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搜索文档
年内HPV疫苗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国家卫健委权威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11 20:39
卫生健康体系建设进展 - 建成全球最大疾病防控体系 覆盖中央 省 地市 县四级 [2] - 建成全球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机构达109万所 超九成居民15分钟内可达医疗点 [3] - 卫生人员总数达1578万人 微创手术和日间手术广泛开展 [3] 健康水平与公众参与 - 居民健康素养从2020年23.2%提升至2024年31.9% [2] - 健康中国行动推动18项公共卫生行动 形成社会学习健康知识的风气 [2][3] 医疗保障与公益服务 - 基本医保覆盖人数稳定在13亿以上 覆盖率约95% [3] -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全面开展医疗巡回服务 成为制度安排 [3] - 推进医疗 医保 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3] 生育支持政策实施 - 育儿补贴申报超2400万条 覆盖目标人群80% [1][3] -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及子女教育个税扣除标准从每月1000元提至2000元 [4] - 所有省份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 超六成地区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4] 医药创新与疫苗规划 - 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超20% 跃居全球研发第二位 [5] - 国产创新药舒格利单抗 恩沙替尼 谷美替尼等填补领域空白 [5] - 国产九价HPV疫苗投入使用 年内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5] 预期寿命与健康目标 - 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较2020年提高1.1岁 [1] - 未来五年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提升服务可及性 [5]
“去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基本医保覆盖超13亿人,育儿补贴填报人数已超80%”,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5:32
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成就 -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量达109万所 超过90%居民15分钟内可到达最近医疗点[1] - 卫生服务人力资源达1578万人 为更好医疗服务创造良好条件[1] - 建成全球最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居民健康素养从2020年23.2%提升至2024年31.9%[2]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包括覆盖最广能力最强的传统医药服务体系[2] - 启动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未来5年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2] 居民健康水平提升 - 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 较2020年提升1.1岁 8省份超80岁[1] - 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持续改善 健康水平稳步提高[1] - 基本医保覆盖人数稳定在13亿以上 覆盖率约95% 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2] 生育支持体系发展 - 实施延长产假 育儿支出个税抵扣 学前免费教育等综合性生育政策[3] - 千人口托位数达4.1个 推行育儿补贴制度 申报人数超80%[3] 老年健康服务建设 - 设立1个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6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 - 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达6151家 占比84.6%[5] - 94.4%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老年人绿色通道 提供医务社工服务[5] - 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约1.4亿人次健康管理服务[6] 儿科服务能力提升 - 设置3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6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7] - 儿科执业医师达24.39万人 较2020年16.34万人增长49.3%[7] - 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2.47张 较2020年2.18张增长13.3%[7]
推动医保报销待遇向基层医院倾斜,国务院发文→
第一财经· 2025-09-11 13:26
政策目标与总体框架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作为"十五五"期间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 [3] - 到2027年实现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医疗服务点 到2030年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服务量占比持续提高并取得分级诊疗显著成效 [3] - 围绕体系完善、服务优化、疾控中医强基和要素保障提出12项重点任务 包含多项量化进度目标 [3]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 强化孕产妇、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系统连续服务 2030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70%以上 [3] - 常住人口5万以上县区普遍具备白内障手术和血液透析能力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标比例保持在95%以上 [4] - 健全县乡村用药衔接联动机制 动态调整乡村两级用药品种以适应群众需求 [4] 医疗资源下沉与技术支持 - 推动二三级公立医院预留号源优先向基层开放 建立五级巡回医疗制度实现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6] - 推广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应用 探索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决策支持 [6] - 鼓励身体状况良好退休医务人员为基层和资源薄弱地区提供服务 [6] 医保支付与价格改革 - 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完善差别化支付政策向基层倾斜5-10个百分点 [6][7] - 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推进统筹地区内"同病同付" 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7] - 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政策 完善特例单议、预付金等配套机制 [7] 财政投入与薪酬机制 - 2023年全国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入超1400亿元 较上年增长15% [6] - 落实政府对公共卫生机构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保障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投入倾斜力度 [7] - 合理核定基层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绩效工资总量 支持医共体完善薪酬分配政策注重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 [7] 服务模式创新与机构参与 - 发展"固定+流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 将基层机构纳入传染病监测网络 2030年陆路口岸县区全部纳入 [4] - 引导规范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 - 在紧密型医联体设立专兼职疾控监督员 加强基层多病共防和多病共管能力 [4]
推动医保报销待遇向基层医院倾斜,国务院发文→
