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71.76%!美年健康AI业务爆发式增长,"AI+医疗"战略打开增长新蓝海
新浪财经· 2025-05-05 14:5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54亿元,其中AI技术相关主营收入超5400万元,同比增长71.76% [1] - AI业务涵盖心肺联筛、AI-MDT报告、肺结宁、眼底AI、脑睿佳等领域 [1] AI全链条赋能体检服务 - 检前阶段通过AI提供个性化体检套餐定制服务,针对团体客户自动生成差异化方案,针对个体客户优化定制方案 [1] - 检中环节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包括团单排期、个检预约、自助报到及智能导诊,异常症状时自动推荐深度筛查项目 [2] - 检后服务依托"健康小美"AI数智健管师和AI-MDT模式,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形成闭环服务 [2] - "健康小美"已上线109家体检中心,生成超39万份体检报告,问题分类精准率99.8%,结论合并精准率93.9%,主检建议精准率92.9% [2] 学科建设与产品创新 - 聚焦八大核心学科建设,与合作伙伴共建"超声质控大模型",整合亿级超声影像数据,实现操作规范性识别和病灶定位 [3] - 推出肺结宁、脑睿佳等专精特新AI产品,创新筛查模式如"CT一扫多查"智能系统,单次检查完成肺结节、冠心病及骨质疏松风险评估 [4] - "CT一扫多查"解决方案中,对骨密度检测异常人群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和飞鹤集团推出骨健康产品解决方案 [4] 检后市场拓展与AI驱动增长 - 以"团转个"模式推动检后市场升级,通过"全旅程客户运营"和"私域裂变"策略延伸至365天健康管理 [5] - 构建"多智能体"协作平台,覆盖销售、体检、主检、血糖管理等多个场景,提升服务精准化与个性化 [6] - 布局可穿戴设备与机器人场景,探索自主扫查超声机器人与体检机器人应用,构建院内筛查+院外监测闭环 [7]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公司从体检服务商升级为AI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平台,形成专病早筛产品矩阵与智能健康管理平台双引擎 [7] - 深化AI技术在学科建设、产品创新、检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拓展银发经济、健康管理、数据要素等万亿级赛道 [8]
从“除四害”到“解心忧”
中国青年报· 2025-05-04 09:51
爱国卫生运动转型 - 爱国卫生运动从传统环境卫生整治转向全方位健康管理,关注超重肥胖、心理健康等现代健康问题 [2] - 全国爱卫委新增健康体重管理、健康乡村建设、中医药健康促进三项专项行动,与原有15项行动统筹推进 [2] - 2024年爱国卫生月主题聚焦心理健康,提出"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强调身心协同健康理念 [2] 苏州健康科普创新 - 苏州健康科普馆通过1∶1还原老防疫站门楣、AI心理测试、跳舞机视力检测等科技互动形式传播健康知识 [1] - 科普馆设计疫苗创意绘画活动,向儿童普及接种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年接待量未披露但展示形式获官方肯定 [1] - 苏州市卫健委明确科普馆定位为传承爱卫精神载体,反映从"除四害"到健康生活方式推广的70年公共卫生演进 [1] 减重门诊多学科模式 - 苏州市康复医院体重管理中心采用水疗跑步机、反重力跑台等特殊设备,降低肥胖患者关节损伤风险 [3][5] - 减重门诊整合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及康复水疗中心,为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 [4] - 医院自创运动评估系统,通过微信小程序远程跟踪患者运动处方执行情况,38岁案例患者体重控制效果显著 [5] 心理健康防护体系 - 苏州12356心理援助热线采用"1+4+5"运营模式,实现与110/120/119联动,2024年新增本地乡音接线员服务老年人 [6] - 家校医协同机制覆盖青少年群体,包含校园讲座、心理咨询师督导及"苏老师"志愿者体系,志愿者经专业医师培训上岗 [6][7] - 心理卫生中心重点破除疾病污名化,通过工作坊等形式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年干预案例数未披露但服务模式获市民认可 [7]
国联基金“健康月”行动开启:以活力之名,共筑职场健康生态
金投网· 2025-04-30 15:15
——品牌文化赋能员工关怀,健康管理践行长期主义 春回大地,万物焕新,五月已至,国联基金正式启动"健康月"主题系列活动,以运动为纽带、以健康为 底色,将品牌文化中的"人文关怀"与"长期主义"融入员工日常,通过多元化、场景化的健康管理举措, 打造"身心并重、活力共生"的职场生态。 从"员工关怀"到"价值共生":让健康成为职场新常态 在国联基金,"健康"早已超越个体关怀的范畴,成为串联品牌文化、员工成长与组织效能的关键纽带。 在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从员工角度出发,持续保持对职工健康管理的注重,体现出国联基 金对员工健康付诸于行动的主动关怀,在践行"长期主义"的精神下,构筑起服务客户的核心竞争力。 在国联基金的职场画卷上,每个人都在书写"活力共生"的新篇章。愿每位员工都能在这场健康行动中, 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以更从容的姿态拥抱工作与生活,让"健康"成为国联基金最温暖的品牌底色, 让"活力"化作企业与员工双向奔赴的恒久动能! 四大行动矩阵:打造沉浸式健康体验 本次"健康月"活动以"减压、运动、养生、竞技"为核心关键词,构建覆盖全员、贯穿全周期的四大行动 矩阵,满足员工个性化健康需求: 线下开设"减压室快闪店 ...
