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

搜索文档
金融产品行业深度报告:低利率时代REITs的配置价值:制度、市场与展望
东吴证券· 2025-07-09 22: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自2021年起中国公募REITs推动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呈波动性变化,具有介于股债之间的风险与收益特征,分红能力较强,投资者结构多元化 [6] - 扩募机制常态化、税收政策优化等制度完善将提升市场效率和产品回报;资产类型多元化、分层结构等产品发展将推动市场扩展与风险分散;长期资金流入、流动性提升等资金趋势将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活跃度;低利率环境下REITs作为高息资产,各板块表现将更符合底层资产逻辑,市场成长空间持续扩展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REITs基础信息:产品架构与中外差异 - 国际REITs以不动产为底层资产,分为权益型、抵押型和混合型,资产覆盖范围广泛;中国REITs以“服务国家战略、盘活基础设施存量”为目标,采用“公募基金 + ABS专项计划”双层架构,分为产权类和特许经营权类,具有“基础设施 + 类公共品”属性,促进了金融体系优化和基础设施领域发展逻辑转型 [12][13][15] - 中国REITs在结构设计和功能实现上与国际成熟REITs体系存在差异,短期内以维稳为主,长期将借鉴国际经验向市场化方向演进 [16] - 中国公募REITs采用双层法律结构,实现了风险隔离,但对二级市场流动性形成约束;运作流程包括发起、募集、投资、管理、退出五个阶段;权责结构涉及多方协作,需关注各参与方履职尽责情况;分派机制以“专项计划—基金层—投资者”为链条,提升了回报确定性和现金流稳定性;投资回报来源于底层资产经营现金流分派和二级市场份额价格波动,投资者需关注成本与风险 [17][21][26][28] 2. REITs发展回顾:政策筑基下的市场扩容与结构演进 2.1 一级市场 - 底层资产类型持续丰富,筛选逻辑从“政策兜底”向“现金流质量导向”转变,产权类和特许经营权类REITs现金分派能力有所提升 [31][32] - 市场发行规模呈波动性变化,2023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回落,2024年反弹;存量规模突破1300亿元,头部板块贡献主力增量,新兴领域表现优异 [35][36] - 发行采用“战略配售 + 网下询价 + 公众发售”模式,战略配售比例较高,对二级市场流动性有一定压制;配售结构存在板块间与板块内分化,不同板块配售主导力量不同;一级市场投资热度波动较大 [38][41][43] 2.2 二级市场 - REITs市场收益表现经历高收益起步、防御性波动、深度调整到逐步修复并强劲反弹的过程,具有低相关性特征,在资产配置中能发挥风险分散作用,成为大类资产配置中具有吸引力的选择 [46][47][49] - 市场整体走势受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各板块呈现阶段性同步波动特征,未来各板块差异化特征或将进一步凸显 [58][59][62] - 受政策强制分红机制驱动,公募REITs分红意愿较强,但不同产品间分红水平和稳定性差异较大;部分REITs未披露分红数据有运营、信息披露、监管等原因;TTM派息率显示特许经营权类板块整体较高,板块内部差异由项目自身经营和管理水平决定 [64][67][68] - 中国公募REITs已形成多元化投资者结构,保险公司、公募基金和券商为主要投资力量,原始权益人强制持有一定份额;各类投资者依据风险偏好进行差异化配置,需关注锁定期结束后的资金动向 [72] 3. REITs未来展望:低利率时代,在政策支持与结构优化中寻找配置价值 3.1 制度展望 - 扩募机制常态化提升市场扩容效率和资产流转能力,审核节奏和资产纳入标准持续优化 [76] - 税收政策优化将提升产品净回报,激发长期资金活力,市场预期税收红利有望逐步兑现 [77] 3.2 产品展望 - 资产类型加速多元化推动市场容量扩展与风险分散,新资产的涌现提升了行业成长性和抗周期能力 [78] - 市场分层与结构优化提升了REITs对多元资金的吸引力和适配度,有助于缓解结构性风险 [78] - 运营能力提升成为产品核心价值和竞争力的关键,管理人通过数字化管理、ESG理念融入等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和利润空间 [79][80] 3.3 资金展望 - 资金结构优化和长期资金占比提升增强市场定价理性和配置稳定性,推动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81] - 流动性提升和金融工具创新推动市场活跃度持续走高,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配置和风险管理工具 [81] - REITs的收益优势和抗周期属性巩固了其长期配置的市场地位,在低利率环境下更具吸引力 [82] 3.4 市场展望 - 当前宏观环境对REITs市场形成支撑,利率下行、经济稳健、低通胀和消费复苏等因素有利于REITs发展 [83] - 各板块表现分化,消费基础设施板块表现强劲,保障性租赁住房板块增长潜力可期,能源基础设施板块表现稳健,园区基础设施板块短期温和、长期依赖政策支持,仓储物流板块表现突出,交通基础设施板块相对平稳 [83][84][85] - 各板块样本数量较少,内部分化水平不容忽视,需关注单只基金具体表现 [91]
全国首单低空经济ABS在深交所敲钟上市!来自广州科学城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17:28
