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搜索文档
苏州出台多项举措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快讯· 2025-07-10 17:09
苏州科技创新发展举措 - 苏州集中发布多项新举措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大会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高质量项目落地、高水平成果转化三大方向 [1] - 活动吸引超百位国内外院士在内的1700多位嘉宾参会 [1] - 苏州市锚定建设全球科创新高地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
药石科技(300725) - 300725药石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0
2025-07-10 17:08
产能与订单情况 - 成熟车间(如 501/502 车间)产能覆盖率稳定维持在 60%-70%区间,处于行业合理水平,503 车间处于投产初期,产能利用率在爬升期,公司产能利用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2] - 新签订单延续去年末以来的增长趋势,海外占比 60 - 70%,国内占比 30 - 40% [2] - 截至去年末有 70 余个临床三期及商业化项目,今年一季度助力 2 个客户完成 NDA 阶段的注册核查 [2] 特色业务与合作 - 客户对药石自主开发的非天然氨基酸砌块、新型 Linker 砌块等特色产品有浓厚兴趣 [4] - 与瑞士化学信息学公司 Alipheron 构建超大规模化合物库,可提升公司 CDMO 业务转化率 [4] CDMO 销售布局 - 2025 年新组建欧洲销售团队,提高日韩区域销售领导能力,强化美国本地化 GMP 服务能力 [5] - 扩充市场品牌团队,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系统性能力宣导,提升公司技术专家形象 [5] 核心竞争力 - 以品质交付筑牢信任基石,引入质量管理专家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获国际认可 [6] - 以绿色技术响应全球减碳趋势,绿色低碳化学技术领先,蝉联 ACS CMO 绿色化学卓越奖 [6] - 以底层创新突破行业边界,加速 AI 与先进制造融合,拓展业务领域 [6] 资产减值损失 - 2024 年度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986.69 万元 [8] - 公司存货规模增长源于业务模式和发展阶段需求,制定了严格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后续将优化存货结构降低减值风险 [7][8]
撬动全球资源,赋能大湾区创新,NovaX国际创投嘉年华2025闭幕
36氪· 2025-07-10 17:00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格局 - 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区位优势与制度创新活力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1] - 香港"内联外通"的枢纽地位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创新要素、市场潜力形成天然互补 [1] - "前店后厂"模式升级:香港科研力量、国际资本、专业服务与珠三角转化能力、制造实力高效衔接 [1] NovaX国际创投嘉年华2025活动概况 - 活动由创新香港主办,36氪、香港汇智联合主办,获香港特区政府多个部门及中金公司支持 [2] - 汇聚全球数千名专业人士、超500家投资机构及300余家创新企业,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关键领域 [4] - 达成1,200+场1对1精准对接,意向投资金额超10亿港元 [4] 活动成果与创新形式 - 组委会与MedTech World、FinStep Asia等国际机构签署环球合作协议,共建跨境创新走廊 [5] - 穗港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成立,《香港因子独角兽报告2025》发布 [5] - 20家企业入围最具投资价值初创企业榜单,包括本末科技、羽迹科技、芯球未来等 [5][6] - 创新设置三大舞台(主舞台、媒体舞台、合伙人舞台)促进技术产业化与资本融合 [6] 香港的资本与科创枢纽作用 - 香港推动资本与科创"顺畅进出",促进跨境资源高效链接 [8] - 通过规则衔接与智慧碰撞塑造未来科技创新格局 [8]
39岁,他在上海干出百亿IPO
36氪· 2025-07-10 16:08
在港股IPO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医疗支付领域迎来重要参与者。 6月30日,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镁信健康")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赴港上市。 简单来说,镁信健康的核心模式在于推动医疗健康与保险融合。公司致力于解决患者、保司与药企面临的筹资与支付挑战,实现医疗体系相关各方的协 同。 截至去年年底,镁信健康累计服务了约160万名患者,与超140家药企以及超90家保险公司达成合作。 回顾镁信健康的融资历程,其先后完成七轮融资,估值从Pre-A轮的1.5亿元一路飙升至C+轮的约116.78亿元,增幅达77倍。此次IPO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重 要里程碑,也为行业发展轨迹增添了新的观察维度。 39岁创始人,带队冲击IPO 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镁信健康由张小栋与上海医药大健康创立。 张小栋发现,在医保"保基本"定位下,创新药、特药价格昂贵且需"自费",这像一堵墙横亘在市场和患者之间。 "让患者用得起、用得上好药",便成了张小栋创立镁信健康的初心。"我们不是去跟风追求某个模式,而在于看到老百姓生病之后,除了医保,没有其他 渠道可以支付,几乎都是他们自费。" 镁信健康成立后的第一款产品,是与药企合作 ...
