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轮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清华技术转化,供应电网和地铁,北京军民两用设备创业公司获千万元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6-24 08:10
公司融资与技术发展 - 亚芯华创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中关村启航投资在管基金北科中发展启航基金独家投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产品迭代、产业链建设升级及市场拓展 [3] - 公司依托清华大学磁悬浮航天飞轮和核电重载磁悬浮主氦风机技术,专注于短时、高频和(超)高功率先进飞轮储能技术的研发与装备应用 [3] - 公司已突破高效率、大功率、快速性、高频次充放和长寿命等技术瓶颈,融合五自由度全悬浮、高速大功率低损耗电机和复合材料应用等尖端技术 [3][7] 产品与市场应用 - 公司即将量产单体300kW、500kW和MW级调频飞轮产品,满足地方电网、光伏风力、城区地铁、园区微网等应用场景需求 [3][6] - 军工产品包括脉冲飞轮,为下一代军事装备提供安全可靠、小型化瞬时大功率电源 [6] - 调频飞轮是飞轮储能系统最核心应用场景,预期2030年市场规模达上千亿元 [6] 技术优势 - 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发电机,具备超5MW大功率,每分钟转速最高30000rpm,线速度大于350m/s,输出效率高达98% [7] - 采用五自由度全电磁悬浮支撑技术,消除摩擦阻力降低系统损耗,使用寿命超过20年 [7] - 相关技术已在石岛湾核电站主氦风机、神光III装置和国产光刻机真空分子泵系统等重大装备中得到验证 [8] 行业背景与需求 - 欧洲近期大停电事件凸显电网韧性需求,可再生能源占比上升使提升一次调频、主动调压等系统关键指标成为迫切需求 [5] - 传统火电机组调频成本高、性能有限,存在响应时滞长、机组爬坡速率低等问题 [5] - 飞轮储能相比电池储能具有更佳安全性能和充放电循环表现,可实现百万次充放电且在极端温度条件下不易失效 [6] 团队与投资人观点 - 核心成员均为博士学历,来自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在飞轮储能行业拥有超10年工作经验 [9] - 投资人认为亚芯华创开拓了全新技术路线,攻克多项核心壁垒,团队经受核电、军工、半导体设备等重大项目锤炼 [10]
13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有序开发实施 辽宁省将打造渤海湾和北黄海两大海上风电基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22:46
2024年7月,大连华能庄河四二号平价海上风电项目成功并网,标志着辽宁省海上风电从政策驱动走向 市场培育。 6月20日,在2025海上风电大会上,辽宁省发改委主任周轶赢汇报了辽宁风电产业发展构想,她表示, 辽宁省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争做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先进装备制造领跑者,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 辽宁方案。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规模404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到4127万千瓦,连续 四年位居全球首位。沿海11个省份均有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运,其中广东和江苏装机规模为千万千瓦 级,山东、浙江、福建、辽宁四省装机均超过百万千瓦(辽宁省海上风电装机达到125万千瓦)。 周轶赢表示,辽宁海上风电产业加速成为振兴突破"蓝色引擎",从资源优势角度看,辽宁陆上风能开发 潜力大,仅辽西北地区技术可开发量超过3500万千瓦,拥有200多公里连续风带,年均风速可以达到7.2 米/秒,多年来陆上风电开发占比位居全国沿海省份前列。 同时,辽宁海岸线绵长,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具有风向集中、风速平稳,基本不受台风影响的 优势,海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可开发量超过5000万千瓦。同时,辽宁坐拥黄金海岸线与深水良港 ...
