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轮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专家解读丨坚持规划引领与创新驱动 积极促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 2025-08-23 09:20
(一)构建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报告》提出, "十四五"以来,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积极完善新型储能政策体系,构建新型储能发展政 策"四梁八柱"。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成为新型储能 发展纲领性文件,指引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方向。并针对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调度运用、试点示范、市场机制、产业 发展等,制定专门政策,促进行业进步。 (二)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攻关 《报告》显示,国家能源局组织新型储能试点项目、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评选等,有力促进我国新型储能科技创新, 多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重大工程项目加速落地实施。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优质产 品;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向商业化应用发展,建成 30万千瓦、10万千瓦和单体兆瓦级示范项目;钠 离子电池储能、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液态空气储能等技术进一步发展,积极开展工程应用。 (三)积极引导科学合理调用 新型储能是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有力促进 "双碳"战略实施,带动国内需求、产业创新和人 才培养,成为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近期 ...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
国家能源局· 2025-08-01 15:33
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形势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动新型储能需求增长,各国积极出台投资、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建设[15][16] - 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同比增长98%,美国新增1100万千瓦,英国新增60万千瓦,澳大利亚新增90万千瓦[18][19] - 储能电池2024年全球出货量达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储能系统出货量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60%[19] - 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包括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金属空气电池、液态空气储能等创新技术[20][21] - 多个大型项目落地,如美国328.7万千瓦时锂离子电池项目、英国30万千瓦构网型储能项目、沙特130万千瓦时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21][22] 中国新型储能政策体系 - 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明确,《能源法》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新型储能功能定位,"发展新型储能"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5][25] - 出台《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等文件规范行业管理[25][26] - 省级政策因地制宜,山东完善容量补偿机制,广东构建"1+N+N"政策体系,江苏建立综合收益模式[26][27] - 市场机制持续完善,13省开展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近20省明确辅助服务市场规则,多地探索容量补偿机制[28] 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 - 2024年底累计装机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为"十三五"末20倍,同比增长超130%[6][29][30] - 华北(2224万千瓦)、西北(1871万千瓦)为装机主力区域,合计占比55.5%[32][33] - 内蒙古(1023万千瓦)、新疆(857万千瓦)、山东(717万千瓦)位列省份前三,17省装机超百万千瓦[34][35] - 单站规模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占比62%,储能时长2小时及以上项目占比86%[38][39] 技术路线与产业进展 - 锂离子电池占据主导地位(96.4%),压缩空气储能(1%)、液流电池储能(1%)为主要补充路线[56][58] - 锂离子电池技术迭代加速,500安时大容量电芯、浸没式液冷技术、构网型储能电站取得突破[59] - 压缩空气储能实现30万千瓦级关键装备自主可控,液流电池70千瓦级高功率密度电堆研发成功[60][61] - 2024年锂离子电池总产量11.7亿千瓦时(储能型2.6亿千瓦时),产业链四大材料产量增长超20%[65][67] - 锂离子电池EPC价格同比下降25%,系统中标价降44%,全钒液流系统价格降20%[72]
