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技术

搜索文档
2025世界储能大会宁德启幕:“会展赛”联动破局产业痛点,9项重磅成果勾勒零碳路线图
经济观察网· 2025-09-17 10:11
2025世界储能大会于9月16日至18日在宁德举办,同期举办的宁德国际新能源产业及储能装备博览会首次从宁德市会展中心迁至三都澳国际会议中心,形成 "高端峰会定方向、产业博览展生态、央地对接促转化"的产业服务矩阵。 这场汇聚全球400余位政产学研嘉宾的盛会,正以"储能新纪元 零碳启未来"为核心,为 "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关键节点的储能产业,提供技术、市场 与生态的三维解决方案。 据了解,大会以"1133"架构搭建产业对话平台:1场主论坛回顾"十四五"新型储能成就并研判"十五五"趋势,1场闭门会聚焦《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 池组安全要求》国标宣贯与行业规范竞争,3场主题论坛分别从技术安全、生态价值、市场应用破解产业痛点,3项特色活动则通过海上光伏+储能示范体验 等场景,直观呈现零碳技术落地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会、展、赛"联动成为本次创新亮点。博览会设置四大主题展区,110 家参展企业中包含5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链条展示钠离子电 池、飞轮储能等前沿技术;"宁德杯"全球新能源新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同步收官,优秀项目将现场签约转化。 产业成果落地成为大会核心抓手。主论坛将发布《"十五五" 新型储能 ...
全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研制成功!突破多项技术难题
环球网资讯· 2025-08-30 12:23
行业技术突破 - 全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在广东省佛山市发布 以氨为燃料实现铝加工加热环节零碳运行 可替代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传统多棒炉 [1] - 铝棒加热环节能耗占比较高 传统天然气燃烧加热方式碳排放强度大 实现零碳转化对全行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技术解决方案 - 研发团队突破氨燃料稳定燃烧技术 通过创新燃烧器设计和控制系统优化实现氨燃料稳定高效燃烧 [3] - 采用分级燃烧和先进催化技术控制氮氧化物排放 排放水平远低于国家标准 [3] - 通过多级预热和智能控温等系统集成优化技术大幅提升系统热效率 [3] 应用实施 - 企业无需改变核心生产工艺 通过装备替换即可实现加热环节零碳化 [3]
研制成功!突破多项技术难题
科技日报· 2025-08-30 12:07
8月29日,全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在广东省佛山市发布。该设备以氨为燃料,实现了铝加工 加热环节的零碳运行,可替代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传统多棒炉。 在铝型材生产过程中,铝棒加热环节的能耗占比较高,传统天然气燃烧加热方式碳排放强度大。实现这 一环节的零碳转化,对全行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发团队重点突破了三大技术难题:一是氨燃料的稳定燃烧技术,通过创新性的燃烧器设计和控制系统 优化,实现了氨燃料的稳定、高效燃烧;二是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采用分级燃烧和先进的催化技 术,氮氧化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三是系统集成优化技术,通过多级预热和智能控温等创新设计,大 幅提升了系统热效率。 据悉,企业无需改变核心生产工艺,通过装备替换,即可实现加热环节的零碳化。 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图片来源:佛山仙湖实验室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
赛事招募|绿能智创 驱动未来2025第三届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长三角预选赛上海站项目报名通道开启
势银能链· 2025-08-30 10:03
活动背景与目标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 碳中和目标驱动零碳技术关键突破 涵盖绿氢 绿碳 燃料电池 储能 新制氢技术及智慧能源[2] - 能源安全与气候治理双重挑战催生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机遇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 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CCUS商业化 新型储能技术迭代及能源数字化升级重塑全球能源格局[2] - 水木易德投资与势银等机构联合发起2025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 聚焦创新技术孵化与产业化落地 旨在发掘最具潜力零碳科技企业并推动技术 资本与产业深度协同[2] 大赛核心赛道 - 绿氢赛道解决新能源"弃风弃光"消纳问题 涵盖氢的制 储 运 加等相关技术[9] - 绿碳赛道通过工程方法固碳实现碳汇 涵盖CCUS BECCUS及DAC等技术[10][11] - 