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会计准则
icon
搜索文档
险资“盯上”城商行
险资增持银行股趋势 - 2025年以来险资已举牌4家银行,包括杭州银行、招商银行等,其中招商银行被平安人寿两次举牌持股比例超10%[4][7] - 险资持股市值前10个股中有7只为银行股,平安人寿四度举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和农业银行[7] - 新华保险首次大手笔增持杭州银行3.3亿股[4][7] 险资偏好银行股的核心动因 - 银行股具备"类债"属性,农业银行H股股息率达6%远超债券收益,满足险资3.5%负债端成本覆盖需求[9] - 新会计准则下高股息银行股可放入FVOCI账户,市值变动不影响利润表,仅股息分红计入投资收益[11] - 银保渠道因手续费较低成为新业务价值增长点,头部险企一季度银保保费异军突起[12][13] 银行资本补充需求 - 四大行拟通过定增募集5200亿元,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净息差分别降至1.51%、1.40%、1.27%、1.87%[15] - 城商行不良贷款较高且抗风险能力弱,山西银行、南京银行等已获国资增持但需多渠道补充资本[15] - 39家险企尚余参控股银行空间,其中国寿等6家可再参股1家,新华保险等33家可参股2家或控股1家[18] 政策环境优化 - 六部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缓解险资对银行股短期波动顾虑[16] - 4月监管放松险资权益投资比例预计释放1.5万亿增量资金[17] - 银行监事会取消可能带来董事会席位调整,为险资持股创造新空间[18] 实施难点与挑战 - 险资更偏好国有大行因其信用风险低、分红稳定,而急需资金的城商行多不符合市场化风险收益标准[19] - 银行股长期"破净"导致定增需按净资产定价,溢价发行可能短期拉低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19][20] - 权益投资折算认可资产比例较低,若银行盈利未达预期可能导致险资长期浮亏[20][21]
斯瑞新材: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4-03 19:46
公司基本情况 -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11日,注册于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610000623115672Q [2] - 公司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七路12号,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56,001.40万股 [2] - 公司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主营业务为铜及铜合金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2] -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并设有生产部、科技部、质量管理部等职能部门 [2]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并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 [3] - 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部分金融工具外均以历史成本计量 [3] - 会计期间采用公历年度,营业周期为12个月 [3] - 公司及境内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 [4] 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15-30年,机器设备3-10年,运输设备5年,办公及电子设备3-5年 [37] -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土地使用权按45.92-50年直线法摊销,软件和专利按5年直线法摊销 [40]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30] - 收入确认原则:在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区分时段履约和时点履约 [48] - 研发支出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开发阶段符合条件的支出予以资本化 [42]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 [11]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以摊余成本计量两类 [14] - 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根据信用风险变化分为三个阶段计量 [18] -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以公允价值计量,后续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6] 租赁会计处理 - 作为承租人时,除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外,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 [56] - 短期租赁指不超过12个月的租赁,低价值资产租赁指全新价值低于4万元的租赁 [57] - 作为出租人时,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按租赁投资净额入账 [58] 合并财务报表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时抵销公司间交易和往来余额 [7]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自最终控制方控制之日起纳入合并 [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日后子公司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报表 [8]
鼎汉技术: 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报告以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4-03 08:2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北京鼎汉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统一信用代码为91110000740067796T,公司类型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法定代表人为顾庆伟,注册地为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十八区2号楼(园区),经营期限为2007年12月24日至长期 [1] - 公司前身为北京鼎汉技术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10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由郑勇和张劲松出资设立 [1] - 2007年12月,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净资产7,978.44万元折成股份3,837.60万股,注册资本变更为3,837.60万元 [1] - 2009年10月30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证券代码为300011,首次公开发行1,300万股,每股发行价37.00元,总股本变更为51,376,000股 [1] - 2010年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10股,总股本增至102,752,000股 [1] - 2011年实施首期股权激励计划,授予49名激励对象288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增至105,632,000股 [1] - 2012年回购注销全部288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减至102,752,000股,同年实施每10股派2.80元并转增5股,总股本增至154,128,000股 [1][2] - 2013年实施每10股派0.20元并转增5股,总股本增至231,192,000股 [2] - 2014年实施每10股派0.6元并转增8股,总股本增至416,145,600股 [2] - 