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
搜索文档
恒铭达(002947)2025年半年报点评:大客户模切主业驱动25Q2高速增长 数通业务成长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21 18:3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44亿元 同比增长32.18%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4亿元 同比增长43.01%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24亿元 同比增长38.88%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1% 同比提升1.07个百分点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18.9% 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1]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5.96亿元 同比增长15.38% [1]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26亿元 同比增长34.96% [1]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31.14% [1]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31.95% 同比提升0.79个百分点 [1]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率21.27% 同比提升3.12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表现 - 消费电子主业精密柔性结构件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1亿元 同比增长38.6% [2] - 精密金属件业务(华阳通)2025年上半年营收1.95亿元 同比增长5.34% [2] - 消费电子业务成为公司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力 [2] - 华阳通业务已拓展至充电桩 服务器 储能等领域 [3] - 华阳通为华为合格供应商 服务国内头部服务器客户 [3] 行业发展机遇 - 大客户加速AI终端布局 叠加折叠屏预期驱动新一轮成长周期 [2] - 算力芯片和存储升级带动散热 屏蔽等模切件需求增长 [2] - 终端换机与产品升级驱动模切行业新一轮增长 [2] - AI服务器对精密金属框架提出严苛要求 推动高密度布局需求 [3] - 公司精密金属结构件已广泛应用于算力服务器等数通终端设备 [3]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2018年跻身苹果全球前200核心供应商名单 [2] - 公司成为谷歌等国际知名客户供应商 [2] - 公司构建覆盖多区域的产能协作网络 可灵活调整生产节奏 [2] - 公司与大客户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模切业务进入收获期 [2] - 华阳通在金属件领域拥有深厚积累 平台型供应商地位凸显 [3] 业绩展望 - 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多年布局进入收获期 [3] - 华阳通数通 充电桩 储能等业务拓展顺利 进入业绩成长期 [3] - 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7亿元 [3] - 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9.45亿元 [3] - 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12.29亿元 [3]
iPhone 17量产,机构密集调研,苹果产业链迎“黄金窗口期”
证券之星· 2025-08-21 16:40
