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

搜索文档
加大改革探索力度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在浙江嘉善召开
中国发展网· 2025-09-16 14:52
会议指出,2019年示范区设立以来,各有关方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抓紧 抓实系列政策文件落地见效,推动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2批18项改革授权事项稳步实施,重要 河湖治理、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产业发展得到有力制度支撑,制度创新经验常态化总结推广工作机制不 断完善,一系列经验做法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落地见效,示范区改革创新动能和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 强。 会议要求,要将功能升级作为"十五五"时期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任务。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紧密对接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打造高水平的创新生态圈。协同提升产业发展能 级,聚焦重点产业和潜力方向,构建集群化发展生态。加快释放生态环境价值,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依托江南水乡文化拓展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以更高水平一体化制度创新支撑功能提 升,在解决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新问题中、在挖掘各地协同发展的新需求中加大改革探索力度,深化跨省 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体制机制创新。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示范区有关政 策文件制定工作,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强谋划,形成既积极 ...
“两区”建设以来 北京石景山区累计新设外资企业146家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11:35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5日讯(记者朱晓倩)9月14日,记者从2025年服贸会石景山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 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两区"建设以来,北京市石景山区累计推动落地项目941个,其中外 资项目83个;累计新设外资企业146家,年均增长18.6%。 产业发展能级跃升。"在现代金融领域,累计引进现代金融机构300余家,形成光大、华夏、邮储信用卡 中心和阳光消费金融'三卡+消金'发展格局。"胡浩介绍,石景山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设立京西 游戏创意产业联盟,建成2家市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集聚游戏企业110余家。连续五届成功举办中国科 幻大会、集聚科幻企业和机构230余家。 发布会上,石景山区副区长胡浩介绍,石景山区充分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吸引和聚 集国际投资为主线,不断探索服务业开放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 对外开放提质增效。胡浩介绍,石景山区出台首个区级层面吸引国际组织落户便利化措施,设立香港招 商工作站,成立区国际商会,赴新加坡、德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余场。 制度创新成果丰硕。胡浩表示,"两区"建设以来,石景山区累计形成15项创新实践案例,其中5项被市 级 ...
从海上起点到空中班车,上海激活跨境物流“新动能”
央广网· 2025-09-15 11:09
手机上下单的海外商品为何能当日完成清关?中国企业处理跨境结算为何如此从容高效?这背后, 是上海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贸易便利化的生动实践。12日,记者走进上海两大国际枢纽,探寻上 海货物进出口高效背后的故事。 以"联动接卸"破通关痛点 在洋山深水港码头,橙黄色的自动导引车穿梭不息,巨型桥吊有条不紊地装卸着集装箱。 作为跨境贸易的主力通道,海运展现出强劲动能。这个年吞吐量达2600万标箱的超级港口,正以惊 人的运转速度参与到全球贸易的链条中。 "今年1到8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3500万标箱,继续稳居全球第一。"洋山海关物流监控四 科副科长吴坤飞介绍,"特别是5到8月跨境电商旺季期间,洋山港区处理的跨境电商集装箱量达到12.8 万标箱,同比增长27%。" 针对传统海运通关中存在的"重复查验、转关繁琐"等痛点,上海创新推出"联动接卸"模式——将洋 山港与周边港口视为整体作业区,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自2021年实施该模式以来,出口集装箱每箱可节省成本400元,进口每箱节省 200元,显著降低了企业跨境物流的综合成本。 开放红利释放航空潜力 如果说洋山港是"海上 ...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调查报告(2022-2025)
搜狐财经· 2025-09-14 10:34
前言:低空经济的崛起与战略价值 湖南省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开放试点省份,创新构建了 "军地民" 三方协同管理机制,已分类划设 179 个空域和 97 条常态化低空目视航线,3000 米以 下空域监视覆盖率达 95%。该省规划建设 55 个通用机场和 6600 个直升机起降点,形成了全国最密集的低空基础设施网络之一,2024 年通用航空飞行量 同比增长 36%,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内蒙古则依托地域广袤、电磁干扰少的优势,重点发展 "低空 +" 多元应用场景。该自治区筹建低空经济研究院,打造呼包鄂低空经济发展圈和赤通锡低 空应用集聚区,已培育 300 余家无人机企业,业务涵盖研发制造、培训运维等全链条。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7 年实现 "军地民" 协 同管理体系基本完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初步构建的目标,展现了北方地区的后发优势。 1.3 制度创新的突破与挑战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倒逼空域管理制度创新。传统空域管理采用 "申请 - 审批" 模式,难以适应高密度、多场景的低空飞行需求。湖南省在改革中探索出 分类划设机制,根据飞行高度、飞行器类型和任务性质实施差异化管理,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 ...
