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

搜索文档
小米AI眼镜发售3天销量近5万,消费电子ETF(561600)交投活跃
搜狐财经· 2025-07-01 11:01
消费电子ETF及成分股表现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成分股涨跌互现 华天科技领涨7.92% 上海贝岭上涨4.79% 东山精密上涨2.59% 寒武纪领跌 [1] - 消费电子ETF(561600)最新报价0.81元 盘中换手率7.09% 成交额1163.59万元 [1]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02% 立讯精密权重最高达9.46% 中芯国际8.13% 京东方A7.02% [2][4] 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动态 - 小米AI眼镜3天销量近5万台 创中国AI智能眼镜最快销售记录 [1] - 苹果首个AI眼镜预计2027Q2发布 年出货量预估300-500万部 [1] - 华金证券指出智能交互眼镜以替代耳机功能为切入点 结合AI技术有望开辟音频新赛道 [1]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构成 - 指数选取50只消费电子产业链上市公司 覆盖元器件生产至整机品牌设计环节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含立讯精密 中芯国际 京东方A 寒武纪等 寒武纪当日跌幅达5.90% [2][4] - 消费电子ETF提供场外联接基金 包括A类(015894) C类(015895) E类(024557) [4]
贴身“助手”变“内鬼”?
齐鲁晚报· 2025-06-21 05:31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达1.9亿台,中国市场出货量6116万台,同比增长19.3%,成为全球最大腕戴设备市场 [2] - 儿童智能手表在中国市场普及率约30%,每3个孩子中有1个使用 [5] 智能穿戴设备安全隐患 - 设备内置摄像头、麦克风及定位功能可获取用户生物特征(指纹、虹膜)、健康数据(脉搏、血压)、行为轨迹等敏感信息 [2] - 数据通过云端同步存在泄露风险,可能因账号破解、系统漏洞或境外攻击导致 [3] - 蓝牙耳机存在被监听或定位的技术可能,攻击者可拦截通信数据包或暴力破解PIN码 [3][4] - 儿童智能手表易被恶意程序入侵,无需授权即可获取定位、通讯录、麦克风权限,甚至远程操控 [5] - 智能眼镜结合AI技术可快速匹配公开数据库,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姓名、住址、亲属关系) [6] - 混合现实头戴设备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通过眼动输入推断用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7] 行业技术动态 - 蓝牙耳机需通过加密算法传输PIN码进行身份认证,但加密过程可能被拦截 [4] - 美国哈佛大学开发的I-XRAY系统利用智能眼镜+人脸识别技术,5秒内可获取目标完整个人信息 [6] 行业规范与用户防护 - 涉密场所需禁用智能穿戴设备,设置电磁隔离保管箱集中管理电子设备 [8] - 建议用户从正规渠道购买设备,及时更新系统,关闭非必要权限(定位、麦克风),避免连接公共网络 [8] - 终端厂商需加强通讯校验、信息传输验证及支付限额控制,监护人应对儿童设备特定功能(交友、付费)进行管控 [5][6] 未来应用场景 - 传导纤维技术将应用于智能衣物(上衣、裤子),为其他设备供能并收集生理数据 [10] - 智能鞋子植入GPS芯片,通过LED灯光提供路线导航 [10] - 增强现实眼镜可显示地标信息并实现游戏化健身体验 [10]
支付宝上线“看一下支付”,未来购物不用掏手机?