国药一致(000028) - 000028国药一致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08:40
行业情况 - 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模式从规模导向高增长向结构调整慢增长转变,因刚性需求呈弱周期特点,细分领域有阶段性分化 [3] - 集采扩面等政策影响流通企业利润空间,配送权竞争加剧;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政策促使企业设备升级、人力成本上升,提高供应链透明度;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增加医疗设备耗材供应和信息化服务需求;医保基金管理加强专项整治,要求企业加强合规管理 [3] 公司经营业绩 分销板块 - 传统业务聚焦医院直销市场,保持份额领先,提升服务能力,巩固客户关系,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加快引进创新药品种,控制应收账款风险 [4] - 分销业态专业药房截至2024年底在两广区域有162家门店,其中107家为双通道,承接处方外流效果好,销售快速增长 [4] - 零售直销深耕渠道、调整结构,通过一体化优势统筹资源,支持零售端客户业务发展 [4] - 创新业务多点增长,SPD服务费收入增长20% [4] 零售板块(国大药房) - 2024年战略性关闭1200多家药店,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门店共9,234家 [4]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销售额突破10亿,增长超40%,毛利额提升44% [4] - 承接处方外流,实现处方实时共享与追溯,持续提升慢病管理体系 [4] - 终端品类结构中处方药占比提升,非药有所下降,致力于优化品类结构,拓展非药品类 [4] 交流问题及回复 政策影响与布局 - 促进健康消费行动方案等政策将加速药店向健康管理平台转型,国大药房将抓住机遇做好服务转型,拓展大健康品类 [5] - 国大药房各地门诊统筹政策差异大,北方区域医保统筹政策保守影响整体收入,门诊统筹与电子处方流转推进仍有机会,各地区子公司加大与政府部门沟通 [6] 业务发展空间 - 广东区域健康需求有未满足空间,公司注重医保政策友好、资金充分的核心地区;广西区域市场容量下滑,但公司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未来聚焦经营良好、回款好的客户 [6] 利润率改善与趋势 - 国大药房去年采取战略性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改善利润率,今年一季度客流同比下降,客单价上升,2025年在品类聚焦等方面会有较大进步 [6] 回款政策 - 广东医保直接结算在惠州试行,针对集采产品,对整体回款有保证,后续看其他城市推进情况 [7] 门店规划 - 2024年下半年开始关店进行结构性调整,2025年继续关闭不占区域优势、扭亏无望的门店,在传统优势区域伺机开拓市场 [7] 业务布局思路 - 分销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增加国产集采产品直接配送占比,加强与医院合作的SPD等业务,增加营销等转型项目,对未来持续增长保持乐观 [7] - 零售业务短期内以优化结构、夯实自身经营基础为主,加盟和并购短期内不作为重点 [7] DTP药房情况 - 自2024年起,DTP品种在品类和销售上显著提升,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未来将作为国大药房第二增长曲线,与传统社会药房结合,销量持续上升 [7] 提高毛利率举措 - 国大药房通过同款商品集中、自有品牌提量、前台折扣管理以及提高非药品类销售占比等举措提高毛利率,未来数据可能更好 [8] 新技术运用 - AI技术对药房行业影响深远,公司尝试在标准化流程中用AI代替人工,目前将其作为专业能力补充手段,未来会广泛运用 [8] 行业规模与前景 - 国内药店行业进入整合期,2024年全国约70万家药店,已超市场容量,短期调整,长期因老龄社会和健康需求增加利好,未来围绕精细化管理、多元化品类和专业化服务发展 [8] 医保政策影响 - 医保对药店门店资质收紧是行业进化过程,有利于医保资金安全和参保人员使用,加强合规管理和获取资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8] O2O发展影响 - O2O线上业务对药店线下业务冲击大,零售药店企业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 [9]
长寿时代:高品质医疗与康复护理“双轨需求”如何满足?
