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

搜索文档
佳讯飞鸿跌2.01%,成交额1.2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75.1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0:2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10.71元/股 成交金额1.27亿元 换手率2.10% 总市值63.6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75.13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1048.8万元(买入543.81万元占比4.28% 卖出1592.61万元占比12.54%) [1] - 大单净流出526.33万元(买入3217.66万元占比25.34% 卖出3743.99万元占比29.49%) [1]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40.18% 近5日下跌0.65% 近20日上涨7.64% 近60日上涨33.54%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8亿元 同比减少28.93% 归母净利润亏损1172.63万元 同比减少144.13%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指挥调度类58.32% 智能应用类22.04% 行业物联网应用类19.64%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861.61万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90万户 较上期增加2.06% 人均流通股11140股 较上期减少3.02%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A持股1300万股 较上期减少400万股 [3] - 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期混合A持股334.96万股 持股数量不变 兴业研究精选混合A持股315.88万股 较上期增加28.5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其他通信设备 [1] - 概念板块包括专精特新 机器人概念 高铁 工业互联网 新型工业化 [1]
华中数控跌2.02%,成交额3.7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5.5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3:4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日盘中下跌2.02%至30.12元/股 成交额3.76亿元 换手率6.24% 总市值59.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15.54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186.84万元(买入722.37万元占比1.92% 卖出535.53万元占比1.43%) [1] - 大单净买入28.71万元(买入6319.90万元占比16.83% 卖出6291.19万元占比16.75%) [1]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4.39% 近5日涨3.86% 近20日涨0.80% 近60日涨14.22% [2]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4年10月18日 2011年1月13日上市 总部位于武汉东湖开发区华工科技园 [2] - 主营业务构成:数控系统与机床54.95% 机器人与智能产线39.90% 特种装备3.02% 其他1.51% 新能源汽车配套0.61% [2] - 所属申万行业: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 机械 3D打印 新型工业化 航天军工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86万户 较上期减少1.14% 人均流通股6826股 较上期增加1.15% [2]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311.99万股 较上期增加55.42万股 [3]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为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126.08万股 较上期增加23.30万股 [3] - 招商安本增利债券C(217008)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79.29万股 为新进股东 [3] 财务表现与分红情况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54亿元 同比减少11.91%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8144.91万元 同比增长23.5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919.42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993.48万元 [3]
深市材料龙头助力构筑大国重器根基 持续创新彰显中国力量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09:27
资本市场赋能 - 光威复材2017年创业板上市后利用IPO募集不到十亿元资金建设两条碳纤维生产线和一个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 形成六大协同业务板块[1] - 金力永磁2018年上市后通过IPO、可转债、股权激励等工具实现营收从2019年17亿元增至2024年67亿元(增长近3倍) 总资产从28亿元增至123亿元(增长3.4倍) 2024年并购内蒙古银海新材打通稀土回收产业链[2] - 中信特钢2019年重组整体上市成为A股最大专业化特钢上市公司 通过可转债募集资金建设"三高一特"关键项目[2] 技术突破与市场地位 - 光威复材推动国产碳纤维从无到有 成为我国装备用碳纤维主力供应商 实现从跟跑到并跑[3] - 金力永磁自主掌握晶界渗透技术减少50%-70%中重稀土用量 2024年该技术产品占比超90% 跃居全球稀土永磁产销量第一[3] - 中信特钢高端轴承钢产销量连续十余年全球领先 高端汽车用钢、工程机械用钢、风电用钢等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3] 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 - 光威复材近五年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8.5%以上 拥有300余人技术团队 截至2024年累计获得授权知识产权931件(含发明专利58项、实用新型770项)[5] - 金力永磁2024年研发费用达3.21亿元(占营收4.74%) 掌握晶界渗透等核心技术体系 截至2024年底拥有国内外专利127件[6] - 中信特钢2024年获授权专利476件(含发明专利162项、国际专利20项) 参与制修订国内外标准28项(含ASTM标准1项)[6] 战略布局与增长赛道 - 光威复材将碳纤维应用于风电叶片 开发低空装备用碳纤维解决方案 拓展3C消费电子和人工智能装备轻量化材料[7] - 金力永磁为新能源汽车和风电提供永磁材料 推进低空飞行器用永磁材料交付 重点布局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7] - 中信特钢研发风电、光伏、氢能用绿色特钢 瞄准航空航天、核电等高端特钢进口替代市场[7]
省政协举行“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月度协商座谈会
辽宁日报· 2025-09-03 08:50
9月2日,省政协以"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议题,举行月度协商座谈会。省政协主席周波主 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我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相关情况。侯巍、崔 桐嘉、陈涛、寇昌、张利红、崔文华等省政协委员和民建会员先后发言,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完善梯度培育机制、发挥科技金融效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全周期培育夯实 企业成长基础等建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周波指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底座,在推动实体 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深刻认识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重要意 义。鼓励企业坚守主业、心无旁骛,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掌握更 多"独门绝技",成为该领域的行家里手。 周波强调,要强化规划引领、加大统筹,加强政策协同和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推进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发展壮大。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培养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激励广大企业家敢于闯、大胆干,在 实现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优企培育,坚持分层梯度扶持和分类靶向培育相 结合,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 ...
