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成生物学
icon
搜索文档
专家:未来淀粉生产可脱离农业种植,让人类有太空生存能力
观察者网· 2025-09-21 15:50
技术突破 - 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为国际上首次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的创举[3] - 该技术采用类似搭积木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3] - 团队从6568种生化反应中筛选最优路径,通过定向改造酶分子解决热力学匹配等世界级难题[4] - 技术已迭代至3.0版本,与玉米合成淀粉相比能量转换效率提升3.5倍,合成速度提升8.5倍[6] - 1立方米生物反应器生产的淀粉量相当于5亩土地玉米产量,将淀粉合成时间从数月缩短至数天[1][6] 行业影响与市场前景 - 合成生物学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实现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3] - 人工智能技术大大推动了合成生物学理性设计的进程[6] - 技术目前已拓展至蔗糖、己糖、生物降解材料等多碳复杂分子的合成,为食品、能源、医药行业提供全新解决方案[6] - 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从2018年53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超过17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达27%[8] - 预计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在2028年达到近500亿美元[8] 活动与交流 - 好望角科学沙龙合成生物学专场活动汇聚领域专家学者、科技企业创始人、投资机构负责人等100余人[6][10] - 活动由中科创星等机构共同主办,旨在打造科创融合与跨界交流平台[10] - 圆桌讨论环节深入探讨了合成生物学的技术进展和商业化前景[6]
康弘药业:推动国际化管线上市 竞逐前沿技术赛道
中国证券报· 2025-09-20 04:43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36.05亿元增至2024年的44.53亿元,扣非净利润从2021年的3.01亿元增至11.84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53亿元,同比增长6.95%,扣非净利润为7.23亿元,同比增长6.5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9.16亿元,同比增长13.76% [1] - "十四五"期间研发开支合计25.21亿元,现金分红合计11.32亿元 [1] 核心产品表现 - 康柏西普2025年上半年创造收入13.4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54.83%,上市10年来持续保持增长 [3] - 利非司特滴眼液于2025年6月底获批,成为国内首个以3类新药路径独家上市的利非司特制剂 [4] - 2024年我国干眼药物市场规模约47.9亿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16% [5] 研发创新布局 - 公司聚焦眼科、精神/神经、肿瘤三大核心治疗领域 [1] - 基因治疗药物KH631在中国进入临床Ⅱ期,KH658眼用注射液同时获批进入中美临床试验 [6] - 合成生物学药物KH617处于临床Ⅱ期阶段,2023年2月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6] - 注射用KH815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型双载荷抗体偶联药物 [7] - 基因药物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1月投产,用于基因治疗药物的临床和商业化生产 [5] 发展战略与理念 - 坚持"以市场为先导、以创新为核心、以品质为生命、以人才为根本"的发展理念 [2] - 通过"性价比+治疗便利性"构筑产品护城河,康柏西普多次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3] - 提出"3+PRN"治疗方案,将年均注射次数压缩至6-8次,提升患者依从性 [3] - 致力于研发适合大众消费的临床急需药品,践行"创新产品和服务,普惠民生与大众"的经营理念 [2] 国际化与前沿技术 - 以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双载荷ADC等全球前沿技术为支点实现"世界康弘"突破 [6] - 布局HER3(KHN922)双载荷方案及后续组合,向平台化ADC方向发展 [7] - 未来十年目标实现国际化管线上市、海外市场营收占比显著提升 [1]
康弘药业:推动国际化管线上市竞逐前沿技术赛道
