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2.5亿外卖订单,代表不了任何胜利
搜狐财经· 2025-07-18 15:13
外卖大战现状 - 美团创下日即时零售订单1.5亿新纪录,全国订单超2.5亿 [2] - 美团CEO认为新增订单量"绝大部分是泡沫",因单价太低导致GMV增幅有限 [2] - 美团表示是被迫卷入外卖大战,而非主动发起 [3] - 电商巨头京东、阿里高调进入外卖市场,引发价格战 [4] 行业影响 - 餐饮商家实际收入大幅缩水,茶饮品牌活动日营业额1万但实际收入仅6000多元 [6] - 重庆牛肉面原价24元,平台用户只付7.5元,商家被迫缩减份量 [6] - 2024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和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下滑3.6和2个百分点 [8] - 中国烹饪协会指出外卖价格倒挂和补贴资源向头部倾斜加剧市场不公平 [8] 商业模式分析 - 全国外卖行业年利润仅300亿,平均每位用户年贡献60元 [10] - 美团作为唯一盈利的外卖平台,利润率仅4% [10] - 阿里、京东、拼多多三家2024年净利润超3000亿,是外卖行业利润10倍 [11] - 电商巨头因增长见顶将即时零售视为救命稻草 [11] 历史经验 - 2018年滴滴外卖补贴战导致无锡外卖订单量翻三倍,但一年后新增市场为0 [9] - 饿了么创始人曾表示"外卖的模式永远都不会赚钱" [11] - 美团通过长期运营积累和规模效应实现薄利经营 [10] 行业呼吁 - 美团CEO呼吁行业回归理性竞争 [14] - 美团此前推动的反内卷措施因新平台补贴大战可能失效 [12] - 即时零售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应强行推广 [11]
从“奶茶0元购”看外卖大战折射出平台竞争新逻辑
第一财经· 2025-07-18 15:13
即时零售市场动态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持续升温,从餐饮外卖扩展到生鲜百货和酒店服务,淘宝闪购、美团等平台将酒店预订纳入补贴范畴,推出大幅折扣优惠[1] - 美团7月12日即时零售订单量达1.5亿,其中神抢手单量超5000万单,拼好饭单量超3500万单[1]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7月14日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日活跃用户数环比净增15%,订单准时率稳定在96%[1] - 京东外卖转向精细化补贴模式,强化对正餐、小龙虾等品类的补贴,例如推出16.18元一口价小龙虾[1] 平台业绩表现 - 美团餐饮订单较平日增长65%,肯德基爆款"全鸡"上线半日订单量破100万份,运动品类销量较去年翻倍,江苏地区球拍类商品成交额倍增[2] - 饿了么非餐饮品类中1205个品类订单量环比增速超100%,3074个商家、超26万门店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2] -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订单量突破百万[2] 酒店服务纳入即时零售 - 重庆等地用户在淘宝闪购平台点外卖时可同步领取特价酒店优惠券,部分酒店价格降幅达18%至67%,一两百元的低价酒店成为补贴重点[3] - 即时零售从"餐饮外卖"单一赛道升级为覆盖"线上下单、线下即时履约"的综合服务体系[3] - 阿里整合淘宝、饿了么、飞猪资源,满足消费者"30分钟达"的即时消费和"提前预订"的服务需求[3] - 美团通过高频餐饮消费带动低频酒店服务,形成用户流量的跨场景转化[3] 平台竞争逻辑升级 - 平台竞争从"价格补贴刺激单量增长"的线性模式升级为通过多场景协同提升用户黏性,构建生态壁垒[3] - 阿里通过淘宝用户基数、饿了么配送网络、飞猪酒店资源形成协同效应,降低流量损耗并提升商家服务能力[4] - 美团以餐饮外卖为核心流量入口,延伸至酒店、电影、旅游等场景,通过会员体系和支付工具打通消费数据[5] - 京东通过外卖导流提升平台日活,带动电商和即时零售、酒旅等业务,依托"仓配一体"供应链优势弥补本地配送短板[5] 即时零售边界拓展 - 即时零售边界持续拓展,平台需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创新中守住合规底线[6] - 平台需防范数据滥用、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保障商家与消费者合法权益[6] - 即时零售的边界拓展需与监管体系同步升级,明确平台在服务履约、纠纷处理中的责任[6]
醉翁之意不在酒!直播“首秀”不直接卖产品只推券,茅台酱香酒650抵1000的背后是何用意?
