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搜索文档
非遗借抖音电商 “穿针引线”,老手艺绣出新时尚
中国发展网· 2025-06-13 15:51
中国发展网讯 在刚刚落幕的抖音非遗嘉年华活动现场,一众走秀单品中,刺绣技艺备受关注。一双名 为"多彩凤"的绣花鞋引起现场观众赞叹,这正是"滇韵"鞋类旗舰店的明星单品,已在抖音电商平台上已 售出5.1万双。"销量重心彻底转移了,抖音平台现在贡献了我们七成以上的销售额。"该店创始人曾永 国感慨道,数字平台正成为非遗产品连接大众的关键桥梁。 2012年,"滇韵"品牌应运而生。"滇"字烙印着云南的基因,"韵"字则承载着对传统美学神韵的执着守 护。曾永国认为,唯有将古老的手工价值体系与当代商业逻辑深度结合,这门承载着时光的老手艺才能 在新时代的洪流中生生不息。 设计师的责任与追寻 与滇韵的传统根基不同,faytobe的创立源于谢龙驹的使命感与职业追求。作为科班出身的服装设计师, 谢龙驹曾在知名鞋业集团深度历练,三年的体系化经验加上两年创业公司的实战打磨,让他深度了解了 鞋业。然而,对自主创作与文化表达的渴望最终引领他独立创业。2019年底,faytobe品牌诞生。"人在 途中,人在时空"这句钟爱的歌词不仅是品牌的Slogan,更成为faytobe的精神内核。谢龙驹希望打造陪 伴用户经历人生重要时刻的鞋履,传递温暖、自由 ...
非遗直播火热,抖音电商一年售出65亿单非遗好物
搜狐财经· 2025-06-13 15:51
非遗电商销售表现 - 抖音电商平台售出非遗产品超65亿单 [1] - 非遗商家直播成交额中63%来自店播模式 [2] - 超10个非遗商家通过店播模式成交额突破千万元 [2] - 国际非遗节活动首日平台非遗商品销售额突破4亿元 [2] 直播电商驱动作用 - 直播电商成为非遗好物销售重要驱动力 [1] - 商家店播已成为主流模式 [1] - 梁氏父子炊具通过店播实现年销售额破八千万元 [2] - 抖音电商邀请非遗传承人线上线下联动推广非遗产品 [2] 消费者行为与偏好 - "00后"购买非遗好物订单量占比达21 3% [9] - "90后"购买非遗好物订单量占比达38 9% [9] - 手工小麻花 传统糕点等非遗美食稳居消费前列 [6] - 宜兴紫砂 景德镇陶瓷 武夷岩茶等传统工艺品和特色茶叶受青睐 [6] 货架场景销售增长 - 抖音搜索带动非遗商品成交量同比增长51% [5] - 抖音商城带动非遗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42% [5] - 消费者通过搜索功能主动寻找非遗商品 [5] - 商城商品展示形式和购物体验吸引消费者 [5] 品牌与区域表现 - 杨先生官方旗舰店 祥禾饽饽铺官方旗舰店成为最受欢迎非遗店铺 [6] - 景德镇陶瓷 佛山年份茶集聚区成为热门非遗产业集聚区 [6] - 上海 北京 重庆 广州 成都为购买非遗好物最多城市 [6] - 回力 凤凰牌 老庙 海天 云南白药等中华老字号品牌受消费者欢迎 [9] 平台战略方向 - 抖音电商将通过直播 短视频助力非遗传播与传承 [11] - 推动非遗好物融入现代生活场景 [11] - 促进非遗文化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焕发生机 [11]
铸铁锅年销8000万!非遗老手艺如何靠抖音俘获年轻人?
