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搜索文档
我国在建海拔最高双曲拱坝电站首台机组转子成功吊装
中国新闻网· 2025-06-16 16:20
项目进展 - 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首台(4号)机组转子成功吊装,标志着机组全面进入总装阶段 [1] - 首台(4号)机组转子外圆直径12.6米,高度3.2米,起吊总重量为1085吨,是电站机电安装过程中重量最大的核心部件 [2] - 叶巴滩水电站计划于今年底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4] 项目概况 - 叶巴滩水电站地处四川甘孜州白玉县与西藏昌都市贡觉县交界处的金沙江上游,所在地平均海拔3000米 [2] - 电站正在建设坝高217米的混凝土双曲拱坝,总装机224万千瓦,属一等大(Ⅰ)型工程 [2] - 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后,多年平均发电量102.05亿千瓦时 [4] 技术标准 - 机组安装按照精品机组标准要求,严把各项工序质量关 [2] - 高标准完成中心体与支架组焊、磁轭叠装、磁极挂装等组装工序 [2] - 整体耐压试验一次性通过,最终验收数据全部优良,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精品机组"要求 [2] 环保效益 - 电站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39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7万吨 [4] - 所发出的清洁电能将通过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送往华中地区 [4] - 项目为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4]
宁夏彭阳:“风光一体”助力县域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16:08
风电项目进展 - 宁夏华电彭阳绿电园区20兆瓦风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首次采用混塔新技术 填补当地风电产业空白 [1] - 项目位于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罗洼乡薛套村、交岔乡庙庄村 预计年发电量6120万千瓦时 实现年产值1880万元 带动就业240余人 [1] 绿色能源转型战略 - 彭阳县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着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 为现代化产业和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1] - 除风电项目外 彭阳县重点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 成立新能源工作专班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督导调研3次 召开专题会议8次 [1] 农村分布式光伏进展 - 充分利用农户庭院、闲置小学、废旧村委会、公共机构停车区等开发光伏 确定建设项目清单 倒排工期按天跟进 [1] - 对选址合适但台区无容量的地区 分布式新装增容布点变压器 改造农网线路 满足建设条件 [1] - 截至5月底 彭阳县农村分布式光伏并网总规模达30.7兆瓦 政府投资电站委托第三方专业运维机构统一管理 [1] 产业园区光伏合作模式 - 引进宁夏誉为电力有限公司 为王洼产业园区企业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 采用自发自用模式 提供绿电支持 [2] - 项目建成后 企业售电价格每千瓦时比现有电价降低0.09至0.14元 实现绿电园区降电价主导目标 [2] 未来发展规划 - 彭阳县将继续以清洁电力赋能乡村振兴 助力现代产业发展 助推绿电园区建设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
风光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 能源转型提质焕新
证券日报网· 2025-06-05 21:20
"我国的能源转型正在提质焕新。"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 表示,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共同驱动下,我国新能源发电占比在保持每年稳步增长态势 的同时,我国新能源产业链正朝着智能化、全球化、协同化的方向发展,并且订单出口以及海外产业链 布局方面也形成规模化效应。 隆基绿能(601012)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央研究院院长李振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 提出了"电氢氨醇"耦合发展的战略,其具体的思路是:通过绿氢制备、绿色甲醇等技术,解决风光发电 间歇性问题,拓展应用场景,如化工、交通。 风光发电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中国的风光发电跑出了加速度。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2.06亿千瓦,提前6年完 成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承诺的"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 宋宏坤在6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总体保持了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 高质量消纳的良好态势,为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风电光伏装机量超越火电,意味着清洁能源正式接过主力电源的 ...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宋宏坤: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0.17亿千瓦
