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搜索文档
水果飘香、荷花盛放 特色农业绘“丰”景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央视网· 2025-07-24 16:36
四川龙泉山水蜜桃产业转型 - 龙泉山将4000亩废弃撂荒地改造为水蜜桃果林,种植品种包括蟠桃和"晚湖景"等[3] - 单株果树产量可达三四十斤,目前正值晚熟蟠桃采摘旺季[1] - 生态修复项目配套建设46座蓄水池解决干旱缺水问题[5] - 聘请农业专家实施定期修枝疏果技术管理[7] 广西田东芒果产业链升级 - 田东县芒果种植规模达34万亩,其中东养村单村种植超1.4万亩[8] - 种植大户陶国甲60亩芒果年产量20万斤,电商渠道占比30%-40%[10] - 电商销售额从2015年2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7亿元,增幅35倍[12] - 形成覆盖10乡镇1.5万户的种植加工销售旅游全产业链[12] 南京西埂莲乡荷花经济 - 千亩荷博园汇聚600多种荷花和200多种睡莲,夏季吸引大量游客[13] - 通过清淤疏浚改良土壤,将低洼涝地改造为生态种植基地[15] - 开发鲜切花业务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延伸产业链带动居民增收[17] - 形成"水下有鱼、水面有荷、岸边有鸟"的立体生态景观[15][19]
滨州沾化:畛棒农业携手京东 共推新玉米季产业升级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15:41
行业动态 - 沾化区玉米产业凭借优良品质和蓬勃发展势头成为当地"金色名片",政府通过品种改良、技术赋能和链条延伸推动产业升级[3] - 沾化区重点推动玉米精深加工和自有品牌建设,将传统种植升级为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黄金产业"[3] - 沾化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在订单农业、冷链物流、品牌推广等领域深化合作,打造全国领先的农产品电商典范[6] 公司发展 - 畛棒农业作为沾化区重点培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长期深耕玉米全产业链,带动农户增收并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5] - 畛棒农业玉米产地通过京东超市"源头直发认证基地"审核,获得品质背书和直达全国消费者的高效通道[6] - 畛棒农业与京东集团强强联合,将借助京东平台影响力、物流网络和数字营销能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6] 战略合作 - 畛棒农业与京东集团合作是传统农业与现代电商深度融合的典范,将显著提升"沾化玉米"品牌影响力[6] - 双方将在订单农业、冷链物流、品牌联合推广、大数据应用等领域深化合作[6] - 合作旨在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建设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标杆,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色"动能[6]
【财经分析】县域经济迎质效双升 “东强西弱”等问题仍待破局
新华财经· 2025-07-24 14:46
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 县域经济GDP从2015年的31.6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8.3万亿元,规模持续扩张 [2] - 县域经济结构优化,二产增加值占比达40%,形成二产和三产双轮驱动格局 [2] - 百强县以5%的县域数量贡献26.5%的县域GDP,二产增加值占比30%,专精特新企业占比40% [2] 千亿县表现 - 2024年全国千亿县数量增至62个,以1.3%陆地面积和4.8%城镇人口贡献7.8%GDP和6.3%财政收入 [3] - 准千亿县(GDP超900亿元)达21个,800亿元以上县域超100个,显示强劲发展潜力 [3] - 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集群超七成扎根县城,专精特新企业占四成,制造业单项冠军分布密集 [3]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百强县区域分布不均:东部67席、中部18席、西部12席、东北仅3席 [4] - 江苏在百强县前后50位均占优势,湖北四川等省头部县域能级偏弱 [4] - 县域经济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压力,传统产业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偏低 [4][5] 高质量发展路径 - 需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三大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6][7] - 县域应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6]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解决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痛点,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堵点 [6] - 十五五期间重点发力方向包括省级统筹特色化发展、四化同步、新质生产力培育等 [7]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陈汉乡的烽火与碧波