齐鲁晚报· 2025-06-13 11:08
公司发展历程 - 梁氏冶坊创立于100余年前,历经四代传承,从濒临倒闭的小作坊发展为抖音电商销售额过亿的非遗品牌[1][2] - 2016年成立山东父子炊具有限公司,实现泥模铸造铁锅技艺现代化革新,并通过抖音电商将产品推向全国市场[2] - 2024年泥模铸造技艺入选山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 产品与工艺 - 采用1600度高温泥模铸造工艺,生产车间有40多名平均年龄55岁的工人,其中最长工龄达30年[1][2] - 对传统铁锅进行现代化改良,推出体积稍小的铸铁锅,增加麻绳锅耳、磨砂表面和杉木锅盖等设计[12] - 针对用户反馈改进工艺,如改用大豆油开锅并增加40分钟烘干工序,引入国外窒化工艺解决生锈问题[16] 电商运营策略 - 2019年布局抖音电商,初期展示制作过程吸引男性用户但转化率低,后转向"开锅教学"内容聚焦女性用户[13] - 2020年单场直播销售额达50万元,导致爆单暂停一周,同年抖音推出"看见手艺计划"助力非遗传播[13][14] - 2023年公司销售额5000万,80%来自抖音电商,2024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抖音占比进一步提升[15] 市场表现与行业数据 - 抖音电商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平台非遗商品销售超65亿单,63%成交来自店播模式[23] - 在非遗节现场通过直播实现"云体验",吸引线上线下观众互动,展示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19][20] - 公司产品热销全国各省区,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突破地域限制,让百年老字号走进千家万户[2][13]
广彩、粤剧头饰、扎作……香港多项非遗将亮相北京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07:37
展会概况 - 2025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香港馆(BIBF香港馆)将于6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1] - 主题为"漫步香港:非遗与城市记忆",设立四大专区,展出逾500件香港出版、印刷及文创产品 [1] 展会主题与特色 - 重点展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发展理念 [1] - 展示香港非遗设计融入日常生活的特点,体现城市温度、律动和脉动 [1] - 展出多项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蒸笼、花钮、广彩、粤剧头饰、扎作、港式奶茶及舞火龙 [1] - 四位非遗技艺传承人将亲临现场展示制作技艺 [1] - 观众可通过AR/VR设备体验香港大坑舞火龙盛况 [1] 展区设置 - 设有"香港插画专区",展出八位香港新晋绘本插画师的原创作品及八本全新无字绘本 [2] - 首次设立"香港作家掠影展区",展出逾70种香港出版的华语文学作品 [2] - 展出四位与香港有深厚渊源的华语作家(叶灵凤、张爱玲、刘以鬯、西西)约35件珍贵手稿复制品和相关图片 [2] 展品亮点 - 展出第四届"香港出版双年奖"获奖作品《动物嘉年华:西西的动物诗(中英双语版本)》等佳作 [2]
北京:打造“非遗+文旅”新场景
人民日报· 2025-06-13 07:02
文旅活动 - 2025年东城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以"非遗焕新"为核心,通过开幕仪式、主题展览、跨界体验等形式展现非遗活力 [1] - 活动发布非遗促消费打卡计划,游客可凭借手账打卡集章领取优惠福利,体验"文化+旅游+消费"新玩法 [1] - 活动由北京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东城区非遗保护中心承办 [1] 非遗保护与扶持 - 东城区"非遗焕新"优秀项目扶持计划惠及44个优秀项目和传承人,现场颁发奖牌 [1] - 天坛公园"数字化记录国家级非遗中和韶乐"项目连续第二年获得扶持计划资助,获得资金、宣传展示、平台搭建全方位支持 [1] - 东城区构筑非遗资源系统性保护和创新性传播矩阵 [1] 未来发展计划 - 东城区将持续推进非遗"焕新计划",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整体性遗产保护观 [1] - 通过"非遗+旅游""非遗+科技""非遗+老字号""非遗+文创"等手段推动非遗保护体制机制创新 [1] - 从机制焕新、产品焕新、生态焕新三个维度促进非遗创新性成果转化案例落地 [1] - 促进非遗与老字号融合发展,实现"保护第一、突出特色、合理利用、均衡发展" [1]
守正创新,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工匠绝活·特别策划)
人民日报· 2025-06-13 05:54
非遗传承与创新 - 山西孝义皮影戏传承人侯建川成立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研究会,挖掘整理剧本并排练剧目,使皮影戏逐渐恢复名气 [1][2] - 侯建川与大同云冈石窟景区合作,原创皮影戏剧目《马识善人》每天定点演出,助力非遗表演进入景区 [2] - 侯建川担任多所院校客座教授,每周讲授3堂课,致力于培养新人 [2] 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结合 - 浙江温州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王法万将传统技艺应用于复古婚书制作,成为受欢迎的文创产品 [3] - 王法万通过直播展示木活字冰箱贴、钥匙扣、台灯等文创产品,利用互联网推广非遗技艺 [3] - 王法万在多地建立10多家木活字研学体验馆,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4] 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 - 王法万走进重庆外国语学校,带领学生体验木活字印刷,并赠送印刷套装,计划3到5年内在100所中小学校推广 [4] - 广西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似玉主持建造修复逾百座侗族传统木构建筑,涵盖鼓楼、风雨桥等 [5] - 杨似玉设计的42.6米高三江鼓楼采用榫卯结构,被誉为"世界第一鼓楼",展示传统建筑技艺的精妙 [6] 非遗技艺的创新应用 - 杨似玉熟练掌握上百种榫卯类型,能根据建筑需求自由搭配,如"抱头榫"增强连接力,"插肩榫"减轻承重压力 [6] - 王法万将木活字元素植入建筑装饰背景墙和展示馆,拓展非遗技艺的应用场景 [4] - 侯建川编写近300页孝义皮影戏知识读本,希望出版后带动更多人了解皮影戏 [2]