36氪· 2025-06-18 11:32
产品创新 - Rokid Glasses联合支付宝推出"看一下支付"功能,用户通过智能眼镜完成支付,无需操作手机[1][2] - 支付流程包括语音指令"乐奇,付钱X元"和"确认支付",支付信息直接显示在眼镜屏幕上[2] - 该功能结合支付宝多维度风控系统,承诺"被盗即赔"保障交易安全[3] 技术应用 - "看一下支付"底层技术为扫码支付,声纹识别仅作为多重安全校验的一部分[4] - 支付宝曾推出类似语音支付技术"声纹极速付款",声纹技术可应用于智能家居、车载服务等多场景[3][4] 市场战略 - 支付宝通过抢占可穿戴设备支付入口争夺C端市场,应对微信支付竞争[4] - 智能眼镜支付是"非接触式支付"场景的延伸,可减少手机依赖,构建餐饮、交通等高频场景新流量入口[4] - 行业预计竞争对手将跟进布局智能终端支付,未来应用场景可能扩展至游戏、购物等领域[4] 场景拓展 - 当前应用场景集中在买菜等扫码支付场景,未来将拓展停车场缴费、生活缴费、语音打车等便民服务[1][3] - 该技术能解放双手,特别吸引数码爱好者和残障人士,提升支付便利性[5] 行业影响 - Rokid Glasses成为全球首款可支付智能眼镜,推动行业进入支付时代[2][3] - 智能眼镜订单量已突破25万台,6月底开始交付[6] - 支付机构持续创新支付方式(刷脸、刷掌、声纹等),旨在提升支付效率和用户体验[4]
Canalys(现并入Omdia)数据快闪: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重点市场厂商排名
Canalys· 2025-06-18 09:51
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3%,出货量达4660万台,主要受益于低基数效应和需求回升 [1] - 基础手环、基础手表和智能手表三大品类均实现增长,成为市场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1] 全球厂商竞争格局 - 小米以870万台出货量(同比+44%)重回全球第一,红米手环5热销及自研手机芯片推动增长 [2] - 苹果以760万台(同比+5%)位居第二,预计下半年十周年新品将重拾增长动能 [2] - 华为出货量710万台(同比+36%),GT/Fit系列表现稳定且健康生态加速海外拓展 [2] - 三星出货量490万台(同比+74%),通过"双轨制"战略同时覆盖新兴和发达市场 [2] - 佳明出货量180万台(同比+10%),Connect+平台提升用户复购率和客单价 [2] 区域市场表现 非洲市场 - Transsion以48%市占率(同比+217%)领先,三星增速达258%但市占31% [3] - 小米市占6%(同比-20%),苹果市占2%(同比-2%) [3] 亚太市场(不含大中华区) - Noise以15%市占率居首但同比下滑18%,三星市占12%(同比+121%) [4] - 苹果市占11%(同比+7%),小米市占9%(同比+46%) [4] 拉丁美洲市场 - 小米市占38%(同比+62%),三星市占19%(同比+67%) [5] - 华为市占5%(同比+28%),苹果市占5%(同比+10%) [5] 大中华区市场 - 华为以36%市占率(同比+25%)领跑中国大陆市场,小米市占32%(同比+94%) [8] - 苹果市占5%(同比+15%),荣耀市占2%(同比+29%) [8] 美国市场 - 苹果市占49%(同比+6%),三星市占13%(同比+31%) [8] - 佳明市占9%(同比+10%),谷歌市占9%(同比-20%) [8] 印度市场 - Noise市占27%(同比-18%),boAt市占12%(同比+13%) [9] - Titan市占11%(同比+16%),Fire Boltt市占9%(同比-73%) [9] 德国市场 - 苹果市占29%(同比+10%),三星市占18%(同比+18%) [9] - 华为市占5%(同比+298%),增速显著 [9] 墨西哥市场 - 小米市占42%(同比+199%),三星市占18%(同比+100%) [10] - 华为市占6%(同比+39%),苹果市占5%(同比+17%) [10] 数据服务价值 - Canalys提供覆盖30+市场、40+厂商的出货数据追踪,结合一级/二级渠道数据支持全球策略制定 [11] - 细分市场/厂商/渠道维度的季度预测,协助客户把握行业趋势和增长机会 [11]
预见2025:《2025年中国智能手环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6-11 10:18
行业概况 -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可记录锻炼、睡眠、饮食等实时数据,并与手机同步以指导健康生活 [1] - 基本功能包括运动跟踪、睡眠监测、心率监测和消息提醒 [2] - 拓展功能涵盖移动支付、智能语音助手、压力情绪监测和女性健康监测 [2] 产业链剖析 - 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商、中游设备厂商和下游终端渠道 [4] - 上游硬件供应商包括英伟达、寒武纪、宁德时代等,中游生产商有富士康、比亚迪电子等,下游品牌商为华为、小米等 [5] - 下游销售渠道以线上电商平台(京东、天猫)为主,线下零售门店在高端市场仍具重要性 [5] 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经历起步、快速增长、成熟稳定阶段,当前处于创新发展阶段 [6] - 企业注重差异化发展、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升级,引入高精度传感器和AI算法 [6] - 跨界合作深化,如与运动品牌联名、与健康平台数据共享 [6] 行业政策方向 - 国家支持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应用,鼓励5G、AI等技术发展 [11] - 2025年政策包括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等 [12] - 2024-2023年政策涵盖生育友好医院建设、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等 [12][13]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智能手环出货量1799万台,同比增长20.2% [14] - 2025年1月腕戴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1.0%,其中智能手环增长68.0% [14] - 2024年市场规模约77.80亿元,产品价格区间149-1199元,均价400元 [15] 行业竞争格局 - 华为、小米出货量超100万台,荣耀、Keep、dido出货量10-100万台 [17] - 市场呈"双寡头"格局,小米和华为占据85%销量份额 [21] - 小米手环9上市推动增长,屏幕亮度、电池容量等功能升级显著 [21] 行业发展前景 - 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品牌差异化竞争关键 [23] - 大屏化趋势明显,智能手表与手环功能边界模糊化 [23] - 预计未来五年增速18%,2030年市场规模或达210亿元 [24]
机构:Q1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3% 出货量达4660万台
快讯· 2025-05-23 13:18
《科创板日报》23日讯,Canalys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 长13%,出货量达4660万台。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市场需求回升,整体增长加速。其中,三大 主要产品品类——基础手环,基础手表以及智能手表均实现增长,成为推动市场扩张的主要动力。 机构:Q1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3% 出货量达4660万台 ...
