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
搜索文档
低空经济专题系列报告三(政策篇):各地政策密集颁布,低空发展路渐清晰
金元证券· 2025-03-03 1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交通运输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是低空经济启动元年,产业尚处早期,发展依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把握政策导向是理解产业走向的关键。2024年下旬至今,各省市密集颁布低空经济专项政策,包括《行动方案》和《若干措施》两类,政策推动下产业动作迅速,项目不断涌现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动方案》紧锣密鼓,绘制低空发展蓝图 - 省级文件方面,31个省级行政区中22个已发布《行动方案》,规划产业规模合计达1.71万亿元,头部核心企业近百家,产业链企业8000多家,起降场7380个。大湾区、长三角、川渝地区及江西、山东是发展主力军,其他行政区也各有亮点 [7] - 市级文件方面,初步统计发布《行动方案》的城市有40个,深圳规划早且全面,广州产业规模规划居首,上海打造完整产业体系,北京侧重技术创新等。一线城市外,长三角各地积极响应 [10] 《若干措施》层出不穷,真金白银支持低空 - 省级文件以海南和湖南为例,海南在多领域给予大力度财政支持,利用自贸港身份提供金融、财税等优惠;湖南明确详细补贴标准,对传统航空器、新型飞行器等给予运营补贴和其他支持 [13][14] - 市级文件中,部分代表性城市政府补贴聚焦企业/项目落户、航空器产业链、试飞基地等多方面,各地在航空器产业链培育、技术研发创新等四个方面财政支持力度较大,将促进产业发展 [15][16] 政策引导下产业动作迅速,项目接踵而至 - 航空器产业链培育方面,无人机产业成熟,新型航空器尤其是载人航空器尚处早期,亿航和峰飞部分机型拿到三证,其他企业制造研发也在推进,预计2026 - 2027年迎来密集取证期 [18] - 技术研发创新集中在通导监技术、行业大模型等技术痛点,如长春发布“紫东长空”大模型,江苏南京上线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项目启动 [21] -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产业园区等多方面,深圳走在前列,有多个大型综合性项目完成招采,如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23] - 应用场景开拓包括低空交通、文旅和物流,各地有多个项目开始运营,如海珠低空飞行运营中心、南通海门至上海浦东航线等 [25] 投资建议 - 基于政策导向和产业动态,梳理出四条投资主线及相关标的,包括航空器制造的卧龙电驱、技术研发创新的海格通信和中科星图、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城交等、应用场景开拓的中国通号 [29]
「蓝霄航空」连续完成两轮数千万元融资,首款增程式倾转旋翼eVTOL货运无人机预计年内完成试飞|36氪首发
36氪· 2025-02-28 17:25
公司融资与定位 - 蓝霄航空科技近日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和天使+轮融资,天使轮由联想之星和海益投资联合领投,天使+轮由戈壁创投独家投资,澜松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资金将用于飞行器产品研发 [3] - 公司成立于2024年6月,定位为"全国首家增程式倾转旋翼eVTOL飞行器制造商",致力于重构航空货运市场,打造高时效低空直航货运网络 [3] - 公司采用"先货后人"发展战略,先推出增程式货运eVTOL解决里程焦虑,后择时推出客运版eVTOL [3] 技术路线与产品 - 公司首款产品LX-1采用倾转旋翼构型+增程动力系统技术方案,即将完成设计进入总装总调阶段 [6] - 选择倾转旋翼路线因内部测算显示起飞重量超过一吨后更划算,且能兼顾效率和可靠性 [6] - eVTOL领域主要有3种技术路线:多旋翼、复合翼、倾转旋翼,研发难度和载重能力依次递增 [6] - 增程式动力系统通过燃油发电补充电能,LX-1最大起飞重量2.5吨,最大航时超5小时,续航1000公里,最大载重近一吨 [7] - 对比美国Traverse Aero的Orca增程式货运无人机(续航965千米,载重250公斤),LX-1载量达700公斤属于大型货运eVTOL [8] 市场前景与商业化 - 2024年全球物流eVTOL市场规模2.04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16.8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5.7% [10] - 特殊场景如应急航空领域年市场空间达几百亿 [10] - 在湖北襄阳到河北唐山路线测试显示,eVTOL直航件耗时比行业缩短8-10倍,吨公里成本为行业航空运输的60%-70%,物流成本收入比降低30%-40% [11] - 公司采用"一纵一横"十字型战略布局,覆盖城际低空货运、海岛货运、山地货运等场景 [11] 团队与技术积累 - 技术团队骨干出自航天彩虹核心研发团队,在飞行器各领域有深厚积累 [11] - 创始人兼CEO王刚拥有17年无人机研发经验,曾任彩虹4无人机型号总师,彩虹4是出口市场最受欢迎型号之一 [12] - LX-1的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飞行控制系统等核心模块均由团队自主研发 [12] 产品进展 - LX-1计划2025年内完成设计、生产和试飞,同步推动取证及商业化进程 [12]
