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诉先办
搜索文档
资源直达基层 住建部:全面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
央视网· 2025-11-23 11:00
记者23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为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向基层下沉,高效解决城市管理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各地将全面推进城市管理 进社区工作,构建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新格局。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全面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不是简单的执法延伸,更加注重服务的下沉,以城市管理进社区为载体,将城市管理领域涉及垃圾分类、 绿化管理、停车秩序、供热供气供水等方面管理与服务融入社区治理,着力做好社区居民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按照计划,各地要综合考虑社区规模、人口结构和管理需求等,科学合理配置城管人员和行业力量,将精细管理与精准服务延伸到社区。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各地在全面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优化执法服务,要汇集梳理、分析研判社区居民诉求数据,对高频难点问题提前 预判、主动治理、靠前服务,实现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总台央视记者 杨潇 徐静)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副局长 韩松:我们要聚焦人民群众在城市管理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将我们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和市政公用、园林绿 化,还有市容环卫这些力量整合起来,将城市治理的资源直达基层。 ...
李志起:未来五年首都发展将迎来“三大变革”
新京报· 2025-11-17 22:54
北京市“十五五”规划核心战略 - 北京市“十五五”规划标志着首都发展模式将以“新质生产力”为绝对主线,驱动经济社会全面跃迁 [1] - 规划系统构建了以“新质生产力”为内核、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基石、以“数字经济”为关键形态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1] 经济发展模式变革 - 未来五年北京经济增长引擎将彻底从传统的投资、要素驱动切换到创新驱动频道 [2] - 北京将着力推动动能之变、产业之变和制度之变三大变革,目标直指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2] - 动能之变是彻底转向创新驱动,产业之变是聚焦高精尖产业与数实融合,制度之变是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2] 城市治理与生态建设 - 北京城市治理模式将从“接诉即办”深化为“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源头化解矛盾 [3] - 规划首次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生态新愿景,旨在构建多维多彩高质感的绿色空间体系,提升国际大都市的生态魅力与宜居水平 [3] 数字经济发展 - 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进程已进入深化攻坚阶段,关键在于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全域融合赋能 [3] - 人工智能作为底层驱动力无处不在,是催生新质生产力和实现智慧治理的关键工具,预计后续将有重磅实施方案出台 [3]
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解题思维(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11-13 06:19
治理理念与思路升维 - 核心治理智慧在于跳出就问题看问题的惯性认知 实现从治标到治本的思路升维 体现源头治理理念 [1] - 看待问题需有群众观念 解决问题需有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 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1] - 转换视角 沿着问题形成的脉络溯源而上 以系统思维综合施策 使治理天地豁然开朗 [2] 具体治理实践与案例 - 广东深圳推行服务代处罚 允许困难群体以志愿行为抵扣小额罚款 并联动街道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生计来源 [2] - 河南许昌在西瓜销售旺季设置百余个集中摊位点 并发布西瓜地图 实现道路整洁与便民利商 [2] - 浙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成立人民调解组织近3万个 年均调处矛盾65万余件 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3] - 山东青岛将工作重心前移 依托大数据技术分析研判市政热线群众诉求 对季节性周期性民生痛点实现未诉先办 [3] - 安徽亳州访企入村梳理共性问题 推出针对性改革措施 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 [3] 问题本质与系统性解决 - 占道经营等基层问题看似面子问题 背后关涉民生就业、营商环境、交通规划等发展里子 [2] - 基层问题复杂多样 常是关联利益、习俗、资源的网 而非孤立的点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易导致问题反复 [2] - 破局关键是在存量资源中挖掘增量价值 在有限条件下提供多方共赢的更优解 [2] - 在利益交汇点寻出路 在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中创造新增长点 以发展新局面解决旧矛盾 例如靠煤吃煤村转型生态旅游 砍树人变成育林人 [2] 治理策略与效能提升 - 基层治理不仅要治已病除病灶 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是最经济有效的解题策略 [3] - 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 有利于把牢治理主动权 让问题止于未发 [3]
“卷尺哥”走红!深圳为何能做到市民“随手拍”部门“速整改”?