苹果产业链热度升温 - 机构密集调研超过30家苹果产业链公司 包括水晶光电 工业富联 鹏鼎控股 环旭电子 蓝思科技 大族激光 京东方 东山精密等[1] - 水晶光电 工业富联 鹏鼎控股 环旭电子等10家公司获得超过50家机构调研[2] iPhone 17量产与定价 - iPhone 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富士康郑州厂区同步启动旺季招工[1] - iPhone 17系列整体预计较上一代涨价约50美元 其中Pro起价1049美元 Pro Max起价1249美元 基础型号价格维持在799美元不变[1] iPhone 17技术升级 - iPhone 17在SoC芯片AI能力提升 散热 FPC软板 电池及后盖等方面迎来升级及价值量提升[1] - 多个零部件及模组有望实现升级 主因AI升级对芯片 主板 散热 续航及声学等方面有更高要求 带动超过10个产业链环节迎来升级[2] - 外观有望迎来改款以满足散热需求并拉动用户换机动力[2] 水晶光电业务进展 - 共接待超过200家机构调研 包括华福证券 上海证券 世纪证券 开源证券 东方证券等[2] - 与大客户开展数量可观的项目 包括已量产的微棱镜产品和面板产品 量产爬坡阶段的涂布滤光片产品 NPI阶段项目及NPD阶段项目[2]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14.82亿元 同比增长10.2%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 同比增长23.67%[3] - 构建以消费电子为支柱的第一成长曲线 车载光学为突破的第二成长曲线 AR/VR为前瞻的第三成长曲线 产品生态从元器件拓展至元器件 模组及解决方案[3] 工业富联业绩表现 - 接待九益私募 睰仁投资 璟澄资本 普徕仕(香港) 君昊投资等100多家机构调研[3] - 机构件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优异 基于长期合作基础积累丰富开发与量产经验 有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重大改款需求[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营业收入3607.6亿元 同比增长35.58% 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3] 蓝思科技业绩与产品开发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0.63亿元 同比增长10.1% 归母净利润4.29亿元 同比增长38.71%[4] - 正与合作伙伴配合客户开发下一代盖板玻璃 新的玻璃原片应用创新配方 使盖板结构及整机带来更丰富性能和更好用户体验[4] 苹果未来产品规划 - 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预计2026年9月作为iPhone18系列核心机型发布 定价高达1999美元[4] - 预计到2028年折叠屏iPhone销量达4500万部 其中2027年销量突破千万级别[4] 产业链估值与投资机会 - 果链板块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主要标的2026年Wind一致预期PE处于12-22倍区间[5] - 随着关税问题落地 苹果加大AI投资和新品节奏 未来几年果链有望进入估值修复与景气上行区间[5] - 建议重点关注果链核心供应商 折叠屏/AI眼镜等新品弹性标的 和果链设备厂商[5]
红宝书20250820
2025-08-21 12:45
微泵液冷行业 - 华为 Mate 80 RS 或搭载独家微泵散热芯片,性能暴增不发烫,可能是智能手机行业首次商用级别的技术集成[1] - 微泵液冷系统由液冷驱动芯片、压电微泵、高柔性液冷膜片组成,利用微小型泵驱动冷却液,在封闭循环系统中流经发热器件,通过液体的高比热容和强制对流高效带走热量[1] - 华为、小米、vivi 等头部厂商已在导入,MATE80 等机型已有搭配液冷机壳,单机液冷模块价值量超 50 元,市场超百亿[1] - 核心公司:日丰股份(网传是华为"微泵液冷手机壳"的液冷板主力供应商)、艾为电子(成功研发超低功耗高压 180Vpp 压电微泵液冷驱动产品,计划于 2025 年 Q4 量产)、南芯科技(推出 190V 压电驱动芯片 SC3601,已在多家客户导入验证并即将量产)[1][2] 折叠屏手机行业 - 苹果或于 2026 年下半年推出折叠屏手机产品,网传供应商鸿海精密预计将于 2025 年 Q3 末正式开始生产[2] - 折叠手机渗透率从 2025 年的 1.6%提升至 2027 年的 3%以上,2025 年全球折叠手机铰链市场产值将达 12 亿美元,铰链在单机 BOM 中成本占比约为 5%-8%[2] - 网传 2026 年苹果折叠屏或已上修至 1500 万部[2] - 核心公司:宜安科技(网传为苹果折叠屏液态金属铰链供应商)、联得装备(网传为苹果折叠屏 UTG 贴合设备独供,预计 25 条线,下半年开始出货)[2][3] 液冷快接头行业 - 