中国证券报· 2025-09-20 04: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36.05亿元增至44.53亿元,扣非净利润从3.01亿元增至11.84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53亿元(同比增长6.95%),扣非净利润7.23亿元(同比增长6.5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16亿元(同比增长13.76%) [1] - "十四五"期间研发开支合计25.21亿元,现金分红合计11.32亿元 [1] 核心产品表现 - 抗VEGF融合蛋白眼科用药康柏西普连续10年保持增长,2025年上半年收入13.45亿元,占总营收54.83% [2] - 利非司特滴眼液于2025年6月底获批,成为国内首个以3类新药路径独家上市的利非司特制剂 [3] - 干眼药物市场规模2024年达47.9亿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16% [3] 研发管线进展 - 基因治疗药物KH631进入中国临床Ⅱ期,中美临床试验同步推进 [4] - KH658眼用注射液为第二款同时获批中美临床试验的基因治疗产品 [4] - 合成生物学来源Ⅰ类新药KH617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2025年5月获批联合标准治疗方案临床试验,目前处于临床Ⅱ期 [4] - 双载荷抗体偶联药物KH815于2025年3月获澳大利亚临床试验批准,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型双载荷ADC药物 [4] 战略布局 - 聚焦眼科、精神/神经、肿瘤三大核心治疗领域 [1] - 通过"性价比+治疗便利性"构筑产品护城河,康柏西普多次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并采用"3+PRN"方案提升治疗依从性 [2] - 基因药物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1月投产,用于基因治疗药物临床研究与商业化生产 [3] - 布局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双载荷ADC等全球前沿技术平台 [3][4] 发展理念 - 坚持"以市场为先导、以创新为核心、以品质为生命、以人才为根本"理念 [2] - 通过政策风险预判、市场需求验证和研发管线梯度布局实现风险可控的创新突破 [2] - 目标通过国际化管线上市和海外市场营收提升跻身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前列 [1]
国药现代:公司积极利用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
全景网· 2025-09-19 18:18
公司参加2025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集体接待日暨中报业绩说明会活动[1] 技术研发 - 公司积极利用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优化现有产品工艺和新产品研发应用[1] - 技术应用目标包括产品质量提升、成本竞争优势增强和污染物排放降低[1] 公司活动 - 活动主题为"沟通传递价值 信心共筑未来"于9月19日下午举行[1]
第一轮通知 | 第十三届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暨生物制造产业大会
synbio新材料· 2025-09-19 10:33
会议概况 - 会议全称为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暨生物制造产业大会,自2007年起已成功举办十二届,是国内工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领域历史悠久、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的品牌盛会 [5] - 会议旨在汇聚产学研金各界嘉宾,围绕生物制造前沿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学术交流,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 [5] - 会议定于2025年10月24日至10月26日在天津举行,10月24日下午为报到时间 [7] 核心活动与发布 - 大会将正式发布《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白皮书2025》,参会人员可现场领取纸质版 [6] - 会议核心主题为“合成生物,驱动生物制造” [7] - 会议议程包括报到注册、参观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开幕式、大会报告以及白皮书发布环节 [10] 组织机构与参会专家 - 主办方包括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权威机构 [7] - 已确认的演讲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兼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兼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兼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等 [10][12][14] 分论坛议题设置 - 分论坛一主题为AI赋能生物制造,由马红武、张鲁嘉召集,廖小平协调 [14] - 分论坛二主题为工业菌种自主创新,由孙际宾、杨晟召集,朱岩协调 [14] - 分论坛三主题为化学品绿色生物合成,分为两部分,分别由于慧敏等和吴洽庆等召集 [14] - 分论坛四主题为酶设计与生物催化,由孙周通、李盛英召集,袁波协调 [15] - 分论坛五主题为未来食品生物制造,由孙媛霞、刘龙召集,李德茂协调 [15] - 分论坛六主题为非粮原料生物制造,由张以恒、孙永明召集,李金根协调 [15] - 分论坛七主题为天然产物微生物重组合成,由刘涛、陈义华召集,戴住波协调 [15] - 分论坛八主题为一碳生物转化利用,由王钰、陶飞召集,杨建刚协调 [15] 会议注册信息 - 2025年9月25日(含)之前注册缴费,普通代表费用为2000元,学生代表费用为1200元(需提供学生证) [15] - 2025年9月25日之后注册缴费,普通代表费用为2500元,学生代表费用为1500元 [15] - 注册缴费以银行实际到款时间为准,费用包含会议期间餐饮及材料,住宿与往返交通自理 [15]
定档!2025CAME全新会议手册重磅首发!