燃料电池赛道实现氢电高效转换 涵盖上游材料 电堆和系统及下游应用技术[12] - 新能源+储能赛道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 涵盖新型风光发电技术及钠离子电池 新型锂电池 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13] - 新体系制氢赛道减少排放并提高效率 涵盖光解水制氢 生物酶制氢 热裂解制氢及水岩反应氢气采矿技术[14] - 智慧能源赛道融合数字技术优化能源管理 涵盖微电网 AI调度及AIGC驱动的"能源大脑"升级[15] 参赛项目权益 - 获得融资辅导 市场品牌及孵化加速支持 包括一对一融资咨询 估值辅导 尽调机会及产业合作对接[16][17][19] - 对接头部产业投资机构 产业上下游合作机会及应用场景 并获得产业媒体曝光与专访报道[19] - 直通国际创业大赛季度赛决赛 优先入驻优质园区 共享百万奖金及免费空间 并可免费加入创新孵化营[19] 投资与产业资源 - 投资机构包括东方江峡产投 上海电气 现代汽车集团 申能能创 壳牌中国 隆基氢能 远景能源 中石化资本等40余家知名机构[7] - 资源伙伴可挖掘优质科技创新项目 打造零碳技术创新生态 参与产业活动并提升品牌影响力[20] 活动安排与历史 - 长三角预选赛上海分站赛第二场于2024年9月24日在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举办[9] - 2023年举办四场预选赛及总决赛 2024年举办五场预选赛及总决赛[22][23][24][26][30]
首场开赛!8月京津冀预选赛圆满举办 | “绿能智创 驱动未来”2025第三届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
势银能链· 2025-08-30 10:03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添加文末微信,加 绿氢 群 2025年8月26日,由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作为指导单位,水木易德投资、势银(TrendBank)、GI绿能先锋实验室 及水木兴创共同发起的"绿能智创 驱动未来"2025第三届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京津冀赛区首场预选赛,在北 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A区的氢能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赛事同时作为2025第十三届"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第三赛季季度决赛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氢能专场,实现"双 赛联动",吸引了8家优质零碳技术企业同台竞技,众多项目路演者、评审专家、投资机构代表及氢能产业从业者 现场参与,通过"兴氢园"、"势银能链"的视频直播,线上同步汇聚众多行业关注者,共同见证零碳技术领域的创 新活力。 双赛联动,搭建零碳创新生态平台 作为 "东升杯" 国际创业大赛与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的双重落地专场,本次活动延续两大赛事的核心优势, 为创业者打造 "展示 + 孵化 + 资源对接" 的全链条服务平台。自 2013 年启动以来,"东升杯" 国际创业大赛已成功 举办 12 届,累计吸引 16399 个国内外优秀 ...
“绿能智创,驱动未来”—2025第三届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启动报名
势银能链· 2025-08-12 11:47
全球能源转型与零碳技术发展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 碳中和目标驱动下 绿氢 绿碳 燃料电池 储能 新制氢技术 智慧能源等零碳技术迎来关键突破期 [1] - 能源安全与气候治理双重挑战催生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机遇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 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CCUS商业化 新型储能技术迭代 能源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1] 2025年零碳技术专精特新创业大赛 - 大赛由水木易德投资 势银 水木兴创 GI绿能先锋实验室联合发起 聚焦创新技术孵化与产业化落地 旨在发掘最具潜力的零碳科技企业 [1] - 大赛目标包括为科技创新者提供展示舞台 加速技术产业化 为产业伙伴对接前沿技术 推动零碳解决方案规模化应用 为投资机构发掘高成长性项目 [1] - 大赛设置六大赛道:绿氢储能 绿碳 燃料电池 新能源+储能 新体系制氢 智慧能源 [6][7][8][9][10][11] 大赛活动安排与资源支持 - 活动安排包括2023年预选赛四场(上海 北京) 2024年预选赛五场(北京2场 上海2场 深圳1场) 2025年北京分站赛于8月26日启动 [20][21][23][29] - 参赛项目可获得融资辅导 市场品牌支持 孵化加速 投资机构推荐 产业上下游合作机会 媒体曝光等权益 [12][13][14][15] - 资源伙伴共享包括优质项目挖掘 零碳技术创新生态打造 行业交流活动 品牌升级支持 [16] 联合主办与生态伙伴 - 联合主办单位包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 国际绿氢组织 欧亚绿色产业中心 绿光气候研究院 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 水木兴创 GI绿能先锋实验室 [3] - 生态伙伴涵盖东方江峡产投 上海电气 现代汽车集团 申能能创 壳牌中国 隆基氢能 中科创星 博世中国等知名企业 [3] 参赛与报名方式 - 项目报名需扫描二维码填写参赛报名信息 参会报名需扫描二维码填写参会报名信息 [30]