新华网· 2025-07-24 11:44
历史背景 -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陈汉乡是新四军五师与七师历史性"陈汉沟会师"的发生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2] - 1941年4月22日新四军五师十四旅与七师挺进团在陈汉乡朱湾村会师,打破敌军封锁形成沿江敌后根据地[2][3] 现代发展 - 原会师地点建成钓鱼台水库,总库容达9177万立方米,具备灌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功能[3] - 水库惠及下游数万亩农田及数万群众,成为当地重要民生基础设施[3] - 陈汉乡结合红色资源与生态优势发展旅游业,建成水库林间栈道/观鸟台等设施[6][8] 产业转型 - 广福村建立直播基地推动农旅融合,实现乡村振兴[6] - 区域从革命纪念地转型为红色教育/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区[1][6][7]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电力护航助“桃”香
中国能源网· 2025-07-24 09:34
蜜桃产业发展现状 - 什社乡鲜桃种植面积达1160亩,年产值超800万元[2] - 构建特色林果采摘、农产品加工、乡村度假、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模式[2] - 引入林果新品种,打造精品生态果园,提升果品质量与产量[2] 电力保障措施 -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为桃园电力设施做"全身体检",排查用电安全隐患[1] - 工作人员频繁深入田间地头,对供电线路、变压器开展巡检测温[2] - 为农户和加工企业开辟用电绿色通道,新装、增容需求快速响应[2] 电力赋能成效 - 电力全方位融入产业流程,从灌溉、喷药到保鲜存储[2] - 果农告别"靠天靠人力"的传统模式,实现省心省力[2] - 电力为蜜桃产业装上"加速器",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4] 未来规划 -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将深化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优化用电布局[4] - 聚焦地方特色产业需求,提升供电能力与服务质效[4] - 以"电引擎"驱动乡村产业腾飞,持续为地方经济发展保电护航[4]
金融活水润乡土 精准帮扶结硕果
金融时报· 2025-07-24 09:30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公司联动多个定点帮扶地区组织近800名基层干部参加"防范非法金融活动 守护财产安全"专题网络培训会,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模式提升金融知识 [1] - 公司以"五大振兴"为抓手,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及23个帮扶点精准发力,推动定点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1] - 公司投入的帮扶资金超50%投向产业振兴领域,推动构建"造血"长效机制 [2] 产业振兴举措 - 江西分公司推动菌菇、芽苗菜种植亩产显著提升 [2] - 山东分公司运用"村企共建、收益共享"模式吸纳脱贫群众就业 [2] - 安徽分公司探索的村域特色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收入增长 [2] - 陕西陇县奶山羊集中养殖园区总投资超千万元,预计带动周边脱贫群众户均年增收10万元至15万元,村集体年增收约20万元 [3] - 云南大关县黄连河景区注入6000余万元资金,2024年营收达1025.5万元,接待游客24.5万人次,预计2025年营收突破1500万元,带动超100人稳定就业 [3] 人才与文化振兴 - 在陇县针对性开展10场奶山羊养殖技术、电商运营等实战培训,覆盖736人次 [4] - 支持陇县融媒体中心建成奶山羊文化宣传推广直播车,首播即引发广泛关注 [4] - 新集川镇奶山羊产业文化广场举办文化节、品鉴会,带动周边旅游收入稳步增长 [4] 生态振兴与长效机制 - 推动温水镇团结村完成排污渠改造和草皮种植,助力村容村貌焕新 [4] - 贯彻跟踪督导闭环体系,通过全流程跟进、常态化督导、科学评估确保帮扶项目按期落地 [6] - 云南黄连河景区盘活案例入选地方文旅融合典型,挂职干部与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得到当地干部群众广泛认可 [6]
山东枣庄:红色文旅别样红
金融时报· 2025-07-24 09:10
