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出口管制
搜索文档
果然,还得白宫发话,“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
观察者网· 2025-11-01 09:25
事件背景与核心冲突 - 荷兰政府于9月30日强制接管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 冻结其资产和知识产权一年[3][4] - 此次行动紧随美国9月29日发布针对闻泰科技子公司的出口管制新规 被指美荷合作策划[1][4] - 美国官员早在6月已向荷兰表明立场 要求替换安世半导体的中国籍CEO作为获得豁免的条件[4] - 闻泰科技要求任何重启出口的协议必须包括恢复安世半导体前首席执行官职务[1] 公司财务状况与市场地位 - 安世半导体去年营收约20亿美元 其中约60%来自汽车行业应用[3] - 公司在数百种汽车零部件所需的基础芯片领域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3] 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冲击 -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对全球汽车工业至关重要 出货中断威胁各地汽车生产[3] - 全球汽车制造商面临减产或全面停产风险 欧洲汽车工业面临迫在眉睫的扰乱[4][5]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行业正消耗储备库存 一些企业即将停工[5] - 日本日产汽车芯片库存仅能维持到11月第一周[6] - 美国汽车供应商协会警告美国汽车行业距离停产还有两到四周[6] 事件最新进展与各方回应 - 10月31日消息人士透露白宫将宣布安世半导体即将恢复芯片出货[1] - 安世半导体已暂停向其中国工厂供应晶圆 进一步危机欧洲及其他地区汽车生产[3] - 法国车企斯特兰蒂斯设立作战室监控局势[5] - 福特汽车CEO称这是一个需要政治解决方案的全行业问题[6] - 中国商务部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敦促荷方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6]
艾睿风波,竟然“帮TI 清了波库存”?
芯世相· 2025-10-20 17:06
艾睿电子实体清单事件概述 - 艾睿电子多家中国大陆及香港子公司于10月17日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通知 被决定从实体清单中移除 移除通知将在未来几周内于《联邦公报》公布后生效 [3] - 移除前BIS通过签发附件授权书 暂时豁免艾睿及其供应商、合作伙伴的许可要求 有效期至2026年2月14日或移除公告发布日 [4] - 临时授权允许出口、再出口和转让的物项数量不得超过该实体被列入名单前120天期间转移货物的110% [5] 被移除的艾睿关联公司清单 - 艾睿中国电子贸易有限公司及其别名Arrow(中国)电子贸易有限公司 [4] - 艾睿电子/元器件代理有限公司、Components Agent Limited、Components Agents Limited [5] - 艾睿电子、艾睿亚太有限公司、Arrow Asia Pacific Limited [5] 事件起因与背景 - 10月8日BIS将艾睿在中国大陆及香港的2家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合计26家实体与3个地址被列入 包括16家中国企业和3个中国香港地址 [7] - 原因为这些公司协助采购美国制造电子元件 这些元件被发现用于伊朗部分组织操作的无人机 [7] - 被列入实体清单后 出口商与清单实体进行受控项目交易前必须获得出口许可证 [7] 艾睿电子市场地位与TI合作关系 - 艾睿曾长期位居全球芯片分销商首位 去年营收279亿美元同比下降16% 被营收约293亿美元的文晔反超 [9] - 2024年全球TOP4芯片分销商按营收排名依次为文晔、艾睿、大联大、安富利 [9] - 德州仪器在2019-2020年大规模砍代理后 艾睿成为TI在全球除日本外的唯一授权全线分销商 [9] 现货市场反应与价格变化 - 艾睿被列入清单后带动了TI品牌芯片的出货 需求增加且部分人在市场扫货 [10] - 上周TI通用料明显涨价 尤其是一些此前倒挂的物料 但部分市场人士对涨价感受不明显 [10] - 艾睿被移除清单的消息传出后 市场趋于冷静 客户持观望态度 部分客户从"上周求着出货"转为"再等等" [10]
切断权限,安世中国发文硬刚,拒绝荷兰总部指令,欧洲车企急眼了
新浪财经· 2025-10-20 12:26
