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

搜索文档
王宇霞: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包含“一纵一横”两大体系
新华财经· 2025-05-29 19:55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包含"一纵一横"两大体系:纵向为"人工智能+产品"(软件、高端装备、智能终端),横向为"人工智能+行业"(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及新兴领域创新突破)[1] - 纵向维度中人工智能变革软件行业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变革生产工具(如AI编码与大模型应用),二是变革产品形态(从静态机械式转向动态智能体化)[2] - 横向维度中人工智能为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注入"大脑中枢"提供核心驱动力[2] 无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优势 - 无锡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重镇,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方面优势显著:纵向有国家软件园集聚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横向有纺织、生物医药等传统行业丰富应用场景[3] - 无锡工业底蕴深厚,应用场景丰富,为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提供广阔前景[3] 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建议 - 打造行业大模型标杆:依托无锡应用场景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3] - 打造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标杆:利用数据作为新"矿产资源"的机遇吸引资源汇聚[3] - 打造应用场景开放标杆:加快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落地路径模式,从供需对接、场景开放等维度突破[3]
第四次中日工业副部级磋商在东京举行
快讯· 2025-05-29 16:28
5月29日,第四次中日工业副部级磋商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与日本经济 产业审议官松尾刚彦共同主持会议。双方就汽车、工业绿色化、创新创业、原材料和半导体、营商环境 等议题交换意见,并同意今后进一步深化交流,加强产业务实合作。张云明表示,中国正大力推进新型 工业化,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包括日本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发展。中日产业合作领域广 泛,发展优势互补,有广阔合作前景。中方愿同日方一道,以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为指引,围绕汽车、 智能制造、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强政策交流对话,搭建企业交流服务平台,共同维护 开放、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不断丰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工信微报) ...
钱塘(新)区高水平建设产业新城、高质量打造一流新区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52
U 0 2024年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 (未) 1416亿元 5.1% NA ● 规上工业增加值755亿元 增长3.5% ● 服务业增加值586亿元 增长6.1% ●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扩大有效投资、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3项工作获省政府督 查激励 高质量发展绩效 经开区综合考评 连续五年保持 监测排名位列 全国前十 省级新区第一 首获 全市区县(市) 綜合考核先进 車位 连续两年 获评全省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全市开发区(圆区)综合考核 先进单位 ITHOUSE nning the 40. 5 u PERFORECODECEED STIFF INSTITUTIONS TACTO H 11 in ev BinC 11 11:11:2 V 5月23日,浙江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并首次为全省制 造业先进单位颁发"浙江制造天工鼎"。作为省市产业大区,钱塘(新)区在会上成为"大赢家"之一,捧 回金鼎。"夺金"的背后,是钱塘作为"长期主义者"对制造业的坚定加码和不懈追求。 本周,钱塘进入"两会时间"。两会既是议大事、谋大计的重要平台,也是观大局、察大势的关键窗 口。站在"十四五""十五五 ...
钱塘(新)区以创新破题新型工业化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52
在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一季度该企业投入研发费用约3亿元,同比增长21.62%,实现 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10%;在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玲博士带领团队开发基于类器官 的肿瘤精准治疗和药物筛选平台,在生物打印、架构成像等领域持续创新,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三维打 印设备占国内近50%的市场并销往海外;在杭州鳌海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俞宙及其团队完成 了水下机器人从核心算法到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去年公司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今年有望翻番…… 作为首批入驻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松下马达与钱塘已结缘31年。据了解,该企业每年都会投入 超5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新工厂将助力企业产能提升50%,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提高 15%。 数据印证"焕新"活力——2024年,钱塘创新指数182.6,位列杭州市第二、浙江省第三,较上年提 升25%,增幅居全省首位;该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700亿元,位列杭州市第一,并荣获2024年度"浙 江制造天工鼎"金鼎。今年,该区发布新型工业化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55830"行动计划,力争全年 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2027年突破5000亿 ...
《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印发
机器人圈· 2025-05-28 18:37
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 - 核心观点: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深度融合,拓展应用场景,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1][2] 数据治理与模型训练 - 建设高质量制造业数据集,对数据首登记、首入表、首交易、首开放给予奖励支持 [2] - 搭建数据治理服务平台,建设开源数据集和数据治理工具集,支持标准化机构制定行业数据标准 [2] - 支持企业使用人工智能数据沙盒制度,首次使用沙盒训练的企业可获免费服务 [2] 行业大模型与智能体 - 支持开发行业大模型,对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的大模型算力成本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3] - 打造通用智能体,对显著提升制造业效率的智能体按调用算力成本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3] - 制定标准化通信协议,形成混合智能应用范式,适配行业广的协议将在京津冀推广 [3] 企业技术中心与仿真验证 - 支持企业技术中心搭建实验场景,优先推荐成效显著的市级中心为国家级中心 [4] - 研发工业仿真软件,搭建通用仿真平台,对承担重点任务的平台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 [4] 智能安全与装备升级 - 建设模型安全靶场,对行业影响力大的安全保障平台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5] - 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对示范性新装备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5] - 打造具身智能工厂示范标杆,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5] 智能产品与人才培养 - 支持建设中试平台和智能产品柔性生产线,最高5000万元支持 [6] - 培养复合型人才,建设实训基地,开展AI与制造业融合应用培训 [6] 金融服务与案例推广 - 创新"AI智造贷"等金融工具,支持企业智能化升级 [7] - 征集并宣传标杆案例,建立宣传网络平台促进经验交流 [7] 机器人行业动态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行业竞争加剧 [9] -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加剧,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10]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承压,但AI融合带来机遇 [10] - 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热点,微纳感知、人机协同等技术受关注 [10]
习近平:继续把制造业搞好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5-28 16:58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 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 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 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 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们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坚持自立自强,这样中 国式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强调制造业 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为推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4年3月21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 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像鞍钢这 样的国有大企业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多作贡献。 —— 2023年9月,习近平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新时代新征程,希望你们坚守技能报国初心,弘扬劳模精 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苦练内功、提高本领,继续为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贡献智慧和力 ...
