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搜索文档
多店后厨蟑螂乱爬被停业整改的牛约堡:曾承诺升级脏乱差门店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10:42
食品安全事件 - 牛约堡福建厦门禾祥西店和林后店后厨环境恶劣,存在蟑螂爬行、食材裸露、设备油污遍布等严重卫生问题 [1][2] -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并当场立案,两家涉事门店已停止营业 [1][2] -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对全市其他牛约堡门店开展全覆盖检查,不符合规范的门店均已暂停营业并自查整改 [2] 历史问题与整改 - 2024年9月就有网友投诉牛约堡门店卫生"又脏又乱",位置难找 [2] - 公司承认早期1.0版本加盟店存在脏乱差问题,从最多时的400多家已整改至剩下60余家 [2] - 公司承诺将对门店形象进行全面升级,正在推进老店整改或迁址工作,从1.0提升至3.0版本标准 [1][2] 具体违规细节 - 视频显示:牛肉饼铁桶敞口放置地面,面包胚裸露存放且有过期产品,火腿等食材裸露放置,调料碗中有蟑螂尸体 [2] - 汉堡烤台及设备表面油污遍布,罐头架上有活蟑螂爬行 [2]
我恢复进口日本部分水产品 日媒嘴硬称“回不到从前”
搜狐财经· 2025-07-03 00:08
中国恢复部分日本水产品进口 - 中国海关总署宣布自6月29日起恢复部分日本水产品进口 福岛县 宫城县 东京都等10个都县除外 这是自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向海洋排放核废水以来 中国时隔近两年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 [1] 日本水产品进口恢复的背景和条件 - 日本政府在中国停止进口期间多次请求恢复进口 双方于今年5月就恢复进口的必要条件达成协议 [3] - 已暂停进口的日本水产品生产企业需重新申请在华注册 获得注册之日起生产的水产品方可输华 [3] - 申报时需提交日本官方出具的卫生证书 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证明和产区证明 [3] - 中国海关总署将对日本水产品实施严格监管 强调一旦发现不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或日方未能有效履行官方监管责任 将及时采取措施 [5] 日本国内的反应 - 日本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认为这是一个重大进步 日本九州的出口商及海参行业人士对恢复交易充满期待 [5] - 部分日本渔民反应较为冷淡 因在中国停止进口期间已找到新的出口渠道 目前水产品几乎已经售罄 [7] - 日本北海学园大学的濱田武士教授指出 中国停止进口期间日本水产品市场的结构发生巨大改变 即使贸易恢复 原有的交易渠道并不会马上得以建立 [7] - 日本某渔业组织山田会长担心 在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加入后 日本消费者会买不到鱼 因天然鱼类很难像工业品一样有计划地增产 [7]
“硼砂清洗猪大肠”涉嫌犯罪!惠州首批民生领域典型案例曝光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22:10
民生领域执法行动 - 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重点打击食品、电梯维保、气瓶充装、电动自行车等领域的违法行为 [1] - 第一批典型案例涉及有毒有害食品、无证生产食品、电梯维保不规范、违规气瓶充装及不合格电动自行车销售等5类违法行为 [1] 食品行业违法案例 - 余某某餐饮场所使用硼砂清洗猪大肠和生肠,检出硼酸成分,违反食品安全法,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 [2] - 王某某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从事猪鞭生产活动,且产品标签不符合规定,被处以罚款55000元并没收相关物品 [3] 特种设备行业违法案例 - 某电梯工程公司未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电梯维护保养,被罚款20000元 [4] - 某液化气公司使用无证人员从事气瓶充装作业且逾期未改正,被责令停止使用相关设备并罚款20000元 [5] 电动自行车行业违法案例 - 某电动自行车商行销售产品在脚踏骑行能力、尺寸限值等多项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被罚款1600元并没收不合格产品 [6]
后厨蟑螂横行,知名餐饮品牌又出事
凤凰网财经· 2025-07-02 21:50
食品安全问题 - 厦门牛约堡林后店后厨食材裸露且多只蟑螂爬行 [1] - 厦门禾祥西路店汉堡烤台及设备表面油污和食物残渣遍布,冰箱内火腿、牛肉饼裸露未密封,罐头架和调料碗中有蟑螂 [2] - 店员回应蟑螂问题称"有做消杀,但蟑螂繁殖太快" [2] - 2024年宁波牛约堡汉堡店厨房监控中出现老鼠身影 [3] - 公司回应称网上指责大多来自过去的旧店和个别特殊情况,有严格的第三方定期检查,对问题门店会整改或关闭 [3] 门店运营情况 - 厦门禾祥西路店多个外卖平台月销量超1000单,号称"堂食餐厅"但实际仅有小桌台和两张椅子 [2] - 全国客服称每天有监控查看门店操作规范,区域经理每周巡店,卫生检查按QS标准 [2] - 公司官网显示全国155座城市拥有1800余家门店,年销量超4700万个 [3] -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全国共有1051家在营门店,江苏、上海、浙江门店占比近四成 [4] - 2021-2023年分别新增356家、386家、336家门店,2024年1-7月新增179家 [4] 公司背景 - 上海牛约堡餐饮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注册牛约堡品牌 [3] - 公司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吃的汉堡",愿景是"做中国牛肉汉堡第一品牌" [3] - 创业初期目标是对标Shake Shack并超越 [3] 事件处理 - 厦门林后店工作人员否认网上反映情况,称门店正常营业 [2] - 全国客服称正在核实处理报道内容,若有问题会罚款 [2] -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会安排工作人员答复具体情况 [3]