与省领导面对面,民营企业家们重点聊了啥
搜狐财经· 2025-08-07 18:29
民营企业座谈会 - 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 听取民营企业家对经济形势和"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 [1] - 企业家代表与省领导直接交流 聚焦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困难 [1] 传统制造业转型 - 魏桥集团计划在"十五五"期间打造新能源轻量化产业集群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3] - 建议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建设全省智能计算服务网络 [3] - 支持企业全域数字化转型 培育"智能制造+"新业态 [3] AI+元宇宙产业 - "十五五"被视为AI+元宇宙产业发展的关键期 [5] - 建议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支持微显示和集成电路产业链联动 [5] - 目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AI+元宇宙产业集群 [5] 化工产业升级 - 山东应继续将高端化工作为"十五五"重点发展方向 [9] - 加快化工行业由大向强转变 重点发挥橡胶产业科研人才和产业链优势 [9] - 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巩固全球橡胶科研高地地位 [9] 新能源产业布局 - 山东已成为宁德时代北方投资规模最大、新业态最多样化的省份之一 [12] - 建议建立"五链"融合机制 加快先进生产要素向产业链关键环节流动 [12] 创新药发展 - 创新药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形式 建议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产业发展 [15] - 需出台医院准入 医保报销 创新药出海等配套政策 [15] 零碳技术应用 - 建议在社区 学校 医院等多场景推广零碳技术应用 [17] - 聚焦BC光伏技术 制定高标准分布式光伏建设规范 [17] - 推广高效组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17]
广东将新增零碳智慧产业园 预计2027年投产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00:13
项目概况 - 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广州总部项目在花都奠基,预计2027年6月前投产[1] - 项目由中恒源集团与花都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恒智联(广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 - 项目是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和新能源产业强链补链的重点工程[1] 项目规模与投资 - 项目净用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1] - 一期总投资7.5亿元[1] - 规划新建2GWh新型储能智造中心、年处理6万吨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中心、年处理2万吨退役光伏板回收利用中心[1] 技术标准与目标 - 按国家零碳园区、绿色工厂标准规划设计[1] - 建成后按德国莱茵认证净零碳标准运行4年,力争2030年实现"零碳排放"[2] - 项目预计为大湾区提供不少于40%的动力电池再生材料[1] 科研与人才规划 - 设立碳中和研究院、科研中心及院士工作站[1] - 推行"碳中和英才计划",定向输送千名硕博人才[2] - 广州理工学院将联合企业开展零碳技术研发、电池回收利用等联合研究[1] 行业影响 - 项目被定位为新能源循环经济领域的重大突破,将引领行业变革[2] - 园区规划打造科技创新、智能生产、生态循环于一体的示范样板[2] - 设立不少于10亿元的产业基金支持发展[2]
内蒙古赤峰市新能源可开发空间在5300万千瓦以上
新华网· 2025-06-09 09:05
绿电产业 - 赤峰市新能源可开发空间超过5300万千瓦 绿电年产能达1120亿千瓦时 2024年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 [1] - 内蒙古东山铝业50万吨电解铝项目采用源网荷储高比例绿电技术 实现煤电铝向绿色铝转型 [1] - 铝业集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 包含索通碳素厂 中秦铝业 中信戴卡铝深加工 中天铝业等企业 [1] - 稀土铝合金架空电缆和铝钪合金汽车轮毂等铝后加工项目带动当地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发展 [1] 绿氢与绿氨产业 - 远景零碳技术公司利用风光发电生产绿电 通过电解水制绿氢 再捕捉氮气合成绿氨 占地1500余亩 [2] - 慕帆能源科技自主研发零碳氢氨燃气轮机 可同时使用氢/氨燃料 为多场景提供绿色电源 [2] - 移动式氢氨燃气轮机组进入调试阶段 采用远景生产的绿氢/绿氨 已吸引多国客户考察 [3] 产业集群优势 - 赤峰高新区实现铝液直供下游企业 省去模铸环节 促进原铝高端加工与再生铝循环利用 [2] - 绿电资源与完整铝产业链吸引东山铝业等企业落户 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1][2]