300MW/600MWh!西南地区首座大规模混合型储能电站投运
储能电站项目投运 - 中国能建西北院总承包建设的我国西南地区首座大规模混合型储能电站——四川绵阳港旗游仙区300MW/6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一期)并网投运 [1] 项目技术方案与规模 - 项目位于四川绵阳游仙区石马镇 分两期建设 一期建设100兆瓦/2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和15MW/0 525MWh飞轮储能 [3] - 创新采用"电化学+飞轮"混合储能技术方案 构建"毫秒级响应+小时级支撑"的双重保障体系 [3] 项目作用与效益 - 可有效缓解绵阳电网500千伏变电站主变容量不足和220千伏及以下接入电源点单一的问题 提高地区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和供电可靠性 [3] - 投运后将降低川西地区经绵阳负荷中心的输电功率 减少电网运行损耗 提升区域电压稳定水平 [3] 行业动态 - 中国中车首个飞轮储能项目顺利并网 [4] - 我国首个四类技术融合的新型储能项目投产 集成磷酸铁锂+钠离子+全钒液流+飞轮 [4] -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 2025上半年新型储能装机预计达94 91GW/222GWh 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4]
13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有序开发实施 辽宁省将打造渤海湾和北黄海两大海上风电基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22:46
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规模404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4127万千瓦,连续四年全球首位 [1] - 沿海11个省份均有海上风电项目投运,广东和江苏装机规模达千万千瓦级,山东、浙江、福建、辽宁装机超百万千瓦(辽宁125万千瓦) [1] - 大连华能庄河四二号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并网,标志辽宁海上风电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培育 [1] 辽宁省风电资源禀赋 - 辽西北陆上风能技术可开发量超3500万千瓦,拥有200多公里连续风带,年均风速7.2米/秒,陆上风电开发占比居全国沿海省份前列 [1] - 海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可开发量超5000万千瓦,海岸线风向集中、风速平稳且不受台风影响 [2] - 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拥有深水良港和黄金海岸线,具备规模化发展海上风电的区域优势 [2] 辽宁省工业与产业链优势 - 风电产业链规上企业超150家,鞍钢集团粗钢产能达7000万吨级(全球第三) [2] - 大连化物所掌握催化化学、工程化学等前沿技术,辽宁是国家船舶与海工装备重要生产基地 [2] - 大连、营口等沿海城市具备打造海上风电母港的独特条件 [2] 辽宁省发展规划与项目进展 - 启动13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将形成渤海湾和北黄海两个超500万千瓦规模的大型海上风电基地 [3] - 规划产值超千亿级装备制造集群,推动深远海资源普查及与海洋能、海洋牧场等业态融合 [3] - 推动绿电直连等新模式,加速冶金化工产业绿色替代及氢氨醇等新兴产业绿色制造 [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保持全钒液流电池、飞轮储能技术优势,招引35兆瓦级风机发电机组等空白产业项目 [4] - 加快东北亚绿色氢基能源中心建设,支持大连打造绿色船燃加注中心及储运基地 [4] - 探索熔岩储能技术应用,提升高耗能企业绿电消费占比,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4]
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山东全面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齐鲁晚报· 2025-05-15 11:48
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 - 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实施"八大行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5] - 行动方案突出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涵盖新能源结构优化、火电调峰增强、新型储能提振等多环节协同发力 [7] 新能源结构优化 - 大力推进风电规模化开发,合理有序发展光伏,优化光伏、风电总装机比例从3.2:1调整至2.6:1 [5] - 通过风光互补缓解光伏发电"午间高峰、夜间低谷"问题 [5] 火电调峰增强 - 提速存量机组灵活性改造,全年完成2000万千瓦机组改造及核定 [5] - 强化煤电基础调节地位,年底前建成大型煤电机组268万千瓦 [5] - 深度挖掘自备电厂调节能力,支持自备电厂参与电力市场 [5] 新型储能提振 - 积极发展压缩空气储能,年内新增规模100万千瓦左右 [5] - 科学布局电化学储能,年内新增规模200万千瓦以上 [5] - 支持独立储能发展,鼓励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新技术应用 [5] 电网支撑强化 - 夯实省域主网架,加快弥河新建、海口扩建工程建设 [6] - 加强市域主网架,尽早投产东营富国至裕民线路等工程 [6] - 持续完善智慧化调度系统,保障煤电、储能等调节资源建成即并网 [6] 绿电消费促进 - 支持电力用户在新能源大发时段加大购电力度 [6] - 印发实施绿电产业园建设方案,打造高比例消费绿色电力的园区 [6] - 推动算力中心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协同布局 [6] 消纳模式创新 - 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等4类模式建设3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 [6] - 建成30家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资源 [6] - 推进"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开发,建成华电潍坊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 [6] - 拓展省外消纳空间,年内力争卖出富余新能源5亿千瓦时以上 [6] 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 - 加快制定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 [6] -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6] 用户侧响应能力提升 - 动态优化分时电价峰谷系数和执行时段,引导用电企业参与调峰 [7] - 发挥电动汽车储能资源对电网调峰作用,建设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实现市级全覆盖 [7]
推动新能源规模化利用过程中,山东这样定位和发挥煤电作用
齐鲁晚报· 2025-05-15 11:48
山东煤电行业转型升级 - 煤电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发挥"压舱石"作用 是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调节性电源 [1] - "十四五"期间出台煤电行业转型升级 煤电机组"三改联动" 亚临界机组改造退出等行动实施方案 [1] - 统筹大型煤电机组建设和存量煤电机组升级改造 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 [1] 清洁高效煤电机组建设 - 提高新上大型清洁高效煤电机组灵活性调节标准 新建纯凝和抽凝煤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分别不高于20%和30%额定负荷 [3] - 推动建成临沂恒新 华汪热力等一批大型超超临界煤电机组 新增并网规模872万千瓦 [3] 存量煤电机组升级改造 - 累计完成灵活性改造66台次 3189.5万千瓦 新增调节能力700万千瓦以上 [4] - 预计今年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2000万千瓦左右 [4] - 建成济宁华源 大唐临清电厂等一批热电解耦技术改造试点工程 [4] 未来煤电发展方向 - 以"深调峰 快调节 强支撑 宽负荷 高韧性 低排放"为主线 全面评估"三改联动"机组实施成效 [5] - 全面推广热电解耦改造技术 实现电锅炉 熔盐储热 飞轮储能 热电协同等多场景应用 [5] - 未来新上机组从严把控准入条件 一律按照新一代煤电标准规划建设 [5]
陈海生:推动新型储能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我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我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达137.9吉瓦同比增长59.9%其中新型储能装机78.3吉瓦同比增长126.5% [11][13] - 新型储能首次超越抽水蓄能成为电力系统第二大灵活性调节资源技术路线包括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等具有建设周期短、响应速度快等优势 [11][13][14] - 行业进入规模化阶段2024年新增储能企业8.9万家企业总数超28万家百兆瓦级项目增速显著包含三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六百兆瓦级锂电池储能等项目 [14] 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 - 锂离子电池占比最高非锂技术加速产业化压缩空气储能向三百兆瓦级以上发展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实现百兆瓦级应用 [14] - 新技术如独立飞轮储能、重力储能、液态金属储能逐步落地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14] 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核心技术尚未完全突破包括电化学储能耐高温隔膜材料、飞轮磁悬浮轴承等技术材料与产品无法满足大规模应用需求 [16][17] - 市场机制不完善电源侧调频价格不稳定电网侧多重功能商业模式未建立用户侧依赖峰谷价差收益模式单一 [17] - 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检测认证不充分项目准入评价标准缺失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未建立 [17]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强化技术创新攻关低成本、高安全性技术建设研发中心形成系统化技术布局 [19] - 完善价格机制明确行业主体地位出台财税优惠政策形成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差异化价格体系 [19] - 健全标准规范推进检测认证体系开发专用测试设备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20]
山东完善储能市场交易机制支持独立储能发展