期货日报· 2025-06-05 15:28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4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0.17亿千瓦同比增长58% [1] - 风电光伏合计装机15.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1]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3亿千瓦占电力新增总装机的86% [1] -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连续两年突破3亿千瓦占全球新增装机超50% [1] 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消纳 - 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47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5% [1] - 风电光伏发电总体保持较高消纳水平但存在年份波动和地区差异 [1] 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措施 - 统筹推进网源协调发展 [1] - 有效促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 [1] - 不断提高配电网综合承载能力 [1] 未来发展方向 - 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主要抓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2] - 指导各地能源主管部门和电力企业落实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要求 [2]
两部门印发《通知》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
科技日报· 2025-06-03 09:01
绿电直连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旨在探索新能源生产与消费融合模式,促进就近消纳并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 [1] - 绿电直连定义为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用户供电,实现电量物理溯源 [1] - 项目分为并网型(接入用户侧并与公共电网形成清晰界面)和离网型(完全独立于公共电网)两类 [1] 绿电直连项目规范要求 - 新增负荷可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存量负荷需在自备电厂足额缴纳可再生能源基金后开展绿电直连,通过压减自备电厂出力实现清洁替代 [2] - 出口外向型企业可利用周边新能源资源探索存量负荷绿电直连,以满足降碳刚性需求 [2] - 各类经营主体(除电网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均可投资绿电直连项目 [2] 新能源消纳目标 - 项目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得低于总发电量的60% [2] - 新能源占总用电量比例要求从2025年30%逐年提升至2030年35%,强化就近消纳导向 [2] 政策背景与意义 - 当前新能源消纳压力逐年递增,绿电直连模式可挖掘就近消纳潜力并拓展应用场景 [1] - 政策通过明确技术路径与责任界面,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2]
金融机构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支持力度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3 08:44
金融机构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 农行浙江萧山分行为某民营石化企业投放设备更新改造贷款28亿元,助企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 - 农业银行全面对接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备选项目,截至去年末贷款签约金额达1335亿元 [1] - 国家开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项贷款,截至今年4月底发放超500亿元专项贷款 [2][3] 重点领域和技术升级案例 - 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厦门华夏国际电力一期机组等容量替代项目,带动发电煤耗下降约17%,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3.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6.1万吨 [2] - 青岛农商银行推出"技改贷",支持高端化工、智能家居等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制造业贷款余额超240亿元 [4] - 山西尧都农商银行为农业加工企业提供长期、低息信贷资金,助企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未来工作方向 - 国家开发银行将围绕服务"两新"政策扩围提质,强化产品模式和服务机制创新,助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4] - 农业银行将用足用好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支持重点领域企业融资需求 [5]
政策解读丨创新新能源发展模式,助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国家能源局· 2025-05-31 14:45
绿电直连政策核心观点 - 绿电直连项目是新能源发展模式的重要创新,对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政策从适用范围、规划引导、运行管理、价格机制、组织保障五个方面明确具体要求,推动项目科学规范有序发展 [1][6] 绿电直连适用范围 - 明确界定绿电直连为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用户供电,分为并网型和离网型两类 [2] - 并网型项目需接入用户和公共电网产权分界点的用户侧,实现电量物理溯源,提升新能源就近消纳水平 [2] - 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欧洲多国已出台相关政策,中国"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绿色直供电示范项目 [2] 绿电直连项目管理要求 规划管理 - 区分存量与增量负荷:新增负荷鼓励配套新能源,存量负荷为出口外向型企业和自备电厂供能保留政策窗口 [3] - 加强规划统筹:要求项目按整体化方案统一建设,明确接入电压等级,与能源电力、国土空间规划协同 [3] - 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电源和负荷由不同主体投资(含民营企业),负荷方为主责单位,电网企业除外 [3] 运行管理 - 按"以荷定源"原则确定电源类型和装机规模,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允许反送电,上网电量占比≤20%,自发自用电量占比≥60% [4] - 项目内部资源需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接入负荷管理系统或调度系统,并网型项目需配置储能提升调节能力 [4] 市场机制 - 并网型项目作为整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享有平等市场地位,按交换功率结算 [4] 相关方主体责任界定 经济责任 - 项目需缴纳输配电费、系统运行费用、政策性交叉补贴等,禁止地方违规减免 [5] 技术责任 - 项目需配置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满足涉网性能标准,具备分表计量条件;公共电网需公平提供接入服务 [5] 安全责任 - 并网型项目与公共电网按产权分界点划分安全责任,项目需自主申报并网容量并调节内部负荷,公共电网按协议履行供电责任 [6]
