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学习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同比高增!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涨势如潮,盘中放出超5%大阳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4:31
AI产业链市场表现 - 截至今日13点31分,AI产业链全线爆发,通信、计算机、电子等行业领涨市场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暴涨4.68%,盘中最大涨幅达5.61% [1] - 该ETF九成成分股上涨,其中凌云光上涨12.50%,恒玄科技上涨10.88%,亚信安全、虹软科技等跟涨 [1] - 该ETF盘中换手率超过24%,成交金额达1880万元,市场交投活跃,量能充沛 [1] AI公有云服务市场增长 - 2024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195.9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55.3% [1] - 百度智能云与阿里云并列市场第一,其次是腾讯云和华为云 [1] - 增长驱动力来自生成式AI应用的扩展,以及机器学习训推需求的显著增长,带动了平台层和应用层的AI市场增长 [1] 投资机构观点与产业链机会 - 机构看好AI-PCB及算力硬件、苹果产业链、AI驱动及自主可控受益产业链 [1] - 随着英伟达GB200及ASIC的放量,AI服务器及交换机大量转向采用M8材料,由于海外AI覆铜板扩产缓慢,覆铜板龙头厂商有望积极受益 [1] - 建议重点关注算力核心受益硬件、AI-PCB产业链,苹果产业链、AI驱动及自主可控受益产业链 [1] 科创人工智能ETF产品特征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全产业链优质企业 [2] - 该产品兼具高研发投入与政策红利支持,20%涨跌幅与中小盘弹性有助于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2]
市场分析师能力培训课程推荐:职场升级三步走
搜狐财经· 2025-08-15 19:40
市场分析师能力结构 - 能力树需同时扎根硬技能土壤和软技能枝叶 包括用Excel将用户行为转化为可视化流量地图及将数据结论转化为商业洞察的能力 [1] - 硬技能分为四象限体系 软技能采用金字塔结构构建 [1] - 成长路线分为筑基期 突破期 飞跃期三个阶段 分别对应0-1年 2-3年 5年+的职业发展阶段 [1] 硬技能发展路径 - 筑基期需掌握Excel数据透视功能 从日常报表挖掘反常识现象 例如周四转化率飙升现象 并通过对比分析法生成月度洞察报告 [1] - 突破期需使用Python自动生成竞品价格监测周报 在用户画像项目中应用关联规则挖掘 发现27%猫粮购买用户同时关注健身环 [1] - 飞跃期需运用机器学习预测市场渗透率 采用生存分析法测算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实现提前三个月布局用户召回策略 [1] 职业认证价值 - CDA证书具备三大核心优势 被比喻为内置AI引擎的新能源跑车 可推动职场超车 [2] - 认证遵循职业升级方程式:知识输入×实践验证+认证背书=指数级成长 建议将认证作为学习阶段的能力检验期中考试 [2] - CDA认证可显著提升LinkedIn简历吸引力 使猎头联系频率超过双11促销短信频次 [2] 战略应用场景 - 在部门例会中可采用决策树模型解释促销方案选择逻辑 [2] - 当被问及结论认证背书时 CDA电子证书可成为市场分析师的高光时刻证明 [2] - 基于数据洞察可提出商业组合方案 例如针对猫粮与健身环关联现象推出"喵星人健身大礼包" [1]
“寒王”归来!寒武纪20%涨停引爆AI芯片,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放量大涨
搜狐财经· 2025-08-12 14:00
人工智能芯片板块表现 - 人工智能概念股集体爆发 寒武纪和上海合晶20%涨停 中巨芯、芯源微、海光信息和中芯国际等跟涨 [1] -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实时涨2.69% 盘中成交超7500万元 接近昨日全天成交额两倍 [1] - 寒武纪股价创历史新高 成为人工智能板块上涨的"中军" 在半导体设备ETF跟踪指数中权重占比达8.19% [3] DeepSeek-R2发布预期影响 - DeepSeek-R2预计2025年8月15日至8月30日发布 市场预期强烈 尤其在ChatGPT-5发布后 [3] - 寒武纪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从不超过49.8亿元下修调整为不超过39.9亿元 [3] - 机构认为AI芯片行业天花板抬升 寒武纪在国产AI芯片竞争力突出 总量和份额双升逻辑不改 [3] 半导体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AI驱动数据中心服务器半导体价值增长 预计2030年达5000亿美元 