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危机
搜索文档
突发!特朗普对大债主下狠手,北京时间11月3日国际圈炸锅
搜狐财经· 2025-11-05 02:23
面临36万亿美元的债务压力,特朗普政府毅然作出决策,意图对主要债权人实施强有力的反击。 截至2025年10月,美国联邦债务已飙升至38万亿之巨,这一数字仅从年初的36万亿攀升,短短一年间便膨胀了2万亿。 利息支出无疑是沉重的负担,本年度预计将达到1.2万亿之巨,占据GDP的3.2%。这笔原本应投入到民生领域的资金,如今却悉数流向了债权方。 去岁全年,利息支出高达近九千亿,而今年更是加码增加,可谓是雪上加霜。 债务与GDP之比急速攀升,已逼近130%的警戒线。若此趋势持续,至2034年,仅利息支出就将侵占GDP的5%以上。 特朗普政府一上台,便迅速推出了所谓的"一揽子宏大法案",实质上是2017年税改的延续与深化,该法案于7月4日正式签署并开始生效。 企业税率长期固定在21%,乍听之下似乎是对富裕企业的一大利好消息,然而,国会预算办公室经过一番核算,却发现这一举措在未来十年内将导致国家财 政赤字增加高达4.5万亿美元。 立法提案大幅削减了1万亿的医疗补助金,食品券的规模也缩水了1800亿,同时强迫失业者每月需提供80小时的社区服务,方可获得救济金。 此举表面上宣扬"终结懒汉福利",实则暗含着"劫贫济富"的实质。 ...
达利欧最新发文:黄金是最安全的货币!
金十数据· 2025-10-31 16:43
周五,《时代周刊》刊登了一篇由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 撰写的文章,文章指出黄金 是风险最低的货币,千年保值且"被没收风险"更低。他还拆解了黄金在金本位、法币体系下的表现,及 其与现金的配置逻辑。原文翻译如下。 在央行出现之前(美联储成立于1913年),各国更倾向于选择通缩这条路。但自央行诞生后,通胀路径 变得更为普遍。无论选择哪条路径,最终都会引发严重的债务危机,债务相对于偿债所需收入的比例会 下降,问题在新的更高价格水平上得到解决。这就是物价长期上涨的原因。货币与黄金挂钩体系最近两 次崩溃的案例,分别发生在1933年和1971年。 1971年,我们彻底告别了与黄金挂钩的货币体系,转向法币体系。鉴于当前我们仍处于法币体系下,研 究历史上法币体系中"债务远超偿债所需货币量"时的情况,从中汲取的教训与当下的局势更为相关。在 这类情况下,央行总会大量印发货币和信贷,通常会导致通胀高企、金价上涨。 在所有这些场景中,作为纸质货币/债务货币的替代品,黄金表现都十分出色。长期来看,黄金是购买 力保值记录最好的货币。这也是如今它能成为各国央行第二大储备货币的原因。 但这并不意味着长期来看,其他货币的 ...
从复仇到宽恕:欧洲花了一百年和两场战争才学会的经济学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10-27 10:41
1919年的巴黎,春天的雨还未停。凡尔赛宫的镜厅里灯火通明,金色吊灯下坐满了西装笔挺的代表。法国总理克列孟梭拄着拐杖,满头银发却目光如刃;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坐在一旁,神情紧绷,仿佛在权衡得失;美国总统威尔逊脸色苍白、略显疲惫,眼神中仍带着理想主义的执拗。桌上的文件是那份让人 谈之色变的《凡尔赛和约》。它要求德国赔偿1320亿金马克—约合1919年时的33亿美元,相当于德国当年GDP的三倍【1】。对一个刚经历大战、工厂瘫 痪、煤矿被占的国家来说,这几乎是天文数字。 "德国必须付出代价。"克列孟梭说。法国的北部煤区在战争中被炸成废墟,他认为只有让德国赔光、赔到底,法国才能真正安全。劳合·乔治心里其实明 白,赔款数字根本不现实,但在国内舆论的高压下,他没敢反对。美国的威尔逊则关心"道义秩序",他想建立国际联盟,却也不愿为欧洲买单。于是,这 场"和平会议"最终变成了一场关于债务的清算大会。 英国的财政代表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坐在角落里,目光越来越暗。他曾在前线看过遍地白骨,如今又看见另一种缓慢的毁灭正在发生。他在致友人的信中写 道:"巴黎的空气里,弥漫着复仇的气味。"几天后,凯恩斯愤然辞职,离开巴黎,回到伦敦后写下 ...
