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航运
搜索文档
交通运输部:加快培育发展航运领域新质生产力
证券时报· 2025-10-20 01:50
论坛核心成果 -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集中发布五大类30项重大合作成果,涵盖政府部门合作、绿色航运走廊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高端航运服务业创新及国际航运合作 [1] 行业绿色转型 - 交通运输部强调加快航运业绿色化转型,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规模化应用和港口设施新能源动力更新,稳步推进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建设 [1] - 绿色航运走廊国际“朋友圈”扩大,发布“上海港—墨尔本港绿色航运走廊联合倡议”和共建“青岛港—汉堡港绿色航运走廊”等合作成果 [2] - 中远海运集运、马士基和达飞在上海港—洛杉矶港/长滩港绿色航运走廊部署具备全生命周期减碳排放能力船舶,完成一阶段里程碑目标 [2] - 中国民航局将可持续航空燃料列为民航领域新质生产力赛道,推动行业绿色化转型 [4] 行业数智化发展 - 交通运输部强调加快航运业数智化转型,培育航运领域新质生产力,提升航运全要素、全链条数字化水平 [1] - 中国民航局推动智慧民航建设从“技术探索”迈向“价值创造”,在链通技术要素、链合产业生态、链接全球合作三个维度构建新生态 [4] - 航运业“中国智造”成果亮相,例如中国海事研制的我国首套S-101电子海图示范应用成果,融合多种智能航海数据产品实现动态水深实时显示和航线规划 [3] 国际合作深化 - 中国船东协会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国际独立液货船船东协会、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三大国际航运机构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MOU),聚焦政策协同和产业升级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 - 中国远洋海运董事长提出构建新型行业关系与合作生态的六条建议,包括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推动数据互联互通、深化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等 [3] - 各方加强经验交流与技术合作,推进航运领域规则互认和标准对接,共同完善全球航运治理体系 [1]
航运界“达沃斯论坛”在沪连办五年 全球影响力逐年提升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将发布重磅成果
解放日报· 2025-10-18 10:05
上海港运营表现 - 今年前9个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4153.6万标准箱 [1][2] - 同期上海港国际中转箱量为600.4万标准箱 [2] - 上海港已成为全球少数同时具备LNG和甲醇船到船加注能力的港口之一 [3] 上海航空港运营表现 - 今年前9个月上海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 [1][2] - 同期上海空港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为62.79万架次、1亿人次、328.69万吨 [2] - 三项航空指标分别同比增长4.39%、8.04%、6.72% [2] - 2024年上海机场定期通航48个国家291个客货运航点,货邮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二 [2] 上海邮轮港运营表现 - 今年前9个月上海邮轮港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25艘次 [2] - 同期邮轮旅客吞吐量达151.41万人次,同比增长近45% [2] 航运论坛与行业协作 -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将于10月19日至21日举行,主题为“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 [1] - 论坛嘉宾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划发布50余项最新行业成果 [1] - 论坛旨在推动全球航运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1] 航运金融与衍生品 -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后日均成交额突破15亿美元,在全球航运衍生品市场中位居前列 [3] -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保赔险入会总吨突破1亿大关 [3] 智慧航运与数字化 - 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动码头成熟运营,上海港生产智慧指挥中心一期建成 [3] - 航贸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航运枢纽区块链基础设施搭建完成 [3] 海事仲裁与法律服务 - 上海率先构建多层次、全链条临时仲裁制度规则体系 [3] - 2024年8月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在沪裁决,首例“海事调解”对接“海事仲裁”确认案件成功办结 [3] -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仲裁委员会相继设立境外分支机构 [3]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10月19日开幕
国际金融报· 2025-10-17 19:31
论坛概况 -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将于10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虹口区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举行 [1] - 论坛主题为“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 [1] - 论坛包括开幕式暨国际绿色航运主论坛、国际海运论坛、国际航空论坛以及4个分论坛和10余个特色活动 [1] 论坛规模与亮点 - 论坛规模将达4000人次,嘉宾覆盖全球50来个国家及地区 [3] - 开幕式暨主论坛境外演讲嘉宾比例达2/3,凸显国际化 [3] - 聚焦行业减排,首次引入分组讨论模式举办绿色航运沙龙,首次举办全球港口CEO午餐会 [3] - 论坛计划发布50余项最新行业成果,创历届之最 [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效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球排名稳居前三 [3] - 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与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开工,将形成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4] - 