山东这样打造国家标准化创新高地
大众日报· 2025-05-31 08:50
标准化创新成果 - 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964项、行业标准2520项、国际标准73项 [1][2] - 争取国际和国家技术标准组织5个 [2] - 培育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00个 [2] - 建设省级技术标准创新中心32个、共性技术标准创新平台56个 [2] 企业标准化发展 - 企业标准"领跑者"新增524项,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数量较试点前增长54% [3] - 累计7000余家企业发布对标结果2.6万余项,形成企业标准"领跑者"682项 [3] - 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研究成果比率达60.71% [3] 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 - 完成国家标准161项、地方标准86项 [4] - 发布地方标准《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服务规范》,完善"换新+回收"物流体系 [4]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完成交通运输地方标准立项200余项,发布130余项 [5] - 制定《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工程技术规范》,高速公路路域光伏总装机容量全国首位 [5] - 累计制修订能源领域标准570余个 [5] 地方标准管理改革 - 首批废止地方标准1000余项 [5] - 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重点部署4项工作 [6] 全国标准化试点进展 - 全国6个试点省(市)提出标准化改革任务140余项,制定改革举措230余项 [7] - 已完成95%的试点任务 [7]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答记者问
国家能源局· 2025-05-30 17:10
绿电直连定义与分类 - 绿电直连指电源不接入公共电网,通过专用线路向单一用户供电,电量可物理溯源[2] - 电源类型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涵盖新建和存量项目[2] - 分为并网型(接入用户侧后整体联入公共电网)和离网型(完全独立运行)两类[2] 政策出台背景 - 解决新能源消纳压力,探索就近消纳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 - 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满足高载能行业绿色转型需求[3] - 为用户提供降低用电成本的新选择,鼓励自主申报并网容量[3] 政策核心内容框架 - 第一部分明确项目定义、分类及安全优先等建设原则[4] - 第二部分要求加强规划引导,强调源荷匹配与模式创新[4] - 第三部分规定运行管理细则,涉及安全责任界面和系统友好性[4] - 第四部分建立交易与价格机制,推动项目整体参与电力市场[4] - 第五部分部署组织保障,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4] 投资建设规定 - 支持民营企业等非电网主体投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需配合[5] - 允许用户、新能源企业或合资公司投资电源,专线由用户或电源主体投资[6] - 不同投资主体间需签订长期购电协议,明确产权划分与违约责任[6] 新能源消纳与转型要求 - 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2030年用电量占比提升至35%[7] - 通过配置储能、挖掘用户调节潜力提升自发自用比例[7] 电网安全与运行管理 - 并网型项目需与公共电网明确安全责任界面,自主承担供电中断责任[8] - 项目需纳入地方能源规划,经第三方评审并符合涉网技术标准[9] - 运行阶段由用户主责,接入调度系统接受统一管理[9] 经济性与公平性机制 - 项目需缴纳输配电费等费用,禁止地方违规减免[10] - 允许通过优化发用电曲线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获取收益[11] 政策落地实施 - 国家层面将加强指导评估,派出机构负责监测执行[12] - 地方需细化要求,组织第三方评审并听取电网意见[12] - 电网企业和市场运营机构需提升技术支持与服务能力[12]
天风证券:给予四方股份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24 17:30
公司业绩 - 24年实现营收69.51亿元,同比增长20.86%,归母净利润7.16亿元,同比增长14.09%,扣非净利润6.98亿元,同比增长11.98% [2] - 24年毛利率32.33%,同比下降2.11个百分点,净利率10.30%,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 [2] - 25Q1营收18.28亿元,同比增长18.34%,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33.38%,扣非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0.37% [2] - 25Q1毛利率31.84%,同比下降2.12个百分点,净利率13.21%,同比上升1.43个百分点 [2] 业务分拆 - 电网自动化业务24年收入33.09亿元,同比增长13.18%,毛利率41.54%,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 [3] - 电厂及工业自动化业务24年收入31.22亿元,同比增长25.35%,毛利率25.48%,同比下降2.06个百分点 [4] 25年展望 - 主业方面将拓展行业用户及区域配电市场,提升新能源及储能业务竞争力,覆盖大型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分布式能源、海陆风电等领域 [5] - 出海业务将深耕东南亚、非洲市场,加强本地化策略,拓展电力电子、一二次融合、储能等产品 [5] - 数据中心业务为国内主流项目提供核心电信化设备,部署于变电站环节,并应用绿色算力及电算协同控制系统 [5] 盈利预测 - 调整25-27年营收预测至82.2亿元、94.3亿元、107.5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至8.6亿元、9.9亿元、11.5亿元 [6] - 对应25-27年PE为16倍、13倍、12倍 [6] - 多家机构预测25年归母净利润在8.30亿元至8.97亿元之间,目标价最高25.50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