独家|光帆科技三个月融资1.3亿,宁德时代联创、韶音、歌尔入局
暗涌Waves· 2025-05-20 15:01
公司融资与估值 - 光帆科技在三个月内完成两轮累计1.3亿元人民币融资 投后估值超5亿元 [1] - 投资方包括柏睿资本 韶音 歌尔旗下同歌创投 兆易创新朱一明旗下清辉投资及零以创投等产业资本 以及鼎晖投资 阿尔法公社 清华系英诺天使及水木清华校友基金等财务基金 [1]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AI时代下人机交互将从GUI过渡到AI多模态交互 公司致力于构建面向下一代人机交互的AI可穿戴硬件及通用AI Agent [1] - 核心判断是未来五年内可穿戴AI硬件将从"专用功能"转向"通用智能" 现有软件体系无法支持多模态交互和动态资源调度 [1] - 全球AI硬件市场处于探索期 传统硬件缺乏AI功能 现有AI硬件普遍存在软件体验差 功能少且低频的问题 [2] 产业资源与团队背景 - 投资方韶音在骨传导及开放式耳机市场占50%以上份额 歌尔是可穿戴ODM龙头 兆易创新是存储/存算一体芯片龙头 能为公司提供硬件支持和入口 [2] - 柏睿资本由宁德时代联创李平创办 可提供关键器件 产业资源 上下游生态及资本市场支持 [2] - 创始人董红光是小米89号员工 曾主导MIUI 快应用生态 小米自研手机及汽车OS等业务 具备从0到1自研通用OS的完整操盘经验 [2] - 创始团队来自小米 华为 字节 阿里 腾讯等企业 具有深厚的人工智能软硬件及应用开发能力 [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有13位前大厂高管创业 其中11位选择AI硬件或AIGC方向 创始人背景从BAT扩展到小米 理想及AI六小龙等新一代大厂 [3] - AI硬件创业分为三类:昂贵的具身智能公司 收购成熟硬件团队的大厂 以及依赖敏捷创新的初创公司 [3] - 公司凭借融资速度 资源厚度和团队背景已成为"明星项目" 但需关注产品落地速度和生态号召力 [3]
恒玄科技:Q1业绩创历史新高,智能手表/手环SoC增长强势-20250508
中邮证券· 2025-05-08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63亿元,同比增长49.94%;实现归母净利润4.60亿元,同比增长272.47%;25Q1实现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52.25%,环比增长25.88%;实现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590.22%,环比增长11.18% [4] - 25Q1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主要受益于智能可穿戴市场增长、国家补贴促进消费、智能手表芯片销售占比提升和产品迭代提价;盈利能力增强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带来的毛利率提升和营收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使期间费用率下降 [5] - 智能手表/手环类芯片表现亮眼,营收占比从2023年约22%提升到2024年约32%,新一代芯片BES2800于2024年量产,2025年预计全面应用 [6] - 公司深耕可穿戴低功耗计算平台基础IP研发,自研低功耗高性能NPU和ISP系统,提升SoC芯片低功耗计算性能,还自研新一代低功耗高速接口技术,优化AI运行功耗 [7][9]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48.56/61.96/77.6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1/10.76/14.7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67倍、49倍、36倍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433.98元,总股本/流通股本1.20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521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443.83/121.56元,资产负债率7.8%,市盈率112.47,第一大股东汤晓冬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263|4856|6196|7765| |增长率(%)|49.94|48.81|27.60|25.31| |EBITDA(百万元)|449.01|802.20|1107.32|1474.2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60.47|780.91|1075.61|1471.77| |增长率(%)|272.47|69.59|37.74|36.83| |EPS(元/股)|3.84|6.51|8.96|12.26| |市盈率(P/E)|114.08|67.27|48.84|35.69| |市净率(P/B)|8.08|7.06|6.17|5.26| |EV/EBITDA|78.60|62.49|43.49|33.24|[12]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主要财务比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3263|4856|6196|7765|营业收入增长率|49.9%|48.8%|27.6%|25.3%| |营业成本|2130|3127|3961|4936|营业利润增长率|264.3%|70.4%|37.7%|36.8%| |税金及附加|16|10