公司控制权与运营冲突 - 荷兰总部于2025年10月16日单方面更改公司内部规程并试图撤换CEO,引发争议 [7] - 荷兰总部于2025年10月18日强行切断安世半导体中国区团队接触总部系统的权限 [4] - 安世半导体中国区于2025年10月19日发布声明,强调公司是中国公司,并指出员工有权拒绝未经内部批准的外部指令 [5][8][9][10][11] 中国出口管制的影响 - 中国商务部于2025年10月4日对安世半导体发出出口管制通告,限制特定成品芯片、分立零部件及生产工艺等资源出口 [12] - 出口管制导致欧洲16家汽车企业通过欧洲汽车制造协会ACEA发出警告,面临功率与分立器件短缺问题 [11][12] - 欧洲汽车工业极其依赖量大面广的零部件供应链,供应链切断将使其立即受损 [12][20] 欧洲半导体与汽车产业的脆弱性 - 欧洲半导体制造份额已跌落至10%左右,且在7nm以下先进制程产能几乎空白 [14] - 全球芯片代工厂分配给车规级芯片的产能长期不足3%,因成熟芯片利润较低 [14] - 由于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优势,全球车规级成熟芯片产能已逐渐向中国集中 [14][16] 安世半导体的生产基地与战略重要性 - 安世半导体在中国拥有两大生产基地:上海晶圆厂(2023年建成,设计年产能40万片12英寸晶圆)和东莞封测基地 [16][18] - 东莞封测基地是全球三大基地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小信号零部件生产基地 [18] - 荷兰总部此前已通过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工厂分散产能,意图降低对中国基地的依赖 [18][19]
怪不得川普这么愤怒,原来我国拒绝美国通话请求,法媒:中国强势
搜狐财经· 2025-10-14 19:59
中美贸易争端历史与现状 - 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25%的关税,涉及钢铁铝制品和消费电子等领域,中国对美国大豆、汽车和飞机征收报复性关税,导致全球供应链紊乱,美国政府对农民提供数十亿美元补贴 [2] - 2020年1月双方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美国企业抱怨中国采购承诺未完全兑现,中国认为美国放松管制不够彻底 [2] - 2025年特朗普再度执政后,中国商务部于10月9日发布第61号公告,宣布自11月1日起加强对稀土矿物和加工设备的出口许可审查 [2]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 中国在全球稀土加工市场占据90%的份额,稀土是其在贸易谈判中的重要筹码,2019年贸易战高峰期间曾暗示限制出口 [2] - 2025年新规扩展了控制范围,不仅针对矿物本身,还包括五种中重稀土元素,新规自11月8日起生效,并增加了对回收设备和海外使用的限制,以堵住技术外流的后门 [5] - 管制措施是全球通用的,要求含有中国稀土的产品出口需获得许可,这直接影响芯片和军工产业链 [8] 美国方面的反应与措施 - 特朗普于10月10日在Truth Social上指责中国"非常敌对",威胁从11月1日起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 [3]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员抱怨中国未提前通知就出台管制措施,使其措手不及,并试图通过电话沟通寻求解释,但中方推迟了通话以进行评估 [3][7] - 作为应对,特朗普威胁重启深海采矿行政令并投资本土替代,但深海矿业风险高且存在环保争议,美国国会内部对额外关税也存在分歧 [7] 稀土资源的重要性与产业格局 - 稀土包含17种元素,是现代工业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屏幕、MRI机器和导弹制导系统 [5] - 中国稀土优势源于数十年积累,拥有从矿石提炼到磁铁成型的完整产业链,内蒙古白云鄂博矿是全球最大储量地 [5] - 美国Mountain Pass矿虽已重启,但产量仅占全球不足15%,且大部分仍需运至中国进行加工,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 [2][5] 管制措施出台的背景与动机 - 2025年上半年美国商务部加强了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Nvidia和Qualcomm的货物被海关扣留,导致华为、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面临芯片短缺,5G和新能源汽车项目延误 [5] - 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被视为对美国高科技出口限制的对等回应,旨在表明双方应公平竞争 [5] - 此次行动也反映出中国经济韧性增强,出口多元化,使得稀土管制对内影响较小,却能对外产生巨大杠杆效应 [7] 全球影响与市场反应 - 欧盟和日本等经济体同样依赖中国稀土,德国大众和丰田的电动车生产线面临停摆风险 [7] - 稀土价格已上涨15%,期货市场出现混乱,美国企业如波音和通用电气已开始游说白宫,担心供应链中断导致订单和市场份额丢失 [7] - 法国媒体分析认为,中国的强势地位基于其产业链优势,西方需反思"脱钩"的代价,欧盟已呼吁双边对话以避免全球经济受损 [8] 外交与谈判态势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0月12日回应称稀土管制完全合法且符合WTO规则,并指责美国在限制芯片出口时存在"双标"行为 [3] - 特朗普因中方推迟沟通而"急眼",直接取消了原计划的会晤 [3][7] - 法国媒体报道指出,中国在稀土争端中占据上风,其快速反击出乎特朗普预料 [8]
暂停!中国台湾暂停芯片管制出口!
