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场

搜索文档
安徽悦己臻选完成2000万元天使融资,无人零售赛道再添创新力量!
搜狐财经· 2025-05-26 17:42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新零售领域投资机构领投 产业链相关资本跟投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迭代 无人终端网络扩张 区域化市场运营 [1] 商业模式与技术优势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以"智能终端+数据运营"为核心 瞄准"悦己型消费"趋势 [3] - 创新点包括AIoT智能系统(动态视觉识别 无感支付 温控管理) 实现"即拿即走"购物体验 [3] - 动态选品引擎基于区域消费数据自动调整SKU 降低滞销率 [3] - 设备支持模块化组装 单店落地周期缩短至3天 适配便利店 美妆柜 成人用品等多元场景 [3] 运营数据 - 已在全国落地百余家试点门店 [3] - 社区型门店日均客流300-500人次 年轻用户占比超70% 客单价45-120元 复购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市场策略 - 主攻下沉市场 聚焦产业园区 大学城 居民核心生活圈等刚性需求场景 [6] - 采用轻资产合作模式 与物业 品牌方联合运营 共享流量与数据 [6] - 供应链本地化 与区域经销商深度合作 确保商品高效配送 [6] 发展规划 - 2025年启动"百城千店"计划 重点布局长三角 华中及西南地区 目标年内铺设500家智能终端 [8] - 计划开放技术平台 与快消品牌 物流企业共建"无人零售生态联盟" 探索广告联营 定制商品等增量盈利模式 [8] - 未来试水"AI互动营销" 如美妆柜接入虚拟试妆功能 健康柜提供营养建议 [9] 行业趋势 - 无人零售行业经历早期泡沫后回归理性发展 [9] - 2024年下沉市场无人零售设备数量同比增长58% 但普遍面临货品单一 运维低效等问题 [6] - 公司以"轻量化 智能化 场景化"切入 或为行业提供新范式 [9]
同程旅行(00780):利润率持续改善,关注国际扩张表现
国海证券· 2025-05-26 12: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同程旅行作为下沉市场OTA平台龙头,持续受益于国内长短途旅游需求释放、下沉市场渗透率提升、国际业务拓展以及线上线下流量深耕下的用户增长,调整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193/221/2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0/35亿元,对应摊薄EPS为1.2/1.3/1.5元,对应P/E为16.3/14.7/12.6倍;给予2025年目标市值514亿元人民币,对应目标价24港元,维持“买入”评级[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44亿元(yoy + 13%);实现经调整净利润7.9亿元(yoy + 41%),对应经调整净利润率18%(yoy + 3.6pct)[5] 核心在线旅游平台 - 2025Q1核心在线旅游平台实现营收38亿元(yoy + 18%),经营利润率29.2%(yoy + 6.6pct)[6] - 交通票务:2025Q1实现营收20亿元(yoy + 15%),国际机票销量同比增长超40%[6] - 住宿预订:2025Q1实现营收12亿元(yoy + 23%),国际酒店间夜量同比增长超50%[6] - 其他:2025Q1实现营收6亿元(yoy + 20%),酒店管理业务平台运营酒店超2500家,另有超1400家筹备中;4月17日宣布收购万达酒店管理100%股权[6] 度假业务 - 2025Q1度假业务实现营收5.9亿元,同比下降11.8%;公司致力于提高运营效率,探索用户需求[6] 用户表现 - 2025Q1平均月付费用户数4650万人(yoy + 9.2%),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12个月年付费用户数2.47亿(yoy + 7.8%),12个月累计服务人次增长7.3%至19.6亿[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非一线城市注册用户数超87%,2025Q1微信平台新付费用户约68%来自非一线城市[6] 