|12|1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72.5%|69.6%|37.7%|36.8%| |销售费用|33|34|43|54|毛利率|34.7%|35.6%|36.1%|36.4%| |管理费用|113|170|217|280|净利率|14.1%|16.1%|17.4%|19.0%| |研发费用|617|874|1053|1242|ROE|7.1%|10.5%|12.6%|14.7%| |财务费用|-76|-46|-36|-65|ROIC|5.1%|9.0%|11.1%|12.8%| |资产减值损失|-34|-23|-18|-16|资产负债率|7.8%|13.5%|9.9%|14.1%| |营业利润|461|786|1082|1481|流动比率|11.84|6.84|9.40|6.62| |营业外收入|0|0|0|0|应收账款周转率|8.40|6.97|7.29|7.34| |营业外支出|0|0|0|0|存货周转率|3.08|2.07|2.28|2.30| |利润总额|462|786|1082|1481|总资产周转率|0.48|0.62|0.69|0.74| |所得税|1|5|6|9|每股收益(元)|3.84|6.51|8.96|12.26| |净利润|460|781|1076|1472|每股净资产(元)|54.18|61.94|70.90|83.16| |归母净利润|460|781|1076|1472|PE|114.08|67.27|48.84|35.69| |每股收益(元)|3.84|6.51|8.96|12.26|PB|8.08|7.06|6.17|5.26|[15]
恒玄科技(688608):Q1业绩创历史新高,智能手表、手环SoC增长强势
中邮证券· 2025-05-08 18: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63亿元,同比增长49.94%;归母净利润4.60亿元,同比增长272.47%;25Q1实现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52.25%,环比增长25.88%;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590.22%,环比增长11.18% [4] - 25Q1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主要受益于智能可穿戴市场增长、国家补贴、芯片销售占比和均价提升,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和规模效应 [5] - 智能手表/手环类芯片表现亮眼,营收占比从2023年约22%提升至2024年约32%,新一代芯片BES2800逐步上量 [6] - 公司深耕可穿戴低功耗计算平台基础IP研发,持续面向可穿戴设备AI算力升级,自研NPU、ISP系统和高速接口技术 [7][9]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48.56/61.96/77.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1/10.76/14.7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67倍、49倍、36倍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433.98元,总股本/流通股本1.20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521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443.83/121.56元,资产负债率7.8%,市盈率112.47,第一大股东汤晓冬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263|4856|6196|7765| |增长率(%)|49.94|48.81|27.60|25.31| |EBITDA(百万元)|449.01|802.20|1107.32|1474.2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60.47|780.91|1075.61|1471.77| |增长率(%)|272.47|69.59|37.74|36.83| |EPS(元/股)|3.84|6.51|8.96|12.26| |市盈率(P/E)|114.08|67.27|48.84|35.69| |市净率(P/B)|8.08|7.06|6.17|5.26| |EV/EBITDA|78.60|62.49|43.49|33.24| [12]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主要财务比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3263|4856|6196|7765|营业收入增长率|49.9%|48.8%|27.6%|25.3%| |营业成本|2130|3127|3961|4936|营业利润增长率|264.3%|70.4%|37.7%|36.8%| |税金及附加|16|10|12|1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72.5%|69.6%|37.7%|36.8%| |销售费用|33|34|43|54|毛利率|34.7%|35.6%|36.1%|36.4%| |管理费用|113|170|217|280|净利率|14.1%|16.1%|17.4%|19.0%| |研发费用|617|874|1053|1242|ROE|7.1%|10.5%|12.6%|14.7%| |财务费用|-76|-46|-36|-65|ROIC|5.1%|9.0%|11.1%|12.8%| |资产减值损失