半导体晶圆需求超2000万片 [4] - 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 AI需求持续强劲 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进入复苏阶段 [4] - 三重周期共振推动估值扩张 包括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和AI创新周期 [5] 半导体设备ETF特征 - 半导体设备ETF跟踪中证半导指数 聚焦40只半导体材料、设备和设计等上中游公司 [5] - 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包括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和中芯国际等 合计占比近8成 [5] - 行业分布集中在上游产业链 半导体设备+材料占比近75% [5]
【环球财经】新研究利用机器学习估算全球冰川侵蚀速率
新华社· 2025-08-11 21:57
研究核心观点 - 国际研究团队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量化冰川侵蚀速率的新方程,并估算了全球超过18万座冰川的侵蚀速率 [1] - 研究发现冰川运动速度并非预测侵蚀速率的最重要指标,需结合冰川学、地形气候学和地质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1] - 冰川底部侵蚀的条件比先前认为的更复杂,受温度、冰川下水量、岩石类型及地热等多种变量显著影响 [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研究借助机器学习技术,综合分析全球范围内181座现代冰川的侵蚀速率数据 [1] - 构建出适用于不同环境类型的冰川侵蚀速率方程,并估算全球约85%的现代冰川侵蚀速率 [1] - 估算显示99%的冰川侵蚀速率在每年0.02毫米至2.68毫米之间 [1] 研究应用与意义 - 该研究有助于解决因数据匮乏而难以精准建模冰川侵蚀的问题 [1] - 研究成果对于景观管理、全球沉积物和营养物质移动的监测至关重要 [2]
美光科技上涨6.48%,报126.59美元/股,总市值1416.70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1 21:48
股价表现 - 8月11日开盘上涨6.48%至126.59美元/股[1] - 当日成交额达5.16亿美元[1] - 总市值达1416.70亿美元[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29日收入总额260.63亿美元 同比增长50.12%[1] - 归母净利润53.38亿美元 同比增长4997.25%[1] 公司概况 - 半导体行业全球领军企业 拥有Micron、Crucial和Ballistix三大品牌[2] - 产品组合涵盖DRAM、NAND、NOR Flash和3D XPoint存储器[2] - 技术布局覆盖云数据中心、网络、移动市场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汽车领域[2] - 普通股代码MU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交易[2] 重大事项 - 2025财年年报预计于9月24日披露(美国当地时间)[2]
新研究利用机器学习估算全球冰川侵蚀速率
新华社· 2025-08-11 18:19
研究还发现,冰川运动速度并不是预测冰川侵蚀速率的最重要指标,将冰川运动速度与更多冰川学、地 形气候学和地质因素结合考量,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冰川侵蚀速率。 研究人员表示,导致冰川底部侵蚀的条件比先前认为的要复杂得多。分析发现,许多变量会显著影响侵 蚀速率,如温度、冰川下的水量、该地区的岩石类型以及来自地球内部的热量等,而了解这些影响因素 对于景观管理、全球沉积物和营养物质移动的监测等至关重要。(完) 冰川侵蚀是指冰川运动对地表土石体造成机械破坏作用的一系列现象,可塑造多种多样的冰蚀地貌类 型,但长期以来却因相关数据匮乏而难以精准建模。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达尔豪西大学等机构的研究 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借助机器学习技术,综合分析了全球范围 内181座现代冰川的侵蚀速率,构建出适用于不同环境类型的冰川侵蚀速率方程。 利用这些方程,研究人员估算了全球大约85%的现代冰川的侵蚀速率。估算显示,其中99%的冰川侵蚀 速率在每年0.02毫米至2.68毫米之间。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冰川会通过侵蚀地表显著改变地貌,塑造出冰斗、角峰等不同地貌类型。冰川 塑造地貌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一个国际研究团 ...
官宣!2025 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北京站首批嘉宾出炉,重磅来袭!
