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GI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独家战略合作世界机器人大会 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
搜狐财经· 2025-08-09 00:34
京东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 - 公司宣布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投入超百亿资源 目标为三年内助力100个机器人品牌销售破10亿 带领智能机器人走进超百万个终端场景 [1] - 计划包括0门槛入驻京东自营一站式服务 连接超过6亿C端用户及800万家企业用户 提供现货速发 极速交付的一站式购物体验 [4] - 推出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 具备产业应用能力 高情商对话体验等四大优势 已有数十家头部品牌接入 开放限时免费接入计划 [6] - 搭建全链路解决方案 覆盖元器件到本体的全产业生态布局 通过科技 物流 健康 工业等产业应用推动机器人普及 [7] 中国机器人市场前景 - 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轨道 预计到202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达到千亿美元规模 [3] - 当前行业存在商业化缓慢 落地应用难等痛点 [3] - 机器人产业已站在商业化爆发的临界点 [7] 京东物流智能机器人应用 - 自主研发无人轻卡VAN亮相 具备24立方米超大载货空间 为物流行业内载货量最大的无人轻卡 [11] - 智狼货到人系统广泛应用于服装 医药 3C等行业 存储坪效提升4倍以上 入库上架效率提升6倍 拣货准确率高达99.99% [13] - 飞狼无人机已在全国新开近20条航线 最快可助力提效达90% [13] - 京东物流超脑已累计调用超15亿次 赋能数十万一线员工 [13] 机器人产品展示与推广 - 大会现场汇集50余款前沿机器人产品 用户可进行互动体验 [7] - 举办首届"京东杯"机器人才艺大赛 展示格斗 书法 咖啡制作 按摩等多样化应用场景 [8] - 京东上线"机器人专区" 推出"机器人1元起拍"活动 发放专属消费券 涵盖机器狗 教育陪伴机器人等热门品类 [10] 行业生态合作 - 公司已吸引宇树科技 智元 天工 众擎等众多行业头部品牌入驻 [3] - 未来将持续与行业伙伴深化合作 构建开放 共赢的机器人产业生态 [14]
京东重磅宣布:投入超1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21:52
京东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 - 公司宣布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投入超百亿元资源,目标三年内助力100个机器人品牌销售破10亿元,带领智能机器人走进超百万个终端场景 [1] - 公司联合宇树科技、智元、天工、众擎等全球顶尖机器人品牌推出"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覆盖未来生活助手、陪伴、教育、技术开发、养老助力、工业等应用场景 [1][2] - 行业预计到202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达到千亿美元规模,但目前存在商业化缓慢、落地应用难等痛点 [2] 京东智能机器人商业化支持 - 公司为合作伙伴提供0门槛入驻京东自营的一站式服务,打通线上App、政企采购平台、线下门店、海外平台,连接超过6亿C端用户及800万家企业用户 [2] - 公司推出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具备产业应用能力、高情商对话体验等四大优势,已有数十家头部品牌接入并开放限时免费接入计划 [2] - 公司搭建全链路解决方案,覆盖元器件到本体的全产业生态布局,通过科技、物流、健康、工业等产业应用推动机器人普及 [3] 京东机器人展示与营销活动 - 公司举办首届"京东杯"机器人才艺大赛,联合宇树科技、众擎等品牌展示50余款前沿机器人产品,包括格斗机器人、书法机器人、咖啡机器人等 [4] - 公司在大会期间上线"机器人专区",联合20家前沿机器人品牌发布新品,并推出"机器人1元起拍"活动 [5] 京东物流智能机器人应用 - 公司展示自主研发的无人轻卡、智狼、飞狼等智能物流产品,其中无人轻卡VAN具有24立方米超大载货空间,是行业内载货量最大的无人轻卡 [7] - 公司已在数十个业务场景落地大模型应用,累计调用超15亿次,赋能数十万一线员工实现降本增效 [7] - 公司作为行业最早应用大模型的物流企业之一,在异常管控、流程自动化等场景取得显著成效 [7]
京东重磅宣布:投入超1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21:49
