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桐昆股份(601233)
icon
搜索文档
2026年石油化工行业投资策略:油价波动收窄,反内卷推动景气复苏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19 14:56
核心观点总结 - 预计2026年布伦特油价运行区间为55-70美元/桶,供需维持弱平衡,油价中枢相比2025年稳中略降[3][9] - 炼化板块在"反内卷"政策及海外产能退出推动下,景气度存在修复空间,盈利预期改善[4] - 聚酯产业链资本开支增速放缓,PTA、涤纶长丝和聚酯瓶片供需格局改善,景气度有望底部反转[5] - 投资建议聚焦聚酯、炼化、油公司、油服及乙烷制乙烯等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6] 油气开采:供给放缓,油价维持中性区间 - 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增长1.1百万桶/天至105.2百万桶/天,全球GDP增速约3.1%,需求增速放缓[3][8] - 供应增量预计为1.4百万桶/天,非OPEC国家增量显著下滑,页岩油产量预期在2026年达峰[3][8][29] - OPEC+增产节奏放缓,2026年一季度增产暂缓,对油价形成支撑;地缘风险因素已被市场部分消化[3][9][17] - 美国页岩油企业资本开支同比下滑,2025年前三季度主要企业资本开支合计下降14%,新井完全成本约70美元/桶[27][28][37] - 全球油气上游投资预计2025年同比下降4%至5700亿美元以下,但海上油气项目投资活跃,深水产量有望增长[51][52] 炼化:全球供给收缩下,景气存在修复空间 - 国内炼油产能过剩,一次加工能力达9.8亿吨,开工率维持较高水平;政策推动老旧装置退出,约18%产能为老旧装置[70][74][75] - 欧洲炼厂产能自2005年以来下滑420万桶/天,降幅超23%;2025年预计再有39万桶/天产能退出,平均厂龄66岁,成本劣势明显[81][83][87] - 韩国石化企业计划削减270-370万吨石脑油裂解产能,占全国产能18%-25%,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化工品供应有望收紧[89][92] - 烯烃产能增速放缓,2026年乙烯、丙烯产能增速预计分别为11%和4%;芳烃景气低迷,但PX盈利短期反弹,纯苯受调油需求下滑冲击[94][105][114] - 成品油消费达峰下滑,2025年前三季度汽柴油消费增速分别下滑4.8%和1.2%;炼厂减油增化趋势明显,头部企业成品油收率低于传统炼厂[96][98][100] 聚酯:资本开支增速放缓,景气底部反转 - PTA大型资本开支结束,2026年暂无新增产能,行业协同减产推动景气修复;当前价差约227元/吨,处于历史低位[5][132][135] - 涤纶长丝产能增速维持2-3%,2025年净增产能145万吨,CR6产能占比超70%;价差处于中低水平,供需格局逐步收紧[5][137][138][140] - 聚酯瓶片产能投放进入尾声,2026年新增产能有限,行业CR4占比74%;需求以软饮料为主,增速稳定,盈利有望触底反弹[5][144][151][154] - 海外纺服库存处于历史底部,美国库销比下滑9.9%;国内化纤需求提升,轻纺城成交放量,聚酯产业链开工率见底回升[119][124][126][129] 投资分析意见 - 聚酯板块推荐涤纶长丝企业桐昆股份、瓶片企业万凯新材[6] - 炼化板块建议关注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等头部企业[6] - 油公司推荐股息率较高的中国石油、中国海油;油服板块推荐中海油服、海油工程[6] - 乙烷制乙烯项目看好卫星化学,美国乙烷供需维持宽松,出口能力提升[6][106][110]
炼化及贸易板块11月18日跌0.46%,统一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9.1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18 16:11
板块整体表现 - 11月18日炼化及贸易板块整体下跌0.46%,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81%,深证成指下跌0.92%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和顺石油领涨,涨幅达9.99%,收盘价为33.91元,成交量为17.95万手,成交额为5.91亿元 [1] - 统一股份领跌,跌幅为5.43%,收盘价为32.56元,成交量为62.64万手,成交额高达20.91亿元 [2] 个股价格变动 - 部分大型石化企业股价相对稳定,中国石化微涨0.35%,收盘价5.80元,中国石油股价持平,收盘价9.87元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茂化实华(-3.99%)、恒力石化(-3.87%)、桐昆股份(-3.39%)和军阳兴长(-3.24%) [2] - 