搜狐财经· 2025-07-18 13:03
茅台系列酒战略发展 - 公司正积极推动"第二增长极"系列酒发展,茅台1935作为战略大单品被定位为茅台酒的"护卫舰"[1][3] - 茅台酱香系列酒2024年收入246.84亿元同比增长19.65%,2025年一季度收入70.22亿元同比增长18.3%[13] - 公司计划打造以茅台1935为核心,茅台王子酒和汉酱酒为"两翼"的大单品集群[13] 茅台1935营销策略 - 通过抖音直播售卖线下门店代金券,其中茅台1935推出"650抵1000"券,理论单瓶总价838元相比指导价1188元节省350元[3][5] - 实际市场批价持续下行,部分渠道售价近乎腰斩,门店实际售价750元/瓶,叠加优惠后仅需补100元差价[5][6] - 代金券可在全国145家指定门店核销,有效期7月17日至8月17日,后续覆盖范围将扩大[12] 即时零售战略布局 - 公司核心目标是为线下渠道引流,加速布局即时零售新赛道,利用线上流量赋能线下门店[7][9] - 计划为5000-7000家主题终端店构建即时零售网络,实现"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小时达"闭环[10][12] - 已公开招募美团、饿了么、抖音平台战略合作伙伴,推动渠道数字化升级[10][12] 产品结构调整 - 围绕茅台1935新增1.935L规格产品,并在"i茅台"上线375ml产品[12] - 春节期间茅台1935动销同比大幅增长,1-4月市场表现稳定达成预期[13] - 直播覆盖五款产品:茅台迎宾酒(紫)、茅台王子酒、贵州大曲酒、汉酱及茅台1935[3]
流量红利来了!企业加快布局酒类即时零售
搜狐财经· 2025-07-18 11:21
酒类即时零售行业趋势 - 酒类即时零售已成为全行业标准履约配置 将带来巨大流量红利 [1] - 即时零售是高确定性生活方式 属于电商领域为数不多的高增长赛道 [4] - 酒类即时零售颠覆传统周期性批量采购习惯 释放海量碎片化场景需求 [4] 电商平台布局模式 - 平台模式包括美团闪购 淘宝闪购 京东秒送等 [4] - 自营模式例如美团歪马 [4] - 电商平台"百亿补贴"活动拉低线上白酒价格 培养消费者即时消费习惯 [4] 1919的战略布局 - 通过自营App 小程序提供19分钟送达服务 [6] - 入驻各大电商平台利用流量红利做即时零售 [6] - 线下多业态 多品类 全渠道和全时段经营布局在新一轮即时零售爆发中占得先机 [7] - 启动存量门店经营升维工程 以即时零售带流量 场景体验做转化 战略品牌做利润 [7] 华致酒行的战略布局 - 酒类即时零售表明消费市场和服务需求达到高度匹配 是酒业深度调整期的新机遇 [4] - 布局即时零售是数智化应用的必然路径 可整合品牌 渠道 门店等资源 [5] - 品牌化 连锁化酒类大商具有供应链 运营服务能力和营销推广优势 [10] 行业竞争格局 - 传统酒类销售渠道较为分散 超百亿元营收酒类经销商仅占少数 [10] - 品牌知名度 经营诚信度 产品丰富度 服务保障力强的渠道更受消费者和平台青睐 [10] - 需避免价格混乱和低劣假冒产品影响酒业生态健康发展 [10]
“便捷经济”引领电商新变局
搜狐财经· 2025-07-18 08:04
近场电商行业发展趋势 - 近场电商(即时零售)成为消费市场新热点,由消费需求变迁、技术演进和基础设施成熟驱动,电商平台进入"大消费"下半场 [1] - 即时零售融合线下触达和线上便捷体验,消费者可在本地平台下单,附近门店即时发货并在几小时内送达 [2] - 平台补贴成为消费增长推动力,即时零售在扩大消费与内需中作用显著,并在就业、民生、产业升级等层面释放积极效应 [1][2] 就业与收入影响 - 骑手人数显著增加,某站点从100人扩至150人,日均送单量从30单增至45单,"单王"骑手月收入从近2万元提升至3万多元 [3] - 网约配送员总数达1300万,平均月薪6800元,成为新就业形态主要岗位和就业"中转站" [4] - 