美欧等金融资本国家的财政危机是全球危机的一个根源,一个时期以来,美、英、法、德、日等国债务规模大幅度上升
搜狐财经· 2025-10-25 00:17
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年好像谁都在欠钱。国家欠,企业欠,个人也欠。可奇怪的是,钱印得越来越多,东西却越来越贵,工资一点没见涨。问题是,这到底 是谁在买单? 我最近看了下数据,美联储公开的,美国国债在2024年已经突破34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如果平均算下来,每个美国人背着10万美元的债。英 国、法国、德国也没好到哪去,债务占GDP比都在90%以上,日本更夸张,早就超过250%。这些国家的钱都去哪了?都不是拿去修路、建房、补贴老百姓 的,大头被金融资本吸走了。 债多了怎么办?正常逻辑是加税。但问题来了,他们不敢动资本的税。因为自苏联解体之后,全球都在给资本让路。资本一挪脚,股市、汇率就抖三抖。于 是各国干脆对劳动者加税。比如英国,财政部的数据写得清清楚楚,普通工薪阶层的税率在过去20年涨了近10个百分点。美国工人收入没涨多少,但医保、 房贷、教育费用却翻倍。法国中产更惨,黄马甲抗议那几年,一边加燃油税,一边给富人减税。 我查到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全球总债务已经超过GDP的三倍。换句话说,全世界的钱,全靠债堆起来的。没人真有钱,只有一堆数字在账面上闪。资本用 这些债炒金融产品,赚快钱。普通人被税、被通胀、被高 ...
这家上市川企股权遭司法拍卖!背后达商大佬已被限高,被执行总金额超13亿→
搜狐财经· 2025-10-24 18:46
股权变动与司法拍卖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宏义嘉华持有的5299.7万股公司股份将于11月24日至25日在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 [1] - 本次被拍卖股份占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总额的34.05%,占公司总股本的7% [1] - 起拍价设定为近1.83亿元,计算方式为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价4.92元乘以股票总数的70% [2] - 宏义嘉华所持公司1.18亿股股份已全部被司法冻结,占公司总股本的15.56% [5] - 若本次拍卖最终成交,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将从20.56%降至13.56%,但公司控制权不会发生变更 [6] 公司控制权沿革 - 公司实际控制人曾多次更迭,2018年刘峙宏以近22亿元出价入主成都路桥,成为实际控制人 [7] - 2023年3月,宏义嘉华将所持1.18亿股股份对应的全部表决权委托给东君泰达行使,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东君泰达,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刘江东 [8] - 刘江东此次取得公司控制权未支付现金,但其受让的表决权对应的股权处于司法冻结状态 [8] 实际控制人债务状况 - 公司原实际控制人刘峙宏现存2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达13.68亿元 [12] - 刘峙宏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处于被限制高消费状态 [12]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8.10亿元,同比下降30.53%;归母净利润亏损9217.21万元,同比暴跌2151.47% [1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颓势持续,营业收入为3.3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264.06万元 [15] - 公司于2024年5月聘任28岁的林晓晴为董事长,其2024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2.57万元 [15] 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24日收盘,公司股价报4.95元/股,下跌2.37%,总市值为37.48亿元 [16]
中美谈妥!降到10%,美全面取消报复性关税,是什么让美国怕了?
