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延式扩张
icon
搜索文档
市值管理:国资国企长期战略管理行为
毕马威· 2025-11-12 10:41
国资国企市值管理的重要性与政策背景 - 市值管理是国资国企一项长期的战略管理行为,对"十五五"规划落地、资本市场稳定和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5][6][7]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A股市场重要力量,数量占26.8%,总市值占47.6%,平均市值390亿元[8][9]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资产占A股总资产80%,平均资产规模2,594亿元,是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42亿元)的10.7倍[10][11] - 2025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累计分红总额5,132.7亿元,占A股市场分红总额的78.4%[12] - 2024年以来政策密集出台,包括新"国九条"和《市值管理指引》,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13][14][16] 国资国企市值管理面临的挑战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传统行业占比高,超过70%资产集中在石油化工、冶金矿业等传统产业[21]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度较低,2025年前三季度重大重组事件36起,占比27%,远低于民企(84起)[26]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不足,2025年前三季度仅公告26个计划,占比4.8%,而民营企业占比84.0%[27]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资产增长对市值提升效果不显著,2025年总资产增长9.5%但市值仅增长14.2%,低于民营上市公司37.2%的增速[31][33] "十五五"期间市值管理工作建议与保障措施 - 市值管理核心是提升企业内在价值,构建"价值创造-价值经营-价值实现"的良性循环[36][37] - 建议通过外延式(如并购重组)和内生式(如设立产业基金)路径重构估值逻辑[38][43] - 2024年至2025年三季度,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重大重组交易总金额达7,096亿元,占A股并购总额53%[54][55] - 对于破净股(2025年138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布估值提升计划),需打造"业务提升-资本协同-市场沟通"三级体系[69][70] - 保障措施包括建立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意识协同机制、利用"关键第三方"及构建长效考核体系[84][89][91]
定增减持迷局|银河磁体业绩不振拟外延并购 发行股份价格显著低于高管减持价格
新浪证券· 2025-09-30 17:14
资本运作与市场质疑 - 公司拟以23.15元/股的价格发行股份收购京都龙泰100%股权,该定增价格比停牌前32.29元的收盘价低了28% [1] - 在公司推进低价定增的同时,高管计划并实施高位减持套现,总经理吴志坚减持1,951,980股,套现约5881万元,减持均价30.13元/股 [2] - 公司非独立董事何金洲公告计划减持46万股,按34.5元的股价测算,套现约1587万元,形成“低买高卖”的资本运作结构 [2][3] 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9.92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7.99亿元,净利润从2021年的1.94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1.47亿元 [2] -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9亿元,同比下降2.01% [2] - 业绩下滑主要受国际市场萎缩和稀土价格波动影响 [2] 战略并购与业务方向 - 面对主业增长乏力,公司推出并购计划,拟通过外延式扩张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3] - 并购标的京都龙泰主营永磁铁氧体磁瓦,主要应用于汽车直流电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 [3]
华润又被“医疗器械”绊了一跤
新浪财经· 2025-09-17 21:01