盈利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341|19320|22120|24926| |增长率(%)|46|11|14|1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974|2697|2987|3493| |增长率(%)|27|37|11|17| |摊薄每股收益(元)|0.87|1.16|1.28|1.50| |ROE(%)|9|11|11|11| |P/E|21.68|16.32|14.74|12.60| |P/B|2.20|1.92|1.67|1.49| |P/S|2.54|2.28|1.99|1.77| |EV/EBITDA|10.87|8.89|7.87|6.85|[7]
连锁酒店的下沉战火,已经蔓延至县城咖啡
36氪· 2025-05-26 10:22
尚客优悦2.0产品升级 - 尚客优悦2.0围绕"咖啡生活方式"进行四大维度升级:新场景、新住宿、新空间及新体验,首家门店落地温州平阳县 [1] - 产品理念为"是酒店更是咖啡馆",打破传统大堂布局,以沉浸式咖啡场景贯穿公共区域,前台提供从入住到咖啡制作的一站式服务 [2] - 设计动线将单一住宿空间转化为集酒店、咖啡馆、休息站、商务洽谈区于一体的综合空间,整合社交、办公、睡眠场景 [4] - 配备全空间智能化设备包括AI机器人、智能储物柜、智能语音助手等,提升运营效率并满足年轻人需求 [4] - "π客房"设计通过可变换家具组合满足住宿、办公、健身等多种需求 [4] 酒店+咖啡商业模式 - 行业呈现三种主流形式:酒店联名咖啡品牌(如华住+COSTA日均销量增长35%)、融入咖啡基因(喆啡酒店非房收入占比27%)、自营咖啡品牌(如万咖啡) [9][10] - 咖啡与酒店场景天然适配,67.5%消费者因提神需求喝咖啡,35.8%为社交需求 [8] - 酒店现成业态可为咖啡节约超五成成本(租金和人力成本占咖啡定价55%以上) [13] - 尚客优悦2.0通过24小时咖啡馆实现"一店多卖",提升公区坪效,开辟多元盈利渠道 [4] 下沉市场战略 - 咖啡消费从精英转向平民,星巴克已突破1000个县级市场,瑞幸、库迪、幸运咖在下沉市场门店占比达40%-70% [6] - 预计2030年中国个人消费66%增长来自下沉市场,规模达65.3万亿元 [13] - 华住全季、首旅睿柏云、锦江欧暇地中海等中高端品牌加速布局县城,万豪等奢华酒店也开始下沉 [13] - 小镇青年将一二线消费模式带回家乡,推动咖啡消费下沉 [6] 第三空间转型 - 酒店从住宿场所演变为融合社交、办公、休闲的"第三空间",Z世代推动个性化、社交化升级 [14][15] - 亚朵提出"第四空间"概念,将大堂改造为24小时图书馆;全季打造禅意茶室;万达推出电竞酒店品牌竞胜 [15][17][18] - 星巴克开创的"第三空间"模式被引入酒店,尚客优悦2.0通过咖啡空间实现场景自由切换 [4][15] - 传统中端酒店竞争转向提供智能融合的多元空间,大堂因"第三空间"获得多元属性 [19][20]
浦银国际:下沉与细分赛道驱动OTA行业持续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5-23 16:11
旅游市场增量空间 - 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复苏,四个方面因素拉动增量空间增长:低线市场消费者(市场规模庞大、消费支出增速高于高线城市、OTA渗透率待提升)、银发一族(有钱有闲、愿意为高质量出行买单)、Z世代(出游热情高涨、出行主力军)、出境入境游恢复(政策刺激和航线覆盖恢复驱动)[1] 旅游单价趋势 - 疫情后航班和酒店数量快速回升,酒店和机票价格承压,但单价下降趋势预计2025年趋稳,旅游群体结构性变化将缓解单价压力[2] OTA平台业务增长驱动 - OTA平台深度参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渗透率提升推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内消费者为主要使用人群,但通过整合多项业务生态能力,在"出行+"拓展中延伸,构建多元化增长曲线[3] - 中国OTA平台持续扩张业务范畴,携程等通过收购和自建进入海外市场,同时推出度假业务,受益于出入境游恢复和定制出行热度[4]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居民出行需求旺盛、文旅行业高景气度,OTA平台受益于出行人数提升和出入境游恢复,业务需求持续增长,竞争格局稳定,业务多元化发展驱动业务提升[5]