九洲集团(300040) - 300040九洲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06
2025-06-06 09:16
公司概况 - 1993 年创立,专注智能配电网和网络能源领域,2010 年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 300040),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 - 拥有智能配电网、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由三个业务集团公司管理,超 40 家子公司,覆盖国内十多个省份和地区 [1][2] - 构建研究、制造和营销三大运营支撑平台,形成“铁三角”营销服务网络,覆盖 30 个省市自治区 [2] - 是国家电网多个省公司集中采购供应商,产品应用于多个行业数千个国内外项目 [2] - 获全国民营科技 100 强、中国机械 500 强等多项荣誉,连续多年为纳税信用 A 级企业等 [2] - 2015 年起向“制造业 + 服务”发展,形成现代智能制造新模式,有风光新能源 + 智能装备制造双引擎业务格局 [2] 业务成果 智能配电网领域 - 深耕 30 年,研发水平领先,专利超 200 项 [3] - 产品覆盖 70 余国家及地区,产业链上下游融通优势明显 [3] 新能源发电领域 - 截至 2024 年 12 月,累计建设、控制和持有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超 2.7GW,在建和已拿指标项目容量 1GW,开发中权益容量超 2GW [3]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板块 - 发展“分散式风电+供暖”、风电下乡、零碳产业园区项目,布局源网荷储类项目 [3] 互动问答 国补拖欠情况 - 行业国补拖欠普遍,周期 2 - 3 年,公司账上超 10 亿元国补应收款,风光项目均通过合规检查进入“双目录” [4] - 应收国补全为电费补贴,无供暖补贴,拖欠款从 2017 年滚动形成,最长为 2020 年后项目,不同省份回款进度不一 [5] 制造业出口业务 - 出口市场潜力大,处于起步阶段,电力设备有更新换代需求,公司与阿里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并独立完成设备认证 [6] - 预计未来 5 年(至 2030 年)出口业务显著增长,行业周期 8 - 10 年 [6] 2024 年制造业板块增长原因及未来趋势 - 2024 年提出“回归主业”战略,提高智能装配制造板块业绩,加大市场和营销投入、提升研发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整合集团资源拉动设备销售 [7] - 2024 年智能配电网业务订单额超 8 亿元,同比增长超 30%,2025 年目标 10 亿元,截止 2025 年 1 季度中标金额超 2.6 亿元 [8] - 输配电行业或迎景气周期,公司有能力和意愿抓住机遇实现电力设备业务发展 [8] 电价市场化改革影响 - 存量项目可沿用保障性电价,避免收益受损,电价调整温和 [9][10] - 新增项目通过竞价确定机制电价,对冲市场波动风险,降低收益不确定性,市场化交易电价或降 3 - 5 分/度,行业可压缩成本维持合理收益率 [10] 2025 年股权激励计划 - 2025 年 2 月回购股票拟用于股权激励,处于筹备阶段,形式未定 [10] 智能配电网设备订单情况 - 电网订单占比约 1/3,电网外占比约 2/3,截止 2025 年一季度末中标金额超 2.6 亿元 [10] - 业务毛利约 20%,净利率约 3%,订单量增长和产能利用率提高将改善盈利水平 [10] 综合智慧能源板块 - 定位为针对客户用电综合用能需求提供多能互补解决方案,包括“分散式风电 + 供暖”等业务模式,是未来增长看点之一 [10] - 短期业绩增长来自“分散式风电 + 供暖”业务投产和生物质热电联产业务增收减亏 [10] - “分散式风电 + 供暖”业务在三北地区替代燃煤锅炉,实现多种价值,契合政策,公司储备超 300MW 指标,拿到部分项目资产和指标 [10] - 2024 年生物质发电行业问题致公司生物质电站投资效益不及预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4.22 亿元、权益持有生物质公司投资收益损失 0.68 亿元,同行业公司也有减值 [10][11] - 2025 年从原材料、技术路径、附加值产品等方面调整经营战略,降低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和盈利能力 [11] 新增分散式风电 + 清洁能源供暖项目 - 预计项目收益率高,内部收益率可达 10%以上,发电收入占比超 90% [11] - 东北三省潜在市场巨大,公司作为先行者将优化业务模式并复制推广,已有多个项目在黑龙江省进入核准/准备建设状态 [11] 新能源发电项目储备 - 在建和已拿指标容量超 1GW,开发阶段项目容量约 2GW - 3GW,足够未来 3 至 5 年业务增长,一季度末巴彦二期 100MW 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11] 2025 年度经营目标 - 智能配电网业务营收增长目标 30%,重新聚焦业务,瞄准集团型大客户发力 [12] - 新能源发电业务营收增长目标 10%,储备项目陆续并网 [12] -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营收增长 10%,分散式风电、零碳产业园区等项目落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