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软硬结合”筑牢根基 “两重”建设落子新棋局
金融时报· 2025-11-21 08:15
"十五五"征程即将开启,放眼大江南北,"两重"建设正酣,一幅幅关乎未来的宏伟蓝图,正在神州 大地描绘。 在关乎生存发展的重点领域安全方面,相关建设蹄疾步稳,将发展规划变为现实,筑牢一道又一道 坚固防线。为端牢"中国饭碗",粮食主产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藏粮于地"战略扎根沃土;为破 解"卡脖子"问题,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发展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在网络空 间这个无形的战场上,以技术手段创新为抓手,不断提升新质战斗力,守卫"无形疆域"。 一边是"重大",一边是"重点","两重"之重,重在国,也重在民。11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提出,要把"两重"建设放在"十五五"全局中谋划和推进。 在国家重大战略的经纬线上,一系列突破正推动着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未来之城"雄安新区拔节生 长,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长三角地区加速联通,G60科创走廊持续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 合,串联起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彰显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决心。 "'两重'建设的软硬结合,核心是实体工程项目'硬投资'与体制机制改革等'软建设'的深度协同,形 成相互赋能的有机整体。"杨赫 ...
“硬投资”“软建设”结合 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
证券日报· 2025-11-17 00:44
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依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重"是我国经济建 设的重头戏、关键点。第一,"两重"具有明显的经济稳底托底效应,对保持我国经济增长发挥着稳定器 作用;第二,"两重"带有投资风向标作用,为其他领域投资起到基础性带动作用;第三,"两重"是国家 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石,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提升,是政府投资必须长期坚持和有 效实施的关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开展"两重"建设是实施扩大 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点,既能短期内扩大有效需求,支撑经济可持续增长,又 能通过战略性投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加强粮食、能源、产业链、金融等安全能力 建设将能有效应对复杂形势和防范化解风险,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城乡融合、 区域协调、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项目建设,能够增进民生福祉和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1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实施"两重"建设有关工作。会议指出,要把"两重"建设放 在"十五五"全局中谋划和推进,牢牢把握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要求,强化部门 ...
国家发改委解读节能降碳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中国化工报· 2025-11-05 15:47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旨在发挥投资对节能降碳工作的支撑作用和中央资金的导向性作用 [1] - 政策机制创新为一手推进“硬投资”即投资项目实施,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等实物工作量,另一手推进“软建设”即通过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创新机制等方式破解深层次障碍 [1] 政策实施路径 - 在行业层面,国家发改委将协同行业主管部门将全局节能降碳目标细化分解至各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 [1] - 在地方层面,政策将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发挥财税、金融、产业、科技等各类政策的叠加效应 [1] - 在项目层面,将指导项目实施主体通过建设形成务实管用的节能降碳技术流程和管理规范 [1]
国家发改委解读节能降碳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中国化工报· 2025-11-05 10:16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以发挥投资对节能降碳工作的支撑作用和中央资金的导向性作用[1] - 政策机制创新为一手推进"硬投资"即投资项目实施如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等可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内容[1] - 另一手推进"软建设"即通过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等方式用改革办法和创新思路破解深层次障碍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1] 政策落实层次 - 在行业层面国家发改委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因业施策将全局目标细化分解至各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1] - 在地方层面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发挥财税、金融、产业、科技等各类政策叠加效应[1] - 在项目层面指导督促有关项目实施主体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务实管用的节能降碳技术流程和管理规范[1]
为硬科技提供“硬投资”
经济日报· 2025-07-18 06:08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工银投资与紫金投资成立基金专注投资新型电力系统及前沿技术项目 带动南京新型电力产业发展 [1]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兴业银行 中信银行 招商银行已获批筹建同类机构 [1] - 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是构建科技金融体制的重要内容 可解决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需求 [1] 股权投资试点进展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试点范围从上海扩大至18个大中型城市 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1] - 发起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相关改革措施已取得积极成效 [1] 硬投资需求与供给 - 科技型企业更看重投资方的产业背景 需在市场 技术 管理等方面提供增量资源 [2] - 科技部等7部门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 股权投资能力建设 - 股权投资机构需懂产业 懂技术 懂企业 充当创业辅导者 提供前瞻性支持 [3] - 需提升细分赛道研究能力 精准研判企业盈利性 成长性及潜在风险 [3] 配套保障机制 - 需优化股权投资机构考核机制 按基金生命周期考核 增强投资耐心 [3] - 将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 健全退出渠道 [3]
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 “两重”建设再提速
中国青年报· 2025-07-08 09:13
"两重"建设加速推进 - 2024年国家分三批安排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1465个"两重"建设项目 [1] - 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已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资金,今年8000亿元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完毕 [2] - "两重"建设涵盖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等领域 [3] "硬投资"项目进展 - 宁夏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工程全线贯通,形成153千米长、最宽38千米的固沙锁边"绿链" [1] - 崇太长江隧道盾构独头掘进突破6000米,预计7月中下旬突破7000米,建成后高铁可350公里时速穿越长江 [3][4] - 沪渝蓉高铁通泰扬特大桥跨引江河斜拉桥成功合龙,为沪宁段首个合龙的斜拉桥 [4] - 1-5月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9个百分点 [6] "软建设"创新举措 - 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 [3] - 深圳探索"医育结合、国企引领、托幼一体"等多元化托育服务供给模式 [7] - 常州推广"源厂站网河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8] - 成都建立地下管网"1+9"政策体系,芜湖与三峡集团创新央地合作模式 [8] 综合效益与影响 - "两重"建设通过"软硬结合"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既补短板又推动体制机制改革 [9] - 1-5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6个百分点 [6] - 基础设施投资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34.5%,大项目投资发挥"压舱石"作用 [6]