首航启新程 温州机场进离场航线分离飞行程序今日正式启用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5:37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徐业刚 报道:7月10日清晨00时19分,温州龙湾国际机场,顺丰航空 O37279航班在塔台的指令下,沿着全新规划的离场航线平稳升空,飞向鄂州机场。这是温州机场进离 场航线分离项目正式启用后,首架按新航线运行的航班,标志着这项历经8年攻坚的空域优化工程进入 实战阶段。 作为温州机场1990年通航以来空域资源的首次增量,该项目此前已获民航局空管局正式批准。此次启用 的新方案促成机场新辟对外开放航线6条,可用进离场航线总数增至12条,有效缓解了机场南、西、北 侧的航班运行压力,预计空域运行效率将提升30%以上。 温州机场于2017年启动进离场航线分离项目。项目启动之初,面临着军民航空域复杂、协调范畴极广、 技术标准严苛、新冠疫情冲击等"拦路虎",温州机场以运行管理部为主体的项目团队披荆斩棘,努力以 系统性思维破局。8年多的日夜攻坚克难,不仅承载着项目团队的努力拼搏与辛勤汗水,也得益于温州 市委市政府、浙江省机场集团和民航上级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温州市全力打通军地协调壁垒, 省机场集团领导全程驻点督导关键环节,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华东空管局、温州空管站提供全天候技 术支持。正是 ...
党徽闪耀万米云端 长龙航空党员飞行员护航暑运天路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5:27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徐业刚 通讯员王净 报道:暑运大幕开启,为深化"党建红+航空 蓝"融合式党建品牌建设,长龙航空组织包括"最美机长"马杰、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王河、区级"优秀共 产党员"钱利荣在内的200余名党员飞行员冲锋在前,用"三个敬畏"筑起空中安全防线,让党徽在蓝天之 上绽放光芒。 "风险图谱"守护平安天路:马杰机长的安全辩证法 "各位旅客,我是本次航班机长。飞机即将通过不稳定气流区,请您系好安全带……"2024年2月17日, GJ8766航班遭遇强气流突袭时,马杰专心监控飞机状态和飞行参数,做好防颠簸处置预案,按程序应 对突如其来的晴空颠簸。当飞机平稳降落在西安机场时,客舱掌声经久不息——这是对一位用29年飞行 生涯诠释"人民航空为人民"的机长的最高礼赞。 这位21年党龄的老党员不仅飞行技术过硬,责任担当更强。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带头飞在最艰 苦、最关键的时刻。" "每一次颠簸处置都是与时间的赛跑"。翻开马杰的航前准备本,密密麻麻记录着颠簸处置预案、备降机 场分析等12项内容。这位二级飞行员有个习惯:针对每个航季的典型特情制作"风险图谱",与组员进 行"桌面推演+实景模拟"双训练。 ...