2024年上海机场定期通航48个国家291个客货运航点,货邮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二 [4] - 2024年前9个月上海空港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为62.79万架次、1亿人次、328.6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39%、8.04%、6.72% [4] 邮轮产业发展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于2024年1月开启商业首航,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在沪成立 [4] - 2024年前9个月上海邮轮港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25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151.41万人次,同比增长近45% [4] 绿色航运进展 - 上海港成为全球少数同时具备LNG和甲醇船到船加注能力的港口之一 [4] - 洋山港实现国内首船国产绿色甲醇燃料接卸、储存及加注全流程作业 [4] - 上海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协会成立,为我国首个专注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的法定实体 [4] 智慧航运建设 - 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动码头成熟运营,上海港生产智慧指挥中心一期建成 [5] - 航贸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航运枢纽区块链基础设施搭建完成 [5] - 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分布式协同数据链11个省市地区节点挂牌并启动建设 [5]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将于10月19日至21日在沪举行
第一财经· 2025-10-17 12:08
行业整体表现 - 海运连接度连续19年保持世界第一,2024年国际海运量占全球海运量的31.3% [4] - 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4] - 2024年前8个月全国水路货运量达65.6亿吨,同比增长3.8% [4] - 2024年前8个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0.3亿吨,同比增长4.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约2.3亿TEU,同比增长6.3% [4] 航运基础设施 - 水运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西1区段建设进度过半,平陆运河建设进度已超过80% [5] - 2024年前8个月全国完成水运建设投资1432.7亿元,同比增长3.6% [5] 智慧与绿色航运 - 国内已建自动化码头达到60座,智慧港口建设继续领跑全球 [7] - 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突破1万公里 [7] - 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基本实现常态化,岸电全年使用量预计将突破2亿度 [7] - 老旧营运船舶加快报废更新,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应用速度进一步加快 [7] 航运服务与开放合作 - 与我国签署双、多边海运协定的国家及地区已达到70个 [9]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实力稳居全球前三 [9] -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满2周年运行平稳,日均成交额破15亿美元 [9][14] -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保赔险入会总吨破1亿大关 [1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 上海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6万标准箱,连续15年排名全球第一,为全球首个突破5000万标准箱的港口 [12] - 2024年前9个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153.6万标准箱,国际中转600.4万标准箱 [12] - 2024年上海机场定期通航48个国家291个客货运航点,货邮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二 [12] - 2024年前9个月上海空港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为62.79万架次、1亿人次、328.6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39%、8.04%、6.72% [12] 邮轮产业与绿色转型 - 2024年前9个月上海邮轮港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25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151.41万人次,同比增长近45% [13] - 上海港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同时具备LNG和甲醇船到船加注能力的港口之一 [15] - 洋山港实现国内首船国产绿色甲醇燃料的接卸、储存及加注全流程作业 [1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智慧航运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展望:智慧航运深度融合智能技术,引领全球物流新变革[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09 09:17
文章核心观点 - 智慧航运是航运业数字化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在该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484.