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新引擎!政策红利叠加消费场景创新激发“中国游”与“中国购”双重热潮
央视网· 2025-09-27 15:30
政策驱动与服务消费扩大 - 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带动入境消费、边境旅游与服务型消费协同升温 [1] - 政策将优化离境退税服务列为重点任务,旨在让境外游客买得方便、退得顺畅 [11] - 政策提出持续深化购在中国品牌打造,开展服务消费季活动,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 [17] 入境消费与旅游市场表现 - 今年1至8月,外国人入境5126.8万人次,同比上升27.8% [3] - 在新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7月以来日均进出人员超3万人次 [6] - 在内蒙古,前8个月满洲里市接待游客总人数656.97万人次,旅游总花费110.7亿元 [8] 离境退税服务成效 - 截至8月底,全国离境退税商店数量突破1万家,前8个月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7.5%,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2.5倍 [3] - 前8个月,北京双枢纽机场验核离境退税申请单26819张,同比增长223.98%,验核申请单总金额8.32亿元,同比增长92.77% [11] - 前8个月,深圳海关验核离境退税申请单2.14万票,同比增长6.95倍,验核商品金额7.4亿元,同比增长1.89倍 [13] 支付便利化与消费场景创新 - 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已覆盖全国95%以上重点商圈与景区,外籍游客可直接使用Visa、Mastercard、Apple Pay完成支付 [16] - 北京设立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上海启用全国首台离境退税自助开单机,深圳推行海关一单一包免拆封验核模式 [11] - 入境免签等政策红利叠加消费场景创新,激发境外游客中国游与中国购双重热潮 [4] 海南离岛免税市场 -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自2020年7月1日起,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提升至10万元,并取消单件商品免税限额 [19] - 新政实施以来截至9月11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超2000亿元,免税购物人数3000万人次 [19] - 海南共有12家离岛免税店,并推出邮寄送达、即购即提等多种便捷提货方式 [17][19]
迎战“十一”黄金周 金融助力服务消费升温
中国经营报· 2025-09-27 02:31
国庆旅游市场预订高峰 - 国庆假期出游高峰预计从9月27日持续至10月12日 机票、酒店、景区门票等核心产品预订量大幅超越去年同期 [1] - 各地开展文旅消费活动并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 [3] - 美食游、文物游、考古游、博物馆游、工业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3] 金融机构布局与措施 - 交通银行结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配套开展营销活动 上线"国补贷"专项产品 消费贷款咨询量和申请量显著增加 家用汽车、家居家装等场景类贷款上升明显 [3] - 招商银行信用卡基于"游、购、逛"三大场景推出营销活动 提供爆款酒店优惠券、机票专属优惠、境外旅行三重补贴以及66元购100元消费券 [4] - 中国银行建议拓展场景金融 聚焦以旧换新、汽车家居、文化旅游等关键消费场景 创新个性化消费贷、联名信用卡等产品 [5] 服务消费政策支持 -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 [7]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支持 [7] - 政策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涵盖文化旅游、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健康医疗等多个板块 [8] 服务消费发展现状与潜力 - 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 前7个月新增贷款比去年全年多630亿元 [9] - 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升级成为服务消费比重提升的重要基础 新服务消费持续涌现创造新的消费场景 [7] - 服务零售额及人均教育休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快速增长 市场亮点纷呈 多元化的消费增长点得到激活 [8] 银行服务消费支持建议 - 加强场景生态共建 联合电商平台、线下商圈、服务机构打造共生生态 覆盖从预订到售后的全流程 [9] - 基于大数据构建多维度信用评估模型 将消费行为、社交数据等纳入授信维度 破解新市民和县域居民融资可得性偏低问题 [9] - 加大对餐饮、文旅等传统服务消费支持 重点布局数字医疗、在线文娱、绿色服务等新型领域 通过供应链金融模式为中小服务商户提供无抵押信贷支持 [9]
服务消费提质扩容,2025“秋享康养”齐鲁服务消费季启动
齐鲁晚报· 2025-09-26 22:46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2025"秋享康养"齐鲁服务消费季・"颐养泰山"金秋嘉年华暨第七届山东省诚信家政进社区惠民促消费活动,于9月26日在泰安市启动 [1] - 活动由山东省商务厅与泰安市政府联合主办 [1] - 活动是全国首次将康养、家政、中医药、就业四大领域融合开展的服务消费活动 [10] 政策与行业倡议 - 山东省商务厅为第七批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入驻企业代表授牌 [3] - 山东省家政产业协会、养老协会等22家省级行业商协会联合发布《诚信服务惠民消费倡议书》,承诺"惠民至上、诚信为本、质量立业、服务为民" [3]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活动创新采用"展示+互动+体验+消费"的形式,涵盖康养设备、智能装备、养老服务等20多个门类 [5] - 活动集"展示、互动、体验、消费、就业"五大功能于一体 [5] - 设立智享康养展示区、国潮新风·中医惠民行专区、诚信家政惠民展示区、才汇家政·E职未来互动区等多个特色专区 [5] 参展企业与产品亮点 - 