140亿,一家低空鼻祖破产了
投资界· 2025-01-05 15:55
公司概况 - Volocopter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最早的eVTOL项目之一,也是第一个实现载人离地的eVTOL公司 [4][8] - 公司拥有500多名员工,来自60多个国家,产品已完成2000多次试飞 [8] - 2011年两位创始人开发出第一架低空载人飞行机,奠定了现代空中飞行器的基本造型 [12] - 2016年推出成熟产品2X,并在迪拜完成首个自动驾驶空中出租车飞行测试 [15] - 公司曾计划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进行测试运营,但因未能及时获得飞机型号认证而取消 [21] 融资与估值 - 2013年获得50万欧元种子轮融资 [17] - 2019年吉利与奔驰领投5000万欧元C轮融资 [18] - 最后一轮融资投前估值达19亿美元(约140亿人民币) [18] - 累计获得戴姆勒、英特尔、吉利控股、贝莱德等知名机构投资 [17] - 2024年4月曾面临资金短缺,申请1亿欧元贷款未获政府支持 [18] - 2024年11月老股东计划注资9500万美元获取85%控股权,但最终未实施 [18] 破产原因 - 资金链断裂是直接原因,尽管公司称其消耗率低于同行 [18][21] - 未能及时获得飞机型号认证导致商业化进程受阻 [21] - 欧洲对eVTOL领域支持保守,政策监管严格 [21] - 行业普遍缺乏可持续商业模式是根本原因 [24] - CEO Dirk Hoke提出辞职,将于2025年2月底离职 [19] 行业现状 - 全球eVTOL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技术尚未成熟 [24] - 基础设施搭建处于蛮荒阶段,需要长期发展 [24] - 商业化面临适航认证、高成本、消费场景稀缺等挑战 [24] - 2024年中国eVTOL行业火爆,20多家企业获超30起融资 [24] - 德国另一家明星公司Lilium也已申请破产,累计融资15亿美元 [23] 历史地位 - 公司创造了航空历史,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先驱 [13][15] - 从概念到原型机再到试验飞行,不到10年完成多次迭代 [15] - 几乎走在行业发展最前沿,却在商业化最后一步倒下 [4][15] - 从行业先驱变为"先烈",未能等到2025年行业爆发 [15][21]
沃兰特航空完成数亿元Pre-B轮融资:今年已完成六轮累计超1.5亿美元融资
IPO早知道· 2024-12-30 10:52
融资情况 - 沃兰特航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Pre-B轮融资 参与机构包括建发新兴投资、元璟资本、千乘资本、张科垚坤基金、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 老股东君联资本、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燕创资本、晶凯资本追加投资 [3] - 公司自今年三月以来已完成第六轮融资 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5亿美元 [3] - 融资资金将加速VE25验证机型研发 推动VE25-100适航取证与商业化落地 [3] 公司业务 - 沃兰特航空成立于2021年6月 专业从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研制 [3] - 以客运级eVTOL技术研发、设计、制造为核心业务 VE25型eVTOL是主力产品 技术参数和性能国内领先 [3] - 已签订战略合作及意向订单860余架 意向订单金额220亿元 [2][4] - 合作企业包括南航通航、中航材航空救援、华夏飞滴科技、亚捷航空集团等 [4] - 业务覆盖低空观光、培训、短途运输、货运、应急救援、城市出行等六大类eVTOL应用场景 [4] 行业前景 - 中国具备eVTOL产业链发展的技术和体系基础 市场潜力巨大 有望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 [4] - 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增长引擎 [4] - 上海市提出到2027年建立完整低空经济产业体系 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 [4] -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产业之一 有望与多种产业形态深度融合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4] 投资机构观点 - 建发新兴投资认为沃兰特市场和产品定义精准 航空团队底蕴深厚 适航进展全球前列 [4] - 元璟资本认为eVTOL将革命性颠覆未来出行模式 沃兰特团队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优势 [4] - 千乘资本认为载人eVTOL将成为低空经济重要引擎 沃兰特在高等级商用客运eVTOL领域占据优势 [4] - 张科垚坤基金高度认可沃兰特的研制进展、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前景 [4] - 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认为沃兰特拥有行业突出的研发团队和体系化研发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