核心观点 - 华润系旗下唯一医疗器械上市平台迪瑞医疗2025年上半年业绩暴雷 营收同比下滑超60%并出现上市11年来首次亏损 触发管理层全面换血 反映华润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整合困境与战略挑战[1][4][8] 华润系医疗健康板块业绩表现 - 华润系医疗健康板块10家上市平台2025年上半年多数业绩下滑 其中迪瑞医疗营收3.51亿元同比降60.07% 归母净利润亏损0.28亿元同比降117.13% 经营现金流净额-843万元 是板块内唯一亏损企业[2] - 其他主要企业表现:华润医药营收1318.67亿元同比增2.5%但净利润同比降20.3% 华润三九营收148.1亿元同比增4.99%但净利润同比降24.32% 东阿阿胶营收30.51亿元同比增11.02%净利润同比增10.74%[2] 迪瑞医疗业绩恶化原因 - 直接触发因素为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60.1%至3.51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0.28亿元同比降117.1% 扣非净利润亏损0.32亿元同比降119.7%[4] - 历史业绩显示颓势早有迹象:2024年营收12.18亿元同比降11.63% 净利润1.42亿元同比降48.5% 2020-2024年销售毛利率从52.64%持续下滑至38.85%[5][6] - 公司归因于宏观经济放缓、集采政策推进(如安徽省牵头28省IVD集采平均降幅53.9%)、行业竞争加剧及内部资产减值计提[4] 管理层重组行动 - 2025年8月7日完成全面高管换血 原董事长宋清、董事秦锋、总经理王学敏等6名华润系背景高管离任 由华润医药商业集团郭霆接任董事长、郎涛任总经理[7][8] - 此前已尝试降本措施:2022-2024年董事及高管薪酬从1632.78万元降至663.68万元(降幅约50%)但未能扭转业绩[6] 战略调整方向 - 新管理层开展战略复盘与业务优化 重点包括:全力开拓海外市场(上半年海外营收2.24亿元同比增24.02% 印度/亚太/土耳其表现突出)、加速国内设备装机与试剂销售、推进供应链优化与原材料国产替代[14] - 公司称将调整人事、销售策略及激励措施 但未透露具体方案[9] 华润医疗器械板块发展历程 - 华润2007年通过收购北药集团控股万东医疗 同期收购上械集团 2011年计划将万东医疗作为唯一医疗器械平台整合资源 但因整合困难(竞争对手业务融合难题)及市场被东软/西门子抢占 于2014年战略性退出医疗器械业务[13][14] - 2020年以17.64亿元收购迪瑞医疗重返医疗器械赛道 但近年业绩持续下行[11][14] 行业背景影响 - IVD行业受集采政策重创:安徽省牵头28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幅53.9% 导致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生物等企业普遍业绩下滑[4]
兴证国际:首予国泰海通“增持”评级 收费类业务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
智通财经· 2025-09-16 10:58
核心观点 - 2025年是公司整固之年 并购重组带来摩擦需时间消化 客户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再上台阶 综合实力增强 规模效应将兑现 [1]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61亿元和233.70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10.8%和下降14.9%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238.72亿元 同比增长77.7% 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 同比增长213.7%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72.79亿元 同比增长59.8% 加权平均ROE同比提升3.14个百分点至6.25% [2]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120.99亿元 环比增长2.8% 归母净利润34.95亿元 环比下降71.4% [2] - 剔除客户资金后经营杠杆较年初下降20.5%至4.11倍 [2] 业务收入结构 - 收费类业务收入100.40亿元 同比增长57.4% 资金类业务收入126.23亿元 同比增长99.3% [3] - 管理费用115.45亿元 同比增长75.4% 费用率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至48.7% [3] - 信用减值损失11.94亿元 [3] 收费类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净收入57.33亿元 同比增长86.3% 境内资金账户数3845万户 较上年末新增4.2% [4] - 股基成交市场份额达8.31% 金融产品月均保有规模4530亿元 较上年新增13.4% [4] - 投行业务净收入13.92亿元 同比增长19.4% 股权主承销规模1253.16亿元 同比增长1315.8% [4] - 债券主承销规模5828.66亿元 市场份额11.09% 排名行业第二 [4] - 资管业务净收入25.78亿元 同比增长34.2% 华安基金管理规模8225.0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5% [4] - 海富通基金管理规模4976.5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0% 国泰君安资管将吸收合并海通资管 [4] 资金类业务表现 - 利息净收入31.87亿元 同比增长205.4% 投资收入94.36亿元 同比增长78.4% [5] - 金融资产8029.08亿元 较年初增长54.3% 各类金融资产增长均衡 [5] - 场外衍生品业务加大头部客户开发力度 跨境业务交易规模大幅增长 [5]
嵘泰股份: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苏嵘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购买中山市澳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暨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09 00:24