京东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 - 公司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宣布将在该领域投入超百亿资源,目标三年内助力100个机器人品牌销售破10亿元,并带领智能机器人进入超百万个终端场景[1][3] - 计划涵盖商业化支持、技术赋能和场景落地三大方向,包括0门槛入驻京东自营、一站式供应链服务、JoyInside智能对话系统等技术赋能,以及全产业链解决方案[6] 行业现状与市场前景 - 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美元,但当前存在商业化缓慢和落地应用难等痛点[4] - 公司已吸引宇树科技、智元、天工等头部品牌入驻,覆盖生活助手、教育、工业等多元场景[4] 商业化支持措施 - 提供线上App、政企采购平台、线下门店及海外平台的全渠道销售网络,连接6亿C端用户和800万企业用户[6] - 推出限时免费的JoyInside智能对话系统接入计划,已有数十家头部品牌接入[6] 技术赋能与生态布局 - JoyInside系统具备产业应用能力、高情商对话、多场景适配等优势,为机器人提供智能化支持[6] - 搭建从元器件到本体的全产业链生态,提供一站式组装与研发采购平台[6] 应用场景展示 - 首届"京东杯"机器人才艺大赛展出50余款产品,包括格斗机器人、书法机器人、咖啡机器人等,覆盖娱乐、服务、工业等场景[7][8] - 京东物流展示自研无人轻卡VAN,拥有24立方米载货空间,为行业载货量最大的无人轻卡[12] 物流领域应用成果 - 京东物流已在数十个业务场景落地大模型应用,累计调用超15亿次,赋能数十万员工实现降本增效[13] - 自主研发的无人轻卡、智狼、飞狼等产品推动"仓配一体"智慧供应链升级[12] 新品发布与用户互动 - 大会期间联合20家品牌发布新品,京东App上线"机器人专区"并推出"1元起拍"限时活动[10] - 用户可现场体验机器人互动,包括格斗比赛、书法展示、咖啡制作等趣味功能[8]
极光(JG.US)GPTBots.ai 将集成 Google DeepMind Genie 3
格隆汇· 2025-08-07 16:48
2025年8月7日,中国深圳 —— 近日,中国领先的客户互动与营销科技服务商极光(Aurora Mobile,纳斯 达克股票代码:JG,以下简称 "极光" 或 "公司")旗下 AI 智能体平台GPTBots.ai宣布将接入Google DeepMind最新发布的Genie 3通用世界模型。通过这一合作,开发者可在GPTBots.ai平台上直接调用 Genie 3,为AI智能体构建高动态、物理一致的3D训练环境,加速复杂任务学习与决策能力进化。 此次接入GPTBots.ai将实现核心价值突破:真实物理模拟、动态场景操控以及多行业赋能,同时标志着 AI智能体训练从"文本交互"迈向"具身模拟"的关键跃迁。GPTBots.ai将持续联合前沿实验室,推动AGI 技术落地产业场景。 ...
上市10天暴涨1.48倍,云知声成港股第二高价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06:47
股价表现 - 云知声自6月30日上市以来持续飙涨 7月14日暴升23 49% 收盘报510港元 成为港股第二高价股 [1] - 港股高价股排行榜前三名均为2024年6月以来上市的次新股 云知声发行价205港元 上市10个交易日较发行价暴涨1 48倍 [1] - 云知声盘中创下520港元的上市新高 收盘价较发行价涨幅达1 48倍 [1] 技术实力与商业化 - 公司被称为"港股AGI第一股" 深耕AI领域前沿 构建全栈式AI硬核技术体系 包括大模型技术 多模态交互技术 AI芯片等 [2] - 自主研发的"山海大模型"通用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医疗等领域专业能力达世界领先水平 拓展出文生图 音图问答等多模态交互能力 [2] - 以"山海大模型"为核心打造的行业智能体已广泛应用于辅助诊疗 医保核赔 智慧座舱等垂直领域 [2]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算 公司是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年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中增长速度排名第二 [2] - 在中国生活AI解决方案商中排名第三 在医疗AI服务及解决方案商中排名第四 [2] 融资与投资 - IPO引入3名基石投资者 累计认购约9550万港元 包括商汤-W旗下SensePower 臻一资产管理及润建国际 [3] - IPO前获得启明创投 挚信资本 磐谷创投 中网投 京东 中电健康基金 中金 高通等知名机构投资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 01亿元 7 27亿元和9 39亿元 对应亏损为3 75亿元 3 76亿元和4 54亿元 [3] 技术认证与突破 - 兽牙智能体平台v1 0成功通过华为昇腾应用开发技术认证 获得Ascend Native认证证书及认证徽标使用权 [3] - 兽牙智能体平台基于山海大模型和多年技术积累推出 以"行业大模型+场景化智能体"为核心 构建企业全链路AI数智化基座 [4] - 该平台已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赋能 落地成果显著 [4]
云知声通过港交所聆讯,以AI技术赋能智慧医疗再进阶
公司概况 -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 向资本市场迈出坚实一步 [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 是中国AGI技术产业化的先驱之一 [1] - 2023年推出拥有600亿个参数的自有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 作为公司中心技术平台云知大脑的新核心算法模型 [1] 技术实力 - 山海大模型持续迭代 在语言能力基础上不断增强多模态与推理能力 [1] - 多模态能力可处理和整合各种模态信息 改善人机交互 [1] - 推理能力增强显著提高处理复杂资讯和任务的能力 [1] - 在OpenCompass、SuperClue、MMMU等国内外知名大模型通用性能评测中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1] - 在医学能力评测中稳居全球第一 [3] 智慧医疗业务 - 采用"AI + 医疗"模式 构建区域诊疗大数据平台、医疗大模型和医学知识图谱三位一体架构 [3] -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覆盖全国超30%的百强三甲医院 [3] - 应用山海大模型、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 覆盖医政医管、临床诊疗等多个业务领域 [3] - 门诊病历生成系统在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应用 单份病历采纳率达98% [3] - 放射报告生成系统支持语音快速描述影像异常 自动生成符合规范的详细报告 [3] 产品布局 - 推出语音电子病历、智能病历质控、医疗质量监管、医保支付管理、智慧患者服务等多款产品 [4] - 基于山海大模型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正加速迭代升级 [4] 未来发展 - 将持续深化与医疗行业合作 加速AI技术在医疗场景的落地应用 [4] - 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4]
IPO周报 | 影石创新登陆科创板;曹操出行、云知声通过港交所聆讯
IPO早知道· 2025-06-15 21:31
影石创新科创板上市 - 公司于2025年6月11日以股票代码"68877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成为A股"智能影像第一股" [3] - 本次科创板上市募资规模为19.38亿元 在今年上交所(主板+科创板)整体募资额排名第三 在科创板排名第一 [3]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专注于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覆盖全景新闻直播、国防军事、政法警务等多个领域 [3] - 旗下品牌"Insta360影石"2023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67.2% 连续六年排名第一 预计2024年市占率将提升至81.7% [5] - 在运动相机领域 该品牌2023年全球排名第二 [5] - 公司创始人刘靖康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成为世界一流的智能影像品牌"的愿景 [5] 曹操出行港股通过聆讯 - 公司于2025年6月10日通过港交所聆讯 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 [7] - 业务覆盖136座城市 2024年新拓展85座城市 [7] - 2023年和2024年总GTV分别为122亿元和170亿元 同比增长37.5%和38.8% [7] - 按GTV计算 过去三年均位列中国网约车平台前三名 2024年市场份额升至行业第二 [7] - 2025年第一季度总GTV为48亿元 同比增长54.9% 订单量同比增长51.8% [7] - 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过34,000辆定制车的车队 为中国同类车队最大 [7] - 2025年2月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 在苏杭两地试点Robotaxi服务 预计2026年底推出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 [8]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和146.57亿元 2024年毛利率为8.1% 较2023年提升2.3个百分点 [8] 云知声港股通过聆讯 - 公司于2025年6月12日通过港交所聆讯 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或将成为"港股AGI第一股" [11][12] - 作为中国AGI技术先行者 拥有自研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600亿参数) 在2024年MedBench评测中以82.2分位列第一 [12][13] - 智算集群拥有超过184 PFLOPS计算能力和10PB存储容量 [12] - 按2024年收入计算 是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年收入超5亿元企业中增长第二快 [1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和9.3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25% [14]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9.9%、40.5%和38.8% 经调整净亏损率从30.5%收窄至17.9% [1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保持约25%同比增长 [15] 圣贝拉港股通过聆讯 - 公司于2025年6月9日通过港交所聆讯 瑞银集团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17] - 截至2025年6月3日拥有96家高端月子中心 包括62家自营中心和34家管理中心 [17] - 以2024年月子中心收入计算 是中国及亚洲最大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 [1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72亿元、5.60亿元和7.99亿元 [18] - 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经调整净利润2077万元 2024年增至4225万元 [18] - IPO前腾讯和高榕创投分别持股11.6%和8.3% 为前两大机构投资方 [19]
IPO周报 | 影石创新登陆科创板;曹操出行、云知声通过港交所聆讯