红色文旅市场发展 - 枣庄市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开园首日游客量突破3万人次 [1] - 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日均接待量突破8000人次 暑期周末可达1 2万人次 [4] - 葫芦套村通过文旅开发实现乡村振兴 涉农贷款余额达1187 96亿元 同比增长14 14% [7] 金融支持文旅产业 - 日照银行枣庄分行为铁道游击队基地发放1500万元贷款 用于影视场景即时体验项目 [2] - 枣庄市金融机构推出10余项文旅特色信贷产品 累计为特色文旅产业链企业授信41 22亿元 贷款余额36 55亿元 [3] - 工商银行枣庄分行为微山湖湿地集团提供3亿元特定资产收费权支持贷款 已投放2 8亿元 [5] - 枣庄农商银行通过"枣担易贷"为葫芦套村民宿提供30万元优惠利率贷款 [7] 文旅项目升级与创新 - 铁道游击队基地利用贷款资金新增主题剧目、民俗杂技、NPC互动等项目 [2] - 微山湖湿地集团计划用贷款资金新增红色文化体验区和"莲屿下王"吃购游项目 [4] - 葫芦套村开发山涧步道、葫芦工坊等特色景点 民宿设施得到更新 [6][7] 政银企合作模式 - 中国人民银行枣庄市分行推进"金融+文旅"政银企合作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 [1][3] - 金融机构采用经营权、收益权质押方式支持文旅项目 [3] - 2025年以来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9 24亿元 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7]
十年倾情帮扶 村容村貌展新颜 中信金融资产助力仁义村“蝶变”
金融时报· 2025-07-24 09:02
乡村振兴成果 - 仁义村从"穷窝窝"蜕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 [1] - 中信金融资产10年累计投入及引进帮扶资金超2000万元,消费帮扶超500万元,资助百余名困难学子 [1] - 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1.7万余元,村集体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6] 基础设施建设 - 投入200万元完善5处聚居点配套设施,解决160余名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2] - 投入300万元建设库容15万立方米的堰滩河水库,投入150万元修建10个山泉蓄水池,铺设3万米水管解决饮水难题 [2] - 投入500多万元新修8公里毛坯路,硬化15公里村道,修复10余处损毁路段,投入40多万元安装200余盏太阳能路灯 [3] 产业发展 - 引进车厘子产业,建成850亩产业园(川东最大),获全国大樱桃比赛金奖,带动土地流转费、务工收入和集体收益 [4] - 发展桃花米和石菖蒲产业,投入150万元建设加工厂,通过消费帮扶和电商拓宽渠道 [6] - 10年累计为产业发展提供近700万元资金,形成"三高"(高山条件、高端农产品、高经济效益)产业模式 [4][5][6] 文化治理 - 建成4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和共享餐厅,配套文化广场、图书室等设施 [7] - 实施"乡村振兴领头羊"计划,通过奖励山羊、创业贷款、农技培训激发村民参与治理 [8] - 驻村工作队从基层党建、人居环境、群众活动等多方面改善乡村治理,提升村民幸福感 [8]
赵刚在榆林市、延安市调研时强调扎实抓好“三农”工作 持续壮大特色产业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陕西日报· 2025-07-24 08:05
农业与乡村振兴 - 清涧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强调节水优先 因地制宜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 提升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 - 清涧县现代农业园区黑毛土猪深加工预制菜项目坚持生态养殖模式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带动群众增收 [2] - 延川县马家沟村百优生态农业示范点持续推进苹果种植技术创新 延长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打造"延安苹果"品牌 [2] - 强调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壮大富民产业 培育文明乡风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 能源与工业项目 - 延川县年产10万吨高效液体金属切割气及城镇调峰站项目强调推进后续工作 加强安全管理 保障燃气稳定供应 [3] - 延长石油延安气田150亿方产能建设项目要求提升安全 高效 绿色生产水平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3] - 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强调做好移民安置等配套工作 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3]
“村播志愿团队”,助力农产品出山
人民日报· 2025-07-24 06:11
乡村振兴与直播带货 - 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计划通过"村播"展示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 并将在柑橘成熟时为柑橘直播带货以提升销售 [6] - 巫山县双龙镇组建由村干部 返乡青年 种植能手组成的"村播志愿团队" 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巫山脆李" [6] 直播销售模式 - 村干部如双龙镇洞桥村罗辉 白坪村杨祥林等通过手机直播 用方言讲述脆李从开花到采摘的故事 结合限时优惠 产地直发等方式促进销售 [6] - 直播过程中点赞数迅速破万 显示较高关注度 [6] 农产品推广 - 下庄村和双龙镇通过直播形式打破地理阻隔 直接连接消费者 提升农产品销售效率 [6] - 重点推广产品包括柑橘和巫山脆李 后者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