广汇能源下跌3.14%,成交量为122.88万手,成交额为6.51亿元,是当日成交量最大的个股之一 [2] 资金流向分析 - 炼化及贸易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态势,净流出金额达9.18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3.09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09亿元,显示散户和游资与主力资金流向出现分歧 [2] - 个股层面,中国石化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274.23万元,主力净占比2.80% [3] - 万邦达主力资金净流入722.29万元,主力净占比5.02%,同时游资净流入933.61万元,游资净占比6.49% [3] - 统一股份作为领跌股,其资金流向数据未在提供的表格中详细列出 [2]
炼化及贸易板块11月17日涨0.95%,统一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6738.9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17 17:00
板块整体表现 - 11月17日炼化及贸易板块整体上涨0.95%,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46%,深证成指下跌0.11% [1] - 板块内个股涨跌互现,统一股份领涨,康置顿跌幅最大为5.38% [1] - 板块整体资金流向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入6738.9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8463.9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724.95万元的分化格局 [1] 个股价格与交易表现 - 康置顿收盘价16.71元,跌幅5.38%,成交额1.10亿元 [1] - 宝莫股份收盘价6.08元,跌幅3.95%,成交额1.72亿元 [1] - 广汇能源收盘价5.42元,涨跌幅为0.00%,成交额3.34亿元,成交量61.64万手为表中最高 [1] - 润贝航科收盘价36.01元,上涨0.31% [1] 个股资金流向 - 中国石化和恒力石化获得显著主力资金青睐,主力净流入分别为1.59亿元和1.09亿元,主力净占比分别达14.25%和11.16% [2] - 中国石化同时遭遇游资净流出1.14亿元,游资净占比为-10.26% [2] - 和顺石油的主力净流入金额为500.63万元,但其主力净占比高达18.14%,为表中最高 [2] - 齐翔腾达主力净流入900.37万元,主力净占比5.62%,同时获得游资净流入366.06万元 [2] - 桐昆股份和恒逸石化主力净流入分别为403.68万元和318.14万元,且均同时获得游资净流入 [2]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全球石油库存将持续增长至2026年,EIA预计今年全球原油将有184万桶、天的供应过剩-2025111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16 20:1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石油化工行业的投资评级为“看好” [3] 核心观点 - 全球石油库存预计将持续增长至2026年,EIA预计2025年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量为184万桶/天 [2][5] - 原油供需存在走宽趋势,预期油价存在下行空间,但在OPEC+减产和页岩油成本支撑下,未来仍将维持中高位震荡走势 [5] - 上游油服板块已呈现回暖趋势,钻井日费有较大提升空间;炼化盈利在油价回调下有所改善;聚酯产业链景气度存在修复预期 [5] 全球原油市场供需与价格展望 - **价格预测**:EIA预计2025、2026年原油均价分别为69美元/桶和55美元/桶(2026年预测较上月上调3美元/桶);预计2025、2026年美国天然气均价分别为3.5美元/百万英热和4.0美元/百万英热(均较上月上调0.1美元/百万英热)[5][6] - **需求预测**:IEA预计2025、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分别为79万桶/天和77万桶/天;OPEC预计2025、2026年需求增长为130万桶/天和138万桶/天,至1.051亿桶/天和1.065亿桶/天;EIA预计2025、2026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将分别增加105万桶/天和106万桶/天,至1.041亿桶/天和1.052亿桶/天 [5][8] - **供应预测**:EI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产量将增加281万桶/天(较上月预测上调13万桶/天)至1.060亿桶/天,2026年增加139万桶/天(较上月预测上调9万桶/天)至1.074亿桶/天;IE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同比增长310万桶/天(较上次预测上调10万桶/天)[5][10] - **供需平衡**:基于EIA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过剩量约为184万桶/天(消费量增105万桶/天,供应量增281万桶/天)[5][11] 上游板块 - **油价与库存**:截至11月14日,Brent原油期货收于64.39美元/桶,周环比增长1.19%;WTI期货收于60.09美元/桶,周环比增长0.57% [5][20];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28亿桶,较前一周增长641.3万桶,比过去五年同期低4% [5][22] - **钻机与日费**:11月14日美国钻机数549台,环比增加1台;自升式平台361-400英尺水深日费为110,360.92美元,环比上涨1,657.90美元;自升式平台使用率为71.43%,环比持平 [5][35][40] 炼化板块 - **炼油价差**:截至11月14日当周,新加坡炼油主要产品综合价差为24.26美元/桶,较前一周上涨1.08美元/桶;美国汽油RBOB与WTI原油价差为20.84美元/桶,较前一周下跌1.075美元/桶,低于历史平均的24.75美元/桶 [5][56][59] - **烯烃价差**:截至11月14日当周,石脑油裂解乙烯综合价差为91.20美元/吨,较前一周下跌4.10美元/吨,远低于历史平均的404美元/吨;丙烯与丙烷价差为59.23美元/吨,较前一周下跌15.27美元/吨,低于历史平均的255美元/吨 [5][64][71] 聚酯板块 - **产品价差**:截至11月14日当周,PX与石脑油价差为243.92美元/吨,较前一周上涨2.93美元/吨,低于历史平均的382美元/吨;PTA-0.66*PX价差为262元/吨,较前一周上涨39.46元/吨,低于历史平均的767元/吨;涤纶长丝POY价差为1,214元/吨,较前一周上涨47.5元/吨,低于历史平均的1,395元/吨 [5][90][96][99] - **价格与开工**:截至11月12日,亚洲PX价格收于824.86美元/吨,周环比上涨0.93%;中国PX平均开工率90.49% [90] 投资分析意见 - **聚酯企业**:看好聚酯头部企业桐昆股份、万凯新材,因聚酯景气存在修复预期,盈利中枢有望上行 [5][13] - **炼化企业**:建议关注炼化优质公司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中国石化,因油价回落改善成本,且头部企业竞争格局利好 [5][13] - **轻烃加工**:继续看好卫星化学,因美国乙烷供需宽松,乙烷制乙烯路线维持较好盈利 [5][13] - **油气开采**:推荐股息率较高的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因油价下行空间有限,油公司经营质量提升 [5][13] - **油服公司**:推荐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因上游勘探开发维持高景气,海上资本开支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5][15]
大炼化周报:秋冬订单放量中,涤纶长丝盈利持续修复-20251116
信达证券· 2025-11-16 13:0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秋冬订单放量背景下,涤纶长丝盈利持续修复 [1] - 大炼化项目价差环比改善,其中国内重点大炼化项目价差为2336.60元/吨,环比增长1.10%,国外项目价差为1436.69元/吨,环比增长4.96% [2][3] - 涤纶长丝板块需求以冬季保暖面料为主,产品价格及盈利整体上行,POY单吨盈利环比增加17.47元至108.83元/吨 [97] 炼油板块总结 - 原油价格震荡上行,截至11月14日当周布伦特原油周均价为63.92美元/桶,环比微降0.49%,周后期受中国原油进口增长及地缘政治等因素支撑价格回升至64.39美元/桶 [2][13] - 成品油价差小幅上涨,国内柴油、汽油、航煤与原油价差分别环比增加122.91元/吨、29.34元/吨和75.86元/吨 [13] - 北美市场成品油价差涨幅显著,柴油、汽油、航煤与原油价差分别环比增加139.71元/吨、103.20元/吨和90.59元/吨 [23] 化工板块总结 - 化工品整体延续弱势,主要受供给端增量扰动 [2] - 聚烯烃产品价格稳中有跌,价差震荡下行,其中LDPE均价为9507.14元/吨,环比下跌142.86元/吨 [48] - 丙烯腈成本支撑增强,产品价格小幅上涨至8400.00元/吨,价差扩大至5093.90元/吨 [64] - 聚碳酸酯(PC)价格偏稳运行,价差改善至10693.90元/吨 [64] 聚酯&锦纶板块总结 - 