金融租赁半年报观察:以产业深耕撬动发展“增量”
金融时报· 2025-09-03 07:47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合同余额为252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04%,占融资租赁全行业业务总量的46.46% [2] 头部公司资产规模 - 国银金租资产总额达4177.27亿元,华融金租资产规模近1600亿元,光大金租总资产规模超1500亿元,江苏金租资产总额达1568.08亿元,苏银金租总资产为1359亿元 [4] - 14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组成"千亿元俱乐部",依托母行资金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4] 业务转型与专业化发展 - 华融金租重点发力航空航天、航运船舶、装备制造、光伏能源、绿色环保五大领域及农业、健康、物流、信息四大新赛道,专业化领域资产余额超800亿元,2025年上半年专业化投放占比超70% [4] - 行业从"重融资、轻融物"向"融资+融物"深度融合转型,政策要求2026年新增直租业务占比不低于50% [7] 绿色金融与创新实践 - 光大金租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挂牌首只境内非银金融机构绿色债券,规模30亿元 [5] - 华夏金租落地行业首笔双币种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首期募集资金折合15.2亿元 [5] - 长江联合金租新增绿色租赁资产投放占比超35%,余额占比近40% [6] - 国银金租上半年绿色能源与高端装备租赁新增投放近235亿元,新能源电站装机总量达13.8GW [7] - 徽银金租绿色产业投放34.02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7] 业绩表现与业务增长 - 国银金租上半年营业收入146.64亿元(同比增长7.7%),净利润24.01亿元(同比增长27.6%) [6] - 江苏金租租赁资产规模达1490.83亿元(较年初增长15.73%),净利润15.64亿元(同比增长9.04%),融资租赁业务收入43.07亿元(同比增长7.99%) [6] - 徽银金租上半年投放租赁业务263.43亿元(同比增长28.4%),直租项目投放64.89亿元(占比24.6%),制造业领域投放64.7亿元(占比24.6%) [7] - 苏银金租累计实现租赁业务投放超3500亿元,支持企业及客户22万户,涉农融资租赁项目余额超220亿元 [7] 中小公司差异化发展 - 长江联合金租推出"鑫租"系列产品(鑫光租、鑫易租、鑫科租),上半年租赁资产规模突破500亿元 [6] 政策导向与战略方向 - 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新规推动行业规范经营和合规管理 [7] - 202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推动行业服务实体经济与精细化转型 [8] - 华夏金租提出发挥"融资+融物+融智"优势,服务企业设备升级、技术攻关和绿色转型 [8]
为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专家观点)
人民日报· 2025-09-03 07:03
政策框架与目标 -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引导 推动各行业设备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升级 [1] - 政策聚焦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交通运输和教育文旅医疗四个方向 形成从生产设备到基础设施的全方位更新体系 [1] - 政策注重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 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以攻克技术难题并加速成果转化 [1] 行业影响与需求表现 - 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全国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9.8% 信息传输软件业和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分别增长近30% [2] - 绿色制造加速发展 2024年新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382家、绿色工业园区12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26家 [2] - 国家级绿色工厂累计达6430家 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 较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 [2] 经济效应与循环机制 - 设备更新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2] - 政策形成"政策驱动—需求释放—产业升级"良性互动 直接拉动消费需求并反作用于供给端 [2] - 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 促进国内经济循环更加顺畅 [2]
萧山“两新”深度融合22条发布
杭州日报· 2025-09-02 10:35
政策发布与战略导向 - 萧山区发布《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政策意见》 旨在加快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1] - 政策围绕"科创引领 智造变革 人才驱动 青年聚力"四大关键 紧扣"2+3+X"先进制造业体系和"5+N"未来产业体系建设 [4] - 政策三大导向包括以企业获得感为根本要求 厘清政企责任事项 以及尽力到无能为力的最高标准 [5]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成果 -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十大场景中 8个场景提高效率30%以上 7个场景提升准确率15%以上 6个场景减少人工50%以上 [2] - 具体场景成效显著:具身智能上料场景降低原丝碰伤率90%以上 搬运成本降15% 工艺参数智能配比场景缩短设计周期并减少错误 [2] - 萧山首创"场景券"政策 整合超2亿元资金形成人工智能赋能"五券"体系开展揭榜挂帅 [2] 企业创新与产业培育目标 - 萧山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 命中率达1/3 19家次企业产品入选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 两年翻一番 [4] - 拥有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以及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等国家级平台和省级概念验证中心 [4] - 三年目标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50家 十亿元以上企业60家 五十亿元以上企业20家 百亿元以上企业10家 [6] - 三年目标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00家以上 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0家以上 重点"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 [6] 创新生态与能力建设 - 建设"北斗七星+"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 打造企业研发 成果转化和裂变孵化的创新生态 [4] - 推动长三角(杭州)AI赋能新型工业化能力中心建设 凝聚专业力量研发应用模型与解决方案 [3] - 实施"四给四助"方法论:给能力助向新进军 给机会助拓市增销 给实惠助降本减负 给服务助茁壮成长 [6]