搜狐财经· 2025-10-24 13:57
中美关税战最新进展 - 中美在瑞士会谈发布联合声明,决定暂停对部分商品征收24%的关税,并保留未来加征余下10%关税的权力 [1][4] - 美国最终取消了91%的报复性关税,仅保留10%的全球基准关税,中国也相应取消部分对美关税,此轮关税战对中国有利 [6]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双方已就芬太尼问题展开富有成效的讨论,双方均不希望“脱钩”,该问题将成为未来议题 [7] 美国放弃加征关税的原因 - 中国的反制措施有效,导致美国西海岸港口在12小时内几乎没有中国货船抵达,中国对美商品运输量减少一半,对美国经济造成冲击 [11][14] - 美国制造业回流计划难以通过关税战短期实现,关税战导致美国商品价格飙升,家庭支出增加约五千美元,引发民众抗议 [14] - 美国农场主作为特朗普主要支持群体,因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而遭受巨大损失,加剧了美国国内的不满情绪 [15] 国际社会反应与美国外部压力 - 特朗普的全球单边主义贸易政策遭到传统盟友以色列、日本和欧盟的反对,欧盟进行反制,日本明确表示无法接受 [17][18] - 2025年5月5日,13个国家在意大利米兰财长会议上联合谴责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加剧了美国在外交和贸易方面的孤立 [19] 美国面临的潜在经济风险 - 美国政府的法定债务上限已于2025年1月超额完成,为避免违约,财政部采取“非常规手段”,债务危机因股市波动和经济不安而愈发严峻 [22] - 若中国与日本联合抛售美债,美国经济将面临重大风险,这也是美国暂停对华关税战以避免经济崩溃的原因之一 [22]
万达商管出售广州增城万达广场,今年已卖出多座
新浪财经· 2025-10-23 18:22
公司股权变更 - 广州增城万达广场有限公司发生股东变更,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退出,由北京嘉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同时法定代表人由吴华变更为宋敏 [1] - 广州增城万达广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注册资本为2.5亿人民币 [1] - 北京嘉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亦于10月19日全资收购黄石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取代原股东大连万达锐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99%)和大连万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法定代表人同样变更为宋敏 [1] - 北京嘉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为67500万人民币,由深圳弘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00%控股 [1] 公司资产出售 - 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20日获无条件批准,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48个万达广场项目公司100%股权出售给由太盟、高和丰德、腾讯、潘达商管、阳光人寿保险等设立的合营企业 [4] - 大连万达商管集团主营业务是为全国各地的万达广场提供商业管理服务,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注册资本约271.64亿元,由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健林等共同持股 [5] 公司法律风险与股权冻结 - 黄石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民法院冻结股权10000万人民币,被执行人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 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8日新增两则股权冻结,涉及乐山万达广场实业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约1.88亿人民币)和绵阳涪城万达广场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5000万人民币),冻结期限均为三年,执行法院为成渝金融法院 [4] - 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15日新增一则股权冻结,涉及齐齐哈尔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5000万元),冻结期限自2025年10月9日至2028年10月8日,执行法院为成渝金融法院 [5] - 被出售的广州增城万达广场有限公司和黄石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此前均涉及多起合同法律纠纷案件 [2]
市值曾达45亿港元的上坤地产,上市不到五年即退市
凤凰网· 2025-10-23 16:46