FBeauty未来迹· 2025-09-18 22:01
行业会议概况 -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将于2025年9月25-27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以"科技 品牌 共进"为核心主题 坚持高品质 高规格 高精尖标准[2] - 会议汇聚国内外监管机构代表 院士学者及产业领袖 深度解析全球政策趋势 技术突破与品牌进化路径[2] - 主办单位为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 联合主办方包括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6] 技术前沿与创新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等专家将分享合成生物学 神经美容等前沿科技如何赋能产品创新[2] - 会议设置技术创新与前沿趋势交流专题[2] 品牌建设与市场发展 - "2025中国香妆品牌价值大会"将重磅发布多个团体标准[2] - 欧诗漫 珀莱雅等头部企业通过专场活动展现国货品牌突破周期的新逻辑[2] 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化 - 大会联合欧莱雅 欧盟化妆品协会等机构 提供ESG实践与全球化布局的关键方法论[2] - 会议设置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化布局专题[2] 行业生态建设 - 人才培养与产学研融合专题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生态的长期建设[2] - 会议设置展览区[7] 产品创新动态 - 潘婷推出第4代胜肽泡弹洗护产品 宣称根源重塑发芯蛋白 3天持久弹韧亮[12] - 雅诗兰黛肌肤逆龄中心落地 涉及长寿科学概念[12] - 行业存在千元面霜与光子嫩肤的功效对比讨论[12]
全球首个AI基因组诞生,35亿年生命代码重编程,生物学迎「ChatGPT时刻」
36氪· 2025-09-18 19:33
【导读】AI编写「生命代码」成真!今天,斯坦福联手Arc Institute放大招,以噬菌体ΦX174为模板,用AI首次生成基因组。其中,16个成功猎杀大肠杆 菌,还能KO耐药菌,堪称生命学的「ChatGPT时刻」。 人类历史首次,用AI生成全功能基因组! 1977年,生物化学家Frederick Sanger等人,完成了史上第一个基因组测序——噬菌体ΦX174。 40多年后的今天,斯坦福联手Arc Institute团队,以ΦX174为起点,用AI首次生成了噬菌体基因组。 其中一个,AI设计的噬菌体基因组,长的是这样子: Evo-Φ36 简单讲,噬菌体ΦX174是一种「感染大肠杆菌」的病毒,能精准猎杀细菌,却对人体无害。 过去,设计一个基因组绝非易事,需要考虑繁多的因素,限制了合成生物学领域的进展。 为此,斯坦福等团队拿出了「秘密武器」—— 最终显示,16个基因组可有效抑制宿主生长,不仅能精准干掉特定大肠杆菌,还不会误伤其他的菌株。 有些AI设计的噬菌体,比原始版本复制力更快、竞争力更强,甚至还能对付天然噬菌体难以处理的耐药菌。 这一实验的成功,意味着什么? 基于数百万个基因组训练,DNA语言模型Evo 1 ...