英特尔通用快接头(UQD)互插互换联盟正式成立,GB300 UQD 尺寸缩小至原来 1/3,用量翻倍,预计 GB300 整体 UQD 液冷成本占比 13.6%[4] - 机构预计随 GB200/GB300 出货量不断扩大,2026 年液冷市场有望达 800 亿[4] - 核心公司:川环科技(液冷管路、外购 UQD 通过 AVC、Coolermaster 间接供应 NV)、英维克(为英特尔 UQD 联盟首批认证合作伙伴,UQD 产品被英伟达列入官方合作伙伴)[4] 六氟磷酸钾材料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六氟磷酸钾(KPF6)的无机塑晶材料中首次观察到"全温区压卡效应",通过施加压力,KPF6 能在从室温到极低温区实现制冷效应[5] - 在 250MPa 压力下,KPF6 在室温区绝热温变达 12K,液氮温区(77.5K)为 62.5K,制冷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压缩技术[6] - 应用领域:家用/商用空调、数据中心冷却、医疗冷链、新能源车热管理、科研与前沿科技制冷等[6] - 短期(2025-2027)市场规模约 80 亿~120 亿元,中期(2028-2030)市场规模突破 500 亿元[7] - 核心公司:天际股份(生产六氟磷酸锂的专业厂家)、天赐材料(年产 500 吨六氟磷酸钾产能)、石大胜华(拥有六氟磷酸钾生产用粉体高效回收装置的专利)[7] 其他公司动态 - 金百泽:与工业富联子公司合资成立杭州佰富物联科技,持股 70%,主要为客户提供 EMS 等服务[9][10] - 仁和药业:子公司研发全球首款 ULook 脑机交互智能眼镜,集成 EEG、红外测距等多项传感器,具有视力训练、提升专注力等功能[11] - 吉林化纤:全球最大的人造丝生产基地,市占率超 30%,产品涵盖粘胶长丝、短纤及生物质竹纤维[12] - 华升股份:拟收购的深圳易信科技自主研发"双冷源阶梯冷却技术",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0.15、0.27 万元[12][13] - 宏昌电子:子公司宏仁供应 NV 高端 CCL 材料,GB200 项目通过台厂导入 NV 核心供应链[14] - 成飞集成:为成飞集团军品生产监督体系下的定点核心战略外协供应商,承接航空零部件数控加工及航空钣金件产品生产制造[15] 市场挖掘及传言补充 - 西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庆祝活动[15] - 长芯博创:上海海关 2025 年 7 月出口数据对美光缆出口环比增长 75%达 2.55 亿,机构认为主系公司 MPO 环比出货大增所致[15] - 集泰股份:研发的液冷导热硅油聚焦于数据中心及储能领域的热管理解决方案,现有产能具备液冷硅油批量生产条件[17] - 富信科技:与光模块厂商积极开展应用于 1.6T 光模块的 Micro TEC 的项目开发,华为旗下投资公司远致星火参股 16.66%公司光模块子公司富信热电[17] - 百邦科技:全资子公司上海百邦与苹果续签《苹果授权服务供应商协议》,合同期限延长至 2029 年 6 月 30 日[17] - 同益股份:自主研发的 PEEK 材料板棒材已被应用于机器人产业链[17] - 盛弘股份:有源滤波器(APF)、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等产品均可用于数据中心和智算中心[17] - 聚光科技:财政部外发《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指导意见》,公司过去累计 PPP 减值 7 个多亿,此次化债有望带来利润冲回[18] - 菲菱科思:在 200 G/400G/2.0T/8.0T 数据中心交换机上迭代 12.8T 等产品形态,主要客户包括新华三、S 客户、锐捷网络等[18] - 科思科技:签订 4.01 亿元信息集成服务项目销售框架合同,合同期限 2 年,年均订单约 2 亿元,占公司 2024 年收入的 85%[18] - 伟测科技:2025H1 扣非净利润为 5372 万元,同比+1173%,公司主营晶圆测试(55%)、芯片成品测试(40%)[19] - 万通发展:拟收购的数渡科技的 PCle5.0 交换芯片有望解决当前国产 AI 芯片互联性能瓶颈,已有 3 家客户签署了小批量采购协议[19]
用工旺季催化消费电子板块大涨 折叠屏手机今年出货或达1980万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7:41