AI科技大本营· 2025-08-11 15:16
大会概述 - 2025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北京站将于10月16-17日举办,由CSDN与Boolan联合主办,聚焦大模型、多模态、智能体、AI Infra、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1] - 大会延续高品质议题设置与高规格嘉宾阵容,旨在探讨AI演进路径与产业落地实践[1] - 设置12大专题,覆盖AI最具前沿性与工程挑战的关键领域,强调"技术可解释×工程可复制×场景可落地"的价值导向[2][3] 核心专题 - 大语言模型技术演进与大模型应用开发实践[4] - 多模态大模型前沿与GenAI产品创新[4] - AI Infra与大模型工程架构[4] - DeepSeek技术解析与行业实践[4] - AI智能体与具身智能硬件[4] - 算力基建优化及大模型行业落地[4] 演讲嘉宾阵容 学术界与企业界代表 - **赵健**:中国电信AI研究院多媒体认知学习主任,发表CCF-A类论文41篇,谷歌学术被引4900次,H指数40,主持7项国家级项目[8][9] - **周盼**:理想汽车多模智能负责人,专注语音识别与多模态大模型,曾任腾讯/搜狗算法研究员[10][11] - **冷大炜**:360 AI研究院副院长,主导多模态大模型研发,成果落地360全量业务场景,服务亿级用户[15] - **王召德**:阿里MNN团队架构师,主导端侧AI推理引擎MNN(12.5k Star)优化,获IEEE AICAS竞赛冠军[16][17] 技术应用与创新 - **蒋宇东**:哔哩哔哩智能创作技术负责人,推动生成式AI在内容产业应用[18] - **陈赢峰**:网易伏羲机器人算法负责人,研发工程机械机器人,发表顶会论文60余篇,获50+专利[19] - **张恒**:小米资深算法专家,CVPR竞赛5项冠军,推动芯片视觉算法落地[20] - **肖朝军**:清华大学MiniCPM4主要作者,谷歌学术引用3000+次,专注高效端侧大模型[23] 生态合作与参与 - 大会开放演讲申请通道,邀请技术社区贡献案例与见解[24][25] - 提供企业合作平台,支持展览展示、技术交流与项目对接[27] - 配套资源包括全套PPT资料预约与多种联系方式(购票/合作/媒体)[29][30]
万通发展拟跨界收购数渡科技63%股权 开辟高速交换芯片新增长点
经济观察网· 2025-08-11 13:33
交易概述 - 万通发展计划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方式投资85,444.9341万元,直接或间接取得数渡科技62.9801%的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数渡科技将成为万通发展的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 [1] - 交易预计于8月13日提交董事会审议 [1] 战略意义 - 该交易是公司向数字科技业务转型的关键举措,旨在切入高价值数字芯片领域 [1] - 通过注入优质芯片设计业务资产,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1] - 有助于开辟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第二增长曲线 [1] 标的公司业务 - 数渡科技主要从事高速互连芯片设计与研发,核心产品为PCIe高速交换芯片 [1] - 已研发出支持PCIe5.0协议的交换芯片,具有高带宽、低延时、高可靠等特点 [2] - 产品可兼容替代主流产品并具有安全保密功能,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2] - 目前产品处于客户导入阶段 [2] 行业前景 - 2022年全球PCIe交换芯片市场规模为45.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3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4.5% [2] - AI服务器是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2024年全球出货量预计达165万台,同比增长46% [2] - 国内AI服务器2024年预计出货42.1万台,2025-2029年加速计算服务器复合增长率35% [2] - 芯片还广泛应用于存储服务器、边缘计算、通信、工业控制、自动驾驶等领域 [3] 国产替代 - 目前国内中高端PCIe交换芯片依赖进口,AI服务器领域由美国博通高度垄断 [3] - 除数渡科技外,无锡众星微系统、青芯半导体、澜起科技等也在积极布局 [3] - 交易有望推动交换芯片国产化替代进程 [3] 财务影响 - 交易采用现金方式分期支付,公司自有资金充裕 [3] - 预计对当期及未来财务状况不构成重大影响 [3] - 交易完成后将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收入规模、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 [3]
万通发展拟8.54亿元取得数渡科技62.98%股权 注入优质芯片设计业务资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8-10 23:52