第一财经· 2025-09-11 12:26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务院发布《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旨在通过医保倾斜 资源下沉和体系优化等措施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实现2030年分级诊疗显著成效的目标 [3][4][5] 基层医疗体系现状与问题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万个 乡镇卫生院3.3万个 村卫生室57万个 基本实现城乡医疗全覆盖 [3] - 基层医疗存在发展不均 能力不强 保障不足等问题 尤其人口老龄化加剧了服务需求与能力缺口矛盾 [3] 总体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实现居民15分钟内可达最近医疗服务点 [4] - 到2030年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服务量占比持续提高 分级诊疗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4] 重点任务与量化指标 - 2030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70%以上 [4] - 2030年常住人口5万以上县区普遍具备白内障手术和血液透析能力 [5] - 2030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标比例保持在95%以上 [5] - 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区基层医疗机构全部纳入传染病监测网络 [5] 资源下沉与硬件提升措施 - 推动二三级公立医院预留号源优先向基层开放 [6] - 建立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巡回医疗制度 实现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6] - 推广AI辅助诊断应用 提供常见病 慢性病诊疗决策支持 [6] 医保与支付机制改革 - 医保报销待遇向基层倾斜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差距达5-10个百分点 [7] - 推进按病种付费改革 实现统筹地区内"同病同付" 支付比例向基层倾斜 [7] - 2023年全国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入超1400亿元 同比增长15% [7] 薪酬与财政保障机制 - 落实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政策 合理核定总量和水平 [7] - 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机制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倾斜 [7][8] 服务模式创新 - 引导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5] - 发展"固定+流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鼓励退休医务人员服务基层 [6]
国家卫健委:我国东中西部千人口医疗资源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人民网· 2025-09-11 11:10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 服务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1] - 持续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 推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1] - 东中西部千人口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小 [1] 基层医疗服务发展 - 启动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实施方案已通过中国政府网发布 [1] - 未来五年进一步加强以基层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 -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可及性 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间协同联动 [1]
国家卫健委解读《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人民网· 2025-09-11 10:03
方案核心观点 - 国务院批复《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旨在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不均、能力不强、保障不足等问题 [1] - 该方案是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总体要求 - 指导思想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2] - 工作目标包括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壮大人才队伍,显著改善设施设备和数智化水平 [2] - 旨在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水平,取得分级诊疗体系显著成效 [2] 主要任务 - 体系完善方面提出优化基层机构规划布局、落实机构功能定位、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内涵建设3项任务 [3] - 服务优化方面提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普惠、基本医疗服务提升、重点人群服务保障3项行动 [3] - 对疾控和中医强基工作作出部署,提出深化基层疾控体系改革、加快中医药在基层推广2项任务 [3] - 要素保障方面提出优化升级县区设施设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数智化服务水平3项任务 [3] - 提出完善加快基层发展激励机制1项任务,涉及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方面 [3] 保障措施 - 提出加强组织实施、坚持规划引领、落实投入政策、强化跟踪指导4项措施 [4] - 要求将工程纳入“十五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明确任务分工,细化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 [4] - 强调定期监测实施情况,适时调度工作进展,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4]
健讯Daily | 国务院批复同意《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派林生物易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8:22
政策动向 - 西藏医保局声明从未委托任何组织或个人推销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提醒参保群众提高警惕并核实信息 [1] - 国务院批复同意《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旨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 药械审批 - 百奥泰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获得英国MHRA上市批准 可在英国销售并有望提升长期经营业绩 [3] - 智翔金泰GR1803注射液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获临床试验批准 该双特异性抗体药物靶向BCMA和CD3 [4] - 海利生物控股子公司天然骨修复材料注册申请获受理 适用于颌骨缺损修复且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 [5] - 信立泰恩那度司他片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用于治疗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 [6] 资本市场 - 思睦瑞科新三板挂牌上市 2023年营业收入4.46亿元 净利润7537.88万元 2024年1-12月营业收入4.18亿元 净利润6702.98万元 [8] - 派林生物控股股东胜帮英豪向中国生物转让21.03%股份 总价约46.99亿元 每股价格23.51元 [9] 行业大事 - 爱美客REGEN公司韩国新工厂产量稳步提升 海外销售产品包括AestheFill和PowerFill [9] - 诺和诺德全球裁员9000人 约占员工总数11% 其中丹麦削减5000个职位 预计年化成本节约80亿丹麦克朗 [10] 舆情预警 - 盟科药业股东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6%公司股份 约3934万股 因自身资金需求 [11] - 舒泰神股东香塘集团减持336.07万股 持股比例由7.69%下降至6.99% [12]
国务院批复同意《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派林生物易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8:17
政策动向 - 西藏医保局声明从未委托任何组织或个人推销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提醒参保群众提高警惕并核实信息[2] - 国务院原则同意《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旨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3] 药械审批 - 百奥泰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获得英国MHRA上市批准 可在英国销售并有望提升长期经营业绩[5] - 智翔金泰GR1803注射液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获临床试验批准 该双特异性抗体药物靶向BCMA和CD3[6] - 海利生物控股子公司天然骨修复材料注册申请获受理 适用于颌骨缺损修复且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7] - 信立泰恩那度司他片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用于治疗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8][9] 资本市场 - 思睦瑞科新三板挂牌上市 2023年营业收入4.46亿元且净利润7537.88万元 2024年1-12月营业收入4.18亿元且净利润6702.98万元[11] - 派林生物控股股东转让21.03%股份予中国生物 总价约46.99亿元且每股价格23.51元 反映血液制品行业整合趋势[12] 行业大事 - 爱美客REGEN公司韩国新工厂产量稳步提升 海外销售产品包括AestheFill和PowerFill[14] - 诺和诺德全球裁员9000人约占员工总数11% 其中丹麦削减5000职位 预计年化成本节约80亿丹麦克朗 反映GLP-1行业转向精耕细作[15] 舆情预警 - 盟科药业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6%公司股份 合计不超过3934万股 主要因股东自身资金需求[17] - 舒泰神股东香塘集团减持336.07万股占0.70% 其与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7.69%降至6.99%[18]
国务院 批复同意!
