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容变现
icon
搜索文档
影视飓风又卖爆了,T恤为什么是直男收割机
36氪· 2025-11-10 08:01
公司业务表现 - 影视飓风旗下服饰品牌STORMCREW于10月27日入驻天猫,在10月15日至24日双11第一波段新商家TOP榜中位列第五名 [2] - 公司创始人透露电商已成为核心收入来源,仅一件T恤销量就超过20万单,去年年营业额已超过1亿人民币 [2] - 由于订单量超出预估,STORMCREW在10月22日将各平台陆续调整为半歇业状态,4天后恢复销售 [2] - 公司2024年营收超一亿,但利润仅千万出头,传统变现状况不理想,电商收入已取代TVC广告成为核心,后者占比从70%下降到10% [22] 产品策略与特点 - 产品线覆盖目标受众的日用品,包括硬核的拍摄设备(补光灯、三脚架等)和日常用品(箱包、运动水壶、男装、内裤),体现爱科技、重性能的特点 [10] - 公司秉持尊重消费者态度,提高产品价值感,例如免费为去年购买三合一冲锋衣出现logo脱落问题的客户寄送新羽绒内胆 [10][11] - T恤产品迭代符合技术控直男取向,如“上镜灰”T恤号称在不同光线下不产生色偏,开发过程量化呈现给用户,包括打样27次、采用280g重磅纯棉面料、100次机洗测试等 [13] - 全新升级的“凉伴”T恤集合凉感、抗菌、速干、防螨、防晒卖点,双11售价79元,具备高性价比 [13] 内容与IP商业化模式 - 公司通过内容和人设驱动产品销售,T恤作为文化载体,是有效的粉丝变现工具,只要有粉丝就能卖T恤 [1][16] - 影视飓风像发布新手机一样发布新衣服,详细介绍产品参数和设计理念,像测评相机一样测评T恤,将“追求极致”态度从视频带到T恤 [8][19] - 公司试图挣脱内容生产者桎梏,通过电商撬动IP价值,获得“复利”商业模式,解决内容创作者无法规模化的困境 [22] - 产品不可能脱离影视飓风的内容和人设独立存在,T恤为受众提供可触摸的价值感,是直男特别能接受的内容变现方式 [10][25] 行业背景与趋势 - T恤被称为文化衫,是各种文化的载体,从摇滚乐队、小众运动到自媒体,一直是最有效的粉丝变现工具 [16] - 优衣库通过T恤项目创造销量奇迹,推动T恤走向大众,完成符号化,成为衣橱消耗品,我国每年消费T恤超30亿件 [16] - T恤购买决策成本低,日本市场调查显示18~49岁消费者年购买T恤平均2.8件,扔掉1.7件 [17] - 据麦肯锡2025年报告,超70%年轻消费者综合比价追求性价比,同时乐于为价值共鸣买单,主动参与价值共创 [19] 挑战与风险 - T恤产品要长盛不衰需不断产生新梗或话题驱动复购,男性消费者可能跟随喜爱的电竞选手、游戏主播购买同款 [22] - 凡客诚品案例警示盲目扩张风险,其巅峰年销售额突破20亿,但因扩张至家电、数码等品类被供应链和库存拖垮 [23] - 拓展SKU卖更多产品是大忌,竞争激烈且易尾大不掉,社交媒体已有对STORMCREW产品汗渍明显、掉色等差评 [25] - 电商业务逐渐走出粉丝向后,将面临更严格衡量标尺,实体商品的库存风险更容易被重力牵引 [27]
Nextdoor (KIND)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6 07: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收入达到6900万美元,同比增长5% [4] - 第三季度GAAP净亏损为1300万美元 [6] - 第三季度调整后EBITDA为400万美元,利润率为正6%,同比改善8个百分点 [6] - 截至季度末,公司拥有4.03亿美元现金、现金等价物及有价证券,无债务 [6] - 第四季度收入预期在6700万至6800万美元之间,调整后EBITDA预期在350万至450万美元之间 [6] - 2025年全年收入预计增长3%-4%,调整后EBITDA亏损约为300万美元 [6] - 公司重申对2026年全年调整后EBITDA实现盈亏平衡的预期 [7] - 人均收入年初至今增长21% [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自助服务渠道收入第三季度同比增长33%,占总收入约60% [5] - 广告客户点击率提高,每次点击成本降低 [5] - 大型客户方面,完成了程序化供应集成,以实现与规模化合作伙伴的更深层次合作 [4] - 平台WOW(定义为直接在Nextdoor应用或网站上参与的用户)为2160万,出现小幅环比下降 [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正进入转型新阶段,致力于构建更强大的邻里生态系统,重点关注高质量内容和真实互动 [9][10] - 战略核心是现代化地呈现和连接用户生成内容,特别是邻里推荐,以建立信任并推动现实世界的结果 [9] - 计划通过引入新的广告格式和更深层次的人工智能集成来改善货币化 [4] - 将继续优先考虑最佳用户体验,不会在第四季度或2026年增加广告负载 [7] - 公司专注于持久的、复合增长计划,避免追逐短期指标 [10] - 已与4000多家本地出版商整合,本地新闻目前约占信息流总内容的7% [8] - 创建了实时本地警报系统,并与Waze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等进行了新的整合 [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三季度是稳定执行的一个季度,结果与沟通的计划一致 [4] - 公司对进展感到兴奋,新Nextdoor的推出使内容更具相关性 [16] - 转型不是线性的,不可预测也非立竿见影,但被认为是释放下一阶段增长的最佳路径 [11] - 公司对Nextdoor的潜力信念空前高涨,战略明确,团队高度专注 [33] - 第四季度展望反映了正常的季节性、近期裁员带来的节省,部分被增量平台投资所抵消 [7] 其他重要信息 - 宣布Indrajit Ponnambalam将于2025年12月1日加入公司担任首席财务官 [11] - 公司有意减少第三季度的通知和电子邮件量,并计划在第四季度有意减少新用户获取工作 [5][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新Nextdoor推出后的底层客户参与度,特别是参与深度指标的见解 [15] - 新Nextdoor专注于新闻、警报和推荐,新闻内容接近信息流的10%,警报对用户至关重要 [16] - 推荐是下一步的重大举措,被认为潜力最大 [16] - 内容相关性提高,但7%的新闻内容还不够,重点是大幅增加内容量,当有大量内容时,可以利用AI/ML向用户展示最相关的内容 [17] - 从新Nextdoor中了解到,增加更多高质量内容会带来更深层次的参与 [17] 问题: 关于通知变更和第四季度新用户获取策略收缩后,用户获取策略将如何演变至2026年 [18] - 重点是确保用户首次使用Nextdoor时有最佳体验,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发布改进"冷启动"体验的功能 [18] - 在为新用户打造专门体验的过程中,不积极进行新用户获取是着眼于长期价值创造,而非短期指标提升 [19] 问题: 关于增加内容的来源,是激励更多用户生成内容还是扩展第三方出版商合作伙伴 [23] - 内容增加来自两方面:现有4000家出版商仍有增长空间,整合更多第三方警报也有潜力 [23] - 但最大的机会在于用户生成内容,这是公司的DNA,下一阶段重点是重启内部用户生成内容引擎,特别是邻里推荐 [23] 问题: 关于程序化能力建设的更新,包括平台内和平台外(如与雅虎的交易) [24] - 供应方平台整合已于今年早些时候完成,目前正与DSP进行测试 [25] - 与雅虎的站外交易允许广告商通过雅虎DSP定位Nextdoor受众并进行直接投放 [25] - 程序化通常是对直接销售库存的补充,是应要求增加的能力,预计将在未来产生效益 [25] 问题: 关于减少警报后,所展示警报的参与度是否有改善,以及通过警报进入应用与有机进入的用户趋势是否有差异 [29] - 在显著减少通知数量的同时实现收入增长,表明发送的警报和通知更有效 [30] - 第三方警报(如恶劣天气、Waze交通、USGS地震警报)在唤醒长时间未使用平台的用户方面特别有效 [30] - 新的警报平台针对特定受影响区域,效果良好,是让流失用户回归平台的一种方式,回归后因其他改进应会更频繁使用 [31]
副业做什么比较挣钱:在企鹅号创作内容一个月稳定拿到5000元
搜狐财经· 2025-10-17 13:37
核心观点 - 企鹅号作为腾讯旗下的内容创作平台,其核心优势在于“一源多用”的分发模型,能够将单一内容自动分发至腾讯系八个平台,从而显著放大内容的曝光度和变现潜力 [1][2][13] - 该平台正处于腾讯的重点扶持期,流量充足且收益模型清晰,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一个低门槛、高效率的变现切入点 [13] 平台运营模式 - 企鹅号采用独特的“一源多用”流量分发模型,创作者发布一条内容后,系统会将其自动分发到腾讯新闻、QQ浏览器、腾讯视频、微视等八个腾讯系平台 [2] - 这种分发策略使内容的曝光和收益机会被放大了八倍,任何一个渠道产生的有效观看都会计入最终收益 [4] 创作者操作流程 - 第一步是完成账号注册,可通过手机端下载“企鹅号”APP或直接访问官网进行注册 [6] - 第二步是配置后台权限,创作者需在【个人中心】的【权限管理】下激活所有可开通的功能权益,因为这些权益直接关联收益计算 [8] - 第三步是内容生产,支持图文或短视频形式,原创内容能获得更高权重,若进行二次创作需通过去水印、调整画面、添加元素等方式规避平台搬运判定 [9] - 第四步是内容发布,在企鹅号后台点击【内容发布】,选择视频类型并上传处理好的文件,设置标题、封面和分类后,系统会自动启动多平台分发流程 [10][12] 平台功能权益 - 关键权益包括分成收益(根据内容综合表现获得平台分成)、日提现(达到门槛后每日可提现)、流量托管(平台智能匹配广告或商品以增加收益分成)以及内容多平台分发(默认开通) [9] - 部分权益如内容清货已于2023年8月29日下线,而创作者广告分享计划等权益需额外申请开通 [9]
影视飓风创始人自曝:最赚钱的不是拍视频,不是广告,而是电商!
搜狐财经· 2025-10-10 00:00
公司业务与财务状况 - 公司最赚钱的业务是电商,而非视频制作或广告 [1] - 广告业务营收占比仅为10%,电商已成为新的收入主力 [3] - 公司今年单款T恤产品售出20万件,销量表现强劲 [4] - 创始人将大部分收入投入公司运营和产品研发,个人账户资金留存极少 [3] 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公司将T恤作为独立品牌运营,而非粉丝周边产品 [4] - 该T恤产品大多数买家并非公司粉丝,显示其产品吸引力超越内容影响力 [4] - 电商业务规模效应显著,一旦启动便具有持续增长动力 [3] - 用户自发传播产品是驱动销量疯涨的关键因素 [4] 行业趋势与模式转型 - “内容+产品”的双轮驱动模式正成为行业新趋势 [6] - 内容创作者通过打造自有产品品牌,获得比广告合作更稳定的收入来源 [6] - 将内容影响力转化为用户购买力,是创作者脱颖而出的关键路径 [6]
