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营
icon
搜索文档
停工停产后被疑“跑路”,罗马仕最新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7-15 17:09
公司声明与回应 - 公司发布声明称网络存在大量不实信息 强调产品召回及售后服务系统持续运转[1] - 声明提及战略调整 运营团队主要成员在岗 资源优先保障用户权益 召回服务长期有效[1] - 公司否认倒闭传闻 但宣布自7月7日起停工停产半年 仅按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80%(约2016元)发放生活费[2] 管理层变动与经营异常 - 市场传言部分高层前往境外 中层证实5名核心管理层事件后前往马来西亚[1] - 员工透露5位主要负责人自4月起退出钉钉群且数月未露面[1] - 三个月内两次法人变更:4月雷桂斌变雷社杏 7月雷社杏变雷杏容 回应称整改聚焦产业链自检[3] 消费者与市场反应 - 社交媒体显示消费者退款排队达17万位 预计15-30个工作日到账 引发类比ofo押金难退担忧[1] - 京东/淘宝官方旗舰店关闭 仅剩京东自营店 抖音店仅售充电器及数据线[2] - 公司全线移动电源3C认证证书近期陆续被暂停[2] 历史背景与经营数据 - 公司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600万元 创始人雷桂斌[3] - 巅峰期年出货量超5000万台 营收超2亿 覆盖80多国市场 累计用户超1亿[3] - 内部员工透露停工突然 690人大群中仅少量白名单员工留岗维持运转[2]
中国核建(601611) - 中国核建关于经营情况简报的公告
2025-07-15 17:00
业绩总结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新签合同为871.49亿元[3]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为531.84亿元[3]
停工停产后被疑“跑路”,罗马仕最新回应:公司运营团队主要成员在岗
第一财经· 2025-07-15 16:47
公司声明与回应 - 罗马仕官方在微博发布声明称网络上存在大量不实信息,产品召回及售后服务系统持续运转 [1] - 公司表示运营团队主要成员在岗,所有可用资源优先投入用户权益保障,召回服务长期有效 [2] - 公司曾回应法定代表人变更事宜称正在安排整改,全部精力聚焦产业链自检,为新品做准备 [3] 管理层变动与经营状况 - 罗马仕在三个月内两次变更法定代表人:7月2日由雷社杏变更为雷杏容,4月由雷桂斌变更为雷社杏 [3] - 市场传言称五位核心管理层(雷桂强、雷灿锋、雷桂斌、李秋华、雷灿伙)在事件发生后前往马来西亚 [2] - 公司宣布自7月7日起停工停产半年,除召回相关员工外,其余人员停工停产,按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约2016元)发放生活费 [2] - 公司大群有约690人,预计仅有少量白名单员工留下来维持基本运转 [3] 产品与市场影响 - 罗马仕京东、淘宝等官方旗舰店已关闭,京东平台仅剩自营店,抖音旗舰店仍在营业但仅售卖充电器和数据线 [3] - 罗马仕几乎全线移动电源的3C认证证书近期陆续被暂停 [3] - 公司巅峰时期年出货量超5000万台,营收超两亿,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市场,累计用户超1亿 [3] 消费者反馈与退款情况 - 社交媒体上有消费者分享退款进度,有消费者排到17万位,预计需要15-30个工作日到账 [2] - 退款进度引发用户担忧,联想到"ofo小黄车"退押金事件 [2]
附加限制性条件,中国批准美EDA巨头350亿美元收购
观察者网· 2025-07-15 16:03
收购交易进展 - 新思科技收购Ansys的交易已获得全部监管机构批准 预计2025年7月17日完成交割 [1] -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该交易 要求剥离光学解决方案和功耗分析软件相关业务 [1] - 交易总价值约350亿美元(2510亿人民币) Ansys股东每股将获得197美元现金和0.345股新思科技股票 [3] 监管要求 - 必须剥离光学和光子器件仿真业务以及功耗分析软件相关业务 [1] - 不得捆绑搭售产品 不得差别对待客户 需维持现有客户合同和行业标准格式 [2] - 需公平对待中国客户 继续支持相关EDA产品互操作性 [1][2] 公司背景 - 新思科技成立于1986年 主要从事EDA软件和设计IP业务 与西门子、Cadence并称EDA三巨头 [2] - Ansys成立于1970年 其S&A软件用于半导体设计领域 [2] - 交易完成后Ansys将成为新思科技全资子公司 [3] 交易意义 - 合并将结合新思科技的EDA技术和Ansys的仿真分析能力 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3] - 将加强新思科技在汽车、航空航天和工业智造等新兴领域的布局 [3] - 有助于推进新思科技"从芯片到系统"的发展战略 [3] 市场影响 - 中国是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之一 两家公司都需要中国监管批准 [4] - 分析师认为交易将迅速完成 因中国批准是最后监管障碍 [3]
京能置业(600791) - 京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房地产项目经营情况简报
2025-07-15 16:00
业绩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口径开复工面积29.12万平方米[1] - 全口径签约面积1.80万平方米,同比跌10.00%[1] - 全口径签约金额2.44亿元,同比跌38.69%[1] - 权益口径开复工面积28.62万平方米[1] - 权益口径签约面积1.07万平方米,同比跌14.40%[1] - 权益口径签约金额1.51亿元,同比跌41.02%[1] - 参股公司权益口径开复工面积1.29万平方米[3] 土地储备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口径新增储备土地面积0万平方米[1] - 权益口径新增储备土地面积0万平方米[1] - 参股公司权益口径新增储备面积0万平方米[3]