人民日报· 2025-10-28 09:01
核心阅读 原标题:深圳探索"未诉先办"模式,累计主动发现17万条民生诉求线索 市民"随手拍" 部门"速整改"(民生一线) 在深圳,市民"随手拍"给公共设施提建议、对城市生活提要求,往往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快速响应。这背 后,是深圳对民生诉求"未诉先办"的探索,在城市治理中实现公众积极参与和部门及时整改的"双向奔 赴"。 "是不是哪位领导派人盯着我账号?"视频中指出的市政设施问题很快就得到解决,"卷尺哥"一度很疑 惑。 "我们当然没有'盯着账号的领导',但是有一套盯着民生事项的平台和机制。"周剑明说,从去年开始, 深圳在"接诉即办"的基础上探索"未诉先办",对包括抖音、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在内的42个网络平台信 息进行收集分析,核实线索后形成工单并督办,建立起"线索发现—内容核实—主动立案—跟踪督办"的 闭环机制。 作为一座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商事主体超过400万的超大城市,如何精准高效响应市民诉求,破解城 市管理堵点、难点,是深圳面临的考题。 2022年,深圳以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为突破口,创新打造了全流程可视、全流程闭环的"@深圳—民 意速办"平台,市民在任一渠道反映诉求,都汇集到平台统一受理、一体分拨,一张 ...
市民“随手拍” 部门“速整改”(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10-28 06:38
一名被称为"卷尺哥"的广东深圳市民近日走红网络。两年多来,他带着一把卷尺行走街头,专门给公共 设施提建议,比如,人行过街天桥的坡度宽度不合理、路面破损存在安全隐患等,累计拍摄并发布千余 条视频。他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快速响应整改,网友对此纷纷点赞:"不愧是'深圳速 度'。" 市民"随手拍"为何能让部门"速整改"?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周剑明表示,深圳从去年开始 探索民生诉求"未诉先办",主动从互联网平台上发掘线索,迅速办理,在城市治理中实现公众积极参与 和部门快速响应的"双向奔赴"。 核心阅读 在深圳,市民"随手拍"给公共设施提建议、对城市生活提要求,往往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快速响应。这背 后,是深圳对民生诉求"未诉先办"的探索,在城市治理中实现公众积极参与和部门及时整改的"双向奔 赴"。 从盯平台到盯全网 "是不是哪位领导派人盯着我账号?"视频中指出的市政设施问题很快就得到解决,"卷尺哥"一度很疑 惑。 从各自办到合力办 "我们当然没有'盯着账号的领导',但是有一套盯着民生事项的平台和机制。"周剑明说,从去年开始, 深圳在"接诉即办"的基础上探索"未诉先办",对包括抖音、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在 ...
新闻1+1丨城市治理,如何“汇民意”“聚民力”?
央视网· 2025-10-22 06:29
一把卷尺,一双眼睛,专盯公共设施的"小毛病"。快速响应,迅速整改,呼声背后见回应。城市治理,如何"汇民意""聚民力"? 网友"卷尺哥"视频受关注 更多热心市民关心城市治理 发视频的网友说过这么一句话,"不知道是不是哪位领导老是派人盯着我账号",是不是这么回事?视频账号上的内容是如何被发现的? 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 周剑明:其实我们没有"盯着账号的领导",但是深圳有一套盯着民生事项的平台和机制。以前政务服务叫"接诉即办", 去年我们探索"未诉先办",主动从互联网切入,40多个主流平台,我们主动发掘线索,形成内容核实、主动立案、跟踪督办的一套闭环机制。 拿着卷尺走在街头,专门对准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角落和公共设施的"小毛病"。最近,一位被网友称为"卷尺哥"的深圳热心市民,因其发布的视频内容和相关 部门的快速有效回应,受到了媒体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从路面破损,到盲道受阻等等,这位"卷尺哥"拍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问题视频已两年多,累计发布了千余条视频,既记录问题,也跟进整改效果。更重要的 是,两年多来他反映的问题大都得到落实,整改响应迅速,被网友评价为体现了"深圳速度",两者的有效互动也得到网友和市民的好评。 深 ...