消费电子板块市场表现 - A股消费电子板块8月20日走强 智动力20CM涨停 惠威科技 安洁科技 三安光电10CM涨停 芯原股份 星星科技 乐鑫科技 水晶光电大涨 消费电子ETF上涨2.57% [1] - 苹果供应链企业表现突出 科森科技 安洁科技涨停 水晶光电 领益智造 蓝思科技 美盈森大涨 [3] - 铰链概念股宜安科技 科森科技连续两日大涨 [1] 消费电子旺季动态 - 9月消费电子旺季来临 郑州富士康招工再现长龙 苹果iPhone 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1][2] - 富士康郑州厂区高价招聘 返费工预估3个月工资1.92万元-2.3万元 小时工最高时薪26元 9月每天出勤10小时最高可拿6500元-7700元 [2] - 苹果2025财年第三财季营收和净利润大增 大中华区收入同比增长4.4% iPhone出货量显著提升 [2] 智能手机市场状况 - 小米集团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5%至1160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75.4%至108亿元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 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正增长 [3] - 小米智能手机平均销售单价下降 导致整体营收和毛利率同比下跌 [3] - 行业库存已处于合理水平 下半年市场将更理性 预计全球手机市场全年微增长或持平 [4] 折叠屏手机发展前景 - 苹果预计2026年下半年推出折叠产品 推动折叠手机渗透率从2025年1.6%提升至2027年3%以上 [1][5] - 折叠手机2025年出货量预计1980万台 渗透率1.6% 与2024年持平 [5] - 苹果采用三星显示无折痕方案 计划2026年下半年量产首款折叠屏iPhone [5] 折叠屏技术创新 - 铰链技术成为竞争焦点 从多零件组装向一体化结构演进 材质 结构和厚度突破使机身更轻薄 [6] - 苹果可能引入液态金属和钛合金3D打印等创新材料和工艺 [6] - 宜安科技具备液态金属成型能力 领益智造碳纤维结构件已量产出货 蓝思科技为苹果提供UTG屏幕 [6] 产业链影响 - 苹果折叠屏布局有望拉动全球销量 并引领产业链创新升级 重点关注UTG 铰链等零部件及3D打印新工艺 [7] - 苹果供应链企业立讯精密 工业富联 领益智造 鹏鼎控股上半年均实现业绩增长 [3]
隆利科技:公司布局了应用于OLED折叠屏铰链的研发,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9:35
公司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正在研发应用于OLED折叠屏铰链的产品 [2] - 相关研发项目目前处于研发阶段 [2] 行业技术布局 - OLED折叠屏技术是显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 - 铰链研发是折叠屏产品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 [2]
用工旺季催化消费电子板块大涨,折叠屏今年出货或达1980万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8:2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8月20日,A股消费电子板块走强。截至当日收盘,智动力(维权)(300686.SZ)"20CM"涨停,惠威 科技(002888.SZ)、安洁科技(002635.SZ)、三安光电(600703.SH)"10CM"涨停,芯原股份 (688521.SH)、星星科技(维权)(300256.SZ)、乐鑫科技(688018.SH)、水晶光电(002273.SZ) 纷纷大涨。消费电子ETF(159732.SZ)上涨2.57%。 消息面上,随着9月消费电子旺季即将来临,电子信息产业又到用工旺季,郑州富士康招工再现"长 龙",苹果iPhone 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而最让市场期待的是苹果折叠屏手机的进展。据TrendForce 集邦咨询最新研究,苹果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折叠产品,将助力折叠手机渗透率从2025年的1.6% 提升至2027年的3%以上。 每每苹果折叠屏产品进展发布,总能引发产业链相关环节异动,铰链概念股宜安科技(300328.SZ)、 科森科技(603626.SH)已连续两日大涨。机构普遍认为,折叠屏手机作为消费电子创新的重要方向, 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消费 ...
688702 午后20%涨停!半导体 大爆发!