日均16个往返航班 东航“上海—长春”升级为“空中快线”
中国民航网· 2025-07-10 15:17
"空中快线"是东航打造的精品航线品牌,以航班高准点率、乘机流程便捷、服务优质和保障优先为特 点,为旅客提供一系列全流程专属服务。早在2001年,东航便率先推出首条快线"京沪快线"。经过二十 余年发展,东航"空中快线"已迭代为覆盖运行监测、服务标准、智慧出行的全链条体系,航线规模拓展 至39条。在今年举办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期间,东航作为亚冬会"官方合作伙伴",以服务亚冬、服 务东北冰雪经济、推动"文化+航空+旅游"融合发展为契机,增加了在长春龙嘉机场的运力投放、提升 了航班保障能级和服务水平,为此次"空中快线"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编辑:许浩存 校对:陈虹莹 审核:韩磊) 东航联手两地三机场,设置标识,方便快线旅客高效成行(东航供图)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7月10日,中国东方航空与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共同宣布, 东航"上海—长春"航线正式升级为"空中快线",日均在上海和长春两地间执行16个往返航班,高峰时段 每隔1至2小时便有一班穿梭于上海与长春之间,为往返长三角与东北地区的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 行选择。 为提升快线旅客出行效率,东航联合长春、浦东、虹桥两地三场,打造全流程快捷服务链 ...
人形机器人做汉堡火了! 伯克利等全新ViTacFormer让机器人操作稳如老手
机器之心· 2025-07-10 14:07
尽管已有研究尝试引入触觉信息提升策略表现,但往往停留在简单拼接或辅助通道的层面,缺乏结构性设计,难以充分发挥视触结合的潜力。 为应对上述挑战,来自 UC 伯克利、北京大学、Sharpa 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提出 ViTacFormer,一个融合视觉与触觉信息,并引入未来触觉预测机制的统一框架,专 为提升灵巧操控中的精度、稳定性与持续控制能力而设计 。 灵巧操控是机器人实现类人交互的关键能力,尤其在涉及多阶段、细致接触的任务中,对控制精度与响应时机提出了极高要求。尽管视觉驱动的方法近年来快速 发展,但在遮挡、光照变化或复杂接触环境下,单一视觉感知常常失效。 触觉感知为机器人提供了与环境交互的直接反馈,在判断接触状态、施力时机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当前大多数方法仅将触觉信息作为静态输入 进行融合,缺乏真正有效的多模态联合建模机制。更为关键的是,现有方法往往只关注当前的触觉状态,忽视了对未来触觉变化的预测。这种短视导致机器人在 连续操作中难以提前准备、策略难以稳定,特别是在需要时序感知和力觉判断的任务中表现不佳。 近日,一个「人形机器人做汉堡」的视频火爆全网! 这个具备 [主动视觉]、[高精度触觉] 以及 ...
佐力药业:携手浙大合作研发,上半年净利预增24.3%—31.1%
和讯网· 2025-07-10 13:53
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联合研发中心 - 公司与浙江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成立"浙江大学 - 佐力药业智赋食药联合研发中心",并签订《技术开发合同》[1] - 联合研发中心将构建食药同源知识图谱,用AI研发垂类大模型与智能体,赋能功能食品配方研发[1] - 公司委托浙江大学开展"AI赋能乌灵菌功能食品研发"项目[1] - 合作旨在深化产学研融合,以AI技术挖掘乌灵菌健康价值,开发创新型大健康产品[1] 公司战略升级与业务发展 - 此次合作是公司践行"一路向C"战略升级的重要举措[1] - "一路向C"布局大消费领域是公司重要战略方向[1] - 上半年公司在OTC端实施改革,推动C端销售增长,包括调整组织架构、深度开发部分市场、加强连锁药房合作、推动线上运营等措施[1] - 合作将强化公司技术护城河,丰富产品矩阵,拓宽C端市场,培育新利润增长点[1]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6800万元-38800万元,同比增长24.30%-31.06%[1] - 上半年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36618万元-38618万元,同比增长25.36%-32.21%[1] - 各核心产品及中药配方颗粒销售均有增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