国芯网· 2025-09-25 21:28
9月23日,中国台湾出于地区安全考虑,限制向南非出口芯片,以利用其市场主导地位向南非国家施压。相关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目前中国台湾向南 非出售的大部分芯片都需要事先获得批准。 出口限制的通知期为60天,原定于11月底生效。鉴于中国台湾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台湾向南非出口了价值约400万美元的出口暂停清单上的商品,这些 限制措施可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台湾当局蓄意干扰破坏全球芯片产供链稳定,只会以失败告终。近年来,中国大陆芯片产业发展迅速,成熟制程芯片产能 约占全球28%,先进制程芯片领域不断实现突破性进展。 据南非海关统计,2024年中国大陆向南非出口芯片是中国台湾地区对南非芯片贸易量的3倍。中国台湾当局有关举措不会对南非相关产业产生实质影响, 只会反噬其身。而仅仅两天,中国台湾便暂停了对南非实施芯片出口管制的措施。 国芯网[原: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不拘中国、 放眼世界 ! 关注 世界半导体论坛 ↓ ↓ ↓ 9月25日消息,台湾地区暂时搁置两天前对南非实施的芯片出口管制。台湾地区经济部门周四发表声明称,"决定暂停发布此公告"。 半导体公众号推荐 第二步:在 ...
白宫AI顾问急了:这正中华为下怀,居心何在?
观察者网· 2025-09-19 14:35
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分歧 - 白宫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事务负责人大卫·萨克斯呼吁放松英伟达向中国销售AI芯片的出口管制 认为限制措施会让华为等中国企业受益并提升自身实力 [1] - 白宫人工智能高级政策顾问斯里拉姆·克里希南暗示政策制定需警惕与华为利益一致的主张 [2] - 特朗普政府改变立场 于今年7月中旬批准英伟达H20芯片销往中国 [5] 英伟达战略调整与困境 - 英伟达宣布投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并共同开发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芯片 成为英特尔最大股东之一 [4] - 与英特尔合作被视为向白宫"施展魅力"的举措 以赢得特朗普政府青睐 [5][7] - 公司面临中国监管部门调查:2024年7月31日因H20芯片安全漏洞问题被约谈 2023年12月9日因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被立案 2024年9月15日因违反反垄断法被实施进一步调查 [8] - 对华特供版芯片RTX6000D需求低迷 多家中国科技巨头拒绝下单 [9] 华为技术突破与竞争态势 - 华为在2025年9月18日公布昇腾系列芯片路线图:2026年Q1推出昇腾950PR Q4推出950DT 2027年Q4推出昇腾960 2028年Q4推出昇腾970 [11] - 推出基于昇腾950的超级节点(8192卡) 称其算力超过英伟达2027年推出的NVL576系统 [11] - 发布互联协议"灵衢" 支持昇腾950组建超50万卡集群 昇腾960组建超99万卡集群 [11] - 彭博社指出华为此举旨在摆脱对英伟达硬件的依赖 推动国产替代 [12] 行业竞争与地缘政治影响 - 路透社指出华为引领中国半导体制造业发展 减少对美国供应链依赖 [14] - 美国AI公司Anthropic首席执行官称芯片主导权是美国对中国的"唯一优势" 反对对华销售先进芯片 [14][16] - 《华尔街日报》称英伟达需平衡中美两国需求 面临"高空走钢丝"的挑战 [7][9]
美企高管急跳脚:芯片是“对华仅存优势”,特朗普却…
观察者网· 2025-09-18 09:08
美国AI芯片对华出口政策 - 美国AI初创公司Anthropic首席执行官认为芯片领域主导地位是美国对中国唯一优势 需予以保护 [1] - 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定制AI芯片RTX6000D需求低迷 中国多家科技巨头拒绝下单 [1] - 特朗普政府4月以国家安全为由叫停英伟达H20芯片和AMD MI308芯片对华出口 [4] 中美AI技术竞争态势 - 白宫AI高级政策顾问提出以市场份额作为衡量美国在AI竞争中取胜的标准 [2] - 美国商务部长表示让中国公司使用美国技术符合美国利益 需在技术方面领先中国一步 [5] - 特朗普政府发布AI行动计划 签署行政令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在AI领域引领世界发展 [6] 中国企业技术发展 - 中国DeepSeek崛起使美国社会深感不安 [4] - 中方7月约谈英伟达 要求对H20芯片安全风险进行说明并提交证明材料 [5] - 中国外交部反对将科技问题政治化 主张推动人工智能开放包容普惠向善 [9] 美国内部政策分歧 - 白宫行政命令将取消具有觉醒意识AI项目的联邦资助资格 政策重点转向追求真相 [9] - 美国国内在AI领域存在严重左右意识形态分歧 [7] - Anthropic首席执行官认为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是特朗普政府最具灾难性的国家安全决策 [2]