IPO早知道· 2025-06-15 21:30
影石创新科创板上市 - 公司于2025年6月11日以股票代码"68877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A股"智能影像第一股"[2] - 本次上市募资规模达19.38亿元,位列2025年上交所(主板+科创板)整体募资额第三、科创板第一[3]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研发,产品覆盖全景新闻直播、VR看房等多元场景[4][5] - 旗下品牌"Insta360影石"全景相机2023年全球市占率达67.2%,连续六年第一,预计2024年提升至81.7%[6] - 运动相机领域2023年全球排名第二,创始人刘靖康强调"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定位[6] 曹操出行港股进展 - 公司已通过港交所聆讯,计划在港股上市,华泰国际等担任联席保荐人[8] - 2024年业务覆盖136座城市(新增85座),总GTV达170亿元(同比增长38.8%),市场份额升至行业第二[9] - 2025年Q1总GTV同比增54.9%至48亿元,订单量增51.8%,拥有超34,000辆定制车组成的中国最大网约车车队[10][11] - 2024年营收146.57亿元(同比增37.4%),毛利率提升至8.1%,2025年Q1收入和毛利率进一步增长[12][13] - 布局自动驾驶领域,2025年2月上线Robotaxi试点,计划2026年底推出L4级定制车型[11] 云知声技术及港股动态 - 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或成"港股AGI第一股",中金公司等担任保荐人[16][17] - 核心技术包括600亿参数自研山海大模型,2024年MedBench评测综合得分82.2位列第一[17][18] - 智算集群算力超184 PFLOPS,存储容量超10PB,2024年收入9.39亿元(CAGR 25%),毛利率38.8%[17][19] - 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率收窄至17.9%,2025年Q1营收保持25%同比增长,获启明创投等机构投资[19][20][21] 圣贝拉业务规模与财务表现 - 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瑞银集团等担任保荐人,旗下拥有96家高端月子中心(62家自营)[23][24] - 2024年以收入计为亚洲最大产后护理集团,市占率1.2%,2022-2024年收入CAGR达30%[25][26] - 2024年营收7.9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4225万元(2023年扭亏为盈),腾讯持股11.6%为第一大机构股东[26][27][29]
协创数据拟花40亿采购服务器 业务量增加授信额度升至205亿
长江商报· 2025-05-29 07:52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拟向多家供应商采购服务器,采购合同总金额预计不超过40亿元 [2][3] - 采购服务器主要用于为客户提供算力租赁服务,与募集说明书所列示的项目无关 [3] - 本次交易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0%以上,也达到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50%以上 [3] - 公司及子公司拟新增总计不超过80亿元或等值外币的授信额度,新增后2025年度合计授信额度不超过205亿元 [2][5]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达24.66亿元,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为19.74亿元和17.80亿元 [2][4] - 本次交易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5]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7亿元,同比增长18.11%;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4.29% [8] 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1.48亿元、46.58亿元和74.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7%、47.95%和59.08% [7]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2.87亿元和6.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7%、119.46%和140.80% [7] - 公司持续聚焦"云—边—端"一体的智慧存储与智能物联体系,营收规模及盈利能力较上期实现了大幅增长 [7] 研发投入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03亿元、1.56亿元和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55%、52.28%和53.84% [9] - 2025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4448.55万元,同比增长3.19% [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国内已授权专利达395件,其中发明专利43件、实用新型专利233件、外观专利118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件,软件著作权205件 [10] 战略规划 - 公司持续聚焦"云—边—端"一体的智慧存储与智能物联体系,深耕数据存储设备、AIoT终端及云平台、服务器再制造、AI智算中心及算力租赁业务等业务条线 [6]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物联终端制造商、综合性云服务提供商、智能存储设备制造商、服务器再制造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6] - 公司将持续加大算力服务领域布局,致力于构建全域智能算力生态,同时深耕云服务业务,力争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云服务平台 [10]