餐饮行业服务人员因订单增加而扩招并普涨基本工资,某品牌线下门店订单增长约75% [3][9] 中小商家发展机遇 - 淘宝闪购新注册商家超24万,大部分为中小商家,补贴均衡流向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 [9] - 中小商家订单显著增长:生鲜行业环比增238%,水果行业环比增344%,酒水行业环比增532% [9] - 平台补贴策略多样化,包括配送费用补贴和优惠券方式,商家获得更多曝光机会 [9] 技术创新与供应链 - 即时配送订单规模从年均12亿单增长至480亿单,头部企业日均订单达6000万单,峰值突破9800万单 [13] - 配送网络覆盖全国2800多个市县区,时效从"小时级"缩短到"分钟级",路径规划技术低于1毫秒,准时率超98% [13] - 即时零售是算法、算力密集型产业,技术赋能物流效率和商家销售策略,如用餐高峰期骑手路线优化 [14] 经济社会效应 - 闪购模式商户数量同比增长48.9%,催生商品分拣员、平台运营等新职业 [4] - 即时零售有望重新估值社区便利店发展潜力,通过拓展销售半径影响社区估值和房地产发展 [10] - 消费领域新业态以就业为导向,带动服务业就业,实现商家、骑手和产业链多方共赢 [6][9]
股市必读:三只松鼠(300783)7月17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7-18 02:5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7日收盘,三只松鼠报收于26.41元,上涨0.27% [1] - 换手率2.42%,成交量6.76万手,成交额1.78亿元 [1] 资金流向 - 7月1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92.67万元 [4] - 游资资金净流入843.43万元 [4] - 散户资金净流入849.25万元 [4] 赴港上市进展 - 公司正在有序推进赴港上市备案工作 [2] - 5月30日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备案材料 [2] - 具体情况请关注后续公告 [2] 食品安全管理 - 公司持续贯穿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2] - 质量检测中心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体系认证 [2] - 全资子公司中创检测中心拥有300余台检验仪器设备 [2] - 检测中心具备218项检测能力,取得CMA资质和CNAS认可 [2] 市场份额 - 2024年树坚果零食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3.89% [2] - 婴幼儿零食行业排名第三,市场份额2.62% [2] - 果类零食行业排名第三,市场份额0.91% [2] - 线上坚果种子零食市场份额16.15% [2] - 线上烘焙零食市场份额2.26% [2] - 线上肉制品零食市场份额3.17% [2] 即时零售布局 - 公司门店和即时零售板块已上线饿了么(闪购) [3] - 天猫旗舰店正逐步接入淘宝闪购商家自配链路 [3] - 上海仓仓配一体业务有序推进中 [3] - 未来将持续探索近转远模式,依托阿里生态资源整合 [3] 发展战略 - 公司将持续贯彻"高端性价比"战略 [2] - 坚守"全品类+全渠道"经营模式 [2] - 推进全国集约基地布局 [2] - 努力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2]
