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
搜索文档
不给美国面子!土耳其将继续购入俄天然气,能源安全才是硬指标
搜狐财经· 2025-10-06 02:12
土耳其能源政策立场 - 土耳其将继续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可用供应商采购天然气,无计划跟随美国要求停止购买俄罗斯天然气 [1] - 土耳其强调稳定供应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必须无差别获取资源以确保供应不中断,坚持民生优先于外交 [3] - 土耳其的立场是基于实用主义原则,并非简单选边站,目标是保证自身能源供应安全 [5] 土耳其能源供应战略 - 土耳其天然气公司将继续推进供应商多元化并扩大国内生产,以提高能源安全系数,防止单一供应商卡脖子 [5] - 尽管推行多元化,俄罗斯在土耳其天然气供应格局中依然占据大头 [5] - 土耳其将继续从俄罗斯获取天然气是基于已达成的协议,这是其既定战略而非权宜之计 [8] 美国能源战略与意图 - 美国希望北约成员国停止购买俄罗斯油气,以便美国能源能够取代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和石油供应 [6] - 美国推动能源替代的表面理由是为加快乌克兰和平进程,但实质是扩大本国能源产品出口市场 [6][9] - 克里姆林宫指出美国意图是迫使全世界为美国石油和液化天然气支付更高价格 [7] 欧盟能源政策现状 - 欧盟制定目标计划到2027年彻底舍弃俄罗斯化石燃料 [5] - 但欧盟内部存在分歧,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俄罗斯能源大户坚决反对淘汰计划并继续购买 [5][9] - 俄罗斯警告欧盟针对其能源的限制将导致其要么高价购买替代品,要么通过第三方间接进口俄罗斯资源 [8] 地缘政治与能源市场动态 - 土耳其作为非欧盟成员国但重要的北约成员,在俄乌冲突后未加入西方对俄制裁,保持了与俄罗斯的能源进口和密切外交关系,形成微妙平衡 [5] -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作为欧亚桥头堡及其在能源管道运输线上的关键角色,决定了其难以跟随美国能源政策节奏 [8] - 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对土耳其而言存在运输周期长、价格谈判和供应稳定性等风险,尤其在冬季用气高峰期间风险更大 [9]
一边电力过剩,一边新能源发电不够用?一口气了解中国电力体制
搜狐财经· 2025-10-06 01:06
电力供需核心矛盾 - 当前电力供给端核心矛盾在于发电能力由21世纪技术建成,但调度系统仍沿用20世纪体制,不能简单概括为“过剩”[1] - 2024年发电装机容量增速达14.6%,是用电需求增速6.8%的2倍多,但弃光弃电现象持续,每年浪费的清洁电力价值上千亿[2][3] - 2024年7-8月中国用电量连续破万亿千瓦时,用电增速多年超GDP增速,新能源新增发电量跟不上需求增长,新的大型煤电项目仍在审批开工[3] 发电装机与发电量差异 - 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2024年达334862万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风电和太阳能新增装机356吉瓦,是欧盟新增量的4.5倍,几乎相当于美国风光总装机[2] - 风电、光伏“看天吃饭”,年实际运行时间远低于火电,导致局部时空过剩,风大、光好时新能源产能骤增,超出电网承载能力且多非经济核心区,电力无法外送只能浪费[5] -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633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2] 区域电力不平衡 - 电力供需存在显著区域不平衡,2024年内蒙古发电量8344亿千瓦时,广东用电量7355亿千瓦时,江苏用电量8487亿千瓦时,山东用电量6773亿千瓦时[7] - 新疆发电量5307亿千瓦时,四川发电量6780亿千瓦时,浙江用电量4646亿千瓦时,云南发电量4957亿千瓦时,凸显发电区域与用电负荷中心错配[7] 新能源发展驱动力 - 政策脉冲效应推动增长,2025年是“十四五”与碳达峰关键节点,为完成目标项目集中冲刺[9] - 技术驱动提升经济性,过去十年光伏发电成本下降90%,风电技术快速迭代,清洁能源性价比提升吸引资本涌入[9] - 全产业链规模化优势明显,掌握风光电全产业链,从原材料到电站建设成本低、速度快,集中并网后增量显著[9] 电力系统结构性挑战 - 物理层面存在时空错配,需靠更先进输电技术、大规模储能设施、智能电网及智能电表引导错峰用电解决西北风光向东南输送难题[12] - 市场机制滞后,健康电力市场应实时波动电价,而当前交易机制滞后,新能源波动放大现货市场风险,居民电价长期稳定无法传递真实信号[12] - 体制存在利益壁垒,跨省交易存在省间壁垒,地方优先消纳省内电力以保就业税收,电网兼具公共服务与资产运营双重角色[12] 战略调整与安全保障 - 