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

搜索文档
万物闪购新风尚,非餐小店借势崛起,月实收增幅超百倍
搜狐财经· 2025-08-04 22:16
平台增长表现 - 7月超过1.2万家非餐饮实体店铺入驻淘宝闪购平台[1] - 过去一周5.7万家非餐饮小店订单量刷新历史峰值[1] - 超过10万家店铺月收入实现翻倍增长[1] 品牌合作成效 - 绫致集团旗下VERO MODA/ONLY/JACK & JONES订单量分别增长5倍/3倍/近2倍[3] - 习酒入驻一周门店订单量突破千单[3] - 小米日均订单量较5月份增长4倍[3] 消费刺激效应 - 每1元闪购消费券带动6.76元额外消费[3] - 平台持续投入预计一年撬动近7000亿消费增量[3] 区域市场表现 - 湖南会同县/山东利津县餐饮订单环比6月增长超10倍[4] - 新疆洛浦县/山东冠县非餐饮订单实现类似增幅[4] - 餐饮"万单店"数量环比增长274% 义乌居全国首位[4] 县域商业拓展 - 超过6万家县城小店入驻淘宝闪购平台[4] - 7月份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的店铺超过12万家[4]
告别“烧钱”时代!外卖平台同步叫停“0元购”
财经网· 2025-08-04 20:17
行业格局变化 - 美团、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京东外卖三大平台同步发布声明,共同承诺规范促销行为并抵制恶性竞争,明确叫停"0元购"等极端补贴活动,标志着外卖补贴大战正式落幕 [1] - 京东以"百亿补贴+骑手五险一金"策略高调进军外卖市场,打破美团、饿了么的双寡头格局,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突破百万 [1] - 阿里整合饿了么推出"淘宝闪购"并开启"饿补超百亿"活动,美团升级"闪购"品牌迎战,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1] 补贴大战数据表现 - 美团推出"0元购"活动当日即时零售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APP一度瘫痪 [1] - 淘宝闪购宣布500亿元补贴计划,京东外卖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扶持品类标杆品牌 [2] - 外卖市场订单总量从年初日均1亿单增长至7月中旬单日约2.5亿单 [2] 行业影响与问题 - 商家陷入"订单增、利润降"困境,骑手收入增加但面临过劳风险 [2] - 高峰补贴期单均补贴额可达订单金额的20%以上,远超正常营销费率,对平台现金流与长期盈利能力形成严峻考验 [5][6] - 补贴大战导致资源集中于流量争夺而非服务升级,挤压商家利润空间并忽视骑手权益保障 [2] 监管与行业调整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大平台,要求避免"以补贴扭曲竞争秩序"并自查价格是否低于合理成本 [4] - 平台发布声明承诺规范促销行为,美团强调杜绝不正当竞争,饿了么承诺合理规划补贴,京东提出提升服务质量 [6] - 《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发布施行,进一步规范平台收费行为并鼓励创新服务模式 [7]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竞争重心从"烧钱抢市场"转向"服务与生态建设",从价格战转向效率战与体验战 [6] - 新一轮竞争应是"合规效能战"而非"资本消耗战",形成"降本增效→体验升级→商业正循环"的健康模式 [7] - 平台竞争胜负将取决于平衡用户体验、骑手保障与商家盈利的能力 [8]
淘宝闪购:超10万家非餐饮小店实收月环比增长超100%
搜狐财经· 2025-08-04 16:16
县域市场消费增长 - 淘宝闪购7月数据显示623个县餐饮订单环比6月翻倍增长 834个县非餐订单环比翻倍增长[1] - 湖南会同县等5地餐饮订单环比增长超10倍 新疆洛浦县等6地非餐订单环比增长超10倍[5] - 全国县域夜间订单日均环比6月增长70% 江苏昆山等5县市位列夜间最活跃县级市前5名[5] 中小商家业绩表现 - 近一周5.7万家非餐小店订单量创新高 超10万家非餐小店实收月环比增长超100%[1] - 7月餐饮"万单店"数量环比增长274% 义乌位居全国第一[5] - 超6万家县城小店入驻非餐板块 超12万家小店订单环比闪购上线前增长超100%[5] 消费结构升级趋势 - 7月县域休闲零食订单环比增长126% 运动户外用品增长114% 咖啡增长104% 炒酸奶增长91%[6] - 百盛超市入驻后订单翻4倍 周末高峰时段五家店订单近1500单[5] - 牡丹江龙江好日子超市7月日均订单增长超5倍 新客增长超4倍[9] 品牌入驻与增长案例 - 绫致集团旗下VERO MODA/ONLY/JACK & JONES品牌7月日均订单较入驻初分别增长5倍/3倍/近2倍[7] - 习酒上线一周订单破千单 小米7月初日均订单较5月增长4倍[8] - 芜湖果佰佰水果7月订单环比增长104% 温州妙多客订单环比增长近100%[9] 数字化经营赋能 - 翱象SaaS平台帮助商家统一管理多平台运营 新店开业成本下降20% 全渠道运营成本下降约50%[10] - 系统覆盖400多个城市 门店数量自5月以来增加17.6%[10] - 阿里1688供应链接入淘宝闪购 通过智能补货降低缺货率并加速商品周转[10] 平台经济杠杆效应 - 每1元闪购消费券带动6.76元额外消费 年化预计撬动近7000亿元消费增量[8] - 外卖市场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带动服务消费市场扩容[6] - 平台经济在激活下沉市场需求和扩大内需方面存在巨大空间[8]