聚酯上游原料PX价格继续小幅上涨至5854.21元/吨,与石脑油价差为2136.91元/吨,开工率维持在90.49% [80] - PTA价格小幅上涨至4605.71元/吨,行业平均单吨净利润为-249.77元/吨,环比改善18.93元,社会流通库存下降1.56万吨至80.97万吨 [91] - 涤纶长丝供应量提升,下游冬季保暖面料走货为主,POY、FDY、DTY价格分别环比上涨71.43元/吨、92.86元/吨和35.71元/吨,企业库存天数出现分化 [97] - 锦纶纤维价格持稳,但与切片价差弱势下跌,POY、FDY、DTY与切片价差均环比收窄221.43元/吨 [105] - 涤纶短纤价格小幅下跌至6320.71元/吨,单吨盈利环比下降39.42元至70.43元/吨 [118] 主要公司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14日,近一周6家民营大炼化公司股价全部上涨,东方盛虹涨幅最大达10.13%,荣盛石化持平 [2][125] - 近一月股价表现方面,恒力石化涨幅领先达14.38%,新凤鸣、桐昆股份涨幅均超过11% [2][125] - 自2017年9月4日至报告期,信达大炼化指数累计上涨57.95%,表现优于石油石化行业指数(+33.01%)和沪深300指数(+20.35%) [126][129]
桐昆股份(601233):长丝龙头持续向好
新浪财经· 2025-11-16 10:26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73.97亿元,同比减少11.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5.49亿元,同比增加53.8%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32.39亿元,同比减少16.5%,环比减少6.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同比大幅增加872.1%,环比减少6.9% [1] 聚酯板块与浙石化投资收益 - 公司持有浙石化20%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浙石化净利润约16.2亿元,同比增加160.6%,环比增加87.4% [2] - 公司从浙石化获得约3.2亿元投资收益 [2] - 剔除浙石化贡献后,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聚酯等板块净利润为1.29亿元,同比增加170.4%,环比减少58.8%,显示板块业绩略有改善 [2] - 浙石化新项目全面投产后有望为公司带来投资收益增长 [2] 涤纶长丝行业供需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涤纶长丝累计表观消费量2672万吨,同比增加6.59% [3] - 2025年第三季度涤纶长丝开工率均值为89.3%,同比提升5.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POY库存天数均值为18.9天,同比减少0.8天,行业产销情况持续向好 [3] 涤纶长丝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POY/DTY/FDY价差分别为1077元/2153元/1314元每吨 [4] - POY/DTY/FDY价差同比分别收窄7.5%/13.61%/19.28% [4] - 消费需求改善有望拉阔涤纶长丝价差,公司盈利能力或进一步改善 [4] 公司未来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31亿元/45亿元 [5] - 对应EPS为0.75元/1.29元/1.89元 [5] - 对应PE为19.8X/11.5X/7.8X [5]
桐昆股份(601233):财报点评:短期利润承压,看好供给格局优化
东方财富证券· 2025-11-14 19:31
投资评级 -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对桐昆股份维持“增持”评级 [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尽管公司短期利润承压,但在行业“反内卷”预期下,供给格局持续优化,公司业绩有望逐步修复 [1][4][5] 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3.97亿元,同比下降11.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49亿元,同比上升53.83%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39亿元,环比下降6.06%;实现归母净利润4.52亿元,环比下降6.