加速建设核电、大型水电,2024年新增核电装机同比增长183.4%,新增水电增长46.2%,其中抽水储能占比超一半[9] - 2023年火电投资增长38%,在建装机达2015年以来最高,未来两三年还会有新电厂投产,这种冗余是电网安全的“压舱石”[9] - AI数据中心、光伏电池、电动车等新经济引擎是用电大户,尤其在东南沿海,为避免这些产业拉闸限电必须保留火电填补缺口[9] 行业影响与改革方向 - 民企光伏存在被国企“挤压”可能,在电力消纳困难地区调度指令存在博弈空间,大型国企在资源协调、获取优先权上天然更具优势[14] - 挑战已从“保供”转向“消纳与平衡”,需解决调度、交易、定价等系统性改革难题,改革势在必行但触及深层利益而艰难[14] - 掌握全球新能源主导权,从被动石油消费国转变为电力技术、产品与基建输出方,光伏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原材料产能占全球八成[12]
《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创新驱动 应势而行 加快推进煤炭装备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 2025-10-04 10:07
文章核心观点 - 煤炭装备产业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其高质量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 - 《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煤炭装备产业指明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标志着行业进入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的新阶段 [3][4] - 指导意见通过技术攻关、产业协同、机制创新“三位一体”的系统布局,旨在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市场”全链条,加速行业转型 [10] 煤炭装备的战略定位与现状 - 2024年,中国原煤产量达47.8亿吨,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63.9%,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3.2%,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难以替代 [4] - “十四五”期间,行业实现了钻锚一体化快速掘进装备、特厚煤层10米超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300吨级国产矿用卡车等突破性成果 [4] - 行业面临新挑战,包括超千米深井、极薄及特厚煤层等复杂开采条件占比提高,以及露天煤矿产量占比上升,对装备可靠性和工况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 [4] - 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瓶颈,高端材料、高精度传感器、特种工业软件等对外依存度较高,极端工况装备可靠性不足 [5] 煤炭装备高质量发展路径 - 发展路径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目标构建自主可控的能源关键装备供应链和产业链 [6] - 底层技术自主化:重点攻克高硬度岩体截割材料、高功率密度防爆传动系统等基础部件,以及多群组装备自适应协同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 [6] - 关键装备高端化:加速研制深井井筒机械破岩、硬岩高效掘进、超千米深井智能开采、露天矿无人驾驶卡车等智能采掘与高效运输装备 [7][8] - 成套装备与工程应用:重点突破年产千万吨级工作面、千米深井等井工开采及特大型露天矿开采成套装备,推进超长距离、超大运量管道输煤系统建设与示范工程 [8] 产业创新生态与支撑体系 -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推行“研发投入视同利润”考核机制,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9] - 构建开放产业协同生态:建设国家级试验验证平台,组建“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联合体,培育首台(套)装备检测认证机构 [9] - 完善标准质量体系:制定智能开采、绿色运输等重点领域标准,推行“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融合路径 [9] - 强化政策保障:建立首台(套)装备“采购绿色通道+保险补偿”机制,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煤矿智能化改造,鼓励创新融资租赁商业模式 [9]
乌克兰多地能源设施遭袭,部分区域实施用电限制