县域消费繁荣!淘宝闪购超10万家非餐小店实收月增超100%
观察者网· 2025-08-04 10:37
县域消费市场爆发 - 淘宝闪购7月数据显示623个县的餐饮订单相比6月翻倍增长,834个县的非餐订单环比翻倍增长[1] - 湖南会同县、山东利津县等地餐饮订单环比增长超10倍,新疆洛浦县、山东冠县等地非餐订单环比增长超10倍[5] - 全国县域夜间订单日均环比6月增长70%,江苏昆山、浙江义乌等县级市夜间消费活跃[5] 中小商家收入提升 - 近一周5.7万家非餐小店订单量创新高,超10万家非餐小店实收月环比增长超100%[1] - 7月餐饮"万单店"数量环比增长274%,义乌位居全国第一[5] - 超6万家县城小店入驻淘宝闪购,12万家小店订单环比增长超100%[5] 消费结构升级 - 县域休闲零食订单环比增长126%,运动户外用品增长114%,咖啡增长104%[6] - 百盛超市入驻后订单翻4倍,周末高峰时段五家店订单近1500单[5] - 牡丹江"龙江好日子"日均订单增长超5倍,温州"妙多客"订单月环比增长近100%[9] 多品类即时配送兴起 - 绫致集团旗下VERO MODA、ONLY、JACK & JONES品牌日均订单分别翻5倍、3倍和近2倍[7] - 7月超1.2万家非餐实体门店上线淘宝闪购,茅台、森马等品牌入驻[8] - 习酒上线一周订单破千单,小米7月日均订单相比5月增长4倍[8] 数字化赋能实体店 - "翱象"系统帮助商家统一管理多平台商品、库存、订单,新店开业成本下降20%[10] - 使用"翱象"的门店数量增加17.6%,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10] - 阿里1688供应链融入淘宝闪购,通过智能补货降低缺货率[10]
降低中小商户负担方能促进平台可持续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8-04 08:35
平台经济监管新规解读 核心观点 - 《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旨在规范平台收费行为,降低平台内经营者负担,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2] - 当前平台经济存在收费不透明、强制推广等突出问题,新规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具体整改要求 [2][4] - 强调平台与商户是利益共同体,需通过合规收费和扶持政策实现共赢 [3][7] 行业现状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达9.74亿人,占网民总数近90% [2] - 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 [2] - 平台经济整体带动约2亿人就业 [2] 重点整改方向 清理不合理收费 - 明确禁止重复收费、转嫁成本、数据收费等7类违规行为 [4] - 特别禁止强制商户参与付费推广活动等隐性收费 [4][5] 强化合规管理 - 要求平台将《价格法》《电子商务法》转化为内部合规制度 [5] - 行业协会需建立协商机制规范收费行为 [5] - 需动态更新合规体系以适应监管变化 [5] 扶持中小商户 - 鼓励平台提供收费优惠和流量支持 [6][7] - 重点保护缺乏话语权的中小商户权益 [6] - 中小商户通过平台可降低60-70%获客成本 [7] 政策实施路径 - 采用"合法+合理+互惠互利"的弹性定价策略 [2] - 通过行业自律与法律监管双轨并行 [5] - 需平衡平台、商户、消费者三方利益 [7]
《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施行 优化平台经济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8-04 00:05