潮宏基谋划H股上市:年轻化IP突围与代工依赖的暗流
新浪证券· 2025-06-12 14:20
公司战略与H股上市动机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1] - H股上市是"东方文化+资本出海"战略的关键步骤,公司已在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开设门店,复制"中式非遗+海外扩张"模式 [2] - 深层动机在于破解A股估值瓶颈,公司A股动态市盈率56.23倍远超行业均值26.73倍,港股对文化属性消费品牌更易给予高估值 [2] - 2025年港股IPO市场复苏,前5个月港交所IPO数量同比增长7.1倍,公司选择此时上市可享受政策红利并规避A股再融资监管收紧 [2] 财务表现与资本需求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48%至65.1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大跌41.91%至1.94亿元,呈现"规模不经济"特征 [3] - 黄金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下降1.36个百分点至61.71%,新开129家门店使销售费用激增32%,单店坪效同比下降7% [3] - 存货周转天数攀升至202天,应收账款周转率低至6.04次,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29.22%至4.35亿元 [3] - H股募资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比17.7%)、偿还债务及海外扩张,公司短期借款同比激增69.73%至12.7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42% [3] 业务模式与市场挑战 -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不足5%,东南亚市场黄金进口税普遍5%-10%,价格竞争力薄弱 [4] - "非遗+IP"产品线(如花丝镶嵌系列)毛利率达70%,但营收贡献不足15%,难以支撑长期增长 [4] - 2024年港澳台地区营收仅703万元,海外拓店若不及预期可能加速估值泡沫破裂 [4] - 行业面临过度依赖加盟扩张、产品同质化及资本运作对实体创新挤出效应等共性弱点 [6] 行业影响与投资者关注点 - H股上市若成功可能引发A股同业(如老凤祥、周大生)效仿 [6] - 短期需关注H股进展(聆讯时间表、基石投资者名单)对股价影响 [6] - 中长期需验证东南亚单店盈利模型(现有门店月销百万级可持续性)及非遗工艺工业化量产能力 [6] - 行业需构建"文化溢价+供应链效率"护城河以穿越周期波动 [6]
文化中国行丨江苏建湖:淮音袅袅入湿地 古村新韵绘新景
新华网· 2025-06-12 13:50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的淮剧小镇,紧邻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这里,水网纵横,生态优美,村落古韵悠长与湿地自然生态之美相得益彰。历 史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这片水乡为淮剧的兴起提供了丰厚的生态文化给养。依托沙庄古村打造的淮剧小镇为淮剧传承注入别样的生机与活 力,奏响了一曲动人的新时代"戏"象之歌。 淮剧至今有200多年历史。2008年,淮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其质朴生动的唱腔、贴近生活的剧目和充满乡土气息的表演风 格,淮剧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在淮剧小镇,经常能看到淮剧爱好者们自发组织的演出。无论是小镇的空地,还是古戏台,演员们都全情投入, 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间尽显功底。那激昂的唱腔回荡在小镇的上空,吸引着村民和游客驻足观看,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当地积极推动非遗文化与自然生态的深度融合。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为非遗传承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干净整洁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和 优美的水乡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体验非遗文化。另一方面,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也为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动力。以非遗文化为主题开发 的旅游项目,如淮歌潮唱、杂技表演、剪纸体验等,不仅让游客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带 ...