证券时报· 2025-09-10 22:13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批复 - 国务院原则同意《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1][2] - 该方案是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2] 总体目标 - 到2027年目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合理,设施条件改善,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医疗服务点[6] - 到2030年目标:基层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壮大,数智化水平显著改善,县级及以下机构服务量占比持续提高[6] 主要任务:优化布局与功能定位 - 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7] - 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建立五级巡回医疗制度,实现资源薄弱县全覆盖[7] - 明确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各自功能定位[8] 主要任务:医联体建设与服务能力 - 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到2027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县和县级市全覆盖[9] - 到2030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比例保持在95%以上[11] - 发展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到2030年常住人口5万以上县区普遍具备白内障手术、血液透析能力[11] 主要任务:公共卫生与重点人群 -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到2030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70%以上[10] - 2025-2027年持续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12] - 推动市县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整合,提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13] 主要任务:中医药发展与人才建设 - 推动每个县级中医医院至少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14] - 到2030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设立中医馆[14]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到2030年培养1万名左右医防管交叉复合型人才[15] - 保持每年7000人左右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培养规模[15] 主要任务:数智化与激励机制 - 加强基层机构与二、三级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互通共享[16] -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支付比例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促进分级诊疗[17] - 支持县域医共体完善薪酬分配政策,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机制[18] 保障措施 -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工程纳入“十五五”规划,落实政府投入保障责任[19] - 加强跟踪指导,定期监测实施情况,协调解决问题[19] 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复 - 国务院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维护其自然生态系统[20] - 要求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条例,加强监管执法,提高建设管理水平[20]
医疗也要强基!国务院发文推动医保报销待遇向基层医院倾斜
第一财经· 2025-09-10 21:03
政策核心目标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核心目标是破解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问题,通过“三医”联动和优质资源下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 - 总体目标为到202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医疗服务点,到2030年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量占比持续提高,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 全面建立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巡回医疗制度,实现巡回医疗在医疗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1][4] - 推动二、三级公立医院预留部分号源优先向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 [1][4] - 到2030年,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县区普遍具备开展白内障手术、血液透析能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比例保持在95%以上 [3] 服务优化与重点人群管理 - 强化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阻肺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系统连续服务 [2] - 到2030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70%以上,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随访管理 [2] - 加快在紧密型医联体设立专兼职疾控监督员,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传染病监测网络,到2030年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区基层机构全部纳入 [3] 医保支付与价格改革 - 推动医保报销待遇向基层倾斜,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报销比例普遍拉开5-10个百分点 [5] - 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支付比例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推进统筹地区内“同病同付” [5] - 按程序动态调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5] 财政投入与机构收入 - 落实政府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保障责任,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 [6] - 引导规范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 - 2023年全国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入超过1400亿元,较上年增长15% [5] 人才与技术支持 - 鼓励身体状况良好的退休医务人员通过多种方式为基层和医疗资源薄弱地区提供服务 [4] - 推广放射、心电、病理等医学影像和图形智能辅助诊断应用,探索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基层应用 [4] - 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支持县域医共体完善薪酬分配政策 [5] 药品与机制保障 - 健全县乡村用药衔接联动机制,动态调整乡村两级用药品种,适应群众需求 [1][3] - 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突出保基本、保重点、保运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