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搜索文档
长三角新势力:衢州资本撬动产业雄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22:58
地处浙、闽、赣、皖四省之交,衢州,这个以"四通八达"命名的城市,正将千年通衢的底蕴,转化为新 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实力。历史上,它是五路总头、水陆要冲,今天,它更以清晰的产业蓝图和坚定 的战略定力,打破省际边界的局限,从地理枢纽向价值枢纽跃升,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后发城市,提供 了一个产业资本崛起的生动样本。 11月的衢州很热闹,来自国家级行业协会、高能基金、投资机构、龙头企业、省属国企及省级金融机 构、重大拟招商企业的300多名投资人士,都纷纷赶到这里。 不为别的,正是要参加一场高规格的省会——衢州产业资本招商大会暨氟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会 议。这是衢州第三次举办产业资本招商大会。 衢州到底有什么?竟然能够吸引这么多产业资本"高地"的业内人士。人们"用脚投票"的背后,是因为衢 州在过去几年在产业上做出了不俗的成绩,成为投资人心目中投资兴业的新蓝海。 衢州的巨化集团,曾经是全国最大的氟化工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浙江省最大的化工基地。厂区内纵横交 错略带锈迹的管道和装置,诉说着这家企业60多年来的历史,也见证着衢州传统化工产业发展史。 然而,如今在厂区里,已经看不到"跑冒滴漏"的生产装置,也闻不到刺鼻的化学气味,一 ...
长三角新势力:衢州资本撬动产业雄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22:51
产业战略与定位 - 衢州提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六大标志性产业链 [5] - 利用原有产业优势叠加算力、AI硬科技等前沿技术,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基础 [5] - 构建"基金、基地、产业多元联动"的招引新模式,产业基金集群规模从150亿元扩大到超千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近1500亿元 [15] 新材料产业优势 - 新材料产业已成为衢州拥有绝对竞争实力的产业,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氟、硅两个产业发展基础的基地 [6] - 围绕巨化股份等链主企业构建"有机氟+有机硅、高端复合材料、终端制品"全链条体系,具有国内最全的氟硅新材料产品体系 [7] - 氟材料是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与核聚变能等六大未来产业的隐型基石,正式启动"中国氟谷"建设 [7] 新能源产业布局 - 衢州是全球最大的钴材料产业基地,在锂电产品四大关键部件(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7] - 以华友钴业、巨化集团、时代锂电、杉杉新材料为代表的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迅速成长 [7] - 浙江时代锂电池是衢州历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制造业项目,也是2022年浙江省投资额前三的制造业项目 [19] 电子信息与智能产业 - 衢州已成为中国电子化学材料产业基地、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浙江省电子元器件及材料产业基地 [8] - 在机器人、AI技术浪潮中,衢州有望成为机器人产业创新与落地的重要高地,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方面潜力巨大 [8] - 衢州国资向普洛斯算力中心投资25亿元,这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规模最大的一笔投资 [13] 资本招商模式创新 - 探索出"资本招商"、"股权招商"新模式,以国有资本为杠杆直接介入关键产业资源配置 [11] - 衢州国资通过并购操作完善产业链:2021年入主新湖中宝(后更名为衢州发展),2024年1月收购东峰集团,4月收购光伏"独角兽"一道新能,8月以120亿元收购全球ITO靶材龙头先导科技 [12][13] - 计划到2026年实现基金集群规模100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000亿元,上市公司总数达到30家 [15] 营商环境与服务优势 - 衢州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发源地,2018年全国营商环境试评价在22个城市中排名第四(地级市第一),2019年同样位列第一 [18] - 提供贯穿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设立"时代锂电专班"等专业服务团队,对企业工程细节了如指掌 [19] - 建立"亲情半月谈"等政企沟通机制,由市委书记或市长牵头解决企业发展问题 [24] 区位优势与基础设施 - 衢州地处浙、闽、赣、皖四省之交,具有"沿海的内陆"和"内陆的沿海"双重区位优势 [25] - 通过"公铁水空"多方位基建加持,放大"衢通四省"的发展优势,打造长三角面向中西部临省辐射的桥头堡 [24][25]
时隔四年,源码资本再次完成了募资
36氪· 2025-11-13 21:50
以下文章来源于暗涌Waves ,作者暗涌 要知道,近两年市场上关于"曹毅退休"的各种传闻不断。 去年6月,"暗涌Waves"曾独家报道黄云刚将独立运营早期基金"源码律动"的消息 , 这也被外界 认为是曹毅完成"代际交接"的一个佐证。 暗涌Waves . 钱的流向,人的沉浮。36氪旗下投资报道账号。 双币,6亿美元。 文 | 陈之琰 来源| 暗涌Waves(ID:waves36kr) 封面来源 | Unsplash 久违的,市场又听到了 源码资本(以下简称源码) 的新消息。 今天,源码宣布新一期成长基金募资完成,双币,总规模6亿美元。截至目前,源码的管理资产规模约70亿美元(折合500亿元人民币)。 据官方信息显示,新基金将聚焦"AI+"和"Global+"两大最具长期发展潜力的领域。从近期实际投资的情况看,源码其实从未远离双币基金最核心的投资赛 道,尤其是在AI和具身智能等热门领域持续加码,宇树科技、银河通用、加速进化、LiblibAI、月之暗面、Sand.ai、奕斯伟材料、壁仞科技等明星公司皆 在其被投名单之列。 更值得关注的是,源码将这个"新产品"设计为"5年投资期、20年退出期"。这意味着,国内一级市场 ...