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9亿元,环比下降45.1% [4] - 第三季度公司对合营、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3.25亿元,环比大幅增长91% [4] 经营状况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涤纶长丝产品中,POY/FDY/DTY产量分别为246/52/30万吨,销量分别为236/53/30万吨 [4] - POY销量同比下滑12%,环比下滑8%;FDY销量同比下滑13%,环比下滑9%;DTY销量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2% [4] - 三季度涤纶长丝行业需求平淡,7-9月实际消费量同比分别下降11%、23%、30%,影响公司销量 [4] - 截至10月30日,下游织机开工率约69.07%,随着冬季服装需求增加,防寒保暖面料订单增多,织机开工率稳中小涨 [4] - 长丝库存水平下降,截至10月30日,当周长丝厂库205万吨,环比下降33%;POY库存7-10天,FDY库存15-19天,DTY库存22-27天 [4] 行业格局与上游原料 - PTA行业景气触底,截至10月31日,PTA平均加工费为122元/吨,10月最低跌至73元/吨 [4] - 逸盛、恒力、桐昆、新凤鸣、盛虹、三房巷产能合计约6810万吨/年,占行业有效产能75%左右,产业集中度高,为联合减产提供良好条件 [4]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战略聚焦煤头产业链,上半年在吐鲁番地区获取优质煤矿资源,该煤矿储量达5亿吨,初期规划开采能力为每年500万吨 [4] - 中昆煤气头项目建设中,计划2026年底至2027年一季度投产,项目投产后公司将贯通油头、煤头、气头三大产业链条,形成全品类布局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6.71亿元、998.23亿元、1048.12亿元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4亿元、24.70亿元、34.24亿元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84元、1.03元、1.42元 [5] - 以2025年11月13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18.99倍、15.57倍、11.23倍 [5] - 预计公司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4.64%提升至2027年的7.09%;净利率将从2024年的1.20%提升至2027年的3.30% [11] - 预计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4年的3.29%提升至2027年的8.07% [11]
炼化及贸易板块11月14日跌0.66%,润贝航科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3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14 16:58
板块整体表现 - 11月14日炼化及贸易板块整体下跌0.66%,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97%,深证成指下跌1.93%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 [1][2] 领涨个股表现 - 和顺石油领涨板块,收盘价28.03元,单日涨幅达10.01% [1] - 统一股份涨幅8.49%,收盘价31.30元,成交额15.36亿元 [1] - 宝莫股份上涨3.09%,茂化实华上涨2.57%,泰山石油上涨1.97% [1] 领跌个股表现 - 润贝航科领跌板块,收盘价35.90元,单日跌幅3.49% [2] - 万邦达下跌3.34%,大庆华科下跌2.53%,荣盛石化下跌2.17% [2] - 中国石油下跌1.01%,成交额10.24亿元 [2]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炼化及贸易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3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97亿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3.3亿元,显示散户资金与主力资金呈现反向流动 [2]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统一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67亿元,主力净占比10.85%,但游资净流出1.20亿元 [3] - 中国石化主力资金净流入5183.23万元,主力净占比7.48% [3] - 和顺石油主力净流入2751.86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44.36% [3] - 宝莫股份主力净流入2797.32万元,主力净占比13.06% [3]
PPI企稳复苏背景下石化产品价格趋势及投资机会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1-14 15:45
