升0.51% [6] - 偏股型转债溢价率为7.25%,环比下降0.16pct;偏债型转债溢价率为86.64%,环比下降4.93pct;平衡型转债溢价率为20.35%,环比上升0.45pct [6] 行业表现 - A股市场中,跌幅前三位行业为建筑材料(-2.27%)、国防军工(-1.60%)、机械设备(-1.29%);涨幅前三位行业为非银金融(+1.29%)、美容护理(+0.59%)、家用电器(+0.58%) [6] - 转债市场共计16个行业下跌,跌幅前三位行业为国防军工(-1.66%)、有色金属(-1.02%)、钢铁(-1.02%);涨幅前三位行业为建筑材料(+4.54%)、通信(+1.27%)、美容护理(+0.66%) [7] 行业轮动 - 非银金融、美容护理、家用电器领涨,部分行业有不同涨跌幅表现及估值分位数情况 [57]
两市ETF融资余额一周增加580.8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1 11:04
两市ETF两融余额概况 - 截至7月18日,两市ETF两融余额为989.23亿元,较前一周减少1.04亿元,降幅0.11% [1] - 其中ETF融资余额932.33亿元,环比增加580.80万元,增幅0.01%;融券余额56.91亿元,环比减少1.10亿元,降幅1.89% [1] - 深市ETF两融余额325.78亿元,环比下降6.67亿元(-2.01%);沪市ETF两融余额663.46亿元,环比增加5.63亿元(+0.86%) [1][2] 融资余额变动情况 - 融资余额超亿元的ETF有104只,华安黄金易(ETF)以75.71亿元居首,易方达黄金ETF(66.78亿元)、华夏恒生ETF(44.52亿元)分列二三位 [4] - 上周融资余额增加超5000万元的ETF有8只,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2.13亿元)、博时可转债ETF(+1.56亿元)、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1.11亿元)增幅显著 [4] - 融资余额减少超5000万元的ETF有9只,易方达创业板ETF(-2.01亿元)、华夏上证50ETF(-1.97亿元)、华夏恒生ETF(-1.72亿元)降幅居前 [4] 融资余额环比变动幅度 - 增幅超20%的ETF有62只,A500ETF工银(+5403.25%)、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1949.96%)、万家中证A500ETF(+1190.39%)位列前三 [4][6] - 降幅超20%的ETF有45只,沪深300ETF永赢(-96.75%)、中证500ETF基金(-96.15%)、海富通上证10年期地方政府债ETF(-95.92%)跌幅最大 [5][6] 融券余额变动情况 - 融券余额居前的ETF包括南方中证1000ETF(19.70亿元)、南方中证500ETF(15.53亿元)、广发中证1000ETF(3.38亿元) [8] - 融券余额增加金额前三:富国中证A500ETF(+4675.61万元)、博时可转债ETF(+2407.97万元)、南方中证1000ETF(+893.98万元) [8] - 融券余额减少金额前三:南方中证500ETF(-1.20亿元)、华夏中证1000ETF(-5197.81万元)、华夏上证50ETF(-1245.42万元) [8] 融券余量变动幅度 - 融券余量增幅最高为光伏50(+5194.12%),其次为易方达沪深300ETF(+87.20%)、富国中证A500ETF(+58.34%) [9] - 融券余量降幅居前的有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广发中证全指电力ETF等 [9]
上半年发行债券44万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7-18 00:47
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运行平稳 2025年上半年发行各类债券44 3万亿元同比增长16% 债券净融资8 8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8 6% [1] - 债券ETF快速发展 目前规模突破4000亿元 占全市场ETF规模的10% 其中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和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规模均超500亿元 博时可转债ETF等13只产品规模超百亿元 [1] - 近一年债券型ETF累计获近2000亿元资金净流入 39只债券型ETF最新规模达4311 82亿元 [1] 债券ETF优势 - 债券ETF支持场内交易 转融通及质押回购等交易方式 具有交易灵活 效率高 可带杠杆 信息透明度高等特点 [2] 三季度债券市场展望 - 三季度债券市场做多胜率将提升 利多因素包括资金利率下行 央行或恢复国债买卖操作呵护流动性 抢出口效应弱化及降息概率提升 [2] - 7月信用债供需关系偏正面 理财规模增长叠加信用债ETF需求强劲 对信用债需求形成支撑 信用利差有望维持低位 [2] 配置建议 - 建议关注部分化债重点地区的城投债 国有地产债等配置机会 [1] - 中短端信用债可继续关注3-5年期票息较高个券 长期限信用债可关注流动性较好品种调整后的机会 [2] - 首批科创债ETF上市后预计带来增量配置需求 或短期推升信用债需求 [2]
两市ETF融资余额减少6634.97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2:27