今年八千亿“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软硬兼备形成良性互动
贝壳财经· 2025-07-04 10:10
国家"两重"建设项目资金安排 - 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今年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 [1] - 资金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方式筹集 并建立项目筛选和资金监管机制 [2] "硬投资"重点领域 - 主要投向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西部陆海新通道 高标准农田 重大水利工程 城市地下管网 "三北"工程 医院病房改造等领域 [1] - 聚焦跨区域跨流域重大工程 包括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 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 [2] - 涉及区域协调发展 粮食与能源资源安全等强国建设领域 [3] "软建设"配套措施 - 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 健全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维护机制 完善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 [1] - 完善人才培养适配机制 探索"风电光伏+治沙"新模式 [1] - 包括规划编制 政策制定 体制机制创新等举措 与"硬投资"同步推进 [6] 项目战略定位 - 具有战略性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推动沿江高铁 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北"工程等重大工程 [4] - 具有前瞻性 围绕科技自立自强 推出重大生产力项目和牵引性基础设施工程 [4] - 具有全局性 统筹发展安全 推进粮食 能源 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保障能力建设 [5] 软硬结合特点 - "软建设"为"硬投资"提供配套 确保项目可持续和见实效 [6] - 软硬结合实现深层次融合创新 推动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6] - 2024年以来"两重"建设全面展开 部分领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6]
政策+市场“托底” 8000亿“两重”项目资金全部下达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19:04
国家"两重"建设项目总体情况 - 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总规模达8000亿元,共支持1459个项目,涵盖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九大重点领域[1] - 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同比增加3000亿元至1.3万亿元,其中8000亿元专项用于"两重"建设[2] - 项目清单首次纳入"未来产业"和"低空经济",标志基建投资向战略性领域升级[2] 资金分配与项目进展 - 截至6月中旬已安排近5000亿元项目,占全年总额62%[4] - "三北"工程2024年投入320亿元,2025年将持续加码[3] - 黄百铁路广西段隧道工程进度达88%(29/33座进洞施工)[4] 重点领域投资方向 - 生态环保领域:长江经济带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修复、工业园区污染治理[4] - 交通物流领域: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战略骨干铁路及港口[4] - 民生保障领域:医院病房改造、普通高中建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 经济带动效应 - 前5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6.3万亿元,同比多增3.8万亿元[5] - 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6.2%,较4月提升0.2个百分点[5] - 项目带动投资消费就业,形成内需外需接力效应[5] 体制机制创新 - 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建立地下管网运维机制[1] - 探索"风电光伏+治沙"等产业新模式[1] - 推动基础设施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支持民企参与重大技术攻关[5]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2日(周三)新闻联播今日要点
快讯· 2025-07-02 21:39
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 - 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总投资规模达8000亿元 支持1459个项目 [2] - 硬投资领域包括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西部陆海新通道 高标准农田 重大水利工程等 [2] - 软建设领域包括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 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 完善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等改革创新举措 [2]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 - 湖北汉南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首次下沉到位 大桥设计为主跨1600米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 [4] - 黑瞎子岛公路口岸旅检楼完成封顶 涵盖岛下工程 岛上工程及口岸专用通道三部分 [4] - 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全线铺轨完成 线路全长299.8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开通后西安至延安运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左右 [4] -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新航站楼站前枢纽高架全线贯通 预计2026年建成 [4] 水利能源基础设施 - 四川亭子口灌区一期控制性工程"金甲坪"渡槽全线贯通 一期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71.5万亩 供水人口451万 [5] - 青海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线路全长507.5千米 铁塔1134基 预计7月中旬投运 将惠及40多万名牧区群众 [5] 俄乌冲突动态 - 俄罗斯国防部称击落乌军多枚"风暴之影"巡航导弹和173架无人机 [6] - 乌克兰称袭击俄罗斯伊热夫斯克一家生产防空导弹系统和攻击型无人机的工厂 [6][7] - 美国国防部已暂停向乌克兰运送部分防空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 [7] 巴以冲突动态 - 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北部打击约100个军事目标 巴勒斯坦媒体称袭击造成至少51人死亡 [8] - 加沙地带超过82%的地区被以军下达撤离令 [9] - 也门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和无人机 打击特拉维夫机场等目标 [9]
经济随笔丨“两重”建设为什么如此重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2 16:34
长江经济带基建 - 重庆、长沙、合肥、上海浦东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 旨在加密长江经济带沿线机场布局 [1] - 沿江高铁通道建设中 建成后成都到上海从12.2小时缩短至6.7小时 重庆到上海从10.7小时缩短至5.3小时 [1] 深圳民生工程 - 深圳利用"两重"资金增加托位数供给 2024年新增托位超4.9万个 [1] - 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 托幼资源紧张问题得到重点解决 [1] 三北地区生态工程 - "两重"资金支持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三北"工程建设 [1] - 实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造林种草、退化林修复、草原改良等近4000万亩 [1] 国家战略投资 - 2024年发行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1465个项目 已安排近5000亿元 [5] - 重点投向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领域 [3] 成都智慧基建 - 成都建设排水防涝移动抽排能力 在7600多公里排水管网埋设上千个污水监测仪器 [8] - 下穿隧道积水超30厘米时 "隧道积水监测机器人"自动报警并调整交通信号 [8] - 建立地下管网"1+9"政策体系和"1+4"调度机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