牛约堡被曝后厨“脏乱差”,监管部门:门店已停业整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9:47
食品安全事件 - 牛约堡厦门林后店后厨存在严重卫生问题,包括牛肉饼敞口放置地面、面包胚裸露晾晒、地面蟑螂爬动,该店外卖单量超2000单[1] - 牛约堡禾祥西路店同样存在卫生问题,操作区设备油污残渣遍布、食物未密封存放、多处发现蟑螂,该店月销量超1000单[4] - 公司客服回应称无法判断报道真实性,但强调有日常监控和每周巡店制度,检查标准包括QS标准和食材保质期[9] 公司回应与处理 - 涉事门店工作人员否认存在问题,称门店正常营业且具备堂食条件[7] - 厦门市场监管部门检查确认两家门店存在卫生问题,已立案调查并责令停业整顿,外卖平台已作下线处理[9] - 公司曾于去年9月因生肉饼事件通过微博承认问题并承诺改进,表示将对门店形象进行全面升级[13][1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上海,全国在营门店达1230家,覆盖31个省份180个城市[11][12] - 公司定位为手作牛肉汉堡品牌,人均消费26.38元,官网显示其愿景是"做中国牛肉汉堡第一品牌"[12] - 创业初期对标Shake Shack,目标是做出并超越该品牌的汉堡产品[12] 消费者反馈 - 网友反映近期频繁消费牛约堡,对事件表示震惊[18] - 有消费者称两年前就发现门店卫生问题而停止消费[18] - 部分消费者报告食用后出现肠胃炎症状[18]
2025年广东省连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抽检信息公示(第一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2 13:50
食品抽检信息公示 - 2025年连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了第一期食品抽检信息,涉及餐饮、流通环节的多种食品类别 [2] - 抽检覆盖了食用农产品、方便食品、餐饮食品、调味品、速冻食品等多个食品大类 [3] - 抽检结果显示所有被抽检食品均为合格产品,未发现不合格批次 [3] 抽检食品类别分布 - 食用农产品抽检占比最高,包括鸡蛋、芒果、番茄、黄瓜、韭菜等28个品种 [3] - 餐饮食品抽检包括自制粽子、烧鹅、盐焗鸡等11个品种 [3] - 方便食品抽检涉及金霸面(非油炸热风干燥方便面)等产品 [3] 抽检企业信息 - 抽检涉及连平县附城中学食堂、连平县南山酒家、连平县恒基大酒店等餐饮单位 [3] - 流通环节抽检覆盖连平县传递果业店、连平县隆辉实惠生活超市等商超 [3] - 生产企业包括广东省金霸食品有限公司、江西福寿米业等多家食品供应商 [3] 检验机构 - 抽检工作由精益和泰质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宏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 [3] - 检验项目包括食品添加剂、微生物、重金属等食品安全指标 [3]
广东省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专项食品抽检信息通告(第4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2 13:46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通过线上问卷征集市民意见后进行食品安全抽检 [2] - 抽检涉及13大类食品,包括米面食用油、肉制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 [2] - 截至6月24日共抽检217批次,合格211批次,不合格6批次,不合格率2.8% [2] - 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 [2] 不合格产品情况 - 不合格产品包括香蕉、辣椒粉、鸡肉、芒果、鸡蛋和蔬菜干制品 [3] - 香蕉中检出噻虫胺超标,实测值0.072mg/kg超过标准≤0.02mg/kg [3] - 辣椒粉中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1.15g/kg,标准规定不得使用 [3] - 鸡肉中恩诺沙星超标 [3] - 芒果中苯醚甲环唑和噻虫胺超标 [3] - 鸡蛋中检出甲硝唑71.3μg/kg,标准规定不得检出 [3] - 蔬菜干制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0.734g/kg超过标准≤0.2g/kg [3] 合格产品情况 - 合格产品包括大米、食用油、酱油、糕点等 [4][5][6][7] - 五常大米、台山大米等粮食加工品检测合格 [4][6] - 鹰唛大豆油、厨邦花生油等食用油检测合格 [5][7] - 千禾酱油、厨邦酱油等调味品检测合格 [4][7] - 绿豆饼、五黑桑葚紫米饼等糕点检测合格 [6][7] 后续处理措施 - 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对不合格食品进行调查处理 [3] - 责令企业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 [3] - 将相关情况记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3] - 提醒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并保存购物凭证 [3]