下沉市场外卖新势力,跑腿快车在巨头阴影下的本土创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2 16:10
下沉市场即时配送行业概况 - 消费升级与数字化转型推动即时配送服务在下沉市场拓展应用场景,成为释放消费活力与经济潜力的重要力量[1] - 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的独特性使其成为外卖行业关键增量空间,2014-2024年中国即时物流用户规模从1.24亿人增长至7.99亿人[2] - 2024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16357亿元(同比+7.2%),渗透率28%,预计2027年达19567亿元,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和乡镇[4] - 2024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729亿元(同比+4.3%),增速持续高于城镇(421166亿元,+3.4%),显示乡村消费市场更强潜力[7] 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 - 美团、京东、饿了么三大巨头通过"0佣金+骑手社保"(京东)、"百亿补贴"(美团)、"饿补超百亿大促"(饿了么)争夺下沉市场份额[11] - 本土平台如跑腿快车以"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切入,构建"外卖+跑腿+代驾+共享充电+特产商城"多元服务矩阵,覆盖全国20余省2000多个乡镇[17] - 头部平台受限于配送成本高和本地化响应慢,而本土平台通过轻量加盟模式吸引1000多名乡镇合伙人、15万合作商家,实现高效覆盖[16] 用户特征与需求洞察 - 下沉市场核心用户为25-44岁人群(占比80%),女性占67.01%,超六成用户每周点外卖3次以上,熟人社交决策链显著[19] - 乡镇用户主要痛点:高峰期骑手短缺(近五成)、起送费偏高(超六成)、地址模糊导致配送问题(近七成)、售后责任划分不清(超八成)[13] - 跑腿快车依托本地骑手"熟人身份"提供情感化服务,农忙季推出田间套餐等敏捷响应策略,建立本土化护城河[19] 政策与技术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快递进村""外卖下乡"优化乡镇商业体系,降低配送成本并提升服务覆盖,为行业扎根乡镇奠定基础[10] - 本土平台运用AI和大数据优化调度算法,结合轻量加盟模式快速扩张服务网络,如跑腿快车形成多端联动的一站式生态[17] 行业发展趋势 - 下沉市场竞争本质是本土化能力较量,本土平台需在规模扩张中保持"服务温度"以维持长期竞争力[21] - 随着政策加码和技术迭代,下沉市场有望成为即时配送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21]
四年五闯港交所,杭州“初代网红”IPO了
搜狐财经· 2025-05-18 05:41
公司概况 - 绿茶餐厅是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的品牌[2] - 公司以杭帮菜为根基融合粤菜、淮扬菜主打"新中式融合餐饮"并开发了"面包诱惑""绿茶烤鸡"等创意菜品[4][5] - 首店曾创下日翻台14次的纪录是杭州餐饮界的"初代网红"[5] 上市历程 - 公司自2021年3月起五次冲击IPO最终于2024年5月16日成功登陆港交所[5][6] - 上市前创始人王勤松与路长梅夫妇持股65.8%身价超过30亿港元[7] 市场定位与策略 - 人均消费价格从2021年的60.5元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57.7元坚持高性价比路线[16] - 截至2024年12月10日已开设461家餐厅覆盖中国21个省份重点向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扩张[16] - 计划2024-2027年分别新开120家、150家、200家、213家餐厅继续下沉市场布局[17] 行业竞争与挑战 - 餐饮行业面临消费支出减少导致的外出就餐意愿下降业绩下滑是普遍难点[23] - 参考同行小菜园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翻台率仅2.8次/天海底捞为4.0次/天显示下沉市场经营压力[19] - 公司需在翻台率提升难、客单价下探等问题中平衡供应链与经营利润[19] 发展前景 - 海底捞2024年超70%加盟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显示下沉市场仍有发展空间[20] - 公司计划通过爆款菜品、亲民价格叠加情怀元素在下沉市场获取理性消费者[23] - 规模化扩张是验证商业模式可行性并获取行业下半场入场券的关键[23]