低空经济腾飞正当时,金融协力奏响新篇章。7月8日下午,深交所上市大厅迎来了一场在低空经济领域 具有特别意义的敲钟仪式:全国首单低空经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正式上市,总发行规模5.84亿 元。这份来自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学城集团的金融创新项目,将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深度融入广州 开发区、黄埔区推动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高质量发展大局,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深交所敲钟仪式。 超20架直升机及相关设备为底层资产 形成区域低空经济发展强支撑 随着深交所上市大厅十声钟响,金元-国君-科学城租赁大湾区智造融合(第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低空经济)正式挂牌上市。证券简称分别为科租14A1、A2、A3,证券代码分别为146523、146524、 146525。这也是全国首单低空经济ABS成功挂牌上市。 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梅少成、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鸣钟,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 司总会计师沈兰成,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向奔,科学城集团副总经理牛 安达,金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陆涛等领导嘉宾出席仪式,项目其他重要参与方——金 元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金公司、平安证 ...
中国银河投顾收警示函 未经委托擅自为投资者卖出股票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4:15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9日讯重庆证监局4日发布关于对熊娇燕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经查,熊娇燕 在证券经营机构工作期间,作为证券从业人员,存在未经投资者的委托,擅自为投资者卖出股票以及伪 造投资者股票交易对账单的问题。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04号〕) 第二十条第四项、第六项的规定。 根据《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04号〕)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现对熊娇燕采取出具警示 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同花顺(300033)资料显示,熊娇燕为中国银河(601881)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河", 601881.SH)投资顾问。 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中国银河了解详情,对方称受限于内控规定未作答复。 《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04号〕)第二十条规定:证券公司应当按照投资者委托指令 载明的证券名称、买卖数量、买卖价格和接收投资者委托指令的时间顺序向证券交易场所申报。证券公 司及其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背投资者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 (二)私下接受投资者委托买卖证券; (五)诱导投资者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 (六)隐匿、伪造、篡改或者毁损 ...
抓好市值管理,推动央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7-09 10:44
市值管理新规实施情况 - 自2023年11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出台后,644家上市公司发布市值管理制度或估值提升计划 [1]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数量占比9.14%,但贡献36.32%总市值、43.74%营收和59.03%净利润 [1]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结构特征 - 高市值龙头公司(500亿元以上)数量占比不足20%,贡献80%市值和超90%净利润 [2] - 中小市值公司(100亿元以下)数量占比36.79%,总市值占比仅2.82%,净利润贡献为负 [2] 中小市值公司转型建议 科技型公司 - 试点"项目跟投制":研发团队持股30%带动效率提升40% [3] - 创新孵化机制:专利授权收入50%返还团队 [3] - 股权激励案例:中芯国际28纳米制程团队激励后市值两年增长120% [3] 传统行业公司 - 产能置换升级:鞍钢氢冶金生产线使产能利用率从65%升至85% [3] - 产业链整合:中国建材并购12家民企打造垂直链条 [3] - 资产证券化:中国交建REITs盘活320亿元资产 [3] 公共服务行业公司 - 价值重塑:长江电力承诺70%分红率带动机构持股增至45% [3] - ESG溢价:中国神华AA级ESG评级吸引外资持股突破15% [3] - 智慧服务转型:国家电网"能源云平台"使服务收入占比从8%提升至22% [3] 资本工具协同案例 - 一汽解放"技术骨干持股计划"提升研发效率35%,模式复制至20家央企 [4] - 东北制药市净率从0.62修复至1.1倍,带动医药板块估值提升12% [4] - 哈电集团并购后专利产出增长300%,研发投入强度提升2.1% [4] 市值管理目标规划 - 短期目标:2025-2026年修复30家破净公司至1.0PB,整体破净率降15% [4] - 中期目标:2027年中小市值公司回购金额占比提升15%,机构持仓增25% [5] - 长期目标:2030年研发强度达6%,总研发投入突破5000亿元,总市值目标100万亿元 [5] 转型示范效应 - 181家中小市值央企转型将辐射492家央企及3500家民企 [5]