证券时报· 2025-08-20 17:2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全线走高 沪指涨1.04%报3766.21点创10年新高 深证成指涨0.89% 创业板指涨0.23% 科创50指数暴涨3.23% [2]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4489亿元 较前一日减少逾1900亿元 近3700只个股上涨 [2] - 港股止跌回升 恒生指数尾盘翻红 泡泡玛特大涨超12%突破300港元创历史新高 市值达4244亿港元 [3] 酒类行业表现 - 酒类股集体爆发 酒鬼酒连续两日涨停 会稽山涨停 舍得酒业涨超8%盘中触及涨停 五粮液和贵州茅台涨约1% [4][5] - 白酒板块指数稳步上涨 机构认为在政策拉动内需和供给侧经营改善驱动下 行业步入复苏通道 [7] - 宴席消费场景约束放松 叠加中秋国庆备货旺季 终端动销加速 行业基本面复苏动能强化 [7]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半导体板块强势拉升 盛科通信20%涨停 艾为电子和芯原股份涨超15% 寒武纪涨超8%盘中涨近10%续创历史新高 市值超4200亿元 [9][10] - 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保持乐观增长 AI驱动下游需求 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10] - 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亮眼 建议关注存储、功率、代工、ASIC、SoC等领域业绩弹性 [10] 消费电子行业表现 - 消费电子概念活跃 卓兆点胶涨近20%创出新高 艾为电子大涨超15% 科森科技涨停斩获4连板 [12] - iPhone 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富士康郑州厂区开展旺季招工 [13] - 2023年手机销量恢复正向增长 可穿戴设备成为新增长点 2025年消费电子板块有望快速增长 [14] 其他板块表现 - 券商板块异动 哈投股份涨停 [2] - 有色板块强势 浩通科技和有研粉材涨超10% 云南锗业连续两日涨停 [2] - 北交所新股宏远股份上涨358%报42元/股 盘中一度涨超420% [2]
688702,午后20%涨停!半导体,大爆发!
证券时报· 2025-08-20 17:1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午后全线走高 沪指涨1.04%报3766.21点 续创10年新高 深证成指涨0.89% 创业板指涨0.23% 科创50指数涨3.23%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4489亿元 较此前一日减少逾1900亿元 场内近3700股飘红 [1] - 港股止跌回升 恒生指数尾盘翻红 泡泡玛特大涨超12%突破300港元 市值4244亿港元 [2] 酒类板块表现 - 酒类股集体走高 酒鬼酒连续两日涨停 会稽山涨停 舍得酒业涨超8%盘中触及涨停 五粮液和贵州茅台涨约1% [1][3] - 白酒板块指数稳步上涨 机构认为在政策拉动内需和供给侧经营良性驱动下 供需格局将逐步改善 [4] - 禁酒令约束放松后宴席与礼品消费持续复苏 叠加中秋国庆备货旺季 终端动销有望加速 行业基本面复苏动能强化 [5] 半导体板块表现 - 半导体板块强势拉升 盛科通信20%涨停 艾为电子和芯原股份涨超15% 寒武纪涨超8%盘中一度涨近10%续创历史新高 市值超4200亿元 [1][7] - 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保持乐观增长 AI驱动下游需求 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8] - 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预告亮眼 建议关注存储、功率、代工、ASIC、SoC等领域的三季度业绩弹性 [8] 消费电子板块表现 - 消费电子概念活跃 卓兆点胶涨近20%创出新高 艾为电子大涨超15% 斯迪克和南芯科技涨超10% 科森科技涨停斩获4连板 [9] - 苹果iPhone 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富士康郑州厂区开展旺季招工 [10] - 2023年手机销量恢复正向增长 华为回归及折叠屏、AI手机概念成熟 可穿戴设备成为新增长点 国补政策扩大至消费电子领域 [11] 其他板块异动 - 券商板块异动 哈投股份涨停 [1] - 有色板块强势 浩通科技和有研粉材涨超10% 云南锗业连续两日涨停 [1] - 北交所新股宏远股份上涨358%报42元/股 盘中一度涨超420% [1]
688702,午后20%涨停!半导体,大爆发!