卡片机在拼多多翻红,国产相机如何迎战海外大牌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12:55
行业趋势 - Z世代年轻人追捧卡片机,喜欢其糊糊的画质和独有的氛围感,不惜到二手市场高价入手 [1] - CCD成为卡片机的代名词,新一代卡片机具有可爱外壳、热门IP联名、美颜和复古滤镜等功能 [1] - 卡片机轻巧易操作,价格远低于微单和单反,被Z世代视为"情绪价值器" [2] - 2020年左右CCD卡片机成为"电子古董",二手市场价格水涨船高,供不应求 [2] 公司策略 - 广东相机商家转型,在拼多多发现学生群体有记录生活需求,推出高性价比卡片机 [1] - 拼多多"百亿减免"和"千亿扶持"计划降低经营成本,同等利润下价格可低于其他平台20% [1] - 科美锐电商运营黄文发现下沉市场细分人群机会,学生群体对价格敏感,更关心颜值和轻便 [4] - 商家精准定位学生群体需求,研发100多元的卡片机,增加多种滤镜模式和AF变焦镜头技术 [5] - 商家注意到女学生在意自拍,将侧屏改为向上翻转屏幕和前后双屏,带动销量增长 [6] 产品表现 - 科美锐上架的第一款卡片机6400万像素,18倍数码变焦,当年卖出30万台 [5] - 丁辉推出的前后双屏卡片机售价140多元,一年卖出30多万台 [6] - 张云的拼多多店铺每年保持70%的增速,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5][6] - 黄雅亿用高质价比产品切入拼多多16-25岁年轻人,月销售额稳定在百万元 [7] 市场拓展 - 广东相机商家将学生群体细分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上架更细分产品 [7] - 科美锐上架可拍摄月亮的相机,为大学生提供千元的摄影入门装备 [7] - 商家计划与知名IP联名,打响国产相机品牌知名度 [8] - 丁辉的出海业务中,美国市场占比超过六成,拼多多业务体量帮助业务稳健发展 [8] 平台支持 - 拼多多"百亿减免"推出后,黄雅亿预估推广费每年可省下数十万元 [8] - 拼多多"千亿扶持"项目重点扶持新质商家,助力国产相机迎战大牌 [7] - 平台经营门槛降低,百亿补贴的费比不超过2%,商家可将拍立得价格打到三四百元 [8]
奥乐齐昆山首店单日破110万,“社区超市战”打响?
36氪· 2025-05-15 07:56
奥乐齐中国战略转型 - 公司从2019年高端精品超市定位调整为平价社区超市,2023年SKU精简至1600种,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90% [2] - 目前在中国打造13个自有品牌系列,定价9.9元及以下的低价商品超500款,占SKU总量1/4 [2] - 采取500-1000平方米社区店模式,不收取会员费,上海已布局65家门店覆盖14个行政区 [2] 供应链与本地化优势 - 昆山店通过"产地直供+全程冷链"实现澳洲谷饲牛腩成本压缩,生鲜商品从分包到门店不超过24小时 [4] - 80%以上供应商来自本土,长三角和山东为主要供应基地,与昆山天福农场等建立直采通道 [4] - 生鲜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形成"区域供应链闭环"支撑低价策略 [4] 县域市场消费潜力 - 昆山首店单日客流突破10万人次,销售额110万元,该市2024年GDP达5380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 [1] - 2024年全国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连续三年超中心城市 [11] - 小镇中青年月均线上消费1000元以上占比达80.4%,消费活力接近一线城市 [11] 行业竞争格局 - 盒马NB以每月超20家速度在长三角扩张,门店数达200余家,实现"生产-配送江浙沪24小时达" [7][9] - 沃尔玛试点300-500平社区小店,SKU约2000个,主打"天天平价"并计划结合美团生态打造1小时生活圈 [9] - 2025年盒马NB计划新增200家门店重点布局长三角"千亿县",朴朴超市将下沉至长乐等县级市 [13] 行业发展趋势 - 零售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至上,38.2%超市企业2024年销售正增长但净利率超3%的不足15% [13] - 未来竞争聚焦生鲜供应链升级、全渠道布局(线下+小程序+第三方平台)、差异化商品创新 [13] - 社区超市竞争核心转向供应链优化与用户需求洞察,非单纯价格战 [14]