关联交易概述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2.879亿元收购中山澳多51%股权,对应标的公司出资额3306万元,交易完成后将控股中山澳多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2][3] - 交易涉及11名股东,其中8名股东承担业绩承诺,3名股东不承担业绩承诺 [2] - 标的公司与公司同属汽车零部件行业,下游客户均为汽车主机厂,交易具有显著协同效应,可拓展客户数量并进入汽车电子领域 [1] 交易定价与评估 - 标的公司采用收益法评估值为5.69亿元,较合并报表净资产增值3.85亿元,增值率210.04% [4][5][16] - 交易定价分为两部分:40.091%股权参考评估值协商定价为2.2亿元;陈秀英持有的10.909%股权按原投资成本加资金占用成本定价为6742万元 [18][19] - 评估机构认为收益法更能反映标的公司整体价值,因其涵盖管理能力、客户资源等无形资产 [17] 交易结构及支付安排 - 交易分四期支付:50%在条件满足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50%分三年按业绩完成情况支付(10%/20%/20%) [22] - 业绩承诺为2025-2028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2.2亿元,未达标时按差额比例现金补偿,补偿上限为业绩承诺方所获全部交易价款 [25][26] - 超额完成业绩目标时,超出部分的50%将作为奖金发放给管理层 [27] 标的公司情况 - 中山澳多为高新技术企业,主营汽车智能电动踏板、车身域控制器等产品,电动踏板市占率国内第一 [29] - 2024年资产总额6.65亿元,净资产1.91亿元,营业收入2.2亿元,净利润1332万元 [14] - 客户覆盖理想、赛力斯、吉利等主机厂,具备全流程研发能力 [29] 公司治理安排 - 交易后公司将委派3名董事(共5名),并控制3名监事席位中的1名 [28] - 业绩承诺方5年内不得对外转让剩余股权,公司享有优先受让权 [27][28] 审批程序 - 交易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5票同意、2票回避),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29][30]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及保荐机构均对交易无异议,认为定价公允且程序合规 [29][30]
嵘泰股份拟2.88亿元收购将增商誉1.7亿元 承诺四年赚2.2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8-06 14:54
收购交易概况 - 嵘泰股份拟以2.88亿元自有资金收购中山澳多51%股权 交易完成后实现控股[1] - 中山澳多整体估值5.69亿元 较净资产增值率达210.04%[3] 标的公司业务情况 - 中山澳多主营汽车智能电动踏板、电动撑杆、智能侧开门系统及车身域控制器 其中智能电动踏板市占率国内第一[1] - 客户覆盖理想、赛力斯、吉利等国内主机厂 并取得北美客户及马来西亚最大主机厂Perodua和宝腾汽车项目定点[1] 财务表现与业绩承诺 - 2024年及2025年前五月分别实现营收5.6亿元和2.2亿元 净利润4413万元和1331.62万元[2] - 交易对手承诺2025-2028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500万元、5500万元、6000万元和6000万元 四年累计不低于2.2亿元[4] - 截至2025年5月末总资产6.65亿元 净资产1.9亿元 负债总额4.75亿元[2] 协同效应与战略意义 - 通过收购从精密压铸业务切入技术密集的汽车电子领域 实现外延式扩张[1] - 嵘泰股份可利用国内外客户资源为中山澳多拓展客户群体 产生显著协同效应[1] 收购方财务基础 - 嵘泰股份2021-2024年营收从11.63亿元持续增长至23.52亿元 净利润从1.01亿元提升至1.63亿元[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62亿元 同比增长29.68% 净利润4822.59万元 同比增长13.76%[5] 商誉影响 - 本次收购预计形成商誉约1.7亿元 叠加截至2025年3月末原有商誉1.28亿元 合计商誉规模显著增加[3][4]
嵘泰股份: 嵘泰股份关于购买中山市澳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6 00:33
交易概述 - 嵘泰股份拟以自有资金28,791.827万元收购中山澳多51%股权 实现控股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4]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涉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夏诚亮持有的7.27%股权 [4] - 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尚需提交股东会批准 [1][7] 交易定价与评估 -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5.69亿元 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账面价值增值3.85亿元 增值率210.04% [14][15] - 定价基于收益法评估结果 协商确定51%股权对应交易价格28,791.827万元 [4][14] - 陈秀英所持10.909%股权单独定价6,741.762万元 