搜狐财经· 2025-10-03 18:34
当地时间10月3日,乌克兰能源部发布报告称,截至当日,该国部分区域已实施用电限制措施。 乌克兰能源部指出,10月3日俄军使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了乌克兰境内多个州的能源设施,攻击重点尤 其针对天然气运输基础设施。目前,相关专家正在全力开展善后抢修工作,以尽快恢复能源设施的正常 运转。能源部同时表示,"正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维持能源系统稳定运行"。 乌克兰DTEK能源集团10月3日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由于俄罗斯对波尔塔瓦州发动大规模袭 击,该地区一部分天然气生产设施已于10月3日凌晨停止运营。 与此同时,乌克兰国家电网公司也发布消息称,受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攻击影响,乌克兰多个地区出现 用户断电情况。其中,苏梅州和切尔尼戈夫州局势最为严峻,当地能源设施受损程度最为严重,断电问 题也相对突出。 乌克兰能源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全面推进能源基础设施的供暖季准备工作。包括开展设施维 修作业、储备设备与应急电源、加强关键设施防护等多项措施,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供暖季需求。 目前,俄罗斯方面对此暂无回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欧洲否决俄匈核电站项目,匈牙利强硬回应:绝不停止!
搜狐财经· 2025-10-03 12:45
2023年9月11日,欧洲法院做出了一个重要裁决,推翻了欧盟委员会此前批准的俄罗斯在匈牙利保克什 核电站新建核反应堆的决定。法院指出,欧盟委员会在批准匈牙利为这两个新反应堆提供补贴时,未能 充分证明该计划符合欧盟的公共采购规定。 这一裁决恰逢欧盟不断对匈牙利施加压力,要求其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尽管如此,匈牙利政府态 度坚定,表示将继续推进保克什核电站的扩建项目。法院指出,欧盟委员会在2017年批准匈牙利的补贴 计划时,应当考虑到公共采购的相关规定,但委员会未能充分解释为何该计划符合规定。这一裁决实际 上支持了奥地利的上诉,奥地利长期以来质疑匈牙利在没有公开招标的情况下,直接将项目合同授予俄 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并认为这违反了欧盟的相关规则。 匈牙利政府明确表示,保克什核电站的扩建项目将按计划推进,并将与欧盟委员会合作,确保该项目符 合欧盟的公共采购和国家援助规则。保克什核电站是匈牙利唯一的核电站,距离布达佩斯约100公里。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核电站已运营四座由俄罗斯制造的VVER-440型核反应堆,提供了匈牙利近一半 的电力需求。 自2014年起,匈牙利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签署了协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欧佩克增产预期、伊拉克恢复原油供应及美国能源政策调整
搜狐财经· 2025-10-03 11:26
油价表现与市场压力 - 10月2日国际油价走低,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11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1.30美元至60.48美元,跌幅2.10% [1] - 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12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1.24美元至64.11美元,跌幅1.90% [1] - 油价承压源于美国政府停摆带来的需求前景考验以及欧佩克联盟部长级会议可能进一步增产的预期 [1] 供应端动态与地缘风险 - 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地区至土耳其的输油管道在中断两年半后恢复原油输送 [1] - 欧佩克联盟准备进一步动用其剩余产能,10月出现地缘政治意外事件的风险持续上升 [1] - 欧佩克联盟11月可能再日增产50万桶的预期,暴露其市场份额优先战略与价格维稳目标的矛盾 [3] 美国能源政策转向 - 美国能源部终止223个主要涉及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项目,相关资金总计约75.6亿美元 [2] - 项目终止基于经济效益、国家安全和能源安全等角度的考量 [2] - 美国终止碳捕集项目等举措,削弱全球能源转型共识形成的软环境 [3] 石油市场深层矛盾分析 - 当前石油市场呈现硬供应过剩与软控制失灵的悖论,传统地缘风险溢价模型因页岩油技术软实力与清洁能源标准软实力的碰撞而加速失效 [3] - 市场波动本质上是军事-能源-货币三维软实力体系再平衡的体现 [3] - 石油市场正从资源权力向规则权力转变,要求产油国通过金融工具创新和碳交易规则制定等非传统手段增强话语权 [3] 理论框架与未来展望 - 能源安全被定义为基础性软实力,核心在于构建预期调节-产能缓冲-规则输出三位一体的新型软实力体系 [3] - 未来能源竞争将更集中于规则制定权、技术标准权和话语体系权等软实力维度 [2] - 随着欧佩克联盟10月会议临近,市场将面临增产预期与地缘风险的双重软实力考验 [2]