智能护理床、防跌倒检测仪、AI面诊仪等设备在智享康养展示区亮相,推动智慧康养进入家庭 [5] - 山东宏济堂、泰尚黄生物科技等企业在中医惠民行专区融合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开展药膳试饮、理疗调养等活动 [5] - 山东大嫂、京合家政、颐养健康集团等企业在诚信家政惠民展示区推出"敬老月惠民行",订单超千单 [5] - 山东坤安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AI中医舌诊多维智能分析仪"全国首秀 [6] - 上海中进宏康进行"氧浴多功能房车"山东首秀 [6] - 智能护理床、电动移位机、电动升降座便椅等智慧适老化产品集中发布 [6] 惠民促消费措施 - 活动期间发放惠民消费券1万份 [9] - 向80岁以上老人赠送2000余份助老礼包 [9] - 适老化改造产品购买享受30%国家补贴 [9] - 通过"儒管家"诚信家政平台开展"1元抢购"额温枪、安全应急包等活动 [9]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活动探索出服务消费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10] - 山东省将持续推进"诚信家政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将更多优质服务送进家庭 [10]
新华时评:顺应民生期待激发服务消费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9-26 10:46
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 - 多部门出台政策举措扩大服务消费并升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以推动消费提振发力[1]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支持消费扩容升级[2] - 推出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放宽中高端医疗及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等新举措[1] 消费需求与供给改善 - 服务消费需精准对接更高的民生期待包括满足基本服务需求与个性化需求以转化消费意愿为实际行动[1] - 针对服务消费中低端化同质化供给过剩和专业化个性化供给不足等问题改善服务环境增加优质普惠服务供给[1] - 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并推动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1][2] 消费领域与增长潜力 -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餐饮出行旅游文娱等服务消费热度持续攀升[1] - 增开银发旅游列车并促进健康消费以挖掘更多消费潜力[2] - 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以激活消费[1]
顺应民生期待激发服务消费新活力
新华网· 2025-09-25 19:45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的"增长极",一头系着群众生活的"幸福线"。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餐饮、出行、旅游、文娱等服务消费热度持续攀升。近日,多部门出台政策举措 扩大服务消费、升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持续推动消费"主引擎"提振发力。政策支持下,消 费市场更多激发活力、释放潜力,关键在于顺应民生期待、真正满足群众所需所盼。 激活消费,需提升服务暖意,精准对接更高的民生期待。当人们走进餐厅既能吃上有烟火气的菜品还能 体验特色文化,在家附近"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等基本服务需求被满足,轻点手机引导代 厨、宠物服务等个性化需求被关照,更多消费意愿将不断转化为现实的消费行动。 城乡居民既是提振消费的主体,也是国家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始终将目光投向民众的真实关切,倾听他 们的心声,回应他们的期待,让服务供给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就能真正点燃服务消费引擎,为经济高 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张紫祎) 激活消费,要改善服务环境,增加优质普惠的服务供给。针对服务消费中低端化、同质化供给过剩和专 业化、个性化供给不足等问题,近日推出的"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 事""放宽中高端医疗 ...
新华时评|顺应民生期待激发服务消费新活力
新华网· 2025-09-25 15:35
政策支持与服务消费 - 多部门出台政策举措扩大服务消费并升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以推动消费提振发力 [1]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打出政策组合拳以挖掘消费潜力 [2] 服务消费市场趋势 -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餐饮、出行、旅游、文娱等服务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1] - 服务消费市场存在低端化、同质化供给过剩和专业化、个性化供给不足的问题 [2] 服务供给优化方向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并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以改善服务环境 [2]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并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 [2] - 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推动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2] 消费潜力激发关键 - 提升服务暖意,通过满足基本服务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如代厨、宠物服务)将消费意愿转化为消费行动 [1] - 抓好已有政策落地见效,将政策红利切实传导至服务消费经营主体和消费者 [2]
文化·视点|延长营业时间、推行免预约,如何做好“文博消费”文章?