新能源储能发展规划 - 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今年拟建成新型储能装机300万千瓦 [1] - 文件要求适当放开现货市场限价,拉大充放电价差,支持储能自主参与实时电能量市场和调频、爬坡、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 [1] - 存量新能源场站继续实施容量租赁,按并网承诺落实配储责任 [1] 储能技术发展重点 - 加快发展压缩空气储能,重点在盐岩矿资源富集区规划建设大型压缩空气储能,推动中储国能、中能建泰安、中电建泰安等项目提速建设,年内新增规模100万千瓦左右 [1] - 科学布局电化学储能,重点在新能源集聚区、负荷中心城市、特高压落地点等区域规模化建设集中式电化学储能,加快东营津辉等项目建设,年内新增规模200万千瓦以上 [1] 新技术与应用场景 - 鼓励重力、钠离子电池、飞轮、超级电容等储能新技术项目建设,推动储能多元化发展 [2] - 支持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绿电产业园、零碳园区试点单位科学配置新型储能,推广分布式储能等新场景规模化应用 [2] 独立储能政策支持 - 独立储能向电网送电的,其相应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2] - 对于充电电量与放电电量差额部分偏大的独立储能电站,电网企业可按规定开展用电检查,违规者需承担违约责任乃至强制解网 [2]
详细日程发布 | ESIE 2025主题论坛:短时高频储能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21 19:00
文章核心观点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4月10 - 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会汇聚800 +储能一线品牌,设立40 +主题论坛,聚焦行业关键话题,同时公布了短时高频储能论坛日程及展会整体日程安排 [1][2][3] 展会信息 - 展会时间为4月10 - 12日 [1] - 展会地点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 [1] - 展会主题是"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 [1] - 汇聚800 +储能一线品牌,设立40 +主题论坛 [1] 短时高频储能论坛日程 - 时间为2025年4月12日上午 [3] - 地点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会议中心 [3] - 主持人是唐西胜 [4] - 演讲安排包括:09:00 - 09:20李永峰讲石墨烯复合电池研发与应用;09:20 - 09:40赵雷讲基于规范(标准)的磁轴承系统的设计、分析与测试;09:40 - 10:00段建东讲关键技术及应用;10:00 - 10:20胡东旭讲飞轮转子材料、结构强度设计及疲劳寿命分析;10:20 - 10:40刘东讲新政策新形式下飞轮储能行业的发展思考;10:40 - 11:00寇水潮讲面向新型电力系统超级电容混合储能调频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11:00 - 11:20大全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经理讲飞轮储能技术及市场趋势;11:20 - 11:40天津普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讲超级电容和钛酸锂电池储能技术电网侧调频应用;11:40 - 12:00讲基于电压/频率暂态支撑的磁悬浮 [4][5] 已发布日程 - ESIE 2025主题论坛包括新能源与规模化储能、构网型储能专场、储能安全与标准、储能促消纳保供分论坛、独立共享储能开发与实践等 [6] 整体日程安排 会前(4月8 - 9日) - 4月8日14:00 - 17:00有储能低碳跑商务活动 [8] - 4月9日09:00 - 12:00举办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预警及风险监控研究项目研讨会;14:00 - 17:00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工作组会议、储能领袖闭门会;16:00 - 17:00有高端商务冷餐会;18:00 - 20:00举办CNESA十五周年系列活动 & 纪念晚宴 [8] DAY 1(4月10日) - 08:00 - 09:00领导巡展;09:00 - 09:30展区开展仪式;09:30 - 12:00有开幕式、Mixtalk应用沙龙、2025储能新品全球首发、主论坛、院士论坛、联盟活动、国际储能市场更新与趋势论坛、BIPV +储能论坛;14:00 - 17:30有技术论坛、Workshop国际商务对接会、展区活动、Mixtalk应用沙龙、2025储能新品全球首发;18:30 - 20:30举办欢迎晚宴 [8] DAY 2(4月11日) - 09:00 - 12:00有新型储能与电力市场论坛、储能安全与标准论坛、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相关分会、新能源与规模化储能论坛、储能知识产权创新论坛、工商业储能论坛、全球储能运营商大会、技术论坛、Workshop国际商务对接会、展区活动、Mixtalk应用沙龙、2025储能新品全球首发;13:30 - 17:30有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相关分会、独立共享储能开发与实践论坛、源网荷储与台区储能论坛、规模储能价值收益及碳排放评估国际研讨会、储能知识产权创新论坛、技术论坛、Workshop国际商务对接会 [8] DAY 3(4月12日) - 09:00 - 12:00有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相关分会、储能促消纳保供分论坛暨成果发布、电力市场专委会年会、市场研修、展区活动、Mixtalk应用沙龙;12:00 - 13:00举办闭幕式 [9] 展会亮点等信息 - 有六大亮点、展商阵容、国际资源、产学研专区等信息可查看 [10] - 可扫描二维码免费观展报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