算力产业近况解读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算力产业、GPU 行业 - **公司**:英伟达、华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字节跳动、寒武纪、昆仑芯、韩 5G、海光、火山引擎、智谱、讯飞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需求与前景 - **全球和国内 GPU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因贸易摩擦,依赖国产或降配版进口芯片;国际上美国生成式多模态及 AGI 技术发展、其他地区推进大模型行业落地带动算力需求[1][3] - **未来两年存在两种情景**:贸易摩擦加剧,国产芯片需求增加;关系缓和,降配版进口芯片推动多模态应用发展,无论哪种情景算力需求都增加[3] 英伟达产品情况 - **英伟达 H20 不受青睐**:降配后性能优势减少、利润下降,头部互联网公司或云服务企业倾向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国产芯片,国产卡逐渐占据更多市场份额[1][4][5] -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 GPU 卡性价比降低**:预计 2025 年再推降配版 H20 难获大量订单,仅个别急需公司可能购买[5] - **国内公司倾向 B20 而非 H20**:H20 性能下降严重,无法满足多模态推理和 agent 应用需求;B20 架构并行速度和卡间协作更佳,单机内和集群内表现损耗小[1][11] - **B 系列降配版能满足禁令要求**:H 系列因物理架构限制,缩减显存和降低计算频率会使集群表现大幅下降;B 系列架构处理好,配置低时表现损耗小[12] 国产芯片情况 - **华为升腾系列有进展但存在不足**:升腾 910C 通过 3D 空间式设计提升单机架内算力约 25%,但缺乏 Nvlink 导致数据传输速度受限[6] - **韩 5G 芯片有突破但表现欠佳**:实现单片参数技术突破,但在组网及复杂计算中表现欠佳,高可用性材料有差距[6] - **国产芯片需补足多方面**:软硬件结合能力不足、产能问题(如寒武纪无训练卡生产能力)、良品率低,导致显存、传输速度、更新迭代及产能分布存在不足[20] 国内互联网巨头自研芯片情况 - **阿里巴巴**:通过平头哥系列服务于阿里云,用于降低成本、硬件加速和 IoT 场景[7] - **百度**:通过昆仑芯推进大模型推理商业化,与飞桨开发框架适配,实现自主可控[7] - **腾讯和字节跳动**:集中于视频解码、加速及神经网络训练等领域,字节跳动还尝试与台积电合作研发高性能多模态推理芯片[7] 应用场景与算力投入 - **推理场景资源消耗接近训练场景**:2025 年多模态推理场景资源消耗与训练相差无几,特定场景推理成本超训练成本,预计 2026 年互联网公司算力投入向推理倾斜[1][8][9] - **公有云需求未显著增长**:中小企业接入大模型 API 或构建 agent 较少,市场以头部公司自有业务为主导,社会面日常 TOKEN 消耗量相对较低[10] 市场供应与租赁挑战 - **高性能计算芯片供应情况**:英伟达 H20 大部分被头部公司购买,A100 和 A800 应用场景有限,H100 和 H800 价格昂贵,小型企业难以负担,且头部公司考虑数据安全不轻易选择外部集群[17] - **企业租赁高性能芯片面临挑战**:大规模预训练需显卡集中,推理环节需求无法分散,高性能芯片大规模使用存在市场供应量和技术困难,零星或大规模租赁不可行[2][19] 多模态技术市场情况 - **多模态技术占领市场概率高**:2024 - 2025 年末市场规模预计增长 15 - 20 倍,火山引擎大模型有效 tokens 部分来自公有云供中小企业使用[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字节跳动租赁情况**:租赁 IDC 和机房存放芯片,年初租赁算力用于抖音和豆包相关功能加速,为临时性非大规模租用 GPU[15][16] - **腾讯 GPU 采购困难**:今年一季度疯狂购买 GPU,二三月难买到,四月底五月甚至考虑向字节跳动购买,反映国内市场优质 GPU 资源争夺激烈且供不应求[22] - **非上市公司芯片情况**:昆仑芯推理效果优异,集群版每秒可处理 4000 多个 tokens,单机版能处理三四十个 tokens,P 系列推理优化后集群表现优于华为 910B;韩 5G 芯片带宽传输有瓶颈、耗电量大;海光少量采购组网测试,测试质量难保证[23][24] - **全球 GPU 市场格局及资本开支**:2025 年资本开支增长迅速,2026 年预计下降至 50%以下;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算力采购总量可能降至 80%左右,腾讯增加采购量,百度需求与今年持平但推理侧需求增加;若政策支持,百度将增加昆仑芯产能或进口芯片;2026 年华为生成芯片产能约 85 万,可能被国央企优先购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