以未来产业塑造产业未来(人民时评) ——从展会感受中国经济脉动①
人民日报· 2025-06-11 06:14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商业服务、医疗卫生等领域展示应用潜力,具身智能成为未来产业新赛道[2] - 飞轮储能系统、朱雀二号火箭、生物制造等技术突破推动储能、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从0到1发展[3] - 安徽合肥聚集全国近1/3量子科技企业,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4] 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 前沿技术驱动的未来产业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代表国际竞争制高点[2] - 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化应用是形成全球竞争护城河的关键,决定产品话语权与产业定义权[3] - 低空智能飞行器、虚拟数字人、外骨骼等科幻场景正在加速商业化落地[5] 产业生态与要素支持 - 政府引导基金、新兴产业投资母基金及金融机构支持为未来产业提供资金活水[5] - 技术转化需搭建平台促进"书架"与"货架"对接,实现科技成果向新产品新产业的转化[4] - 协同攻关机制帮助解决卡脖子难题,加速技术路线验证与产业化进程[4]
用足用好新型“充电宝”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41
行业动态 - 行业首款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可提前15分钟预报燃爆火灾事故的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能毫秒级响应的飞轮储能系统等前沿解决方案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亮相 [1] - 新型储能行业朝着多元化、高安全、快响应的方向加速演进 [1] -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必备基础设施,可平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 [1] - 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规定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1] 市场规模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约为"十三五"时期末的20倍 [2] - 我国年均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预计"十五五"时期将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2] 行业挑战 - 新型储能项目实际利用率与快速发展态势不成正比,呈现"一边新能源利用率下滑,一边新型储能调用不足"的矛盾局面 [2] - 区域发展不均衡导致储能电站建设与系统需求缺乏匹配,部分地区过剩或不足 [3] - 市场规则不健全导致盈利模式单一,储能在不同时段电量与容量价值无法体现 [3] - 技术储备不完善,长时储能经济性不足,部分储能技术循环寿命和效率有待提升 [3] 发展建议 - 应科学引导新型储能发展规模、布局和建设时序,确保满足系统调节需要 [4] - 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完善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品种,研究完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 [4] - 加强技术创新,扩大电池单体容量、提高系统能量密度、延长电池寿命周期 [4] - 重点推动大容量、长周期、构网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 [4] 政策导向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出台,明确取消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 [4] - 新型储能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主导转变,有望从"奢侈品"变成"日用品" [4]
通裕重工(300185) - 300185通裕重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7:54
公司活动概况 - 2025 年 5 月 15 日通过网络方式参加山东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同时举行通裕重工 2024 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地点为通裕重工会议室(线上方式)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公司董事长刘伟先生,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子先生,财务总监杨静女士,独立董事芦海滨先生 [1] 行业与公司发展情况 - 2024 年风电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剧,风电类产品价格总体同比下降,公司主营业绩同比大幅下降,但风电行业长期向好,海上风电和海外市场潜力明显 [1] - 造船、水电、核电等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公司产品结构升级迎来新机遇 [1] 公司 2024 年举措与成果 战略与管理 - 在国有控股股东赋能和董事会领导下,改良企业文化,推动组织架构改革,确立“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装备及新能源供应商”战略定位和“1122”战略布局 [1] 产品升级 - 首台套 14MW 大型海上风电转子房产品在青岛基地成功下线 [1] - 铸钢业务当年投产、当年见效,获得核电项目常规岛蒸汽轮机高压外缸订单,成为核电汽轮机外缸铸钢件供应商 [2] - 船用锻件产品订单稳定增长,船舶用传动轴产品入围山东省工信厅发布的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 [2] - 飞轮转子、电机轴等飞轮储能装备配套产品首次实现批量供货 [2] 市值管理 - 2024 年 8 月发布回购计划,跻身全国首批 23 家获得回购增持贷款专项资金的上市公司行列,目前累计回购金额超 4996 万元 [2] - 结合盈利情况制定可持续分红政策 [2] 问题回复 股价低迷原因 - 上市公司股价受宏观经济形势、市场情绪变化、行业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未来将加强对外沟通,传递发展亮点和投资价值 [2] 收购股份意向 - 公司未有收购自然人股东司兴奎手中股份的考虑 [3] 未来展望 - 未来公司将在董事会领导下提升公司治理,以变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 [4]
贝肯新能源中标100MW/196.07MWh储能电站飞轮储能及其附属设备采购
项目信息 - 中国电建北京院辽宁大唐国际本溪100MW/196.07MWh共享储能电站EPC总承包项目飞轮储能及其附属设备采购项目成交公示 [1] - 采购人为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 - 中标人为贝肯新能源有限公司 [2] 行业动态 - 贝肯新能源有限公司为先进飞轮储能技术制造企业 [4] - 山西有2个飞轮储能项目取得最新进展 [4] - 国内首个碳纤维复合材料飞轮储能+磷酸铁锂储能电站开工,规模为300MW/1200MWh [4] - 新疆首个新型混合储能示范项目并网运行,采用飞轮+超级电容+锂电技术 [4]
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山东全面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齐鲁晚报· 2025-05-15 11:48