巨头鏖战即时零售,该用“卷”尺衡量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21:59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分析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达1.5亿单 京东即时零售日订单超2500万单 行业日订单总量约2.5亿单 [2] - 闪购模式带来超1亿单市场增量 中国外卖市场日订单量从1亿单(美团8000万+饿了么2000万)跃升至2.5亿单 [5] - 平台补贴策略从"卷商家"转向"补用户+补商家" 避免将成本转嫁给商家 [4] 商业模式创新 - 闪购重构"人-货-场"逻辑:实现"即需即买即得" 商品仓配转向"本地化供给+全国仓调配" 场景拓展至"即时服务+多重体验" [5] - 平台战略定位超越传统外卖/零售 向"全场景消费生态"和"超级消费入口"升级 [6] - 服务类消费频次提升空间显著 奶茶/烧烤等高频场景带动几何级需求增长 [8][9] 宏观经济影响 - 闪购补贴战发挥类消费券作用 通过供给侧让利+需求侧放量撬动消费增量 [7][9] - 服务类消费成为提振内需新抓手 相比实物消费(如3C/汽车)具有更高需求弹性 [7][8] - 行业竞争本质是增量创造而非存量争夺 新模式带来1亿单新增市场需求 [5] 竞争格局观察 - 低价策略被重新定义:补贴属于培育用户习惯的必要投入 与无序价格战有本质区别 [3] - 美团/淘宝闪购/京东形成三足鼎立 合计占据2.5亿单日订单市场 [2] - 平台需平衡补贴扩张与技术投入 避免长期利润空间受压 [9]
县城没有即时零售
36氪· 2025-07-17 20:34
即时零售下沉市场现状 - 一二线城市即时零售竞争激烈,但下沉市场渗透率极低,全国1866个县占国土面积90%、人口52.5%,即时零售渗透率远低于一线城市[3][5] - 下沉市场消费者对即时零售认知不足,00后和95后受访者表示"没听过"、"无感",消费习惯仍以线下为主,注重性价比和人情消费[3][6][8] - 县域即时零售供给端匮乏,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在下沉市场商家覆盖率低,部分县城配送范围仅覆盖20km外的少数商家[5][6] 下沉市场消费行为差异 - 县域消费者对生鲜、餐饮等品类坚持线下购买,认为"肉眼检验新鲜度"和"社交属性"不可替代,平台配送费和高溢价是主要阻力[9][10] -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用户因工作繁忙、区域面积大,高频使用美团闪购、盒马等即时零售平台,而县城用户线上生活日用品消费率极低[7][20] - 春节期间县域即时零售出现短期爆发,茶饮、火锅等品类外卖量同比增2倍以上,但节后消费迅速回落,反映需求依赖返乡人群而非本地居民[19][21] 平台下沉战略与挑战 - 美团2024年三季度财报明确将县域经济列为重点,闪购业务在下沉市场订单量同比增长54%,便利店闪电仓开设1866家,但未披露具体区域分布[17][19] - 平台型即时零售在下沉市场面临商户入驻意愿低的问题,餐饮商家因线下生意饱和、平台抽佣等因素拒绝上线,仅新式茶饮加盟商参与度较高[12][13][15] - 社区团购在部分县域通过"今日下单次日达"模式跑通,但即时零售要求的30分钟履约难以复制,因中小商户缺乏供应链和库存管理能力[12][22][23] 行业生态与商业模式 - 即时零售主要分为平台型(美团闪购、京东秒送)、自营型(盒马、叮咚买菜)、商超O2O(永辉、大润发)和垂类平台(叮当快药),但除社区团购外均难以下沉[10][11] - 县域零售仍由区域性大型商超主导,线上化尝试成本高且效益存疑,独立商超更倾向观望而非大规模投入即时零售[12][16] - 平台在下沉市场依赖大额补贴(如家电、酒水品类),但长期可持续性存疑,县域消费核心仍是极致性价比而非时效[22][23]
传统电商模式增势不足,白酒的未来在“即时零售”?