找准问题 补齐短板让接诉即办更快更暖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12 08:50
政务服务监督机制 - 建立"12345"热线监督执纪全流程工作机制 将热线作为集中整治重要抓手 推动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1] - 实施"室组"联动监督机制 督促召开专题会厘清部门职责 对推诿塞责单位负责人进行问责[2] - 制定专项监督工作指引 推进"接诉即办"落实 去年查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30个 处理处分33人[3] 民生问题解决成效 - 通过"跟进式"监督检查督促解决供水供气交通出行等37个民生领域问题[2] - 推动经营场地恢复原状 保障区域整体经营环境 对400余件已办结投诉件开展"回头看"[2] - 高效化解征地拆迁山林土地纠纷环保等重点领域64个风险隐患[2] 工作机制优化 - 建立群众诉求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置机制 实现与信访举报110等紧急热线互联互通[2] - 联合县委督查专员驻点热线平台 每日分析研判工单 重点核查办件流程规范性[1] - 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整改问题128个 健全制度10个[3][4]
解决方案走在市民诉求前,“12345”热线探索超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
长江日报· 2025-08-06 08:21
智慧城市治理 - 武汉市民服务热线通过分析工单数据实现"未诉先办",今年前7个月预判处置问题超2万件 [1] - 基于位置信息和历史诉求上线水电气公共服务大模型,对停水停电停气或交通管制区域自动预警 [2] - "未诉先办"上线后通过互联网渠道发送预警消息624条,覆盖606097人次,相关诉求同比下降28% [3] 数据分析与预警 - "灵醒"平台实时监测市民诉求数据,推动治理从被动"灭火"转向主动"防火" [4] - 平台开发"民生十二时辰"模块追踪全天问题热度,"民情月历"总结不同月份诉求周期性规律 [4] - 平台预测6月中高考期间噪声投诉增加,提前联合多部门推动考点周边降噪 [5] AI技术应用 - "灵醒AI助手"由DeepSeek支撑,可秒答政策咨询,派单准确率提升至92.7% [6] - 系统整合数十年工单和权责清单,形成"派单—分析—学习"智能循环,大幅缩短处理时间 [6] - AI助手能自动填写70%工单内容,显著提升接线员工作效率 [6] 跨部门协同 - 樱花季前平台预判人流密集区问题,协调交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提前部署 [5] - 各职能部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协同响应,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提升城市运转效率 [5]
“接诉即办”,在快办与办好之间寻求最优解
中国环境报· 2025-07-18 11:23
政府服务数字化升级 - 数字化时代"接诉即办"成为衡量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尺 体现政府服务理念从"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到追求治理效能的全新升级 [1] - 北京市12345热线建立闭环机制 平均响应时间压缩至两小时 通过打破部门壁垒实现"直通直达"流程再造 [1] - 快速解决下水道堵塞 噪声扰民等民生"小事"显著增强政府公信力 体现速度背后对群众诉求的尊重与重视 [1] 诉求处理质量优化 - 单纯追求速度可能导致问题"解决—反弹—再解决" 如某小区垃圾转运站异味问题三年反复投诉但未根治 [2] - 北京市创新"每月一题"机制 将12类27个高频难点纳入专项治理 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的质变 [2] - 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结合 通过7×24小时响应 大数据分析热点诉求 "三率"考核体系等实现"快响应"与"真解决"统一 [2] 治理理念持续深化 - 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演进 体现治理理念从被动应对转向源头预防的深化 [3] - 通过每次诉求的快速优质回应转化为改善治理的契机 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形成 [3]
国办:进一步规范和提升12345热线服务
央视网· 2025-06-25 17:13
12345热线服务规范和提升意见 总体要求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 - 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效能 [3] - 更好发挥窗口作用,解决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助力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3] 规范运行管理 - 健全热线工作管理体系:完善统筹协调机制,由12345热线管理机构负责平台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诉求办理单位需依法依规更新政策信息 [4] - 深化与110、119、120、122等紧急热线及公共事业服务热线的对接协同 [4] - 明确诉求分类处理:对受理范围事项及时办理,紧急诉求转至相应热线,非受理范围事项需告知法定途径或解释说明 [5] - 规范第三方服务管理:可依法依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辅助性业务,但主体业务不得外包,需制定服务标准并加强人员管理 [5] 提升接办质效 - 完善诉求受理渠道:归并政务服务热线,优化互联网渠道和漏接回拨服务,支持设置涉企专席和方言特色专席 [6] - 强化精准分办:依据法律法规和权责清单动态更新派单目录,对职责不明事项协商确定主办单位,避免重复派单 [7] - 提升办理实效:健全"接诉即办"机制,加强跟踪回访和闭环管理,优化评价机制避免片面追求排名 [7] - 赋能政府治理: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共享诉求数据,强化源头治理和风险预警 [8] 工作基础建设 - 推进数字化建设:推动平台集约化建设,运用大数据和AI技术探索智能问答、填单、回访等应用场景 [9] -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9] - 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诉求分类办理、话务服务等国家标准,完善平台建设和效能评价制度 [9] - 培训宣传: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探索话务员等级认定,加强热线功能宣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