退市决定与时间线 - 香港联交所宣布取消上坤地产上市地位,生效时间为2025年10月27日上午9时 [1]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暂停买卖,因未能在2025年10月1日前履行复牌指引而被除牌 [1] - 上市委员会作出退市决定的直接原因是公司未能在截止日前达成复牌条件 [3] 退市直接原因 - 退市导火索是未能按时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公告和年报,导致股票自2024年4月2日起停牌 [2] - 年报延迟原因包括核心管理人员和财务部门员工离职,以及审计材料准备不足 [2] - 尽管联交所发出复牌指引,公司仍未能公布所有未刊发的财务业绩,包括2023年及2024年年报 [2] 市场表现与债务危机 - 停牌前股价报0.013港元/股,总市值仅2694.82万港元,与上市初期开盘价2.28港元/股和总市值45.6亿港元形成鲜明对比 [3] - 2022年11月因一笔美元票据交换要约未获足够持有人同意引发违约,导致2023年到期的13.5%优先票据交叉违约 [3] - 2023年1月因未能偿还1.602亿美元本金及利息,发生债务违约 [3] 财务业绩恶化 - 营收从2021年的83.4亿元骤降至2022年的30.34亿元,同比下滑63.61%,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9.12亿元 [6] - 合约销售额从2021年的248.4亿元降至2022年的82.9亿元,2023年又降至30.1亿元 [6] - 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的2.5亿元转为2022年巨亏19.37亿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3.54亿元 [6] 扩张模式与债务压力 - 公司在2020年上市前一年新增24个项目,耗资超百亿元,上市后2021年新增24幅地块 [4] - 快速扩张导致债务高企,截至2023年6月末,未偿还借款总额高达约103.48亿元,而现金及等价物仅约7.48亿元 [6] - 为缓解压力出售项目股权,如出售郑州上坤置业60%股权及杭州上坤置业全部股权,但仅获现金339万元和3345万元,相对于百亿债务资金有限 [6] 内部管理与人员变动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1年的1083人缩减至2023年上半年的525人,持续裁员优化 [7] - 2023年至今多位董事会成员辞任,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目前董事会成员仅剩两人 [7] - 高管层频繁变动与业务收缩及持续亏损有关 [7]
史上最快增速!美债突破38万亿,政府停摆加剧债务危机
金十数据· 2025-10-23 09:47
美债规模与增长 -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突破38万亿美元 [2] - 债务增长速度是自2000年以来平均增速的两倍 两个月前才超过37万亿美元 [3] 政府停摆的经济影响 - 政府停摆会延缓经济活动并增加成本 2013年停摆造成20亿美元工人生产力损失 [3] - 2018年持续35天的政府停摆给经济造成110亿美元损失 主要由于联邦工作人员支出减少 [3] 债务增长的驱动因素 - 债务加速增长归因于赤字支出 不断上升的利息成本以及政府关门带来的经济拖累 [3] - 美国国家债务利息支出预计将从过去十年4万亿美元增至未来十年14万亿美元 [4] 市场与机构反应 - 81%受访选民强调国债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4] - 穆迪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降至Aa1 标普和惠誉也降低了美国评级 [4] - 不断膨胀的联邦债务对通胀和利率构成上行压力 可能限制经济增长并提高借贷成本 [5] 长期经济风险 - 债务上升轨迹可能导致持续的失业和收入损失 [6] - 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的信托基金仅需七年就会耗尽 [5]
联合国贸发会议:避免破坏性关税战,帮助重债穷国摆脱债务困境
搜狐财经· 2025-10-21 16:07
全球贸易体系 - 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对避免全球陷入破坏性关税战至关重要 [2] - 全球72%的贸易仍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运行 [2] - 主要经济体平均关税水平已从2.8%上升至超过20% [4] 全球投资与成本 - 全球投资流动已连续第二年下滑 [2] - 发展中国家投资成本远高于发达经济体,例如赞比亚投资一美元的成本可能是苏黎世的三倍 [2] - 运输成本的剧烈波动使内陆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承受高达全球平均水平三倍的物流支出 [3] 技术鸿沟与潜力 - 人工智能有潜力为全球经济增加数万亿美元的产出 [3] - 不到三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拥有相关国家战略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潜力 [3] - 全球仍有约26亿人处于离线状态,其中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的女性 [3] 债务与发展挑战 - 发展中国家公共债务在去年已达310亿美元 [4] - 高达31万亿美元的债务正在阻碍发展中国家向前迈进 [2] - 全球经济年产值超过100万亿美元,但全球每两人中就有一人收入停滞不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