东杰智能跌2.24%,成交额5.3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83.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9:5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日盘中下跌2.24%至23.60元/股 成交5.31亿元 换手率4.86% 总市值107.5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83.94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5.57%和20.89%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1.95%和23.76% [1] - 年内股价涨幅达245.03% 近20日涨133.20% 近60日涨212.58% 年内4次登龙虎榜 最近9月1日净买入2.00亿元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智能物流仓储系统(79.11%) 智能生产系统(18.51%) 备件及其他(1.67%) 智能立体停车系统(0.70%)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9亿元 同比增长24.90% 归母净利润594.54万元 同比增长113.9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892.38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87.81万元 [3]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4.61万户 较上期增加94.14% 人均流通股9519股 较上期减少42.97% [2]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639.82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37.89万股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持股258.75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17.95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其他自动化设备 [2] - 概念板块涵盖智慧物流 机器人概念 专精特新 新型工业化 工业4.0 [2]
第七届“新博会”:打造新材料“创想盛宴” 吸引投资超7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01:40
9月1日,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闭幕。图为一名客商在展馆观看C919 飞机金属材料应用情况。 赵宇航摄 作为中国重要的装备生产制造基地、能源及原材料基地,黑龙江省当前正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 计划和未来产业孵化加速计划,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材料产业已被确定为该 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之一。2011年以来,"新博会"已在哈尔滨成功举办7届。 中新网哈尔滨9月1日电 (记者姜辉)1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 (以下简称"新博会")在哈尔滨市闭幕。 本届"新博会"聚焦人工智能加速未来材料技术变革、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非粮生物质资源高效利 用、新材料成果转化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热点,组织国家级和省级重要会议6场,开展技术交流、研 发协同等研讨活动近20场,以16名院士领衔,国内外20家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企业 家等100多位重要嘉宾,通过圆桌对话、闭门研讨、跨界沙龙等形式,打造多场引领新材料科技创新与 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创想盛宴"。 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展馆内,客商在观看航空航天材料。 赵宇航 ...
英洛华(000795):国内领先的磁性材料生产商+出口许可+机器人
格隆汇· 2025-09-01 23:24
公司概况 - 国内领先的磁性材料生产商 主营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制造 子公司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主营业务涵盖钕铁硼永磁材料 电机系列产品 健康器材产品以及电子声学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2] - 概念题材包括稀土永磁 小金属概念 养老概念 比亚迪概念 风电 机器人概念 减速器 苹果概念等 [2] - 总股本11.34亿股 总市值139.78亿元 流通A股11.34亿股 [2]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7.34亿元 同比下降14.73% [2] - 净利润1.44亿元 同比增长0.52% [2] - 毛利率20.88% 净资产收益率5.26% [2] - 动态市盈率48.55 静态市盈率56.44 市净率5.19 [2] 产能与销售 - 2024年磁材成品销量达6200多吨 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2] - 目前磁材产能13000吨左右 产能利用率达70%-80% [2] - 稀土永磁材料销售区域国内占比55% 东南亚21% 欧洲18% 其他6% [6] 客户与供应链 - 主要终端用户包含苹果 三星 比亚迪 飞利浦 宇通等知名公司 [6] - 与北方稀土 中国稀土等头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 - 采用长协和灵活采购相结合模式 既锁定原材料成本又能根据价格走势调整策略 [3] 业务拓展 - 收购浙江全方科技100%股权 拓展下游电子声学领域应用 完善消费电子 扬声器等领域布局 [6] - 电机产品出口占比高达60%-70% 主要面向欧美 亚洲市场 [3] - 在出口管制政策背景下率先推进许可申请 已有少量订单陆续获批出口许可证 [3] 技术研发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产品和技术基础 电机和磁材均有相关研发布局 [5] - 关节模组已在开发测试中 减速器有小批量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 [5] - 磁性材料产品包括烧结 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和磁性组件 [5] 应用领域 -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风力发电 节能家电等高景气领域 [1] -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智能消费电子 智能家电 汽车零部件 工业机器人 仪器仪表等 [5] - 稀土永磁材料可用于制造高性能UPS不间断电源和服务器硬盘等算力基础设施关键部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