部省政策“组合拳”激活新型工业化华东样板
新华网· 2025-05-27 15:1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上海已有60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2024年突破4500亿元 [6] - 江苏有4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崛起,算力规模、行业数据集、大模型应用等方面领先全国 [6] - 人工智能技术已渗透制造业全链条,电子设备企业借助大模型推动工艺设计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产线排产时间降低75% [6]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151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中,华东地区占比超过30%,江苏省有10个案例入选 [6] - 苏州工业园区推出148个示范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华兴源创、知行科技等企业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揭榜挂帅潜力单位 [7] -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设立600亿元人工智能基金,开源社区全球参与者数量第二,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合作中心已落地 [7] 上海新型工业化实践 - 上海构建新型工业化标杆的"五个着力",包括夯实工业根基、紧扣国家战略、锚定产业基础能力、优化升级、营造产业生态 [11] - 2024年上海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达到1.09万亿元,工业投资超过2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11]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43.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增长7.1%,高端装备产业增长5.1% [11] -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1/4,生物医药产业获批I类新药23个占全国1/5,人工智能产业备案66款大模型 [12] - 集成电路产值同比增长20.8%,AI产业产值增长3.2%,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4200亿元同比增长10% [12] - 上海推动"AI+制造"行动,拥有19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11个示范场景,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426台 [12] 国家高新区发展 - 2024年国家高新区GDP突破19.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6%,占全国比重14.3%,工业增加值9.8万亿元占全国24.1% [15] - 国家高新区聚集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8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发明专利数占全国50% [15] - 苏州工业园区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4%,集聚3054家高新技术企业 [16] -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总产值近45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全国领先 [16] - 国家高新区实施"五维强化"升级策略,包括技术策源、企业主体、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管理服务 [16] 华东地区政策协同 - 工业和信息化部顶层设计与地方专项政策联动,如上海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配套24个增量政策 [20] - 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高新区,大模型技术与工业场景深度耦合 [20] - 中新合作、自贸区试点等开放平台推动外资、技术、人才跨境流动,苏州工业园区吸引108家世界500强项目 [20]
生态环境部:将修订印发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和标准 持续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新华财经· 2025-05-27 14:49
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 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建立健全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标准体系 [1] -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 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 修订印发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和标准 [1] - 2023年12月发布包括21个城市和43个产业园区的试点名单 其中包括北京经开区 南通经开区 广州南沙经开区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1] - 2024年10月联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支持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1]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 生态环境部联合商务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已建成生态工业园区73家 其中43家是国家级经开区 [2] - 73家生态工业园区创造了全国8.5%的工业增加值 而COD 氨氮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仅占全国工业排放的5.2% 4.0% 0.8%和1.3% [2] -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比全国工业排放水平要低84% 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9%以上 [2] 清洁生产推进 - 以全过程污染预防为核心 积极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强制性审核 [2] - 开展重点行业 工业园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 筛选推广先进清洁生产技术 [2] - 推动重点行业 园区和区域在节能 节水 节材 减污和降碳等方面不断进步 [2] 环评工作进展 - 2024年以来已经审查了6家国家级经开区的规划环评 对规划提出了优化调整建议 [3] - 选取16家产业园区开展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 其中4家是国家级经开区 [3] - 组织制定完善试点园区环境准入清单 探索完善排污许可管理 [3]
杭州夺得首批“天工鼎”金鼎
杭州日报· 2025-05-27 11:13
制造业荣誉与成就 - 杭州市及滨江区、钱塘区、萧山区、临平区成功夺得"浙江制造天工鼎" [1] - 杭州市及滨江区、钱塘区、萧山区连续3年夺鼎,获颁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 [1] - "浙江制造天工鼎"为浙江省制造业领域最高荣誉,评定指标包括产业结构、创新发展、企业主体培育等 [1] - 全省6个设区市、27个县(市、区)成功夺鼎,20个连续3年夺鼎的地方获金鼎 [1] - 杭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6年位列全省第一 [1] 产业集群建设 - 杭州视觉智能(数字安防)产业集群、浙东工业母机、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2] - 萧山区汽车智能底盘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 2024年新入选省级"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核心区3个、协同区1个,累计总数达25个、居全省第一 [2] 产业升级与创新 - 杭州692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 [2] - 13个案例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 [2] - 出台《杭州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6年)》,发力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 [2] - 累计培育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4个,城西科创大走廊人工智能先导区被认定为省级先导区 [2] 未来发展方向 - 杭州将持续推动产业"焕新蝶变"、企业"提质扩面"、项目"引育挖潜"、平台"聚势赋能" [2] -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2]
生态环境部:持续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快讯· 2025-05-27 10:57
生态环境部政策方向 - 持续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1] - 建立健全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标准体系 [1] 工业领域发展目标 -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 [1] - 修订印发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和标准 [1] - 持续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1] 经开区规划支持 - 做好国家级经开区规划环评的服务保障工作 [1] - 支持有条件的经开区开展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试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