国旗下,我们携手同行
人民日报· 2025-10-02 07:27
国庆庆祝活动 - 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升旗仪式,12.1万名群众参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 [2] -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新疆帕米尔高原红其拉甫等地同步举行升旗仪式 [2] - 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西藏林芝嘎拉村等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及民族团结主题活动 [3] 能源行业 - 中国海油崖城13—1气田在台风“博罗依”过后恢复生产,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稳定运行,保障能源安全 [6] 农业领域 - 吉林长春九台区秋收进行中,水稻种植户利用智能化农机收割1500亩水稻 [7]
乌称俄袭击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停电
央视新闻· 2025-10-02 02:33
当地时间10月1日,乌克兰能源部通报称,当天俄罗斯袭击了基辅州斯拉武季奇市能源基础设施,袭击 导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紧急断电。乌能源部称,电压波动导致安全保护罩失去电力供应。该安全保 护罩是隔离被毁的第四机组并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的关键设施。目前,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电力恢复工 作。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当天表示,俄罗斯对乌能源系统的打击不仅危及乌克兰,也对整个欧洲 的安全构成威胁。他强调,此类行为不会没有回应,乌克兰已经作出反击,并将继续回应。 俄罗斯方面对此暂无回应。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
国庆坚守 我们在
中国能源网· 2025-10-02 00:11
在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有这样一群身影始终坚守,他们以矿灯为星、以工装为甲, 用汗水筑牢能源安全"压舱石",用坚守为祖国繁荣稳定注入"煤"好动力;他们以岗位为阵 地、以奋斗为礼赞,用最质朴的行动诠释着"坚守"的意义,让温暖与光明穿越山海,抵达千 家万户。 【责任编辑:王少晨 】 ...
美国推动“铀盟”,联合日法英加,900天内摆脱俄能源依赖
搜狐财经· 2025-10-01 18:01
美国正在加快建设战略铀储备,主要目的是减少对俄罗斯浓缩铀的依赖。当前,俄罗斯依然是美国最大 的浓缩铀供应国,每年提供约25%到30%的浓缩铀,这些铀为美国近一半的核电站提供燃料支持。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美国正在制定一项行动计划,旨在恢复并增强国内的浓缩铀生产能力。除了支持国 内生产,美国还在与日本、加拿大、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共同合作,组成所谓的"札幌五国"机制,推动各 国集中力量增加浓缩铀产量。加拿大计划扩大萨斯喀彻温省的铀矿开采,法国则计划升级特里卡斯坦核 电站的铀加工设备,力争在未来两年半内完全替代俄罗斯的浓缩铀供应。 此外,赖特部长还宣布,美国将启动多个新的浓缩铀生产项目,首批项目预计在2026年投产,初期年产 能将达到300吨分离功单位,为打破对俄罗斯的依赖并确保核燃料供应的稳定提供实际支持。 然而,短期内彻底切断对俄罗斯浓缩铀的依赖依然面临显著风险。如果俄罗斯的浓缩铀供应突然中断, 美国的电力系统可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约5%的电力生产将面临威胁。核电是美国最主要的低碳能源, 占总发电量的20%。一旦核燃料供应中断,不仅工业生产和民生用电将受到影响,还可能拖慢美国2030 年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因此,在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