陕西省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150批次合格食品和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2025年第四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2 13:24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 - 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抽检155批次食品样品,其中150批次合格,5批次不合格[3] - 不合格产品涉及香蕉、辣椒、鹌鹑蛋、山药等品类,主要问题为农药残留超标[4][5][6][7] 不合格产品具体情况 - 香蕉(2批次):吡虫啉含量超标(0.325mg/kg和0.0946mg/kg,标准值≤0.05mg/kg)[4][5] - 辣椒:噻虫胺含量0.061mg/kg(标准值≤0.05mg/kg)[5] - 鹌鹑蛋:检出不得检出的呋喃唑酮代谢物(10.3µg/kg)[6] - 山药: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含量1.12mg/kg(标准值≤0.3mg/kg)[7] 合格产品概况 - 150批次合格产品涵盖饮用水、肉制品、调味品、乳制品等18个食品类别[11][12][13][14][15][16][17] - 主要合格产品包括: - 桶装饮用水(18.9L/桶)[11] - 兔肉干(250g/袋)[11] - 速冻食品(400g/袋)[12] - 乳制品(250mL/盒)[14] - 葡萄酒(750mL/瓶)[15] 检验机构信息 - 主要检测机构包括西安中检科测试认证技术有限公司、华研检测集团等[3][4][5][6][7] - 检测项目覆盖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指标[3][4][5][6][7] 后续处理措施 - 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对不合格产品启动核查处置程序[8] - 消费者可通过"你点我检"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8]
沈阳市皇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6月30日)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1 17:49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沈阳市皇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食品安全抽检161批次,涉及17大类食品,合格160批次,不合格1批次,合格率99.38% [1] - 不合格产品为沈阳市皇姑区于师傅云南过桥米线店的复用餐饮具(砂锅),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14mg/100cm²,标准规定不得检出 [1] 不合格产品处理 - 对涉及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监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1] 合格产品概况 - 抽检合格产品包括粮食加工品、肉制品、饮料、调味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等17大类 [1] - 合格产品涉及160批次,涵盖包子、奶茶、糕点、生鲜肉类、蔬菜水果等多种食品类别 [1][3][4][5][6][7][8][9][10][11] 食品生产企业信息 - 抽检涉及大连中佳食品有限公司、大连成三础明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丹东禾丰成三食品有限公司等肉类供应商 [5][8] - 调味品生产企业包括海天醋业、千禾味业、李锦记等知名品牌 [10] - 饮料生产企业涉及农夫山泉、广东罗浮百岁山等 [10][11] 餐饮单位抽检情况 - 抽检覆盖沈阳市皇姑区多家餐饮个体工商户,包括米线店、包子铺、奶茶店、麻辣烫店等 [1][3][4] - 抽检项目包括自制食品和复用餐饮具 [1][5] 生鲜超市抽检情况 - 抽检涉及沈阳市皇姑区多家生鲜超市,包括鑫琦盛生鲜果蔬超市、鑫海客兴隆生鲜超市等 [5][6][7][8] - 抽检产品包括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用农产品 [5][6][7][8]
蜜雪冰城高光股价下的暗流涌动:线下门店趋于饱和加盟生态恶化 再现隔夜柠檬、食安达摩克利斯之剑
新浪证券· 2025-07-01 17:37
资本市场表现 - 蜜雪冰城港股上市首日暴涨43.21%,市值突破千亿港元 [1] - 股价一度飙升至618.5港元/股,受到研报追捧 [1] 门店扩张与加盟生态 - 全国门店数量超4万家,三线以下城市趋于饱和 [1] - 河南某县城3公里内出现8家门店,加盟商反映内部竞争加剧 [1] - 加盟商前期投入约20万元(加盟费1.1万+设备6万+装修7万),每月运营成本7万元 [1] - 日均需售出400杯饮品(客单价6元)才能保本 [1] - 东北某三线城市新加盟商面临1公里内已有3家蜜雪冰城的竞争 [1] 食品安全问题 - 315曝光"隔夜柠檬"事件,但股价逆势上扬 [2] - 湖南店主自曝使用隔夜水果以节省成本,否则月亏2万元 [2] - 品牌98%收入依赖向加盟商销售原料,总部对终端管控薄弱 [2] - 尽管宣称"24小时食材报废拍照",但4万家门店监管难度大 [2] 经营模式与品牌挑战 - 轻资产模式导致食品安全隐患难以根除 [2] - 资本市场热捧与加盟商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3] - 投资者需警惕解禁洪峰对估值的影响 [3] - 食品安全问题可能蚕食品牌长期价值 [3] - 公司需从"规模崇拜"转向"价值深耕"以维持千亿市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