长三角示范区6年推出154项制度创新成果
苏州日报· 2025-09-14 08:30
制度创新成果 - 6年累计推出154项制度创新成果 其中57项制度创新经验向全国发布推广 [1] - 构建"1+1+N+X"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 [1] - 出台省级人才计划跨域申报 "金融16条" "知识产权16条" "数字经济20条"等政策 [1] - 中央区域办赋予两批18项改革授权事项 已承接落实14项 第三批授权事项清单制定中 [1] 项目建设进展 - 实施两轮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 18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6456亿元 [2] - 43个项目获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21.33亿元 [2] - 水乡客厅功能布局进一步完善 水污染控制与资源绿色循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落户 [2] - 加快建设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 复旦国际融合创新中心 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等重点项目 [2] 产业发展现状 - 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5家 [2]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50家 上市公司82家 [2] - 去年示范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42% 高于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 [2] - 构建"三新两高一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 绿色新材料 高端装备制造 高端现代服务 生命健康 [2] 未来发展规划 - 推进跨省域高新区建设 推动创新要素集聚 [2] - 2030年水乡客厅建设框架全面成型 "三片"形态开发基本完成 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3] - 研究制定环淀山湖世界级湖区建设方案 打造创新绿核 [3] - 加快推进"轨道上的示范区""水上示范区"建设 推动水污染控制与资源绿色循环全国重点实验室 太浦河后续工程等项目落地投用 [3]
“实验田”硕果盈枝 长三角示范区“加速”启新程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20:30
中新网嘉兴9月13日电 九月的清晨,站在沪苏浙交界处的太浦河边放眼望去,两岸绿意葱茏,货船悠然 划过水面。河畔,标志着"长三角原点"的方厅水院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13日,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在位于浙江省嘉善 县的方厅水院长三角馆召开。自2019年揭牌成立以来,示范区始终肩负战略使命,以闯关探路的锐气、 久久为功的韧劲,奋力跑出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度"。 "示范区成立五年多来,我们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阶段性成 效。"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顾军在会上介绍,示范区已累计推出15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57项经验面向全 国复制推广,充分发挥了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的作用。 据介绍,接下来,示范区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持续完善跨区域制度体系和改革授权机制,不断提升制 度"含金量"与系统集成能力。同步聚焦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三新两高一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 跨省域高新区建设,加快数据中心集群、复旦国际融合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增强区域创新活力。 在功能培育与国家战略统筹方面,示范区将加快推进"一厅三片"、水乡客厅、环淀山湖世界级 ...
累计入库项目数全市第一,多项政策全国首创 北京顺义交出“两区”建设五周年答卷
北京商报· 2025-09-13 15:36
制度创新成果 - 完成200余项"两区"重点任务并探索形成16项突破性政策和模式创新 其中8项为全国首创[1] - 全国首创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 "保税+消费"升级 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等民生政策突破[1] - 航空服务领域首创国际包修飞机发动机等关键航材免抵退税试点 开通北京自贸区首条第五航权航线[1] - 建立罕见病药品保障"北京模式" 通过"一次审批、多次进口、保税备货"提升医药供应链效率[3] 产业发展成效 - 推动航空服务 医疗健康 金融 会展 文化贸易等多领域提质升级[1] -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 带动航空高端制造与科技研发集聚[1] - 医疗健康领域实现全国首单商业规模批次医药产品进口 跨境电商医药销售试点上半年完成37万单[1] - 金融领域吸引安联保险资产管理 贝宝支付 汇丰保险经纪等全国首家外资机构落户[2] - 文化贸易创新"区内仓储+区外展拍"模式 建设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流重要窗口[2] 园区建设进展 -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形成航空全链条产业集群 吸引国际航协北亚办事处等国际组织入驻[2] - 天竺综保区在全国发展绩效评估中连续三年位列前十 进出口值达1235亿元 2020年以来年均增速19%[2] - 中德产业园集聚德资及相关企业超120家 