搜狐财经· 2025-07-17 20:31
白酒行业线上业务发展现状 - 2025年1月-6月白酒生产企业线上业务占比变化:42 9%增加 20 0%减少 37 1%持平 表明线上业务未见明显提升 [1] - 线上业务模式从传统B2C转向融合线下场景 线上引流 即时配送的"即时零售"模式 [1] 垂直电商发展阶段 - 2008-2015年酒类垂直电商兴起:也买酒首年营业额超200万元 酒仙网获超10亿元融资 1919酒类直供融资3 13亿元 [3] - 2014年酒仙网双11在天猫销售417 9万瓶 成为酒类冠军 [5] - 垂直电商与综合电商平台合作 酒企密集入驻天猫 京东旗舰店 [7] - 垂直电商冲击酒企价格体系 引发矛盾 如郎酒 茅台与平台"口水战" [7] - 多家垂直电商持续亏损 消耗资本信心 [8] 直播电商崛起 - 2016年短视频平台试水酒类直播 但酒企参与度低 [9] - 2020年直播电商加速渗透 2023年酒类直播GMV同比增长75% [11] - 酒仙网转型直播电商 2023年直播板块营收超30亿元 2024年Q1业绩大涨50% [13] - 直播低价策略扰乱价格体系 售假现象削弱信任 平台流量向品牌倾斜 [14] 即时零售新趋势 - 2023年酒类即时零售渗透率1% 规模近200亿 预计2027年渗透率达6% 规模约1000亿 [16] - 2024年H1美团闪购白酒交易规模暴涨100% 618期间白酒首日成交额同比增长70倍 [18] - 歪马送酒2022年订单量增1500% 2023年交易额增600% [18] - 即时零售解决传统零售库存周转问题(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和传统电商代际老化问题 [18] - 满足Z世代"随性消费"需求 提升转化率与周转率 [19] 未来发展方向 - 酒业电商将形成即时零售 场景融合 直播电商三大增长引擎 地方名酒与全国化名酒为主力 [20]
电商,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7-17 19:28
即时零售市场发展 - 即时零售市场形成阿里系(淘宝闪购+饿了么)、美团、京东三足鼎立格局,各方投入千亿元级补贴展开激烈角逐 [3] -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突破百万,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类标杆品牌 [3] - 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超2亿 [3] - 美团外卖推出"0元吃""0元喝"频道,大量无门槛满减券投放 [3] - 瑞幸、库迪、蜜雪冰城成为京东外卖首批销量破亿品牌,迪卡侬参与淘宝闪购促销后户外野营扣环水杯成交增长350%,小吊梨汤入驻京东外卖后整体营业额增长30% [4] - 商务部研究院预测即时零售规模将从2023年6500亿元增长至2030年2万亿元,消费场景从应急需求扩展到日用品、母婴、3C等高频领域 [4] 传统电商转型 - 主流电商平台从单纯追求GMV增长转向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和强化技术赋能 [5] - 天猫流量分配机制从"价低者得"转向"优者多得",品牌需通过产品创新和消费者需求满足实现增长 [5] - 京东将AI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AI在各场景降本提效,成为"6·18"活动"又好又便宜"的重要来源 [6] - 电商行业理念转变,效率成为衡量平台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6] 生态协同策略 - 美团凭借外卖业务日均1.2亿单高频次,将用户转化为酒店旅游等高利润率业务客户 [6] - 阿里巴巴将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与淘宝闪购深度协同构建完整闭环,淘宝App日活用户5个月内增长5000万,非餐订单占比达75% [7] - 京东外卖业务带动新注册PLUS会员超40万,PLUS会员外卖复购率较非会员高出2倍,复用自营物流网络午间闲置运力实现家电数码30分钟达 [7]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要求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 [7] - 发布《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直播电商行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