平台经济监管政策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规范平台向商家收取佣金、抽成、会员费等行为 [1] - 《指南》旨在完善平台经济监管政策体系,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1] - 专家认为《指南》有助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优化平台经济生态 [1] 平台收费现状与问题 - 平台经济覆盖数千万经营主体、9亿多网络消费者,赋能实体经济 [2] - 部分平台存在强制商家购买推广服务、数据垄断、收费规则不透明等问题 [2] - 平台滥用定价权,商家缺乏议价能力,存在"只收费不服务"现象 [2] 《指南》核心规范要求 - 平台需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健全收费公示制度,履行减免费承诺 [3] - 禁止强制商家参与促销活动并收费,需明确优惠补贴分担方式 [3] - 规范营销推广费规则,使商家隐性成本显性化 [3] 降低商家经营负担 - 《指南》鼓励平台对中小商户提供让利或减免扶持 [4] - 降低商家经营成本将扩大其生存与盈利空间,激发市场活力 [4] - 商户成本降低有望传导至终端消费者 [5] 平台经济转型方向 - 推动平台从流量运营转向服务创新,促进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 [6] - 建议平台采用差异化服务收费逻辑,通过技术升级提升附加值 [6]
降低平台内中小商户负担方能促进平台可持续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8-03 21:29
平台经济规模与现状 -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人占网民近九成[1] - 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13081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1] - 平台经济整体吸纳约两亿人口就业[1] 平台收费现存问题 - 商户反映收费名目繁多、计算方法复杂且不透明[1] - 存在强制购买服务或参加推广促销活动等隐性收费问题[1][3] - 具体不合理行为包括重复收费、转嫁平台自身费用、价格歧视等七类情形[3] 合规指南核心要求 - 强调合法合理互惠互利原则采取灵活定价策略[1] - 要求清理不合理收费行为如保证金变相涨价、数据服务收费等[3] - 需将价格法、电子商务法转化为内部合规制度并动态更新[4] 中小商户扶持政策 - 重点倾斜中小商户提供收费优惠与流量支持[5][6] - 行业协会需引导平台加大扶持力度维护中小商户权益[5] - 中小商户参与是平台经济重要基础需降低其获客成本[6] 行业自律与合规机制 - 鼓励行业协会建立沟通协商机制规范收费行为[4] - 平台需将法规要求转化为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有效性[4] - 需同步规范非理性竞争活动等隐性负担[4]
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六个新标杆 浙江加快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建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2 06:59
平台经济发展目标 - 到2027年浙江省平台企业数量目标超过1000家,其中百亿级规模平台企业超50家,活跃网络经营主体达到1000万家 [1] - 平台企业营收总额目标达到2.2万亿元,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保持在5% [1] - 2024年浙江省跨境电商全业态出口3500多亿元,增长10%,占全省出口总值的9.2% [3] - 2024年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4%,成为拉动社会消费的最大增量 [3] 平台经济转型方向 - 推动平台经济从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建设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 [1] - 阿里巴巴未来3年将投入3800亿元构建AI基础设施,坚定"AI﹢电商"战略 [1] 科技引领新标杆 - 引导头部平台和细分赛道平台企业向高科技企业转型,加大研发比重 [1] - 支持发展大模型服务平台,加快打造繁荣的大模型应用服务生态 [1] 数实融合新标杆 - 实施"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行动,打造25个以上百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 [2] - 绍兴市培育30余个标杆直播间,10个直播间年销售破千万元 [2] 国际竞争新标杆 - 实施网络交易平台品质提升行动,推动平台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建立品牌联盟 [2] - "货通全球产业带出海"计划带动40个产业链拓展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市场 [2] 消费活力新标杆 - 实施"浙江精品"培育计划,提升产品服务品质 [2] - 推动"人工智能﹢消费",打造创新应用消费场景 [2] 劳动关系新标杆 - 构建全省一体化网约配送服务管理新模式,为平台劳动者提供安心服务 [2] 现代化治理新标杆 - 全面实施"千万经营主体信用工程",开展公平竞争守护行动 [3] 平台经济现状 - 浙江省平台企业数量超过850家,数量和交易额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3] - 全省孕育线上经营主体1200多万个,创造1000多万个就业岗位 [3]