公司投资动态 - 万通发展拟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方式合计投资8.54亿元取得数渡科技62.98%股权 [1] - 数渡科技核心产品为PCle高速交换芯片,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1] - PCle高速交换芯片广泛应用于服务器、AI计算及存储领域,是AI领域必不可少的关键芯片 [1] - 数渡科技已研发出支持PCIe5.0协议的PCle交换芯片,与业界头部客户厂家建立合作关系 [1] - 数渡科技是国际UEC联盟、UALink联盟和国内高通量以太网联盟成员 [1] 行业现状与前景 - 中高端PCle交换芯片目前依赖进口,美国厂商博通高度垄断市场 [2] - 2022年全球PCle交换芯片市场规模约45.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35.3亿美元 [2] - 2022-2030年PCle交换芯片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4.5% [2] - AI服务器领域PCle交换芯片需求增长最快,2025-2029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复合增长率预计达35% [2] - 单台AI服务器通常需配置2至4颗交换芯片 [2] - 高速互连芯片还广泛应用于高密度存储服务器、边缘计算、通信、工业控制、自动驾驶等领域 [2] 战略意义 - 本次交易是万通发展落实数字科技领域发展目标,切入高价值数字芯片领域的关键机遇 [3] - 交易将优质的芯片设计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有助于落实向数字科技业务转型的战略 [3] - 交易将开拓上市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提升发展质量 [3] 市场反应 - 万通发展发布收购公告前一个交易日股价盘尾涨停 [3] - 截至8月8日收盘,股价报收7.63元/股,总市值144.2亿元 [3]
Nature对话黄和院士 | 借助合成生物学变革功能性脂质生产
黄和院士合成生物学研究突破 -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教授受邀在Nature期刊展示合成生物学用于功能性油脂转化的工作[2] - 研究结合合成生物学与机器学习实现功能性脂质高效合成 目标使生产更廉价可持续[10] -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微生物为生产有用化合物的工厂 如精准递送癌症药物和生产功能性脂质[11] - CRISPR等基因编辑工具使合成生物学生产有用化合物从理论构想变为现实[12] 人工智能加速合成生物学发展 - AI从遗传电路到代谢通路系统编程生物组件 与合成生物学融合加速突破[13] - 机器学习结合CRISPR技术将微生物工厂开发时间从数年缩短至数月[13] - AI优化微生物代谢通路 打造高效改造系统 为工业生物技术带来变革[13] 功能性脂质研究进展 - 脂质领域格局变化 脂肪供能占比上升 凸显脂质代谢在健康和疾病中的关键作用[13] - 传统从鱼类提取功能性脂质存在产业链长成本高局限[13] -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设计关键基因调控元件 实现脂肪酸产量提升超两倍[13] - 开发高通量筛选平台效率比传统方法高超十倍 提取时间从三天缩至三小时 成本降80%[13] 未来研究方向 - 探索用纯化成分合成功能性脂质 如角鲨烯二十二碳六烯酸和植物甾醇结合[13] - 优化代谢通路合成单一品种功能性脂肪酸[13] - 设计复合脂质配方整合功能性成分 如增强视力类胡萝卜素与改善大脑成分结合[13] 江苏省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心优势 - 中心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工业生物制造 架起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桥梁[13] - 独特机制让科学家享有自主权 无需担心行政障碍阻碍机构间合作[13] - 与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创新框架[14] SynBioCon 2025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17] - 大会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17] - 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等同期活动[17][18] 大会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8] - 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和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8]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家机构[18] 大会日程安排 - 8月20日举行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和生物制造青年论坛[21][23] - 8月21日开幕式后举办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论坛[22][30] - 8月22日进行AI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和未来食品农业专题论坛[22][39][42] 产业成果与推广 - DT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将在大会发布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分布图2025版[52] - 已发布浙江80家江苏66家上海76家广东63家京津冀65家代表性企业榜单[52] -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已有超50000名产业上下游人员加入[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