2014年发行股份购买芜湖鼎汉100%股权,发行91,566,264股,同时非公开发行13,493,971股募集配套资金,总股本增至531,051,461股 [2] - 2017年非公开发行27,598,926股,总股本增至558,650,387股 [2] - 2019年公司名称变更为北京鼎汉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 公司最终控股股东为广州工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人民政府 [2] 公司经营范围 - 主要业务包括生产轨道交通信号智能电源产品、轨道交通电力操作电源、屏蔽门电源、车载辅助电源等轨道交通专用设备 [2] - 经营范围还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销售轨道交通设备及零部件、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等 [2] - 其他业务包括投资及资产管理、经济信息咨询、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等 [2] 公司组织架构 - 公司基本组织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负责制 [2] - 下设市场中心、财务资产部、人力行政部、战略投资部、企业管理部、采购管理部、集团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等业务及管理部门 [2] 财务政策与会计处理 - 公司采用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3]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 [4] -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5] -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 [18][19] - 固定资产按成本计量,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各类资产折旧年限为:房屋及建筑物20-50年,机器设备10年,电子设备5年,运输工具5-10年 [38][39] - 无形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摊销年限为:专利权10年,办公软件5年,非专利技术10年,土地使用权50年 [43][44] - 研发支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开发阶段符合条件的资本化 [45] - 收入确认原则为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57][58]
欣龙控股: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4-02 18:28
审计意见与财务报表 - 审计机构天职国际对欣龙控股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 认为报表公允反映公司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 - 审计范围包括母公司现金流量表、合并及母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及附注 关键审计事项聚焦收入确认流程 [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23亿元 同比下降11.53% 主要来自水刺产品、无纺深加工产品、熔纺无纺布及医药医疗业务 [1] 关键财务数据 - 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2024年末总资产8.51亿元 较2023年9.30亿元下降8.43% 流动资产占比49.97% [5] - 货币资金2.18亿元同比增56.49% 交易性金融资产清零 应收账款0.67亿元同比下降14.15% [5] - 负债总额1.31亿元同比下降31.16% 其中短期借款0.20亿元 长期借款0.39亿元 [6] - 归母净利润-0.19亿元 连续两年亏损 基本每股收益-0.0309元 [7] 现金流与投资活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10亿元 同比减少70.12%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17亿元 主要因收回投资3.83亿元 [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0.49亿元 系偿还债务0.65亿元及分配股利0.04亿元所致 [8] - 母公司层面投资支付现金3.55亿元 购建固定资产支出0.19亿元 [14] 业务结构与行业特征 - 公司属纺织业 主导产品为非织造材料及制品 业务涵盖中药材加工、医疗健康、生物技术等多元化领域 [15] - 合并报表子公司15家 较上年减少1家 显示业务结构调整 [15] - 研发投入0.24亿元 占营收4.53% 体现技术驱动型行业特征 [7] 会计政策与审计方法 - 收入确认采用控制权转移时点判断 审计中重点核查客户合同、出库单及海关记录等凭证 [1] - 金融工具按业务模式分类计量 债务工具投资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 [33] - 合并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 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调整 [21]
长城科技: 长城科技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4-01 17:18
公司基本情况 - 浙江长城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16日,前身为浙江长城电工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1月18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 [12] - 公司注册资本2.06亿元,股份总数2.06亿股,均为流通股,主要从事特种电磁线、绕组线的生产、加工及销售业务 [12] - 公司持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50066615054X7的营业执照,财务报表经2025年3月31日五届四次董事会批准报出 [12]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达129.85亿元,主要来自特种电磁线、绕组线等产品的生产销售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人民币(具体金额未披露),管理层基于信用风险特征计提坏账准备 [4] - 审计机构确认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了2024年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2] 审计重点事项 - 收入确认为关键审计事项,审计程序包括检查销售合同、实施实质性分析、函证销售金额、截止测试等 [3][4] - 应收账款减值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审计程序包括评估信用风险特征、复核现金流预测、测试坏账准备计算等 [4][5] - 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属于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内销以客户签收为确认时点,外销以报关取得提单为确认时点 [3][53] 会计政策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5-20年,专用设备5-10年,运输工具4-5年,残值率均为5% [43] - 研发支出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开发阶段支出满足五项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 [47] -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两类,与资产相关的冲减账面价值或确认为递延收益分期摊销 [56] 行业特征 - 公司所属制造业细分领域为电磁线生产,产品应用于电力设备、工业电机等下游行业 [12]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部分客户实行零库存管理,按领用结算单确认收入 [53] - 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特点,应收账款管理及减值计提对财务状况影响显著 [4][27]
深度丨“最强盈利”财报下,险企如何面对分红难题?