证券时报· 2025-08-20 17:1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午后全线走高,沪指涨1.04%报3766.21点,续创10年新高,深证成指涨0.89%,创业板指涨0.23%,科创50指数涨3.23%,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4489亿元,较前一日减少1900亿元 [1] - 港股止跌回升,恒生指数尾盘翻红,泡泡玛特大涨12%突破300港元,市值达4244亿港元,舜宇光学科技、老铺黄金涨超10%,小鹏汽车、中芯国际涨超4% [2] 酒类行业 - 酒类股集体爆发,酒鬼酒连续两日涨停,会稽山涨停,舍得酒业涨8%盘中触及涨停,五粮液、贵州茅台涨约1% [3][4] - 白酒板块指数稳步上涨,机构认为政策拉动内需+供给侧改善驱动行业复苏,头部企业估值回调至低位,中秋国庆备货旺季将至,终端动销有望加速 [6]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板块强势拉升,盛科通信20%涨停,艾为电子、芯原股份涨超15%,寒武纪涨8%盘中突破1000元创历史新高,市值超4200亿元 [7][8] - 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乐观,AI驱动下游需求,国产替代持续推进,三季度存储、功率、代工等环节业绩弹性显著 [10] 消费电子行业 - 消费电子概念活跃,卓兆点胶涨近20%创新高,艾为电子涨15%,科森科技涨停实现4连板 [11][12] - 苹果iPhone 17进入量产阶段,富士康郑州厂区旺季招工,2023年手机销量恢复正增长,AR/MR可穿戴设备成为新增长点,政策补贴推动2025年板块快速增长 [14] 个股表现 - 北交所新股宏远股份首日上涨358%报42元/股,盘中涨幅超420% [1] - 有色板块浩通科技、有研粉材涨超10%,云南锗业连续两日涨停 [1] - 券商板块异动,哈投股份涨停 [1]
补贴退潮,暗战升级:2025,手机江湖进入硬核时刻
36氪· 2025-08-19 09:17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4亿台,同比微降0.6% [1] - 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滑4%,中断连续六个季度增长势头 [1] - 消费预期转向理性,换机周期延长至三年左右 [5] 竞争格局变化 - 华为以18.1%市场份额重夺二季度榜首,但出货量同比下滑3.4% [3][6][7] - vivo以17.3%份额居次席,但出货量同比下滑10.1% [6][8] - OPPO以15.5%份额位列第三,出货量同比下滑5.0% [6][8] - 小米以15.1%份额排名第四,是前五名中唯一正增长厂商,同比增长3.4% [3][6][9] - 苹果以13.9%份额排名第五,出货量同比下滑1.3% [6][10] 价格竞争态势 - iPhone 16系列部分版本降价超千元 [4] - 华为nova 14系列同配置首发价下调数百元 [4] - OPPO Reno12系列加大促销力度,包括捆绑赠品和延长免息期 [4] - vivo S19 Pro全系大幅降价 [4] - 小米Civi 4 Pro强化以旧换新补贴 [4] 折叠屏市场发展 - 二季度折叠屏出货量约221万台,同比下降14.0% [11] - 华为以72.6%份额主导折叠屏市场,采用Mate XT和Pocket 2双旗舰策略 [11] - 荣耀以7.6%份额排名第二,推动轻薄化和价格下探 [14] - vivo以5.5%份额位列第三,X Fold 5系列主打轻薄设计 [14] - 小米以5.0%份额排名第四,依托澎湃OS加强生态协同 [14] - OPPO以4.6%份额位居第五,Find N5机身薄至8.93mm [14] AI技术应用进展 - 华为鸿蒙OS 5.1优化AI能效,强化端侧大模型能力 [17] - 小米澎湃OS引入AI子系统,推出提升算力的澎湃T2芯片 [17] - vivo蓝心大模型提供多语言翻译、智能记录等实用功能 [18] - OPPO安第斯大模型赋能小布助手,实现文字识别和AI消除功能 [20] - 荣耀宣布未来5年投入100亿美元发展AI技术 [20] 厂商战略重点 - 华为依靠麒麟芯片回归和鸿蒙OS协同优势 [7] - vivo聚焦影像赛道,X200 Ultra实现30毫秒级零延时抓拍 [8] - OPPO采用双品牌策略,Find系列定位高端,一加主攻性价比 [8] - 小米通过汽车生态反哺手机业务,SU7热度带动小米15Ultra销售 [9] - 苹果通过降价策略刺激销量,但面临品牌溢价透支风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