摩尔线程启动科创板IPO发行 以全功能GPU筑基人工智能时代
证券日报网· 2025-11-13 21:47
技术布局方面,摩尔线程五年已成功量产五颗芯片,完成四次GPU架构迭代,并形成了覆盖AI智算、高性能计算、图形渲 染、计算虚拟化、智能媒体和面向个人娱乐与生产力工具等应用领域的多元计算加速产品矩阵。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大模型训 练推理、数字孪生、云计算等多个关键领域,服务范围覆盖云计算数据中心、智算中心以及能源、制造等重要行业,展现了强 大的技术实用性与市场拓展潜力。 作为国内高端AI芯片领域极为稀缺的领军企业,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全功能GPU的自主研发与设计, 其发展路径深度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基于其完全自主研发的MUSA统一系统架构,摩尔线程率先实现了单芯片同时支持AI计算 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凭借"图形+AI"的双线技术突破,摩尔线程不仅成为 国内全功能GPU的先行者,更成功将其产品应用拓展至广阔的企业级与消费级市场。 据悉,摩尔线程此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 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通过本次上市,摩尔线程将持续加大创新项目研 ...
关键词读懂“十五五”|聚链成势 人形机器人产业“破局而起”
央广网· 2025-11-13 21:31
江苏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政策与目标 - 江苏省提出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达2000亿元左右,核心产业规模达250亿元以上[4] - 目标到2027年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国际先进水平,人形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4] - 江苏省快速出台产业政策并成立产业联盟,南京、苏州、无锡三大头部城市轮值牵头,形成差异化协同格局[6]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与驱动因素 - 传感器、伺服电机、动力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实现自主可控,叠加应用场景和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十五五”时期进入产业爆发期[5]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前沿技术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物种”,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5] - 中国信通院报告显示,人形机器人未来有望成为新一代终端,催生新的万亿级市场[5] 技术进展与市场规模 - 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80亿元,中国占全球近50%市场份额,增速不断加快[7] - 行业在技术层面突破显著,从2023年双足行走是挑战,到如今通过强化学习实现突破[7] - 江苏企业深度融合大模型技术,在具身智能领域部分技术已实现对国际领先水平的追赶甚至超越[7] 应用场景与产品创新 - 人形机器人已逐步走出实验室,在展厅导览、接待引导、智慧教育等场景实现小规模试点[8] - 华夏机器人在仿真人脸技术上取得突破,通过20多个执行器实现95%以上的人类表情映射,并融合情感大模型[8] - 企业正攻克仿真人脸、唇语协同、手势互动、意图理解等技术难点[9] 未来展望与产业生态 - 行业预计快则3至5年,慢则5至10年将迎来真正爆发,中国强大的产业链有机会在世界级产业中站稳脚跟[10] - 未来应用场景包括办公接待、老年陪护、家庭协作等[10] - 江苏省通过机器人竞赛、设立机器人学院、联合实验室等方式持续发力人才培养,推动科教优势转化[10]
首款移动操作机器人!宇树正式发布G1-D
具身智能之心· 2025-11-13 21:04
编辑丨具身智能之心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具身智能 之心 "公众号 11月13日,宇树科技在官网上线了其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G1-D,并配套推出了一套完整的数采训练 全栈解决方案。这款机器人融合了轮式移动的高效性与人形机器的灵活性,标志着宇树科技从技术 展示向场景化落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高清双目相机 手部配套高清相机 可更换多款未端 单自由度夹爪 三指/五指灵巧手 可升降身高调节 身高范围约1260~1680mm 可选配移动底盘 移动速度≤1.5m/s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 点击进入→ 具身智能之心 技术交流群 更多干货,欢迎加入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全栈学习社区 : 具身智能之心知识星球 (戳我) , 这里包含所有你想要 的。 ...
