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校企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更多蓝领雄鹰振翅起飞
四川日报· 2025-07-23 05:24
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蓝鹰工程" - "蓝鹰工程"是浙江省绍兴诸暨市与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的对口协作项目,旨在通过职业教育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改变当地教育薄弱现状 [6] - 项目从诸暨-沐川试点扩展到绍兴-乐山,再到浙川两省全面推广,成效显著 [6] - 绍兴乐山两地25所职业院校、28家企业(产业协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组建冠名班24个,累计培养学生1999名,最高年薪达20万元 [6] 校校联盟促进专业建设 - 通过校校联盟,诸暨技师学院和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协助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建立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包括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等热门专业 [6][7] -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已覆盖学生500余人,配备工业机器人实训教室和新能源汽车实训室等完善的教学设施 [6][7] - 两地累计打造30个"蓝鹰之师"创新团队,校校结对教师百余名 [6][7] - 2023年4月,"智能制造蓝鹰产业学院"在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梅山校区揭牌,将探索跨区域协同育人新模式 [7] 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 - 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与6家世界500强企业、25家知名企业共建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和2个企业课堂 [6][7] - 在东部企业建成5个学生教学实训基地和一批学生企业实习就业基地 [6][7] - 比亚迪冠名班的首批毕业生吴芳容实习半年后即将转正,到手工资达8000元 [7] - 项目形成"东部技术西进、西部人才东输"的良性循环,解决西部学生就业难和东部企业技工短缺问题 [7] 名企合作与校区扩建 - 小米集团与学校合作开办"蓝鹰之星"班,建设1500平方米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7] - 小米集团敲定"AIoT产业学院"项目,培育面向云贵川和海外的就业人才,实训楼预计2024年启用 [7] - 京东总部与学校沟通,计划落地大小凉山、乌蒙山区电商孵化中心 [7] - 新校区占地114亩(老校区的4倍),教学建筑主体进度达50%,将单独建立4层实训大楼 [7] 项目资金与成效 - "蓝鹰工程"建设已落实资金1500万元 [7] - 打造省级示范专业1个,培育东西部协作教师创新团队1个 [7] - 新增"蓝鹰之星"产教融合实训室1500平方米 [7]
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迈入新阶段
中国青年报· 2025-07-22 19:44
山东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山东大学举办2025年卓越工程师培养高端论坛暨校企导师交流会,常务副校长吴臻和中国中铁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周翔出席致辞 [1][3] - 会议揭牌威海、青岛、苏州、深圳4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分院,依托地方研究院和校区建立,推动培养体系专业化 [3] - 学院组建7家工程师技术中心,涵盖安全与智能建造、元宇宙、半导体材料等领域,聚焦实践教学、课题攻关和协同创新 [3] 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首批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领域召集人获聘,覆盖新材料、工业母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强化校企合作 [3] - 为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代表颁发聘书,促进联合指导机制 [3] - 举办4场校企导师交流会,探讨项目制育人、工学交替实践等议题,并解答学生问题 [4] 行业专家参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院长曹庆华、中国兵器人才研究院副院长马小花等专家作主题报告 [3]
在杭州,跨境电商人才有多紧俏?
杭州日报· 2025-07-18 10:39
杭州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 杭州作为电商之都正积极吸引跨境电商人才 近期举办全球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 人才对接专区吸引超100家跨境企业参与 [3] - 全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达400万 浙江需求占比11.99%居全国第三 [3] - 杭州空港口岸上半年跨境电商货运量占比超六成 出口货运量同比增19.61% [7] 企业核心岗位需求 - 外贸业务员 亚马逊运营经理 跨境电商专员为最紧缺岗位 主要负责海外市场开拓 [3] - 具备海外市场敏感度 快速反应能力 海外留学背景者更受青睐 [4] - 小语种人才需求旺盛 越南语 马来语 泰语等语种人才受工具企业巨星科技等公司追捧 [5] - 直播 物流 产品设计等领域人才同样紧缺 [6] 薪酬待遇水平 - 全国跨境电商人才平均月薪9848元 杭州企业运营岗月薪普遍超1万 部分达3万 [7] - 麦瑞克运营岗底薪6000-10000元 优秀人才月薪可达2-3万 [7] - 同富特美刻外贸业务员月薪加提成可达1.5-2万 要求1年以上经验 [7] - 巨星科技产品研发 视觉设计岗年薪达15万 需2-3年经验 [8] 人才培养路径 - 浙江11所院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 校企合作成为主流模式 [10] - 浙江传媒学院设立跨境新媒体运营工作坊 直播创新班 企业项目直接进校园 [10] - 外地高校如重庆三峡学院新增跨境电商专业 计划与杭州企业建立实习就业合作 [12] - 社会人员可通过网易等机构培训考取跨境电子商务师证书 [12] 行业发展动态 - 中国-东盟贸易额前5月达3.02万亿元 同比增9.1% 企业加速开拓新兴市场 [7] - 人社部拟新增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等17个新职业 行业地位获国家认可 [13]