“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系列报道 | 康弘药业:推动国际化管线上市 竞逐前沿技术赛道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16:40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1年36.05亿元增至2024年44.53亿元 扣非净利润从2021年3.01亿元增至2024年11.84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53亿元 同比增长6.95% 扣非净利润7.23亿元 同比增长6.5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16亿元 同比增长13.76% [2] - 上市10年以来每年收入增速整体保持平缓态势 [2]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康柏西普研发投入达10亿元 研发周期约10年 [1] - "十四五"期间研发开支合计25.21亿元 [1] - 基因药物研发周期通常10年以上 单款药物研发成本超10亿美元 [7] - 基因药物生产基地预计明年1月投产 将用于基因治疗药物临床研究和商业化生产 [5] 核心产品表现 - 康柏西普自2014年上市以来连续10年保持增长 2025年上半年收入13.45亿元 占总营收54.83% [4] - 在样本医院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多次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4][5] - 创新提出"3+PRN"方案 把年均注射次数压缩至6-8次 [5] - 高浓度剂型KH902-R10已进入Ⅱ期临床 [5] 新产品布局 - 利非司特滴眼液正式获批 成为国内首个以3类新药路径独家上市的利非司特制剂 [5] - 2024年我国干眼药物市场规模约47.9亿元 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16% [5] - 原研药Xiidra在中国市场尚未上市 [5] 前沿技术进展 - 基因治疗药物KH631进入中国临床Ⅱ期 低剂量首例患者注射后2年内无需补充治疗 [6] - KH658眼用注射液同时获批进入中国和美国临床试验 [6] - KH617获得美国FDA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目前处于临床Ⅱ期阶段 [7] - 注射用KH815的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澳大利亚批准 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型双载荷抗体偶联药物 [7][8] 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先导 以创新为核心 以品质为生命 以人才为根本"的发展理念 [2] - 致力于研发适合大众消费的临床急需药品 [2] - 通过"性价比+治疗便利性"构筑产品护城河 [5] - 未来十年目标实现国际化管线上市 海外市场营收占比显著提升 [1]
上海家化布局合成生物学创新研发中心,未来希望实现商业转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4:08
公司战略布局 - 上海家化成立创新研发中心-合成生物 聚焦合成生物学 颠覆式创新和商业价值转化三大方向 [1] - 研发中心转型从产品端转向原料端和美妆科技端 被视为公司研发中心的第二次飞跃 [1] 研发重点方向 - 合成生物创新研发中心将重点聚焦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技术突破 [1] - 研发中心致力于颠覆式创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 - 注重商业价值转化 推动研发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1] 管理层观点 - 首席研发官贾海东认为该中心成立标志着公司研发战略的重大升级 [1] - 公司通过布局原料端强化产业链上游技术掌控力 [1]
锦波生物董事长杨霞: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产业化之路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20:11
公司核心业务与创新战略 - 公司专注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主的生命材料和抗HPV生物蛋白为代表的抗病毒产品两大领域 [4] - 公司企业精神为原始创新和实事求是 从材料构画到产业链形成实现全链条原始创新 [4] - 公司于2018年首次发现人Ⅲ型胶原蛋白一阶基因调控细胞调控和信息传递系统 该基因可自形成三螺旋结构 [4] - 2021年规模化生产全球首个合成生物法合成的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 [4] - 公司选择Ⅲ型胶原蛋白因其是婴幼儿体内主要胶原蛋白 成年人缺乏该类型胶原蛋白 [6] - 公司已实现全品类产品链布局 获得157个知识产权相关专利 [6]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2025年获批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 为国际首个通过自组装自交联技术利用合成生物法生产的填充类蜂巢胶原网凝胶 [6] - 产品具备填充+修复抗衰老双重功能 可用于矫正中面部容量缺失和中面部轮廓缺陷 [6] - 与传统填充材料相比 在临床安全性、制造方式和作用机制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6] -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三条链三维空间结构的四级复杂蛋白 合成生物法生产方式难度极高 [6] - 应用方向突破传统胶原蛋白 可作为生命材料用于血管修复和肿瘤类治疗 [6] 三大技术突破详情 - 突破一:显著提高临床填充材料安全性 消除免疫原性 无交联剂毒性、血栓栓塞风险和致癌性 无注射后异物感等不良反应 [7] - 突破二:制造方式通过AI驱动合成生物学 不含非人胶原序列和外源交联剂 依靠自组装自交联技术合成蜂巢胶原组织网状凝胶 实现性能稳定的大规模产业化 [7] - 突破三:作用机制通过注射补充蜂巢胶原组织网 短期实现物理填充塑形 长期发挥细胞外基质功能 促进合成I型胶原蛋白等物质 完成组织新生和胶原网修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