证券业首次修订执业声誉管理办法,行贿纳入失信,先行赔付可豁免声誉处罚
搜狐财经· 2025-07-09 07:42
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对《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管理办法》进行修订,目前正在征求行业意见。这是该 办法自2022年发布实施以来的首次调整。修订内容主要围绕两个核心方面展开:将干扰监管执法的行贿 行为纳入违法失信范畴,同时为券商通过先行赔付机制减轻投资者损害提供豁免通道。 先行赔付机制获得政策支持 修订稿明确规定,发行人因欺诈发行、虚假陈述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时,相关证券公司主动与受损投资者 达成先行赔付协议的,可向中证协申请免于将相关行政处罚信息记入执业声誉信息库。这一条款为券商 主动承担责任、化解风险提供了明确的制度安排。 该机制的设立体现了监管层对券商主动赔付行为的鼓励态度。通过将赔付主动性与声誉评价挂钩,倒逼 券商在项目尽调、材料核查及持续督导阶段更加审慎履职。券商需要从源头降低欺诈风险,因为审慎履 职不仅是义务要求,更直接关系到机构的市场声誉和长远发展。 将行贿干扰监管纳入执业声誉管理后,涉事机构及个人将面临全行业联合惩戒。这项措施通过声誉资本 定价机制让"围猎者"付出市场信用代价,是监管部门净化市场生态、维护执法权威的重要举措。内控薄 弱的机构容易因员工个人行为引发机构声誉风险,需要加大合规投入力度。 修订稿 ...
Investors in 3D Systems Corporation Should Contact Levi & Korsinsky Before August 12, 2025 to Discuss Your Rights – DDD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09 03:46
NEW YORK, July 08, 2025 (GLOBE NEWSWIRE) -- Levi & Korsinsky, LLP notifies investors in 3D Systems Corporation ("3D Systems Corporation" or the "Company") (NYSE: DDD) of a class action securities lawsuit. CLASS DEFINITION: The lawsuit seeks to recover losses on behalf of 3D Systems Corporation investors who were adversely affected by alleged securities fraud between August 13, 2024 and May 12, 2025. Follow the link below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nd be contacted by a member of our team: https://zlk.com/pslra ...
券业版征信系统更新在即 证券公司先行赔付可豁免“入库”
证券时报· 2025-07-09 02:18
证券时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为进一步完善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管理机制,中国证券业协会(下 称"中证协")近期对《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进行了修订,目前正在征求行业 意见。 一方面,贯彻落实了证监会关于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有关违法失信信息。具体 包括:以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干扰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监管执法工作,被予以行政处罚、纪律处分,或者 因情节较轻、未受到处罚处理,但被纪律检查或行政监察机构认定的信息。 另一方面,根据证监会关于依法推进先行赔付工作要求,明确对通过先行赔付机制主动减轻或消除对投 资者违法损害的,相关处罚信息可免于记入执业声誉信息库。相关新增条款为:发行人因欺诈发行、虚 假陈述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相关证券公司主动与受到损失的投资者达成协议予以先行赔付,积极减轻或 消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遭受的违法损害的,由其向中证协申请,对相关行政处罚信息不予记入执 业声誉信息库。 另外,本次修订还完善了诚信信息来源。根据执业声誉信息库上线运行以来的实践,将来源于证监会诚 信档案数据库的信息调整为会员(即证券机构)自行报送,将过渡期有关安排转化为正式要求。 正面负面信息均 ...