黄子韬直播带货,不追GMV只聊品质
盐财经· 2025-09-25 17:06
内容创作的核心方法论 - 创作本质是记录美好生活,坚持真实输出以积累用户信任,让好内容转化为好生意 [2] - 以真实为底色、聚焦用户需求做内容是长久经营好生意的核心秘诀 [4] - 内容是第一块敲门砖,创作者需顺应用户需求,合理运用平台规则,最终迈向内容变现 [6] 成功创作者案例分析 - @多余和毛毛姐账号粉丝已接近3400万,其保持朴素且亲近的内容风格,直播不刻意准备脚本,聊生活之事 [10] - 该团队选品关注用户留言和直播互动,对潜在商品进行多轮真人评测,如女性用品需七人女生试品团体体验满意才能上线 [11] - @和猫住尝试直播带货猫粮,一场直播GMV较上一场大涨145%,带货销量上涨72% [21] - 黄子韬作为新作者出道计划参与者,其直播更在意与粉丝互动,场均GMV表现亮眼 [15] 平台生态与增长数据 - 过去一年,超511万新电商作者和536万新商家靠平台创收,日均125万场电商直播吸引3亿多人观看 [2] - 抖音的DAU已超6亿,背后蕴藏强大消费力,品牌方关注平台上不断涌现的优质内容创作者 [27] - 平台建立交易价值与内容质量双重判断维度,并通过电商标记组件功能让发布者有机会获得现金分成 [30] 新入局者机会与策略 - 数据显示新作者生存空间未被挤压,反而展现很强活力,过去一年超511万新作者获得收入 [15] - 小众品牌如草木染品牌通过展示工艺细节收获百万粉丝并实现盈利,非遗面塑传承人将老手艺变为年轻人喜欢的文创产品 [27] - 平台发布社区运营规范,以制度化形式明确经营边界,净化内容生态环境 [30] 长期经营理念 - 生意不是看谁做得大,是看谁做得长,坚持做才能看到光 [13] - 选品严格是对消费者和商家负责任,双赢才能让生意健康地细水长流 [11] - 内容优质的核心是追求更深层的价值,即真实的情感共鸣以及清晰的社会认同 [23]
快手将发力小游戏等内容变现赛道,预计未来一年分账破亿
北京商报· 2025-08-29 21:27
创作者规模与活跃度 - 超过9100万创作者在平台连续三年保持内容更新 [1] - 万粉以上创作者投稿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1] 创作者变现能力 - 过去一年平台内获得收入的创作者数量达到2600万 [1] - 月收入超过1000元的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近12% [1] - 平台日均发布商业内容超过660万条 [1] 内容生态与商业价值 - 商业内容日均吸引超过3.2亿用户观看 [1] - 商业内容为370万创作者带来收益 [1] - 平台将重点发展短剧和小游戏等高商业价值领域 [1] 未来收益预期 - 平台预计未来一年将为创作者带来亿级规模的分账收入 [1] - 平台将持续完善创作者变现链路 [1]
快手王剑伟:发力小游戏等内容变现赛道 预计未来一年分账破亿
新浪科技· 2025-08-29 15:40
公司战略与变现计划 - 快手将面向短剧及小游戏等商业机会完善变现链路 [1] - 预计未来一年为创作者带来亿级规模的分账收入 [1] 平台生态与商业规模 - 平台创作者日均发布商业内容超过660万条 [1] - 商业内容吸引超过3.2亿用户观看 [1] - 平台为370万创作者带来商业收益 [1] - 电商生态规模达万亿级别 [1] 变现模式与经营环境 - 平台提供多元变现模式为创作者创造更广阔变现空间 [1] - 电商生态为创作者提供更高效经营土壤 [1]
CEO Bob Iger Announces Joint Hulu and Disney+ Streaming Service. What Does It Mean for Investors?