券商中国· 2025-03-31 10:09
迎来"最强盈利"财报季,如何分红派息却成了上市险企的新难题。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上市险企净利润、净资产及股东分红率等核心财务指标的不确定性提升。相较旧 准则,新准则下上市险企的净利润表现与资本市场表现出更强的相关性,单一年度的净利更加难以反映保 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长期负债经营的真正价值。在净利润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如何管理财务波动和制定 稳定可持续的分红政策,是需要解决和应对的课题。 "最强盈利"下的分红难题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2024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 润3476亿元,同比大增77.7%,迎来了"盈利最强"财报季。 在2024年净利润大增的情况,险企分红也相当大手笔。统计显示,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分红907.89亿元, 同比增长超两成,分红数额亦创新高。 在五家险企中,新华保险的分红被多份研报认为超出预期。在2024年盈利增加201%的情况下,该公司分 红比例保持在不低于30%的水平上,2024年全年合计拟派发股利78.93亿元,同比大幅增加近200%,分 红接近2023年全年净利润。这一分红方案随之受到资本市场正向反馈。 不过,新华保险2024年分红对其偿 ...
牛!五大上市险企去年净赚近3500亿,创历史新高!
券商中国· 2025-03-29 15:35
A股五大上市险企年报发布完毕。受益于"资负"两端发力尤其是去年三季度以来的资本市场行情,叠加新会 计准则实施,上市险企纷纷交出亮眼的年度答卷。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去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476亿元,同比大增77.7%。 净利创历史新高 统计显示,五家上市险企2024年净利润同比均大幅增长。 其中,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去年归母净利润均超千亿元。其中,中国平安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266.07亿 元,同比增长达到47.8%,净利润额为历史第三高。2023年同期,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为856.65亿元。 中国人寿去年净利润首破千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69.35亿元,同比增长达108.9%。其他三家公司中, 中国太保实现归母净利润449.60亿元,同比增长64.9%;中国人保实现归母净利润428.69亿元,同比增长 88.2%;新华保险实现归母净利润262.29亿元,同比增长201.1%。这四家险企归母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 高。 投资收益大增是主因 中国太保寿险去年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16.8%,同比上升3.5个百分 点。经济假 ...
净赚千亿!中国人寿业绩翻倍
券商中国· 2025-03-27 18:52
3月26日晚,中国人寿交出2024年业绩,净利润首破千亿。 年报显示,中国人寿2024年归母净利润1069.35亿元,同比大增108.9%,每股收益3.78元。对于全年业绩,多份研报认为符合预期。 对于净利润大增原因,中国人寿在年报中提到,该公司把握市场机会开展跨周期配置,持续推进权益投资结构优化。2024年股票市 场低位震荡后快速反弹,公司总投资收益大幅提升。 27日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管理层进一步回应了投资收益大增原因及分红派息等问题。 股市净加仓超1000亿元,收益大幅提升 作为驱动利润大增的主要因素,中国人寿2024年总投资收益业绩表现亮眼。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2024年总投资收益达到3082.51亿元,为首次超3000亿元。这一指标此前最高为2021年的2100余亿元,大多数年 份不到2000亿元。 其2024年总投资收益率为5.50%,较2023年的2.57%提升近3个百分点,创下十年来新高,也是自2010年以来仅次于2015年的第二高 水平。 "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多种因素的综合驱动,"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回应投资业绩时表示,更关键地在于构建了一个多元稳健的 投资组合。 她提到,多年来,中国 ...