民办高校如何在就业竞争中突围
中国青年报· 2025-07-10 06:47
民办高等教育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民办高校数量达803所,占高校总数的25.75% [1] - 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1052.24万人,占全国同类在校生的27.04% [1] 民办高校就业特色 - 校企合作是核心就业渠道,哈尔滨华德学院通过该方式就业的毕业生占比超40% [2] - "3+1"模式(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习)执行近20年,多数实习生可留任企业 [2] - 哈尔滨剑桥学院创新"2+1+1"模式,企业人员参与授课并带实习 [2] - 黑龙江工商学院产业学院年接收200-300名学生实习,就业转化率达26.7%-40%(70-80人签约) [2] - 校企合作学生直接与企业签约,非劳务派遣 [3]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 民办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周期更短(4年全面修订+2年微调),企业深度参与修订 [9] - 哈尔滨剑桥学院新增人工智能应用通识课,要求全校学生学习 [9] - 转专业政策灵活,黑龙江工商学院允许专业大类内转,仅要求大一无挂科 [10] 学生能力建设举措 - 哈尔滨华德学院推行课前5分钟演讲制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和信心 [5] - 黑龙江工商学院自2020年起累计发放28万元就业补贴,分400/600/800元三档 [8] - 该校建立就业家访制度,2023年78名教师走访200多名学生家庭 [8] 行业社会认知挑战 - 民办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歧视,部分用人单位直接拒绝民办学历 [4][5]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指出需清理歧视政策,倡导教育多样性 [6] - 哈尔滨剑桥学院建议政府开放选调生资格以提升民办高校平等地位 [6] 体制机制优势 - 民办高校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培养方案调整更灵活 [7][8] - 黑龙江工商学院就业补贴审批流程高效,体现决策灵活性 [8]
“鸿雁联翼”企业进校园 成都东部新区与吉利学院深化合作共育应用型人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22:46
校企合作活动 - 成都东部新区20余家重点企业与吉利学院开展校企协同发展活动,聚焦大学生就业和企业人才培育 [1] - 双方签订《合作备忘录》,将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训领域开展合作,并建立干部定期交流学习机制 [1] - 活动包括实地参观和座谈交流,旨在为大学生就业铺路搭桥,为企业人才定制培育方案 [1] 学校资源与企业评价 - 企业代表参观吉利学院汽车实验实训中心,包括甲醇动力实验室、天地一体化实验室等5个特色实验室 [2] - 企业高度评价学校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发现定向招聘、实习共建等合作空间 [2] - 新入驻企业成都润信实业表示活动提振了公司发展信心 [2] 人才供需匹配 - 活动帮助企业了解学校专业设置和毕业生资源,同时让学校掌握产业趋势和企业人才需求 [2] - 实现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有效匹配 [2] 未来合作方向 - 成都东部新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3] - 探索定向培养、继续教育、技改创新协同等校企合作新模式 [3] - 推动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的核心动力 [3]
携手江西农业大学,“三下乡”助力中香企业创新发展
中国食品网· 2025-07-04 17:41
活动安排概述 - 江西农业大学组织16名师生于2025年7月3日至7月4日赴吉安市中香天然植物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三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1] - 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实验室与工厂生产情况、产品介绍、调查龙脑樟生长情况、施肥设计、取样等环节 [1] 助力企业发展的具体举措 - 通过PPT讲解和现场指导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支持 包括产品研发和生产流程优化建议 [3] - 结合专业知识指导龙脑樟种植和施肥技术 帮助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和提高质量 [5] - 通过合影留念和撰写稿件等方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知名度 [6] - 与企业员工共同工作培养专业人才 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7] 未来发展建议 - 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长期关系 提供持续技术支持 [8] -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 为企业储备力量 [9] - 发挥企业优势参与乡村振兴 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10] - 持续创新提升产品品质 打造知名品牌走向世界 [11]
“入学即入职、毕业就上岗” 三所高校这样实现精准就业
央视网· 2025-06-27 10:50