与贸易商大额资金往来存疑 金力泰遭监管问询
中国经营报· 2025-07-15 14:15
监管问询函 - 公司因2024年年报披露延迟至7月2日(原定4月30日)及审计问题收到上海证监局监管问询函 [1] -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4年财务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并对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 [1] 资金往来异常 - 公司与贸易商大额资金往来存在异常 包括战略备库预付款转出后资金流向非供货主体 部分贸易商经营规模与采购协议金额不匹配 [2] - 2024年战略备库预付款发生额及取消合作转回款项均超9亿元 但实际采购仅2900余万元 资金转出与采购金额严重不成比例 [2] - 资金往来呈现季度初转出、季度末转回特征 累计转出与转回金额大体相当 存在关联方占用风险 [2] - 监管要求核实8家贸易商资金往来是否涉及非经营性占用 需说明资金最终用途、关联关系及2025年资金往来情况 [3] 股权投资疑点 - 2024年4月公司收到石河子怡科1.3753亿元股权回购款后 立即以战略备库名义转出至贸易商 资金去向异常 [4] - 2024年9月公司以3.23亿元收购怡钛积科技34%股权 交易对手方厦门怡科收款后迅速转出3.07亿元 资金流向存疑 [4] - 监管质疑股权交易款可能通过通道方流向资金占用主体 要求说明交易真实性、商业实质及资金关联性 [4][5] 业绩表现 - 2021-2022年公司营收连续下滑 净利润亏损 2021年营收8.58亿元(同比降3.05%) 净亏1.11亿元 2022年营收6.47亿元(同比降24.60%) 净亏1.06亿元 [5] - 2023年受益汽车行业复苏 营收7.35亿元(同比增16.09%) 净利润1433.32万元 扭亏为盈 [6] - 2024年营收7.32亿元(同比微降0.44%) 归母净利润3091.06万元(同比增115.66%) 扣非净利润2464.24万元(同比增123.05%)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9亿元(上年同期为-1002.21万元) [6]
中能观察丨国网、南网联手,电力全国“大循环”时代来临
国家能源局· 2025-07-15 11:38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 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两大经营区电力中长期市场按月开市的首笔交易成功实施,200万千瓦电力负荷通过云霄直流输电系统从南方电网输送至国家电网华东区域 [1] - 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标志着两大电网经营区市场界限被实质性突破 [1][3] - 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承载能源转型与市场改革双重使命 [1] 市场分割现状与突破 - 国家电网覆盖26个省区供电面积占88%,南方电网负责五省区运营,形成物理连接但市场隔离的格局 [3] - 跨区电力流动受阻:南方水电消纳困难时无法高效输送至国网区域,北方新能源富余时难支援南方用电高峰 [3] - 3月首次跨经营区绿电交易通过闽粤联网工程输送5270万千瓦时绿电入沪,6月多通道跨区交易成交3400万千瓦时风光电入粤 [4][5] 交易机制创新 - 方案分三阶段实施:近期依托江城直流和闽粤联网打造示范,中期完善用户侧参与和现货机制,远期推动两网交易制度全面融合 [6] - 将交易场景划分为大型直流配套送电、联网互济和相邻省区灵活转供三类,差异化制定规则 [7] - 闽粤联网工程成本分摊机制中非属地主体输电费暂按2.56分/千瓦时收取,50%冲抵两省容量电费 [7] 安全与效率平衡 - "取小原则"成为制度衔接关键:两网调度中心联合以较小值确定交易电量和结算基准,强化安全优先 [8] - 该原则能防范绿证错配风险,提升绿证在全国市场的权威性和认可度 [8] 市场影响与资源配置 - 跨网交易从临时调剂升级为常态化机制,激活全国市场活力 [10] - 西南水电和西北风光资源将构建直达大湾区的消纳通道,缓解"三弃"问题 [10] - 火电水电企业可获得跨区价差收益,售电公司可代理用户参与全国交易,用户购电选择权和议价能力增强 [10] - 方案为多年期绿电交易跨区落地铺设制度轨道,有助于稳定价格预期和促进西部资源转化 [11] 基础设施规划 - 国家将规划建设更多跨电网经营区输电通道,提升电力互济能力并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条件 [12]
建德古城创新信用监管 绘就商圈诚信消费新画卷
每日商报· 2025-07-15 11:01
建德梅城古镇商圈活动 - 建德市举办"红领商圈·乐在严州"古城商圈服务日活动,以党建引领信用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消费活力 [1] - 活动包括"诚信梅花榜"巡游颁奖、快板《消保法护万家》、古装情景喜剧《明码正道·诚信斗黑商》等创意形式,宣传诚信文化 [1] - 今年以来已发布放心消费"梅花榜"优秀商铺6家次,对2家问题商户给予黄牌警告 [1] 信用监管体系建设 - 建德市构建"事前指引、事中评价、事后应用"的全流程闭环信用监管体系 [1] - 打造"市事指规"线上平台,涵盖6大领域78项具体要求,线上线下精准推送指引171件 [2] - 市场主体首次证后核查问题率下降37.6%,合规知晓率升至90%,新开业商家合规经营率超80% [2] 信用评价与分级管理 - 创新诚信经营"五维图"模型,从投诉量等五方面评估,归集5类数据绘信用画像 [2] - 按132个指标赋分,季度信用分级为"红黄绿"三档 [2] - "绿"户免常规检查,"黄""红"户实施跨部门"综合查一次" [2] 信用应用与激励约束 - 线上线下公示商户信用等级,供游客参考选择 [3] - 高信用商户获表彰、消费券支持、市民卡推广、现金奖励等激励 [3] - "红"户采用"违规即处罚"模式,包括教育措施、黄牌警告、市场出清等约束手段 [3] 成果与荣誉 - 严州古城连续两年获评"杭州市十大放心消费商圈" [3] - "市事指规"平台、"诚信经营五维图"评价体系获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 [3] - "打造信用商圈"列入浙江省2025年第一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 [3]