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 - 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实施"八大行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5] - 行动方案突出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涵盖新能源结构优化、火电调峰增强、新型储能提振等多环节协同发力 [7] 新能源结构优化 - 大力推进风电规模化开发,合理有序发展光伏,优化光伏、风电总装机比例从3.2:1调整至2.6:1 [5] - 通过风光互补缓解光伏发电"午间高峰、夜间低谷"问题 [5] 火电调峰增强 - 提速存量机组灵活性改造,全年完成2000万千瓦机组改造及核定 [5] - 强化煤电基础调节地位,年底前建成大型煤电机组268万千瓦 [5] - 深度挖掘自备电厂调节能力,支持自备电厂参与电力市场 [5] 新型储能提振 - 积极发展压缩空气储能,年内新增规模100万千瓦左右 [5] - 科学布局电化学储能,年内新增规模200万千瓦以上 [5] - 支持独立储能发展,鼓励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新技术应用 [5] 电网支撑强化 - 夯实省域主网架,加快弥河新建、海口扩建工程建设 [6] - 加强市域主网架,尽早投产东营富国至裕民线路等工程 [6] - 持续完善智慧化调度系统,保障煤电、储能等调节资源建成即并网 [6] 绿电消费促进 - 支持电力用户在新能源大发时段加大购电力度 [6] - 印发实施绿电产业园建设方案,打造高比例消费绿色电力的园区 [6] - 推动算力中心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协同布局 [6] 消纳模式创新 - 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等4类模式建设3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 [6] - 建成30家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资源 [6] - 推进"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开发,建成华电潍坊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 [6] - 拓展省外消纳空间,年内力争卖出富余新能源5亿千瓦时以上 [6] 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 - 加快制定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 [6] -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6] 用户侧响应能力提升 - 动态优化分时电价峰谷系数和执行时段,引导用电企业参与调峰 [7] - 发挥电动汽车储能资源对电网调峰作用,建设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实现市级全覆盖 [7]
推动新能源规模化利用过程中,山东这样定位和发挥煤电作用
齐鲁晚报· 2025-05-15 11:48
山东煤电行业转型升级 - 煤电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发挥"压舱石"作用 是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调节性电源 [1] - "十四五"期间出台煤电行业转型升级 煤电机组"三改联动" 亚临界机组改造退出等行动实施方案 [1] - 统筹大型煤电机组建设和存量煤电机组升级改造 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 [1] 清洁高效煤电机组建设 - 提高新上大型清洁高效煤电机组灵活性调节标准 新建纯凝和抽凝煤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分别不高于20%和30%额定负荷 [3] - 推动建成临沂恒新 华汪热力等一批大型超超临界煤电机组 新增并网规模872万千瓦 [3] 存量煤电机组升级改造 - 累计完成灵活性改造66台次 3189.5万千瓦 新增调节能力700万千瓦以上 [4] - 预计今年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2000万千瓦左右 [4] - 建成济宁华源 大唐临清电厂等一批热电解耦技术改造试点工程 [4] 未来煤电发展方向 - 以"深调峰 快调节 强支撑 宽负荷 高韧性 低排放"为主线 全面评估"三改联动"机组实施成效 [5] - 全面推广热电解耦改造技术 实现电锅炉 熔盐储热 飞轮储能 热电协同等多场景应用 [5] - 未来新上机组从严把控准入条件 一律按照新一代煤电标准规划建设 [5]
陈海生:推动新型储能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我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我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达137.9吉瓦同比增长59.9%其中新型储能装机78.3吉瓦同比增长126.5% [11][13] - 新型储能首次超越抽水蓄能成为电力系统第二大灵活性调节资源技术路线包括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等具有建设周期短、响应速度快等优势 [11][13][14] - 行业进入规模化阶段2024年新增储能企业8.9万家企业总数超28万家百兆瓦级项目增速显著包含三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六百兆瓦级锂电池储能等项目 [14] 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 - 锂离子电池占比最高非锂技术加速产业化压缩空气储能向三百兆瓦级以上发展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实现百兆瓦级应用 [14] - 新技术如独立飞轮储能、重力储能、液态金属储能逐步落地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14] 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核心技术尚未完全突破包括电化学储能耐高温隔膜材料、飞轮磁悬浮轴承等技术材料与产品无法满足大规模应用需求 [16][17] - 市场机制不完善电源侧调频价格不稳定电网侧多重功能商业模式未建立用户侧依赖峰谷价差收益模式单一 [17] - 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检测认证不充分项目准入评价标准缺失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未建立 [17]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强化技术创新攻关低成本、高安全性技术建设研发中心形成系统化技术布局 [19] - 完善价格机制明确行业主体地位出台财税优惠政策形成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差异化价格体系 [19] - 健全标准规范推进检测认证体系开发专用测试设备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20]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新能源产业专题对接活动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0 17:50
此外,德阳还相继研制了一系列"大国重器",如"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300 兆瓦级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世界最大化学链碳捕集装备系统等,展 现了德阳在新能源及相关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 在风电装备领域,德阳的产业规模位居中西部之首,国家级链主、领军央企东方风电落户于此,集群规 模超百亿。全国10%以上、四川70%以上风电装备源自德阳,产业链条为中西部最全,拥有20余家配套 企业,集中了四川六成以上的风能产业链关联企业。同时,德阳也是唯一的国家级风电技术策源地,为 风电装备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德阳方案"。 5月9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新能源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在成都举行。本次活动 以"'新'有所蜀 '合'启新篇"为主题,旨在聚焦新能源产业转移协作,深化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合作,推动 四川与东部地区合作进一步加深,加快建设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 光伏产业在德阳同样发展迅猛,链"智"发展成果显著。一批光伏产业链龙头企业纷纷落地德阳并建成投 产,新引进细分领域全球前三龙头企业2家。培育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英杰电气(300820),其单 晶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