年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2] - 打通国际快件 跨境电商 生鲜产品等13类特色口岸功能 创新"联程直转""双枢纽"协同监管措施[3] 企业集聚与便利化 - 累计推动4676个"两区"项目入库 项目数量位居全市首位[1] - 外资企业数量达2181户 较五年前增长50%[3] - 支持外籍人员在线身份认证 外资企业全程网办 提供中英文双语政务指引[3] - 设立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窗口和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提供个性化服务[3] 标准化与通关效率 - 拥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16个 其中市级试点2个[3] - 天竺综保区跨境贸易便利化标准化试点实现货物落地后6小时内提货 通关效率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 - 构建高效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通关平台[1]
2025服贸会|累计入库项目数全市第一,多项政策全国首创 北京顺义交出“两区”建设五周年答卷
北京商报· 2025-09-13 15:33
9月13日,北京市"两区"建设五周年新闻发布会顺义专场在首钢园举行。顺义区商务局局长杨蓬勃在会上介绍,五年来,顺义区紧紧围绕"两区"建设打头阵 的目标,累计推动4676个"两区"项目入库,项目数量位居全市首位。在2024年全市"两区"建设和重点园区综合考评中,顺义区均获评"A"类,展现出强劲的 发展动能和制度创新活力。 创新密度名列前茅 顺义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光明表示,五年来,顺义区聚焦外资企业准入与跨境贸易便利化,推动许可服务能级跃升。通过支持外籍人员在线身份认证、外资 企业全程网办,并提供中英文双语政务指引,顺义有效提升了外资企业设立和运营效率。设立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窗口和重大项目"绿色通道",为企业提 供个性化服务。截至目前,顺义区外资企业数量达2181户,较五年前增长50%。 五年来,顺义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一批引领性政策落地。在北京市"两区"办及市级部门指导下,顺义区已完成200余项"两区"重点任务,探索形成16 项突破性政策和模式创新,其中8项为全国首创,创新密度居全市前列。依托天竺综合保税区功能优势,顺义在全国率先实现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保税 +消费"升级、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等 ...
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在即 多手段激发增量
证券日报网· 2025-09-13 12:27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服务消费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规模持续扩大,增速高于商品消费,占比逐步提升;二是结构升级,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教育等改善型服务消费需求 旺盛;三是场景多元化,线上线下融合加速,数字消费、智能体育、在线医疗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四是质量提升,消费者对高 品质、个性化、体验式服务需求增加。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 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 本报记者 刘萌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曾表示,9月,商务部还要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提 升服务供给能力,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服务消费的核心是"满足人的需求",当前,我国消费形态已经逐步转向以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数据显示, 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今年1月份至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 升。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为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供给侧方面还有优化空间。首先,要 加大制度 ...
海陆空无缝衔接,上海跨境物流链速度不断刷新
人民网· 2025-09-12 14:23
手机上下单的海外商品为何能当日完成清关?中国企业处理跨境结算为何如此从容高效?这背后, 是上海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贸易便利化的生动实践。昨天,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上海 两大国际枢纽,探寻货物进出口高效背后的故事。 "联动接卸"破除痛点 在洋山深水港码头,橙黄色的自动导引车穿梭不息,巨型桥吊有条不紊地装卸着集装箱。 作为跨境贸易的主力通道,海运展现出强劲动能。这个年吞吐量达2600万标箱的超级港口,正以惊 人的运转速度参与到全球贸易的链条中。 "今年1到8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3500万标箱,继续稳居全球第一。"洋山海关物流监控四 科副科长吴坤飞介绍,"特别是5到8月跨境电商旺季期间,洋山港区处理的跨境电商集装箱量达到12.8 万标箱,同比增长27%。" 开放红利释放航空潜力 如果说洋山港是"海上起点",那么浦东机场则是"空中班车"。两地通过海运配合"卡车航班",无缝 衔接地构建起物流网络。 所谓"卡车航班",是指飞机转卡车的运输模式。在浦东机场西区公共货运站,记者看到来自全国各 地的货物正在快速中转。工作人员介绍,上海海关已打造覆盖全国26个国际机场的监管体系,目前有42 家国内外航司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