The Motley Fool· 2025-08-11 06:05
流媒体业务整合 - Hulu将完全整合至Disney+平台 但仍保留独立分类 国际版Disney+中Hulu将取代Star品牌 [1] - 整合后用户可通过单一支付访问两个平台内容 技术实现难度较低 此前已通过Disney+应用提供Hulu内容作为过渡 [16] - 合并管理将降低运营成本 订阅套餐价格仅比原单独订阅高1-4美元/月 有利于广告投放业务的协同发展 [17][18] 财报表现 - 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237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1.61美元 同比提升16% 超出市场预期的1.47美元 [3] - 有线电视业务收入下滑15% 其中国际电视业务拖累明显 导致该部门运营利润同比下降28% [4] - 流媒体部门收入同比增长6%至62亿美元 实现3.46亿美元运营利润 扭转去年同期亏损局面 [5] - 上季度Disney+新增140万订阅用户(其中美加地区100万) Hulu流媒体用户增加130万 但直播电视服务流失数十万用户 [7][8] 指标披露变更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起不再公布Disney+和Hulu的订阅用户数及ARPU数据 保留整体盈利能力披露 [11] - 决策理由为指标对业务评估意义下降 与Netflix去年取消同类披露的做法一致 但恰逢订阅增速放缓阶段 [14][15] - 管理层强调新披露方式更符合媒体行业变革趋势及公司资产整合特点 [12] 市场竞争格局 - JustWatch数据显示 合并后的Disney+与Hulu在美国市场观看时长已与Netflix/Prime Video持平 [19] - 2023年第二季度全美仅三个流媒体平台实现观看时长增长 除Disney+/Hulu外为Max平台 [19] - 流媒体业务目前占公司总营收约25% 主题公园/电影/体育等其他业务板块表现稳健 [20] 资本市场反应 - 股价因营收略低于预期而下跌 但分析师普遍维持"强力买入"评级 目标价135.12美元较现价有17%上行空间 [3][21] - 参考Netflix案例 取消用户数披露后股价初期承压但后续翻倍 显示盈利指标更受市场关注 [18]
阅文批量推出超百款小说与短剧小程序,加码内容变现
快讯· 2025-07-28 08:10
阅文短剧和小说产品矩阵布局 - 公司正在打造短剧和小说产品矩阵 包括短剧小程序等多样化产品形态 [1] - 短剧小程序已在微信端和抖音端实现双平台布局 覆盖渠道广泛 [1] - 当前短剧小程序数量超过50款 包括星月漫故事 摘星漫故事 星斗漫故事等多个品牌 [1] - 北京天方金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开发所有短剧产品 是阅文短剧小程序的核心技术供应商 [1] 阅文短剧创作者扶持计划 - 公司正在官方渠道招募短剧创作者 积极扩充内容生产力量 [1] - 对创作者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 提升内容质量 [1] - 给予创作者流量扶持 增强内容曝光度 [1] - 设立激励机制 促进创作者持续产出优质内容 [1]
抖音账号“盖世老师”聚焦实体转型,探索内容自动化运营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7-22 07:36
短视频平台与AI融合的本地商家获客模式 - 抖音账号"盖世老师"通过AI驱动的教学视频、工具演示及案例分享,形成了一套针对本地门店和中小商家的内容化获客模型 [1] - 该模式聚焦实体商家在短视频平台的获客全流程,包括账号定位、内容生产、矩阵搭建、直播运营及变现,降低数字化运营门槛 [3] 内容定位与生产策略 - 强调本地化定位,建议商家以地域标签、产品属性和用户语言体系为基础构建账号人设,利用同城流量推荐获取线下转化机会 [3] - 内容生产依赖AI工具(脚本生成、语音合成、图像匹配),支持商家在不拍摄、不出镜情况下实现每日5-10条高频输出,适用于餐饮、美容、教育等本地服务行业 [3] 矩阵化运营与变现延伸 - 提出"矩阵化管理"思路,通过多账号运营结合虚拟主播工具,形成内容分发—直播互动—私域引导的闭环路径 [4] - 部分商家采用"AI直播间"实现非营业时间的持续流量接触,并通过课程、咨询或账号IP开发探索第二曲线收益 [4] 行业趋势与争议 - 该模式处于AI与短视频商业融合的实践阶段,为本地商家提供结构化参考,但长期适配能力受平台推荐机制和AI工具标准化影响 [5] - 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类似服务者或精细化改进模式,成为本地生活赛道的重要观察方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