新华社· 2025-09-25 14:04
"关键是要建立多元合作机制、完善收益分配机制、优化办展政策环境,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熊海 峰说,创新办展、市场化办展并非削弱文博场馆的公益性,而是通过模式创新和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 能、传播效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延长营业时间、推行免预约,如何做好"文博消费"文章? 新华社记者杨湛菲 伴随全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关注度提高,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在节假日,一些热门 馆"一票难求";文博消费持续升温,成为文旅融合和服务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日前发布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结 合实际、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 人民群众对博物馆工作怀有新期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乔云飞表示,一方面增强供给能力,通过大馆带 小馆,巡展、借展、联合办展、"云展览"等方式,把更多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另一方面提升服务质 效,科学实施预约机制,丰富优质文博内容,优化参观线路,提升公众参观体验。 三星堆博物馆寒暑假和部分节假日闭馆时间从18时延迟至20时;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9月起全面 推行个人参观免 ...
延长营业时间、推行免预约,如何做好“文博消费”文章?
新华网· 2025-09-25 13:27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延长营业时间、推行免预约,如何做好"文博消费"文章? 新华社记者杨湛菲 伴随全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关注度提高,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在节假日,一些热门 馆"一票难求";文博消费持续升温,成为文旅融合和服务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日前发布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结 合实际、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 人民群众对博物馆工作怀有新期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乔云飞表示,一方面增强供给能力,通过大馆带 小馆,巡展、借展、联合办展、"云展览"等方式,把更多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另一方面提升服务质 效,科学实施预约机制,丰富优质文博内容,优化参观线路,提升公众参观体验。 三星堆博物馆寒暑假和部分节假日闭馆时间从18时延迟至20时;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9月起全面 推行个人参观免预约;湖南搭建"湘见万年"文博特展矩阵联动传播平台,提高省内博物馆资源流动 性……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各地积极探索激活文博资源活力,让文化服务更贴近群众需求。 展览的影响力和流量,折射中国当下文旅消费热度、实力和潜 ...
文化·视点丨延长营业时间、推行免预约,如何做好“文博消费”文章?
新华网· 2025-09-25 11:13
文博消费市场增长态势 - 全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关注度提高推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热门场馆在节假日出现一票难求现象[1] - 文博消费成为文旅融合和服务消费的重要增长点[1] -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13个月展期内吸引277万人次观众 收入达7.6亿元 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350亿元[2] 政策支持与机制创新 - 国家出台措施鼓励延长热门文博场馆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 推行免预约机制[1] - 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 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和数字产品[3] - 推动市场化方式举办的文化展览进入商场 社区和公园等场所[3] 场馆运营与服务优化 - 三星堆博物馆将寒暑假和节假日闭馆时间从18时延迟至20时[1] - 上海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自9月起全面推行个人参观免预约[1] - 湖南搭建文博特展矩阵联动传播平台 提高省内博物馆资源流动性[1] 文创产品开发与商业化 - 文创年度销售额达亿元的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多[3] - 多家博物馆年度销售额在2亿元至5亿元区间 包括上海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等[3] - 爆款文博文创单品销售总量超10万件 部分单品收入可达500万元以上[3] 产业发展与未来趋势 - 优化预约方式可释放周边经济 夜间经济与错峰消费潜力[2] - 建立多元合作机制和完善收益分配机制是关键发展路径[3] - 科技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为旅游目的地提供更多体验场景和消费空间[4] - 文博消费将越来越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局限于城市和热门场馆[4]
加大消费信贷投放 金融支持服务消费扩面提质
经济日报· 2025-09-25 07:59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发挥金融、财政等政策合力,从供需两端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1] -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经济转型调整的宏观背景下,提振服务消费作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的必要性不断凸显 [2] 具体金融支持工具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旅游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信贷投放 [2] - 截至新闻发布时,金融机构申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近600亿元,涉及经营主体近4000家,贷款5700多笔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2024年的5000亿元扩大至8000亿元,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可享受政策优惠 [3] - 今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教育、旅游领域等项目近100项,签订贷款合同约119亿元 [3] 信贷投放成效与结构 - 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 [5] - 今年前7个月的新增贷款比去年全年新增贷款多630亿元 [5] - 截至7月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04万亿元,比年初新增346亿元,同比增长5.34% [7] 金融机构业务举措与创新 - 金融机构聚焦食、住、行、游、购、娱等重点消费领域,扩大高质量信贷供给 [5] - 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集聚区和相关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加快传统消费转型升级 [6][7] - 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支持,例如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推出信用卡分期优惠、专属信贷产品、贷款利率优惠等 [7] 细分领域发展机遇 - 服务消费涉及面广,金融机构加快深耕细分领域,增加优质文旅、体育等消费领域信贷支持 [8] - 银发经济是服务消费的细分领域之一,政策推动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培育智慧健康养老、老年用品制造等潜力产业 [8] -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渐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为金融机构在养老、托育、家政等民生领域以及数字消费、文娱体育等新业态创造更多机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