黄仁勋:想对华销售新型特供芯片,正在与美国政府磋商
新浪财经· 2025-08-23 13:25
英伟达对华AI芯片业务动态 - 英伟达正与美国政府磋商向中国出口新型AI芯片B30A 该芯片是H20的后续产品 性能将超过H20 具体出口取决于美国政府批准 [1] - 公司已指示三星电子和安靠科技等关键供应商暂停与H20芯片相关的生产 [4] 芯片产品技术细节 - B30A芯片基于Blackwell架构 采用单芯片设计 原始算力约为旗舰产品B300芯片的一半 [2] - 芯片配备高带宽内存和NVLink技术 以实现处理器间高速数据传输 [2] - H20芯片基于较旧的Hopper架构 性能仅为旗舰产品H100的15%-30% [1] 监管与政策环境 - 特朗普政府于4月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英伟达未经许可在中国销售H20芯片 [1] - 7月经特朗普政府批准 英伟达恢复H20芯片在中国销售 条件是向美国政府上缴在华芯片销售收入的15% [1]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 要求就H20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提交说明和证明材料 [1] 市场与行业影响 - 美国曾系统性考虑在AI芯片中开设后门 并承诺配合企业可豁免部分出口管制 包括放宽对中国低风险客户出口 [2] - 中国商务部强调美方应取消不合理经贸限制 通过平等磋商纠正错误做法 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 [4]
外媒:管制芯片,阻止不了中国AI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7 11:40
核心观点 - 美国对英伟达H20芯片的出口管制未能有效遏制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进步 反而可能削弱美国的经济和技术领先地位 [2][4] - 英伟达认为其CUDA软件平台比硬件更具战略价值 中国竞争对手难以复制这一生态优势 [4][5] - 行业专家批评美国现行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存在逻辑缺陷 将不同发展水平国家混为一谈可能适得其反 [5] 中国AI发展现状 - 2023年4-7月期间 中国企业在出口管制下仍采购价值10亿美元的英伟达AI GPU [4] - 中国在硬件受限情况下持续取得人工智能技术突破 证明单纯芯片管制效果有限 [2][4] 英伟达技术优势分析 - CUDA平台被类比为苹果iOS系统 是硬件发挥效用的必要条件 其软件堆栈和集成设计构成核心壁垒 [4][5] - 行业存在概念混淆 购买半导体与制造半导体能力不可等同 代工设备不等于完整技术生态 [5] 美国政策争议 - 现行出口管制被指为"价值万亿美元的范畴错误" 过度简化技术竞争本质 [5] - 部分专家主张维持禁令 认为这是保持美国AI芯片优势的必要手段 与英伟达立场形成对立 [5] 行业竞争格局 - 英伟达商业模式更接近苹果或波音 强调软硬件整合价值 区别于传统芯片厂商英特尔/AMD [4][5] - 全球AI技术标准制定权成为新竞争焦点 非美国公司可能借管制空隙确立替代标准 [5]
H20芯片,中美贸易战的焦点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6 11:38
地缘政治与英伟达芯片销售 - 英伟达因美国出口限制被迫推出降级版H20芯片以符合中国AI硬件出口管制[3] - 特朗普政府最初禁止H20销售但近期允许恢复销售条件为英伟达需支付15%相关收入分成[3] - 中国政府对H20芯片提出安全性质疑并敦促本土企业放弃使用该芯片[4][6] 英伟达中国市场表现与战略 - 上财年中国市场营收达171亿美元占总销售额13.1%但自4月禁令后销售停滞[4] - 公司预测中国AI市场规模将在2-3年内达到500亿美元并已订购30万套H20芯片组[4] - 英伟达库存积压60-90万片H20芯片并计划增加产量而非减少库存[4][8] H20芯片技术特性与市场定位 - H20为H100低功耗版本性能受限但AI推理速度比H100快20%[7][8] - 芯片采用HBM3内存比最新HBM4落后几代但在高带宽内存方面保持竞争力[7] - 公司强调H20非军事产品且无远程控制后门以回应中国政府的质疑[6] 中国本土芯片产业现状 - 中国国产芯片供应充足但实际产量仍受限于制造能力和资源[9][10] - 政府大力投资本土芯片公司并推动创建中国版CUDA生态系统[11][13] - 中国企业尝试逆向创新但短期内仍依赖英伟达技术如CUDA系统[12] 行业竞争与创新动态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优势不仅在于芯片还在于CUDA计算生态系统[10] - 美国出口管制意外推动中国加速本土技术开发形成逆向创新趋势[12] - 公司计划推出成本更低且支持集群功能的B30芯片以维持中国市场地位[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