金融创新还是噱头?Robinhood代币化股票产品遭遇欧洲监管风暴
华尔街见闻· 2025-07-08 21:55
代币化股票产品概况 - Robinhood在欧洲推出代币化股票交易业务 首次面向欧洲散户用户开放 并纳入OpenAI和SpaceX等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代币" [1] - 代币化股票产品允许欧洲用户通过区块链交易与美国股票挂钩的代币 覆盖欧盟30个国家 拥有超过15万用户 [2] - 代币锚定真实股权数字资产 赋予持有人股息和拆股等经济利益 但不包括投票权等治理权力 [2] 市场参与与技术创新 - Kraken Galaxy Digital等机构开发代币化证券产品 BlackRock 富兰克林邓普顿 Apollo等传统巨头已推出代币化基金 [2] - Robinhood代币化股票在Arbitrum区块链上运行 计划推出自研Layer 2解决方案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 [2] - 公司将于夏季末推出加密货币永久合约产品 进一步加码加密资产领域 [2] 监管与合规挑战 - 立陶宛央行对Robinhood股票代币产品展开调查 要求提供相关解释 [1][6] - 美国SEC对代币化产品监管模糊 Robinhood希望未来能在美国和英国推广该产品 [6] - Robinhood通过自建特殊目的载体(SPV)持有未上市公司代币权益 采用内部估值模型定价 [6] 未上市公司争议 - OpenAI公开声明Robinhood提供的代币并非公司股权 未批准任何股权转让 [1][3] - Robinhood赠送OpenAI和SpaceX代币引发市场担忧 公司股价因此大跌 [3][5] - 非上市公司代币缺乏公开市场定价机制 原始股东常设转让限制 代币代表权利存在争议 [5] 产品逻辑与市场观点 - Robinhood CEO称代币为散户提供接触私人资产机会 技术上虽非股权但具备经济权益 [5] - 杜克大学教授认为代币本质是衍生品 OpenAI反对可能源于误解 [5] - 纽约大学教授警告传统金融市场与区块链产品交叉融合可能导致混乱 [5]
Levi & Korsinsky Reminds Red Cat Holdings, Inc. Investors of the Pending Class Action Lawsuit with a Lead Plaintiff Deadline of July 22, 2025 - RCAT
Prnewswire· 2025-07-08 21:00
NEW YORK, July 8, 2025 /PRNewswire/ -- Levi & Korsinsky, LLP notifies investors in Red Cat Holdings, Inc. ("Red Cat Holdings, Inc." or the "Company") (NASDAQ: RCAT) of a class action securities lawsuit.CLASS DEFINITION: The lawsuit seeks to recover losses on behalf of Red Cat Holdings, Inc. investors who were adversely affected by alleged securities fraud between March 18, 2022 and January 15, 2025. Follow the link below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nd be contacted by a member of our team:https://zlk.com/pslra- ...
上半年50余家券商领罚单,东北证券、申港证券屡遭处罚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20:52
2025年的日历翻过一半,中国资本市场的浪潮依然奔涌不息。作为市场核心中介与"看门人",证券公司 的一举一动,深刻映射着金融生态的脉动。 这个半年,全面注册制深化推进,IPO受理持续回暖,市场活力持续激发。潮水之下,我们关注到,有 些券商在业务狂奔中触碰红线,有些券商"走马换将"的人事变动频繁上演。 2025年年1月、2月,因未勤勉尽责,东北证券先后两次收到北交所口头警示;3月,东北证券又在上交 所现场核查中被发现存在应急预案、员工职责分工不合理、对投资者申报信息核实和交易行为前端核查 不到位等、对投资者风险揭示不充分等多项内控问题。对此,上交所予以东北证券书面警示,并责令改 正。 申港证券方面,2025年1月,公司被证监会点名内控出现多项问题,包括委托、聘用第三方制度未全面 覆盖公司相关业务,多笔财务凭证发票开具时间早于事前审批时间,某 IPO 项目组成员利益冲突审查 不及时等等,证监会对其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 5月,申港证券又被深交所点名,同样是内控出现问题,包括公司内部制度中未明确客户交易行为管理 牵头部门,未对重点分支机构管理作出相关规定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表示, 2022年曾对申港 证券采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