关键数据,有两个保险巨头没披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1 20:42
作 者丨曹媛 编 辑丨孙超逸 在 上 市 险 企 普 遍 按 月 披 露 保 费 收 入 数 据 时 , 记 者 注 意 到 , 中 国 人 寿 ( 6 0 1 6 2 8 .SH , 2 6 2 8 .HK)、中国平安(6 0 1 3 1 8 .SH,2 3 1 8 .HK)至今还未披露2 0 2 5年1月单月保费收入。 而 在 2 0 2 4 年 , 中 国 人 寿 于 2 月 8 日 公 布 了 去 年 1 月 保 费 收 入 , 于 3 月 11 日 公 布 1 - 2 月 的 保 费 收 入;中国平安于去年2月2 0日公布1月保费,于3月1 5日公布1 - 2月的保费收入。 与此同时,今年有不少保险机构于2月中下旬已经如期公布了1月保费数据,如新华保险、中 国太保、阳光保险、众安在线、国华人寿等。从历年数据来看,寿险公司在每年1月、第一季 度的保费收入主要受益于"开门红"。 今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部分保险机构暂不公布单月保费收入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 保 费 数 据 并 非 监 管 要 求 披 露 的 信 息 , 是 自 愿 性 信 息 披 露 公 告 , " 这 是 一 个 正 常 现 象 , 它 ...
中科星图(688568) -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
2025-03-03 22:45
业绩总结 - 公司2024年度确认营业收入325,742.78万元,较2023年度增长29.49%[6] - 公司2024年末资产总计82.89亿元,较上年末60.29亿元增长37.48%[15] - 公司2024年末负债合计36.93亿元,较上年末21.23亿元增长73.95%[17] - 公司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45.96亿元,较上年末39.06亿元增长17.66%[17] - 2024年净利润为59749734.61元,上期为145667579.36元[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1156026.41元,上期为125075867.56元[26] 用户数据 - 无 未来展望 - 无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无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报告期内,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将其合并当期期初至期末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纳入报表[54] - 报告期内,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以购买日公允价值为基础自购买日起纳入报表[55] 其他新策略 - 无 财务指标 - 本期营业总成本为2,701,869,590.67元,上期为2,038,659,010.91元[22] - 本期营业利润为515,004,172.53元,上期为442,788,926.63元[22] - 本期净利润为525,865,105.50元,上期为481,885,818.11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65元/股,上期为0.63元/股[22] - 2024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454698819.48元,上期为1675843354.56元[26]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03341787.55元,上期为127329927.23元[26]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745724597.03元,上期为814120377.40元[26]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85654037.49元,上期为559726344.85元[26]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38281734.97元,上期为314399924.78元[26] 资产负债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2.9231855332亿美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6.3580234182亿美元[174][17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050.00013亿美元,上年年末余额为5300.005438亿美元[176]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5157.698589亿美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519.23096亿美元[17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7.5454990734亿美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7.8431930763亿美元[185]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363.877578万,上年年末余额为288.62万[194]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2.6342676451亿,上年年末余额为1.360710915亿[199] 坏账准备 - 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应收票据坏账准备,期末计提比例为19.76%,上年年末为12.37%[179] - 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计提比例为11.36%,上年年末为10.39%[186] - 本期账龄组合坏账准备计提金额为1051.542508万美元,期末余额为1270.377548万美元[183] - 坏账准备上年年末余额为2.0678550939亿,本期计提1.3260665351亿,实际核销198,616.80,期末余额为3.5566853043亿[191] 税收政策 - 公司部分子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00%的所得税优惠政策[174] - 中科星图股份等多家公司提供技术转让等服务免征增值税[165] - 中科星图股份等公司销售自行开发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3%部分即征即退[167] - 中科星图智慧科技有限公司2023 - 2027年免征企业所得税[168] - 合肥中科星图洞察科技有限公司2024 - 202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169] - 中科知行宏图科技有限公司2024 - 202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169] - 中科星图智源科技(安徽)有限公司2025 - 2027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169] - 中科星图慧安科技有限公司2025 - 2027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170] - 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2 - 2024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170] - 易格通(北京)信息技术等公司2024年企业所得税适用20%税率[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