搜狐财经· 2025-04-29 09:09
行业趋势 - 健康险行业正经历关键变革期,产品结构从以疾病保险为主转向更注重医疗费用保障功能 [1] - 长寿时代下健康观念从"治病为主"转向"健康优先",医疗需求呈现分层化、全周期化、生态化趋势 [2] - 医保DRG/DIP改革强化广覆盖、保基本特征,中高端医疗需求被挤压至院外市场 [2] - 全球海外医疗服务市场价值超3000亿美元且年增速超10%,中国患者海外就医主因国内高端医疗供给不足和技术代差 [3] - 2024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比22%,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15.6%,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6] - 2021年中国约1.9亿老年人患慢性病,3/4老年人患一种及以上慢性病,慢性病护理需求激增 [6] 产品创新 - 泰康人寿推出"健康有约轻享版",特点包括10年保证续保、特需医疗覆盖、院外药械可赔等 [1] - 产品覆盖312种先进药械,包含质子重离子医疗、细胞免疫疗法等先进治疗手段 [4] - 可选责任提供恶性肿瘤海外医疗保险金,年限额300万元覆盖日美就医 [4] - 产品整合健康管理服务,包含健康咨询、就医服务及自建康复医院资源 [7][8] 医疗资源 - 国内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顶尖医院,优质专家和先进设备供给不足 [3] - 健康有约系列合作全球103万家医疗机构覆盖200余国,国内直付网络医院达1100家 [3] - 2021年中国康复专科医院仅810家,专业康复机构和护理人员严重短缺 [7] - 泰康自建五大医学中心和直付医疗网络,配置家庭医生和专案管理师 [8] 商业模式 - 保险公司通过管理式医疗模式介入客户全健康周期,优化赔付并引导资源配置 [9] - 泰康构建"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健康生态"闭环,目标打造家庭管理式医疗(HMO) [8] - 商业保险可助力家庭医生服务落地,健康管理费用已纳入成本定价 [7]
打破体重管理困境,Melrose麦萝氏三维轻盈体系护航健康管理
中国食品网· 2025-04-28 15:19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全球有超过21亿成年人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中国市场相关人群数量突破5.2亿 [1] - 传统减重方式存在局限性,过度节食可能对身体代谢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并引发体重波动 [3] - 体重管理行业趋势正从追求短期效果转向以科学方式调节身体代谢的长期健康管理 [3] 公司核心优势与产品定位 - 公司是澳大利亚国民级健康食品品牌,拥有超过46年的行业历史与科研积累 [1][5] - 新品绿瘦子2.0定位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科学的体重管理新选择,并获得TGA认证与ACO有机认证 [1] - 公司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设有获TGA认证的现代化工厂,整体工艺设计荣获澳洲建筑师设计大奖 [5] 产品创新与科学配方 - 绿瘦子2.0是公司明星产品绿瘦子1.0的进阶之作,绿瘦子1.0全球销量超过十亿元 [7] - 产品结合四大有机成分(有机小麦草、大麦草、小球藻和螺旋藻)与两项专利成分(VInOgrape™ Plus葡萄精华提取物和ID-alG™褐藻精粹) [7] - 产品构建“阻、燃、排”三维轻盈体系,旨在通过有机营养重构代谢平衡,以科学方案替代过度节食 [7] 品质控制与品牌理念 - 公司每一款产品都需经过质检团队严格把关,包括感官测试、微量元素检测等多道工序 [5] - 品牌倡导以自然与科学结合的方式助力健康管理,帮助人们建立健康、自然、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1][9] - 品牌理念强调健康源自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坚守,致力于为用户带来科学的健康管理体验 [7][9]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荣获 “三级医院健康管理医学科共创共建单位”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于3月22日被授予全国第四批“三级医院健康管理医学科共创共建单位”荣誉,标志着其在健康管理行业正式跻身“国家队”[1] - 全国第四批共创共建单位共28家,其中江苏省仅有5家,公司历经自主申报、资格审查、线上答辩和现场考察等多个环节的层层筛选后脱颖而出[1] - 这是泰康保险集团旗下首家获此殊荣的医疗机构[1] 业务模式与服务转型 - 公司健康管理中心完成了从传统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转型,其独具泰康特色的医疗和保险深度融合的健康管理模式得到业内广泛认可[1] - 中心创新提出“提前检得出、专业评得准、检后管得好”的服务理念,将保险产品、医疗实体以及现代健康管理服务理念有机融合,提供全人群、全流程、一站式、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6] - 中心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标准体检及个性化深度检查服务项目,并对大病和慢病风险进行分层风险评估,在检后提供个性化多维度的干预管理[6] 服务能力与设施规模 -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每日可满足500人次的个性化体检需求[6] - 中心服务涵盖健康管家、健康档案、风险管控、日常医疗、就诊指导、绿色通道等多项高品质特色医疗健康服务[6] - 中心结合公众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健康管理产品,包括无痛胃肠镜、入住式体检、多种肿瘤筛查、肠道菌群检测、心脑血管风险筛查、体重管理等[6] 未来发展计划与战略 - 成为共创共建单位后,中心将积极探索健康管理大数据库、AI辅助决策等新技术,为健康管理行业输送复合型人才[6] - 未来中心将继续深化医险结合、医养融合战略,探索落地长寿医疗体系下的健康管理新模式,满足长寿时代客户全周期、多层次、高品质的健康管理新需求[9] - 中心将秉承“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礼赞生命”价值观,贯彻落实“服务好”目标[9] 市场定位与专家评价 - 专家组在2024年12月24日的现场评审中对公司的全人全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评价[3] - 专家组指出,南京仙林大学城高校师生、企业职工众多,健康管理需求旺盛,作为医院战略学科,健康管理中心在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和团队协作等方面已达到较高行业水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