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8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03% [1] - 行业在政策支持下,正朝着高效化、绿色化、安全化方向发展,旨在构建现代化航运体系 [1][6][20][21][22] - 智能船舶与智慧港口作为核心组成部分,市场规模分别从2018年的389.9亿元、13.3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20.2亿元、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92%和25.85% [13][15] 智慧航运行业概述 - 智慧航运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航运要素深度融合形成的新业态,以提高运营效益、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务为目标 [4] - 行业主要由智能船舶、智能港口、智能航运保障、智能航运监管和智能航运服务五个要素组成 [4] 智慧航运行业政策 - 国家持续出台支持政策,如2024年12月《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和2025年6月《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行业绿色智慧转型升级和内河智能航运发展 [6] 智慧航运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涵盖自主导航、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及集装箱制造、船舶设计建造等装备供应 [8] - 中游聚焦智能船舶、智能港口等实际运营与系统集成 [8] - 下游应用于集装箱运输、化学品运输、油品运输等领域,完成从技术到产业应用的完整价值循环 [8] 上游原材料(钢材)供应 - 钢材是集装箱制造及船舶建造维修的核心原材料,其性能直接决定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0] - 2024年中国钢材产量达14亿吨,2017年至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4.2%;2025年1-7月产量为8.6亿吨,同比增长5.1% [10] 智慧航运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全球第一,内河航道监测、区块链服务网络等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推进,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船“智飞”号已投入运营 [1][12] - 智能船舶技术取得突破,推出如“东方西班牙”轮、“香洲云”号、“智艇1号”等多款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智能船舶 [13] 智慧航运行业企业格局 - 行业形成多层次竞争格局,竞争焦点转向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 [17] - 代表企业包括中远海控、中远海能、中谷物流、安通控股等,在集装箱运输、能源化学品航运等细分领域布局 [2][17] 重点企业分析 - 中远海控:定位为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和投资平台,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航运业务营业收入为1048亿元,同比增长7.51%;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港口在全球39个港口运营379个泊位,年处理能力约1.25亿标准箱 [17] - 中远海能: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等海上运输,油轮运力规模世界第一;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和控制油轮运力157艘,2344.8万载重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6.42亿元,同比下降2.55% [19] 智慧航运行业发展趋势 - 高效化:通过智能船舶自主导航、自动化码头及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20] - 绿色化:在“双碳”目标下,推广LNG等清洁燃料,借助能效监控和绿色港口建设实现全链条低碳化 [21] - 安全化:构建智能监控体系,利用AI、数字孪生等技术提升航行安全和风险防控能力,实现事前预防 [22][23]
政策锚定航向:兴通股份智慧航运布局,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搜狐网· 2025-09-29 09:28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以场景应用为牵引 到2027年建成一批"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的目标 [1] - "智慧航运"被列为七大重点场景之一 核心任务包括推进港口智能感知网络建设 推广智能船舶自主航行系统 构建全程物流链协同系统 [1] 数据资产建设 - 公司自主研发的"船舶运营效率分析数据集"通过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认证 成为国内危化品运输行业首个完成数据资产入表的企业 [2] - 数据集整合公司所有在营船舶航行数据 百余个港口作业参数及几十种危化品运输特性数据 为AI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数据基础 [2] AI模型应用 - 公司基于DeepSeek API部署AI船队管理系统 打造具有化学品航运特色的"AI-兴仔"航运模型 [3] - 通过知识平台 船舶智能排期与船队营运可视化三大系统 实现业务知识管理 船舶调度安排 船队运营管理全链路数字化转型 [3] - 模型深度整合"海运管家"平台 金蝶"云星瀚"等系统资源 构建覆盖货物智能配载 船舶动态调度 港口实时监测 安全风险预警的全流程智能管理模块 [3] 智能船舶发展 - 公司联合武昌造船打造国内首艘25900载重吨甲醇双燃料不锈钢化学品船"兴通海狮"轮 于2025年9月26日正式交付 [4] - 船舶具备绿色低碳 高端智能 服务全球三大核心优势 集成智能航行 智能机舱 智能能效管理 智能信息集成四大系统 [4] - 通过AI算法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与能耗数据 实现航行数据实时感知 远程监控与故障预判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与运营效率 [4]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立足沿海散装液体危险品运输龙头优势 以AI技术研发为突破口 加速抢占"AI+航运"产业新蓝海 [1] - 智能船舶是公司贯彻"1+2+1"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 响应国家"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号召的生动实践 [4] - 公司拥有危化品航运主业稳健经营根基 具备科技创新驱动的爆发式增长潜力 加速从传统航运龙头企业向智慧航运引领者转型 [5]
中远海科9月24日获融资买入1476.85万元,融资余额3.1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28