摩尔线程启动科创板IPO发行,国产算力自主发展提速
格隆汇· 2025-11-13 20:13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摩尔线程始终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22年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研发投入 超过43亿元,研发人员占比达77%以上。持续的投入已转化为丰硕的成果: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获 得授权专利514项,广泛覆盖处理器架构设计、AI应用、驱动软件设计、GPU算力集群等关键技术领 域,为持续推进自主创新夯实基础。 在关键性能指标上,摩尔线程产品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公司MTTS80显卡的单精度浮 点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3060;基于公司MTTS5000构建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 同代系GPU集群计算效率。此外,摩尔线程率先在国内发布支持DirectX12的图形加速引擎,并成为国 内极少数支持从FP8到FP64等全计算精度的国产GPU厂商。 据悉,摩尔线程此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 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通过 本次上市,摩尔线程将持续加大创新项目研发投入,继续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以 及"建设新型算力基础设施"等战略,助力我国 ...
凯龙高科推出“惠灵嘉”机器人 适用于多种复杂场景
证券时报网· 2025-11-13 19:03
凯龙高科(300912)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迎来阶段性成果。 11月12日至14日,2025国际内燃机及动力装备博览会在南京举行,作为商用车尾气后处理龙头企业的凯龙高科,携旗下无锡市凯奇具身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 公司(简称"凯奇具身智能")最新推出的"惠灵嘉"系列机器人正式亮相,在博览会上引发关注。 "惠灵嘉"人形机器人受关注 在具身机器人赛道上,凯龙高科正在持续"蓄力"。 2024年12月,凯龙高科围绕前瞻技术和未来产业新赛道进行布局,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院士多次调研、研讨,最终确定切 入具身机器人赛道。 今年4月,凯龙高科与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三方共建国内领先的"人形机器人联合检测创新中心",合作打造长三角人形机 器人检测产业创新标杆。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正是由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丁汉院士领衔。 同样是在今年4月,凯龙高科及旗下欧瑞森检测与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人形机器人灵巧智能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 紧接着在今年10月,为满足长远战略发展及业务需要,凯龙高科与无锡市瑞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湖北启灵 ...
「RoboParty 萝博派对」完成千万美金种子轮融资,04 年 CEO 引领开源具身通用平台
机器人圈· 2025-11-13 18:40
Rob oParty 创始人 黄一 出生于 2004 年,2023 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后,在本科期间开发了 双足 人形机器人 AlexBot 系列 ,率先在行业里实现全栈开源,并被十余家企业及高校复刻应用。其团队在 GitHub 上累计获得超 4k Star,文档浏览量超过 20 万。2025 年,黄 一在大三提前本科毕业并创立 RoboParty,成为国内最年轻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CEO。 今日,全开源双足人形机器人公司 —— 上海萝博派对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RoboParty 萝博派 对")宣布完成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经纬创投、小米战投联合领投,L2F 光源创业者基 金、 银河通用跟投, 光源 资本担任孵 化方及独家财务顾问 。该轮资金将主要用于 自研核心零部件 、 机器人本体 与 运动控制技术 的开发等。 19 岁天才少年的 "手搓宇宙" 2023 年,还在读大一的黄一凭借 陆空两栖无人机项目 ,在全国大学生的科技竞赛中斩获一等奖。在获 奖访谈中,被问及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时,他表示:"希望创办一家机器人公司,用科技改变生活、影响 世界。" 同年年底,黄一在宿舍中仅用几十天时间,"手搓" ...
天奇股份(002009) - 002009天奇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13
2025-11-13 18:08
合资公司业务规划 - 与银河通用通过合资公司天奇银河合作,结合公司在工业制造场景开发、工程化部署、客户资源等优势与银河通用在具身智能大模型方面的核心技术优势 [2] - 合资公司重点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汽车制造、新能源电池等工业制造领域落地应用 [2] - 合资公司业务方向包括机器人本体研发制造、具身智能解决方案规模化交付、机器人应用垂类模型二次开发 [2] - 机器人本体研发制造为合资公司主要业务之一,预计2026年一季度建成机器人产线并逐步形成产能 [2] 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建设 - 2025年10月31日,公司主导建设的"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采用"数据工厂+实训基地+创新引擎"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 [2] - 目前中心实际投入数据采集及实景训练的机器人合计近60台,后续将根据实际业务交付需求扩增规模 [3] - 公司计划扩增数家数据采集及机器人实训中心,结合产业合作方实际落地场景及公司在数采及机器人实训的软硬件技术优势及运营经验 [3] 与富士康战略合作 - 2025年10月,公司与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 - 双方计划未来5年内在富士康汽车生产制造体系内部署具身智能机器人总数不低于2,000台 [4] - 合作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多场景规模化应用、真机数据采集、机器人核心技术共研等方面开展 [4] - 公司已与富士康汽车制造、3C制造等各工业制造场景开展紧密讨论,并已在各主要生产基地完成搬运、物料分拣、智能巡检等场景初步验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