文章核心观点 - 政策端通过“供给端优化”与“需求端扩张”推动石化产品价格回暖,进而助力PPI企稳回升 [1][2] - 石化下游产能格局优化周期开启,叠加需求端结构性复苏,有望助推新一轮价格周期 [2][3] - 尽管PPI尚未回正,但石化下游板块股价已企稳回升,当前是良好的投资布局时机 [3][4] 供给侧分析 - 政策规定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2024年国内炼油产能为9.23亿吨,预计2025-2030年期间新增产能5800万吨,总量逼近政策“红线” [2] - 政策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叠加“反内卷”信号及税改压缩地炼生存空间,推动落后炼能加速退出 [2] - 未来炼能边际增量趋缓,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2] 需求侧分析 - 国内石化产品需求缓慢复苏成为主基调,石油消费结构转变深化,化工用油需求处于长期增长通道 [3] - 需求复苏存在结构性差异:大宗化学品中聚烯烃需求偏弱复苏,芳烃产品因下游装置扩能保持较高增速 [3] - 高端石化新材料如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锂电隔膜等发展迅速,保持较高需求增速 [3] 行业盈利与股价表现 - 政策推动“反内卷”整治及淘汰落后产能,石化股股价已止跌企稳并开始放量上涨 [3] - 需求端改善叠加炼化成本端优化带来板块盈利持续改善,部分公司如荣盛石化、恒力石化第三季度利润出现环比大幅改善 [4]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国营化工龙头企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 [4] - 推荐具备规模优势、化工产业链条长、高附加值产品布局丰富的民营大炼化企业:恒力石化、荣盛石化 [4] - 推荐逐步增强产业链协同优势的涤纶长丝龙头桐昆股份、新凤鸣 [4] - 建议关注东方盛虹 [4]
信达证券:PPI企稳复苏背景下石化产品价格趋势及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11-14 15:29
文章核心观点 - 石化产品价格变化与PPI走势具备强关联性,政策端通过“供给端优化”与“需求端扩张”有望推动石化产品价格回暖,进而助力PPI企稳回升 [1] - 石化下游产能格局优化周期开启,叠加需求缓步复苏,有望助推新一轮价格周期 [1][2] - 尽管当前PPI尚未回正,但石化下游板块股价已出现企稳回升态势,当前是良好的投资布局时机 [3] 供给侧分析 - 2025年是炼化行业关键年份,根据发改委政策,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1] - 2024年国内炼油产能9.23亿吨,预计2025-2030年期间将有5800万吨新增炼油产能,炼化扩能接近尾声,总量逼近政策“红线” [1] - 政策端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叠加“反内卷”信号及税改压缩地炼生存空间,或推动落后炼能加速退出 [1] - 未来炼能边际增量或将逐步趋缓,行业逐步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整体竞争格局有望迎来改善 [1] 需求侧分析 - 国内成品油需求达峰,石油消费结构转变深化,化工用油需求仍处于长期增长通道中,国内石化产品需求缓慢复苏成为主基调 [2] - 石化化工品需求复苏动能存在结构性差异,大宗化学品中聚烯烃需求偏弱复苏,而芳烃产品受益于下游装置扩能,需求保持较高增速 [2] - 高端石化新材料发展迅速,包括高端聚烯烃材料、工程塑料、锂电隔膜等产品仍将保持较高需求增速 [2] 市场表现与投资时机 - 今年以来国家推动重点行业“反内卷”整治,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淘汰落后产能和优化供给结构 [3] - 尽管PPI数据仍在负值区间,但政策端已经发力,石化股股价已经止跌企稳,开始放量上涨 [3] - 石化产品需求预计保持缓慢复苏,高端化工材料需求高速增长,需求端改善叠加炼化成本端优化将带来石化板块盈利持续改善 [3] - 部分标的如荣盛石化、恒力石化Q3利润已出现环比大幅改善,为石化板块股价表现提供支撑 [3]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国营化工龙头企业中国石化(600028.SH)、中国石油(601857.SH) [4] - 重点推荐具备规模优势、化工产业链条长、高附加值产品布局丰富的民营大炼化企业:恒力石化(600346.SH)、荣盛石化(002493.SZ) [4] - 重点推荐逐步增强产业链协同优势的涤纶长丝龙头桐昆股份(601233.SH)、新凤鸣(603225.SH) [4] - 建议关注东方盛虹(000301.SZ)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