两市ETF两融余额概况 - 最新两市ETF两融余额为984.93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加379.16万元 [1] - ETF融资余额为926.17亿元,环比减少6634.97万元(降幅0.07%) [1] - 融券余额环比增加7014.13万元 [1] - 深市ETF两融余额330.49亿元,环比减少2.0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322.70亿元(环比减少2.07亿元),融券余额7.79亿元(环比增加265.26万元) [1] - 沪市ETF两融余额654.45亿元,环比增加2.0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603.47亿元(环比增加1.40亿元),融券余额50.98亿元(环比增加6748.86万元) [1] 融资余额突出的ETF及环比变动 - 融资余额超亿元的ETF有107只,华安黄金易(ETF)以76.29亿元居首,易方达黄金ETF(67.51亿元)和华夏恒生ETF(46.46亿元)紧随其后 [2] - 融资余额增幅前三:海富通上证10年期地方政府债ETF(490.63%)、海富通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428.60%)、南方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159.91%) [2] - 融资余额降幅前三:华安中证A500ETF(-93.80%)、浦银安盛中证A500ETF(-87.69%)、鹏华科创板综合ETF(-82.71%) [2] 融资净买入与净卖出情况 - 融资净买入前三: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1.11亿元)、海富通中证短融ETF(1.04亿元)、恒生科技(6903.41万元) [4] - 融资净卖出前三:博时可转债ETF(-7257.47万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6404.14万元)、华安黄金易(ETF)(-6277.41万元) [4] 融券余额及变动 - 融券余额前三:南方中证1000ETF(19.50亿元)、南方中证500ETF(17.66亿元)、华夏中证1000ETF(3.88亿元) [5] - 融券余额增加前三:博时可转债ETF(2350.56万元)、华夏上证50ETF(1548.68万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232.60万元) [5] - 融券余额减少前三:南方中证1000ETF(-447.60万元)、嘉实沪深300ETF(-310.13万元)、酒ETF(-181.91万元) [5] 融券余量环比变动 - 融券余量增幅最高:华宝双创龙头ETF(1079.35%),其次为华夏恒生ETF(324.68%)和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113.49%) [6] - 融券余量降幅居前:光伏50、华夏中证科创创业50ETF、酒ETF [6]
转债市场日度跟踪20250710-20250710
华创证券· 2025-07-10 22: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今日转债跟随权益上涨,估值环比抬升,市场风格中小盘价值相对占优,成交情绪减弱,各指数、行业、转债价格及估值等呈现不同表现[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概况 - 指数表现:中证转债指数环比涨0.40%,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上证50指数、中证1000指数环比分别涨0.48%、0.47%、0.22%、0.62%、0.25% [1] - 市场风格:小盘价值相对占优,大盘成长、大盘价值、中盘成长、中盘价值、小盘成长、小盘价值环比分别涨0.14%、0.75%、0.08%、0.70%、0.52%、1.06% [1] - 资金表现:转债市场成交情绪减弱,可转债市场成交额669.07亿元,环比减1.57%;万得全A总成交额15150.68亿元,环比减0.81%;沪深两市主力净流出211.58亿元,十年国债收益率环比升1.70bp至1.66% [1] 转债价格与估值 - 转债价格:转债中枢提升,高价券占比提升,整体收盘价加权平均值124.13元,环比升0.43%;偏股型转债收盘价164.25元,环比降0.91%;偏债型转债收盘价115.18元,环比升0.46%;平衡型转债收盘价124.13元,环比升0.29%;130元以上高价券个数占比33.19%,较昨日升1.57pct;100 - 110(含110)占比3.19%,较昨日降1.08pct;收盘价在100元以下的个券有2只;价格中位数125.74元,环比升0.51% [2] - 转债估值:估值抬升,百元平价拟合转股溢价率25.30%,环比升0.71pct;整体加权平价94.96元,环比升0.51%;偏股型转债溢价率6.03%,环比降0.45pct;偏债型转债溢价率93.56%,环比降0.78pct;平衡型转债溢价率18.42%,环比升0.43pct [2] 行业表现 - 正股行业:17个行业上涨,涨幅前三为房地产(+3.19%)、石油石化(+1.54%)、钢铁(+1.44%);跌幅前三为汽车(-0.62%)、传媒(-0.54%)、国防军工(-0.41%) [3] - 转债行业:18个行业上涨,涨幅前三为环保(+2.50%)、煤炭(+1.39%)、非银金融(+0.95%);跌幅前三为通信(-0.92%)、农林牧渔(-0.67%)、传媒(-0.24%) [3] - 各板块表现:收盘价方面,大周期环比+0.81%、制造环比+0.05%、科技环比-0.22%、大消费环比+0.12%、大金融环比+0.66%;转股溢价率方面,大周期环比-1.1pct、制造环比+0.32pct、科技环比+0.024pct、大消费环比-0.13pct、大金融环比-0.34pct;转换价值方面,大周期环比+1.12%、制造环比-0.41%、科技环比-0.25%、大消费环比+0.07%、大金融环比+0.96%;纯债溢价率方面,大周期环比+1.0pct、制造环比+0.046pct、科技环比-0.28pct、大消费环比+0.11pct、大金融环比+0.77pct [3][4] 行业轮动 - 房地产、石油石化、钢铁领涨,各行业正股和转债在日涨跌幅、周涨跌幅、月涨跌幅、年初至今涨跌幅等方面表现不同,同时给出了各行业正股估值分位数等数据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