南京“孩子王”,母婴童赛道带头“冲”
南京日报· 2025-05-15 07:44
公司业绩表现 - 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00.81万元 同比增长165.96% 呈现"三位数"增幅 [1] - 二季度乘势完善生态 AI大模型助力运营 新一代门店6月开业 新增健康零食、二次元衍生品等专区 [1] 商业模式创新 - 首创"商品+服务+社交"多功能线下超级儿童社区 经营面积近6000平方米 引入会员制和育儿顾问取代传统售货员 [1] - 构建App、小程序、社群等数字化平台 电子价签实现商品全链路追溯 人脸识别AI数字人提供个性化推荐 [2] - 自主研发AI智能体系统 包括排班专家、订货专家等 订货方案基于三维建模 突发需求48小时内闪电补货 [2] - 获腾讯智慧零售"全域数字化经营2024年度榜单"全场大奖 与李宁、伊利等老品牌比肩 [2] 下沉市场拓展 - 三四线城市婴童用品销售额增速明显高于一线 消费者对高性价比需求增长 [3] - 开放大店加盟 试点23个仓店覆盖9城 孵化面向下沉市场的"精选店" 四川广汉首店660平方米营业面积客流爆满 销量环比提升43%-62% [4] - 收购乐友国际获取社区店运营经验 深入内蒙古、河南、浙江、贵州等地下沉市场 [4] 供应链优化 - 智慧物流中心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华北天津10万平方米新物流园3月投产 实现高效库存共享和快速配送 [5] - 自主研发同城即时零售系统 推出一小时达、全城送、半日达等配送产品 [5] 生态圈布局 - 2024年完成对乐友国际全资收购 与火花思维合作开发素质教育产品 [7] - 与字节跳动火山引擎共建AI伴身智能硬件孵化器 通过垂类大模型实现智能选品和精准营销 [7] - 定位为服务商而非零售商 强调构建关系网和生态协同 [7] 行业背景 - 中国母婴市场规模从2010年1万亿元增长至2018年超3万亿元 年均复合增速14.8% [2]
2025年县域经济扶持:鲲鹏共享科技如何实现三四线城市铺设计划?
搜狐财经· 2025-05-15 07:29
下沉市场潜力 - 三四线城市共享充电宝渗透率不足30%,每10个需要充电的人中有7个可能因找不到设备而流失 [3] - 三四线城市居民在本地生活服务上的支出年增速达18%,远超一二线城市 [3] - 县域经济扶持政策密集出台,2025年中央财政划拨50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其中对"数字生活服务"企业的补贴高达30% [6] 公司战略与模式 - 采用"城市代理+区域合伙人"双层架构,城市代理负责本地资源对接,区域合伙人承担设备维护和用户客服并分享70%流水收益 [8] - 定位为"县域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通过对接政策获取补贴和资源支持 [6] - 避开一二线红海市场,主攻餐饮、娱乐等"熟人社交场景",与地方政府共建"便民充电网络" [8][12] 运营策略与创新 - 动态定价策略:闲时1元/小时,峰值2元/小时以平衡体验与收益 [8] - 设备定制化:外壳印制本地景点和方言标语增强亲切感 [12] - 异业联盟:与奶茶店、网吧推出"充电满2小时送1杯柠檬茶"活动,用户留存率提升40% [12] - 网格化管理:每500米×500米配备1名"充电管家"负责设备巡检和用户答疑 [12] 技术解决方案 - 设备防尘防水设计使故障率降低至0.8% [12] - 智能调度系统通过AI预测用电高峰并提前调拨设备 [12] - 免押金渗透覆盖95%县域用户,与微信支付分、支付宝芝麻信用打通 [12] 案例与成效 - 四川某县级市合伙人3个月内铺设80台设备,月流水突破6万元远超当地平均水平 [11] - 通过用户充电行为数据为县域商业体提供客流分析报告换取免费点位资源 [8] 未来规划 - 目标成为"县域流量入口",未来嫁接本地团购、招聘、相亲等增值服务 [14] - 计划通过1000个县城的网络效应反攻一二线城市的"缝隙市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