因其历史投资成本及特殊协议约定 [19] 标的公司业务情况 - 中山澳多主营汽车电子零部件 包括智能电动踏板、车身域控制器等产品 国内电动踏板市占率第一 [28] - 客户覆盖理想、赛力斯、吉利等国内主机厂 并获北美及马来西亚客户定点 正拓展欧洲豪华品牌项目 [28] - 拥有150余人研发团队 具备硬件、软件及电机全流程开发能力 [28] 协同效应与战略意义 - 双方同属汽车零部件行业 客户均为主机厂 嵘泰股份可导入客户资源拓展标的公司业务 [2][28] - 通过收购进入技术密集的汽车电子领域 实现从精密压铸向电子化的外延扩张 [2][28] 交易安排与对赌条款 - 设置分期付款机制 50%款项于先决条件满足后支付 剩余50%分三年按业绩完成情况支付 [21] - 业绩承诺方承诺2025-2028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不低于2.2亿元 其中2025年不低于6,000万元 [25] - 未达承诺时需现金补偿 补偿上限为业绩承诺方所获全部交易价款 [25] 公司治理安排 - 收购后嵘泰股份委派3名董事并担任董事长 原实控人郭炫谟留任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 [28] - 业绩承诺方五年内不得向第三方转让剩余股权 [27]
嵘泰股份(605133.SH)拟2.88亿元收购中山澳多51%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9:13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2 88亿元收购中山澳多51%股权 交易完成后中山澳多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1] 标的公司背景 - 中山澳多与公司同属汽车零部件企业 下游客户均为汽车主机厂 [1] 协同效应分析 - 收购具有显著协同效应 公司可利用国内外客户优势将标的公司引入现有客户体系 拓展标的公司客户数量 [1] - 公司业务将从精密压铸延伸至技术更密集的汽车电子领域 实现外延式扩张 [1]
嵘泰股份拟2.88亿元收购中山澳多51%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8-05 19:06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88亿元收购中山澳多51%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中山澳多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1] 战略协同效应 - 标的公司与公司同属汽车零部件企业 下游客户均为汽车主机厂 [1] - 公司可将标的公司引入现有客户体系以拓展其客户数量 [1] - 公司通过收购从精密压铸领域进入技术更密集的汽车电子领域 [1] - 收购可实现外延式扩张并强化产业链协同 [1] 客户资源优势 - 公司具有国内外客户优势并拥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1]
财说|开润股份的应收账款与存货双高困局
新浪财经· 2025-06-24 07:05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2.40亿元,同比增长3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1亿元,同比飙升229.5%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35亿元,同比增长35.57%,归母净利润8500万元,增长20.12% [1] - 箱包代工业务收入23.72亿元,同比增长20.27%,品牌经营业务收入6.58亿元,同比增长5.1% [4] - 服装代工业务收入11.62亿元,同比暴增146.43% [3] 并购交易 - 2024年6月通过全资子公司滁州米润完成对上海嘉乐15.9%股权的收购,交易总价约2亿元,持股比例从35.94%上升至51.85% [2] - 并购带来9631万元一次性投资收益,贡献当年净利润总额的20% [2] - 上海嘉乐2024年营收14.89亿元,净利润0.49亿元,净利率约3.3% [3] - 上海嘉乐是优衣库、阿迪达斯、彪马、无印良品等全球知名品牌的供应商 [2] 财务风险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51亿元,较期初飙升77.57%,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62天增加到76天 [7] - 2024年存货较年初增长76.02%至8.68亿元,存货跌价损失增长169%至3578万元 [8]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32亿元,同比下降47%,经营现金流/净利润比值仅0.58 [8] - 2025年一季度货币资金9.01亿元,难以覆盖15亿元的短期有息负债,流动比率1.18,速动比率0.84 [9] 会计处理 - 调整0-6个月账龄应收款项计提比例从5.00%降至1.00%,转回坏账准备3000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6% [8] - 并购形成3.3亿元商誉,若上海嘉乐盈利不及预期可能触发减值 [9] 战略转型 - 通过并购实现业务多元化,打造"箱包+服装"双轮驱动的代工制造平台 [5] - 2024年共有5笔股权交易,除上海嘉乐外其余均为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额合计9160万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