鼓励良性竞争,让平台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0:41
行业监管与竞争规范 - 多个外卖平台在官方社交媒体发文倡导良性竞争,响应市场监管总局的约谈要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 - 市场监管总局强调避免"零元购"、显著低于成本价销售等不可持续竞争行为,但鼓励合理规范的补贴以拓展市场边际 [2] - 行业竞争激烈不可避免,良性竞争有助于提振消费和丰富市场需求 [2] 平台经济对商家的影响 - 平台凭借数据优势和规模效应能更精准感知市场变化并制定策略,商家面临的市场压力部分源于平台而非直接市场 [3] - 平台自身也处于市场竞争中,需根据市场状况调整策略以求生存和发展 [3] - 平台与商家利益一致,通过价格和补贴刺激更多消费,服务消费潜力巨大 [3] 消费潜力与补贴效应 - 服务消费频次提升空间大,如从每月一次到每周一次可带来300%的消费增量 [3] - 北京大学研究显示每1元有效闪购补贴带动6.76元额外消费,预计一年可带来6760亿元综合消费增量,占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 [4] 平台的社会责任 - 平台需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保护市场多样性,如特色小店可能因价格竞争倒闭,影响社区文化和生计 [4] - 平台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精准扶持识别特色商家,制定针对性策略帮助其渡过难关 [4] 行业发展趋势 - 外卖和闪购新业态通过良性竞争推动消费升级、促进就业和服务民生 [5] - 行业需协调平台、商家、骑手、消费者多方利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6]
助力传统服装产业 “触网腾飞”——杭州临平区平台经济1688工作站启用
杭州日报· 2025-08-01 17:05
平台经济赋能行动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举行"平台赋能衣通四海"平台经济产业带赋能行动,临平区平台经济1688工作站正式揭牌启用,标志着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迈出坚实一步 [1] - 临平区平台经济1688工作站是集数字化运营、市场拓展、品牌提升和服务支持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将为区内服装企业提供专业电商运营指导和多元化技能培训 [1] - 工作站帮助企业精准匹配供需资源、畅通销售渠道,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市场竞争力 [1] 企业案例 - 杭州卡浓服饰辅料有限公司2015年创业之初仅依靠线下运营,效率低且回款困难,2017年加入阿里巴巴1688平台后实现快速成长 [1] - 杭州卡浓服饰辅料有限公司现有员工60余人,积累客户上万家,销量跃居平台服装辅料类目全网第一 [1] 产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浙江省启动"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行动,将"杭派女装"纳入25个重点培育的百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 [2] - 临平区聚集近8000家服装企业,去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2] - 临平区市场监管局出台专项实施计划,聚焦"平台+工厂""平台+市场""直播+品牌""产业+质量"等维度,推动服装行业产销模式创新升级 [2] 服务体系建设 - 临平区市场监管局在云尚工园、遥望X27主题公园、构美科技分别设立"一站式"服务站,提供标准建设、"品字标"认证、信用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 [2] 未来规划 - 临平区计划引入更多知名电商平台和MCN机构,将其运营能力与本地产业特色深度融合,打造线上产业集群品牌 [2] - 临平区将探索设立服装家纺行业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助力企业快速获权、快速维权,打造更具韧性和活力的服装产业新生态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