内蒙古长调呼麦唱响赣鄱大地
内蒙古日报· 2025-06-12 10:47
文化活动 - "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举办 通过潮尔道 长调 呼麦等艺术形式展示北疆草原文化 [1] - 活动节目包括潮尔道合唱《旭日般升腾》 长调《锡林郭勒大草原》 呼麦《洪格尔英雄赞》等 获得观众热烈反响 [1]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陈军表示活动展现了中华文明交往交流交融 体现非遗文化开放姿态 [1] 教育创新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传统音乐采风与创作》等课程 探索"非遗进课堂"模式 [1] - 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 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多样性 [1] - "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是学校"文化传承+教育创新"理念的实践 [1] 文化品牌建设 - 锡林浩特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实施北疆文化提升行动 [2] - 通过非遗保护 文艺创作 文旅融合等方式 打造全国影响力文化品牌 [2]
芜湖铁画,从古镇街巷走向国际展台(新国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2 09:33
芜湖铁画艺术特色 - 融合素描表现手法与铁艺锻造技术,形成半浮雕感的独特艺术形式 [2][4] - 采用"以铁作墨、以砧为纸、以锤代笔"工艺,结合国画新安画派冷峭奇崛风格 [4][5] - 核心技法包含锻造(一锤定音塑形)、焊接(铁线连画)、锤揲(立体景深)、錾刻(纹理层次)4项 [5] - 材质以黑/灰/银色为主,通过延展性展现"铁为肌骨画为魂"的意境张力 [6] - 突破平面限制,通过锤揲焊接实现近似浮雕的立体效果 [6] 非遗传承与创新 -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 储铁艺家族传承脉络:外公储炎庆创作人民大会堂《迎客松》,师从储金霞(国家级传承人) [5] - 制作工序达十余道,包含剪、绞、锻、焊、酸洗等复杂流程 [5] - 创作题材从传统山水花鸟拓展至人物肖像、纪念照等现代主题 [6] - 注册抖音账号单条获76万点赞,获评"十大人气匠人",推动年轻群体认知 [7] 教育融合与人才培养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铁画必修课,结合机械制造与工业设计专业 [7][8] - 蔡晓骝将油画艺术思维融入铁画教学,课程从选修升级为核心课 [8][9] - 教学模式强调"设计思维",解决传统艺人兼顾设计与制作的成长瓶颈 [9] 国际化发展路径 - 参展法国巴黎世博会、匈牙利艺术展等20多国活动 [9] - 2023年沙特展获中文教育机构定制鹰/马/熊猫主题作品,融入课堂教学 [10] - 海外华人定制文化象征作品(如马来西亚火车头铁画、芝加哥名犬铁画) [10] - 与国际设计师布拉德·戴维斯合作创作1.5-1.7米人物肖像,融合西方速写风格 [10] 市场规模与传播 - 鸠兹古镇巨幅铁画《天下徽商》面积超百平方米,吸引大量游客 [4] - 通过电商平台、跨国定制、艺术合作等多渠道探索商业化 [9][10] - 线下铁画博物馆结合工作室实景展示,增强游客体验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