万科:对业绩深表歉意
财联社· 2025-07-15 08:00
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691亿元,交付超4.5万套,销售回款率超100%,多地项目开盘去化率超80% [1]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亿-120亿元,主要因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显著下降、毛利率低位、新增计提资产减值及部分资产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2] - 公司表示将推进经营改善措施,包括战略聚焦、经营提振、管理提升等,推动业务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2] 资金运作 - 通过出售库存股回笼资金4.79亿元,成交均价6.57元/股,出售股份数量7295万股占总股本0.61% [3] - 上半年实现大宗交易签约金额64.3亿元,通过存量盘活回款57.5亿元,新增获取项目3个,2023年以来累计盘活项目64个涉及可售货值约785亿元 [3] - 获得大股东深铁集团累计超211亿元股东借款,包括最新申请的62.49亿元借款用于偿还债券本息 [4] 财务指标 - 上半年公开债全部如期兑付,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5] - 2024年末流动比率1.28、速动比率0.55,2023年末分别为1.4和0.55,指标较为稳定 [5]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73.66%,2023年末73.22%,保持稳定 [5]
全国统筹的“网上电力超市”来了
中国青年报· 2025-07-15 06:36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正式落地,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的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常态化[2] -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从2016年1.1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6.2万亿千瓦时,占比从17%提升至63%,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达1.4万亿千瓦时,较2016年增长10余倍[3] - 电力交易突破以省为主体的独立市场运营模式,仅需衔接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的"临门一脚"[3]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创新 - 机制解决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因规则差异、系统特性不同形成的天然壁垒,将政府协议调度转为市场化操作[4] - 通过"闽粤联网""江城直流"等"电力高速公路"实现电网"硬联通",新机制实现市场"软联通",促进电力资源全国高效配置[5] -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与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联合组织交易,不收取交易费,电价随行就市[5] "一地注册、全国共享"模式 - 市场主体在一个地方注册后可在两网经营区内灵活开展交易,破除跨区交易制度性和技术性障碍[6][8] - 蒙西电网用户可通过该机制与南方电网经营区交易,打破信息孤岛和壁垒[8] - 相当于搭建覆盖全国的"网上电力超市",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统一大市场自由流动[8] 绿电跨网交易进展 - 2024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达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绿证绿电交易电量44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4%[9] - 跨电网绿电交易可解决东西部时差带来的消纳潜力,如新疆光伏与广东晚高峰的互补[9] - 2024年3月完成全国首笔跨经营区绿电交易,广西、云南绿电连续22天送上海,7-9月计划互济超20亿度电[10]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依托新机制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年底前统一规则实现常态化开市[10] - 未来将缩短交易周期、提高频次,逐步实现工作日连续开市,现货交易日前日内连续开展[11] - 远期推动两网统一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和时序,实现经营区内与跨区间交易融合开市[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