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2.57% 成交额达1.56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476.85万元 融资偿还1707.88万元 融资净流出231.02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10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4.74% 处于近一年30%分位低位水平[1] - 融券余量400股 融券余额7036元 处于近一年10%分位低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5.15万户 较上期减少18.62%[2] - 人均流通股7209股 较上期增加22.88%[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9亿元 同比下降9.73%[2] - 归母净利润983.02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1.20%[2] 业务构成 - 数字航运与供应链业务占比52.55% 数字城市与交通业务占比46.61% 其他业务占比0.84%[1]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智慧交通 智慧航运 智慧物流 智慧安防等领域[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8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60亿元[3] 机构持仓变动 - 嘉实信息产业股票发起式A新进成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156.26万股[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永赢科技驱动A 诺安积极回报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3]
重磅!千艘新能源船舶投入长江航运,智慧航道全线覆盖,航运港口板块活跃,招商南油、招商轮船涨停-股票-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8 10:09
航运港口板块市场表现 - 早盘航运港口板块表现活跃 板块内招商南油和招商轮船涨停 中远海能涨超8% 国航远洋涨超7% 宁波远洋涨超6% 南京港涨超5% 中远海发涨超4% 宁波海运/中远海特/锦江航运/海通发展涨超3% [1] - 招商南油现价3.36元 涨跌幅10.16% 成交额12.65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7.35% 中远海能现价12.02元 涨跌幅8.48% 成交额10.82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5.79% [2] - 中远海特现价7.07元 涨跌幅3.67% 成交额1.75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0.91% 中远海控现价15.20元 涨跌幅0.53% 成交额4.51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4.73% [2] 长江航运绿色智慧转型进展 - 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实现规模化应用 已有超1000艘新能源内河船舶投入使用 长江干线四川至安徽段建成投运132艘新能源船舶 预计2025年新增406艘 [2] - 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实现常态化 2024年用电量达1.9亿千瓦时 有效减少碳排放 [2] - 智慧航道建设成效显著 长江干线2800多公里航道实现电子航道图全覆盖 智能化监管水平大幅提升 [2] 细分板块发展机遇 - 新能源船舶制造板块需求快速增长 涵盖锂电池/绿色甲醇/混合动力等多种动力类型 预计未来五年长江干线新增近千艘新能源船舶 为制造企业带来可观订单 [3] - 港口设施升级板块受益于智慧港口建设 港口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需求增加 岸电设施建设/智能调度系统等基础设施升级带来新市场机遇 [3] - 航运物流板块运营效率提升 船舶过闸锚泊等环节时间大幅缩短 绿色节能技术应用降低运营成本 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3] 重点上市公司业务布局 - 中远海能主营原油运输业务 在新能源船舶转型方面投入较大 是国内领先航运企业 [4] - 招商轮船拥有多元化船队结构 积极布局新能源船舶 在智慧航运领域持续投入 [4] - 宁波远洋立足长三角区域 深耕内贸航运市场 在港口智能化升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4] - 南京港作为长江下游重要港口 在智慧港口建设和绿色港口转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4]
前7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超23亿吨 长江水系电子航道图覆盖5606公里
人民日报· 2025-08-10 05:44
长江航运运输生产 - 1至7月长江干线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预计23.4亿吨 同比增长4.8% [1] - 前7个月三峡枢纽通过量9858.4万吨 同比增长15.3% [1] - 长江引航中心引领船舶3.5万艘次 同比增长2.4% [1] - 游轮客运量514.4万人 同比增长5.3% [1] 智慧升级与基础设施 - 新一代北斗船载智能终端推广应用 航运基础设施和行业数据实现全面整合 [1] - 长江水系电子航道图已覆盖5606公里 [1]
引领航运绿色低碳智慧发展新趋势
海南日报· 2025-07-12 08:30
中国航海事业发展现状 -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和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 [2]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约95%进出口贸易货物量通过海运完成 [2] - 2024年水路货运量达98.1亿吨,货物周转量14万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8%),占货物总周转量55.6% [3] - 已建成52座自动化码头,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9,950公里,长江流域实现电子航道"一张图"全覆盖 [3] 航运业转型趋势 - 新技术革命推动行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绿色低碳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3] - 全球航运净零排放进程加速,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3] - 未来港口需从传统物理节点向"物流+数字""物流+智能""物流+低碳"复合型枢纽转变 [4] 海南航运创新实践 - 近4年海南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区域海洋创新指数居全国第一梯队 [3] - 布局船舶清洁燃料供应链,打造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建立LNG/绿色甲醇加注体系 [3] - 首创"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制度,放开外资股比限制,实行"全岛一港"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 [4] - 洋浦港建设航运大数据中心,汇聚12类核心数据;海口港探索无人船舶驾驶技术 [4] - 目标将洋浦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绿色零碳枢纽港" [3] 行业活动与成果 - 2025年中国航海日发布博鳌倡议,号召引领航运绿色低碳智慧发展 [1][2] - 启动仪式发布2024中国航运发展报告,公布安全诚信公司/船舶名单及科技进步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