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立48个订单班,定向输送近1500名高技能人才,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上岗"[6] - 该校构建"实习岗位前置、技能培训嵌入、职业发展贯通"的全链条就业实习体系,与海康威视等企业共建6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可掌握70%以上岗位技能[4][6] - 毕业生陈永胜通过订单班学习智能传感、智慧物联等实用技术,实现工作内容与所学无缝对接[1][2] 行业需求融入教学 -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2.0"计划,与25家船员管理公司合作,前3年由企业导师讲授实践课程,第4年安排顶岗实习[10] - 企业导师张成桥将船东用人要求搬进课堂,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8] -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推出"优才工程",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将金融产品设计、风控模型开发等实战项目融入教学[11] 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通过专业需求调研报告,精准匹配企业岗位与学生职业规划[15] - 合作企业导师提供实践指导与就业指导,提前储备潜力人才[13] - 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规划讲座,帮助学生提升求职能力[13]
运动品牌,扎堆赞助高校比赛
36氪· 2025-06-27 09:24
高校体育赛事热度提升 - 高校体育赛事从校内关注发展为全网热点,如北体大校运会抖音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清华"马约翰杯"成为校园内外热议话题 [2] - 跑步类赛事规模显著扩大:ASICS亚瑟士×北大高校接力赛参赛人数从500人增至近1000人,阿迪达斯大学生路跑联赛吸引40所学校参与,开展活动9565场,累计42万人次参与 [4] - 高校赛事通过社媒传播实现线上线下"破圈",形成体育文化狂欢 [2] 运动品牌校企合作布局 - 国际品牌如耐克与清华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阿迪达斯与清华围绕体育/科技/人才/文化四领域合作 [8] - 国产品牌安踏与北体大成立运动科技研发中心,特步与北京化工大学在新材料/环保领域合作,李宁与多所体育院校开展人才培养项目 [8] - 高校成立专门对接部门如北大体育合作与发展中心,优化校企合作机制 [8] 品牌合作模式创新 - ASICS亚瑟士与北大基于"健全精神寓于强健体魄"理念共创接力赛IP,强调团队协作与身心发展 [10] - 阿迪达斯为清华多支运动队提供装备支持,并推出联名服饰引发抢购热潮 [12] - 品牌从单一赛事赞助转向深度融入校园生态,包括训练营/社群互动/装备研发等多维度合作 [14] 年轻消费市场战略价值 - 2025年中国大学生人数达2080万,是未来10-20年核心消费群体,品牌通过高校合作提前建立认知与情感联结 [15] - 顶尖学府合作可塑造品牌"精英/活力"形象,如ASICS认为高校赛事是触达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关键场景 [15][16] - 高校成为产品测试场,阿迪达斯通过赛事收集年轻用户反馈以优化装备研发 [18] 行业生态发展影响 - 校企合作形成良性循环:学生获得专业装备/服务,高校提升赛事水平,品牌实现精准渗透 [20] - 长期可能产生"长尾效应",促进体育消费/人才培养/行业发展,但需警惕资源向顶尖高校过度倾斜的问题 [20]
高校多措并举促就业 为青春梦想保驾护航
环球网· 2025-06-26 17:41
高校就业促进措施 -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600余场专场招聘宣讲会和60余场大中型双选会,吸引5000余家单位参与,提供27万余个岗位 [2] - 中国人民大学与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建400余个高质量就业实习实践基地,打造"人才供需共同体"模式 [3] - 北京体育大学与安踏集团合作成立"北体-安踏运动科技研发中心",3年来联合开展多个运动装备研发项目,10余名毕业生入职留企 [4][6] - 北京体育大学与李宁、乔丹、京东等企业签订战略协议,提供实习实践平台并畅通就业渠道 [6] 校企合作案例 - 北京体育大学学生邓成通过参与安踏集团运动鞋研发项目,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并成功入职 [4] - 安踏集团与北京体育大学合作研发奥运举重战靴,项目涉及数十个科研团队和百余名学生 [4][6] - 校企合作涵盖奥运科技保障、赛事举办、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及博士后联合培养等多个领域 [6] 师范生就业支持 - 北京师范大学实施"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近5年累计支持近2000名毕业生投身基础教育 [7] - 北师大开展600余次教育类招聘活动,提供超万个岗位,精准搭建基础教育就业平台 [8] - 学校通过职后培训、专项奖励金等十大举措支持毕业生职业发展,如设立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 [9] 定向就业项目 - 北师大"优师计划"定向师范生刘显涛通过4次支教经历后赴贵州遵义任教 [7] - 该校优师计划规模稳定增长,为中西部基础教育输送人才 [7]
熟悉的城市热爱的行业,未来的一切值得期待
南京日报· 2025-06-26 08:25
科技行业人才发展 - 南京林业大学与小米集团合作开设工程师训练营 面向本科三年级和研究生二年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讲解 课后作业及作品答辩 最终200名学生参与培训[4] - 小米集团招聘标准严格 要求培训生完成所有环节并通过考核 录用标准包括竞赛经历 实习经历 专业匹配项目及学生个人品质[6] - 南京高新技术企业聚集 为物联网工程等专业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等企业吸纳本地高校毕业生[5] 运动康复行业 - 南京维宝运动康复中心提供运动损伤诊疗服务 业务涵盖运动损伤修复 体能保障及慢性疼痛康复 服务对象包括专业运动员和大众健身人群[7] - 运动康复技术包含有氧训练 肌力训练 悬吊训练等多种方式 功能性动作筛查可定位身体薄弱环节 通过科学训练降低运动损伤风险[8] - 行业人才需掌握《运动治疗技术》《运动防护》等理论课程 并考取康复治疗师资格证书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健康管理专业毕业生直接对口就业[7][8] 航空维修行业 -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招聘飞机维修工程师 工作内容包括飞机全面检查 排故及参数监测 确保飞行安全[9] - 飞机维修涉及发动机拆装 故障诊断等核心技术 需掌握低压电工证书 飞行器维修技术职业鉴定证书等资质[10]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飞行器维修工程技术专业开展航空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 学生通过实操熟悉涡轮 压气机等核心部件结构[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