|-34|-23|-18|-16|资产负债率|7.8%|13.5%|9.9%|14.1%| |营业利润|461|786|1082|1481|流动比率|11.84|6.84|9.40|6.62| |营业外收入|0|0|0|0|应收账款周转率|8.40|6.97|7.29|7.34| |营业外支出|0|0|0|0|存货周转率|3.08|2.07|2.28|2.30| |利润总额|462|786|1082|1481|总资产周转率|0.48|0.62|0.69|0.74| |所得税|1|5|6|9|每股收益(元)|3.84|6.51|8.96|12.26| |净利润|460|781|1076|1472|每股净资产(元)|54.18|61.94|70.90|83.16| |归母净利润|460|781|1076|1472|PE|114.08|67.27|48.84|35.69| |每股收益(元)|3.84|6.51|8.96|12.26|PB|8.08|7.06|6.17|5.26| |资产负债表| | | | | | | | | | |货币资金|3816|2451|4422|3581| | | | | | |交易性金融资产|1355|1955|2255|2555| | | | |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375|1019|680|1436| | | | | | |预付款项|3|4|5|7| | | | | | |存货|724|2296|1186|3109| | | | | | |流动资产合计|6317|7794|8603|10769| | | | | | |固定资产|145|181|202|200| | | | | | |在建工程|136|155|175|193| | | | | | |无形资产|121|123|118|113| | | | | | |非流动资产合计|737|798|841|859| | | | | | |资产总计|7055|8592|9444|11627| | | | | | |短期借款|20|20|20|20| | | | |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297|779|482|1096| | | | | | |其他流动负债|216|340|413|512| | | | | | |流动负债合计|533|1140|916|1628| | | | | | |其他|17|17|17|17| | | | | | |非流动负债合计|17|17|17|17| | | | | | |负债合计|550|1157|933|1644| | | | | | |股本|120|120|120|120| | | | | | |资本公积金|5256|5256|5256|5256| | | | | | |未分配利润|1110|1924|2838|4089| | | | | | |少数股东权益|0|0|0|0| | | | | | |其他|19|136|297|518| | | | | | |所有者权益合计|6505|7435|8511|9983| | | | | | |现金流量表| | | | | | | | | | |净利润|460|781|1076|1472| | | | | | |折旧和摊销|117|127|155|183| | | | | | |营运资本变动|38|-1658|1220|-2010| | | | | | |其他|-34|-64|-93|-123|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0|-814|2357|-479| | | | | | |资本开支|-171|-188|-197|-201| | | | | | |其他|965|-513|-188|-160| | |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794|-701|-385|-361| | | | | | |股权融资|32|0|0|0| | | | | | |债务融资|20|0|0|0| | | | | | |其他|-162|-1|-1|-1| | |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10|-1|-1|-1|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281|-1365|1971|-841| | | | | | [15]
苹果手表上市10年,卖出4000多万只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30 10:53
产品功能与市场表现 - 苹果公司发布宣传片《李同学的心跳》,重点介绍Apple Watch的心率检测和高心率通知功能,支持用户实时监测身体状况并在非活跃阶段心率过高时发出提醒[1] - Apple Watch自2015年4月上市至今已10年,年销量超4000万只,年营收约200亿美元[1] - 设备通过后背的四个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及两个可见光LED)实现心率监测,利用血液流动对绿光吸收变化计算心率,每秒闪动数百次LED灯[2] - 新增心电图(ECG)功能,用户将食指放在数码表冠上30秒即可生成实时心电图,该功能显著扩大了产品市场吸引力[1] 技术原理与数据积累 - 心率监测技术依赖绿光吸收变化原理:心脏跳动时血液流量增加导致吸收增强,间隔期减少,通过算法换算为每分钟心跳次数[2] - 苹果已收集超5万小时心率数据,并在全球招募40万真实用户参与心脏健康研究,用于监测心率异常及分析原因[2] 产品发展历程 - 初代Apple Watch因定价争议受质疑(基础款349美元,顶配超1万美元),被部分观点视为"电子玩具"[1] - 2016-2018年三代硬件迭代后,聚焦健身与健康两大场景,ECG功能成为关键差异化卖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