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搜索文档
广州:目标到2027年L2(含)以上级别智能网联汽车新车占比超90%
快讯· 2025-06-23 17:46
智通财经6月23日电,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 计划》,目标到2027年,全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规模不断壮大,培育2 —3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50万辆的汽车企业,整车与零部件产值比达1:0.6,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品牌影 响力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全国领先。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初步商业 化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L2(含)以上级别智能网联汽车新车占比超90%,积极开放应用场景,推 动自动驾驶规模化示范应用、示范运营。强化广深联动,力争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互联互通。 广州:目标到2027年L2(含)以上级别智能网联汽车新车占比超90% ...
人形机器人系列深度(十三)区域篇:重庆抢滩立潮头,具身智能大跨步
长江证券· 2025-06-20 23: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2025 年量产元年开启,随着老龄化加剧、人力成本上升,其在多场景的应用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内外企业软硬件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持续扩大,规模化商业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国内产业链稳步推进应用进展,软硬件供应链成长迅速,建议关注技术领先的主机厂,以及具备核心零部件技术、与头部企业深度合作的零部件企业 [4][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以史为鉴,重庆具备打造万亿汽车产业集群基础 - 产业集群指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在地域上高度集中形成的生态系统,能使新兴产业更快从概念走向实践,以政策支持为引导,以人才聚拢为基础,以资源高效转化为路径,推动产业链完整性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0] - 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是产业集群快速落地的关键前提,精准的财税和土地支持显著降低企业落地成本,产业集群政策的精准设计极大提升了区域创新活力与国际竞争力 [21][22] - 高层次人才的聚集与互动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的核心引擎,多层次人才激励措施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26] - 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和高效的协同机制,通过“区域化—专业化—政策化”协同建设,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稳固关键产业链、加强供应链安全的有效抓手 [30][32] - 重庆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地位、超 3000 万常住人口的消费市场及“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政策框架,形成“整车+零部件+创新生态”全产业链布局,与华为深度合作打造问界、阿维塔等高端品牌,2024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 95.3 万辆,问界 M9 稳居 50 万元以上 SUV 销量榜首,目标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 130 万辆,成为西部振兴的核心增长极 [7][34] -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腹地,是连接中西部与东部、沟通国内与国际的“立体枢纽”城市,处于多个国家战略的关键节点,具有承上启下的“桥头堡”作用,构建了立体交通网络,积极发展中欧班列和航空航线,具备海陆空多式联运的优势,为承接西部与国际市场贸易创造了条件 [35][38][41] - 重庆市常住人口多,城镇化率高,GDP 总量突破 3.2 万亿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消费市场“规模+质量”双轮驱动,2024 年新能源汽车销售表现亮眼,千人汽车保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场容量和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46][50][51] - 重庆市政府通过资本运作精准纾解企业痛点,出台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内外资企业入驻,依托“链长制”与产业集群协同效应,构建“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资源转化体系,目前已拥有 19 家整车企业、1200 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过 70% [53][55][60] - 赛力斯依托重庆完善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与华为深度绑定,实现整车制造的高效化和智能化,2024 年实现“扭亏为盈”;长安汽车携手华为、宁德时代,打造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阿维塔科技,2025 年 4 月交付量同比增长 122.6%,创下历史新高 [68][70][72] - 政策推动重庆汽车制造业形成“整车+主机厂—零部件—数字化平台—服务运营”闭环生态,以系统化制度设计构建产业发展“四梁八柱”,形成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体系,重庆汽车产业迎来“质+量”双提升,2024 年重回“中国汽车第一城”,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驶入高端赛道 [74][79][85] 汽车产业协同性强,重庆机器人具备先发优势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Optimus Gen2 核心零部件包括芯片&系统、旋转/直线执行器、灵巧手、电池组等,成本构成中传感器、电机占比较高,分部位来看成本主要集中于四肢,远期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达千亿元,若销量达 500 万台,市场规模为 1 万亿元,有望达到汽车市场规模 [90][92][95] - 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在电动化、智能化、科技化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机器人和智能电动车零部件在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以及能源层等方面存在诸多共同点 [98][99][101] 重庆政商发力,助力机器人产业集群崛起 - 重庆机器人战略坚定,从 2011 年起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从顶层制度上为机器人产业发展赋能 [106]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回应广汽埃安员工持股计划等事项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19:59
广汽埃安员工持股计划 - 公司董事长冯兴亚明确否认广汽埃安员工持股计划"暴雷"传闻 强调与"车圈恒大"事件无关 [1] - 网传高管提前退出员工持股计划被辟谣 公司表示所有参与方要求一致 无特殊待遇 [3] - 员工持股计划于2022年3月启动 共有794名员工和技术人员参与 合计出资近18亿元 人均约200万元 锁定期5年 [3] - 锁定期内离职员工按上年度净资产计算退股款 锁定期满后由董事会制定在职员工退出方案 [4] - 原总经理古惠南证实退休后仍遵守协议 未收回本金并继续支付利息 [4] 广汽埃安上市进展 - 公司否认2024年港股IPO传言 称当前非最佳上市时机 因新能源汽车市场和资本市场波动较大 [5] - 原计划2023年上市因纯电市场增速放缓而调整 增量市场转向插混和增程领域 [5] - 2023年销量达48万辆 单月峰值超5万辆 2024年销量回落 2025年前五月月销2-3万辆 [5] - 未来将通过广汽集团自主一体化经营获取品牌资产和资源优势 提升平台共享和成本控制能力 [5] - 当前核心任务为提升估值 上市形式包括独立IPO或被广汽集团收购 [4][5] 公司战略定位 - 广汽埃安是广汽集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核心载体 [5]
刚刚,广汽冯兴亚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19:45
公司澄清与辟谣 - 公司明确表示与"车圈恒大"和"爆雷"事件无关[1] - 公司否认高管提前退出员工持股计划的传闻,强调所有参与方要求一致[2] - 公司介绍员工持股计划具体条款:锁定期5年,离职员工按上年度净资产计算退股款[2] 员工持股计划详情 - 2022年3月启动混改及员工持股计划,679名员工和115名技术人员参与,合计出资近18亿元,人均约200万元[2] - 原总经理古惠南表示已退休但仍履行协议,未收回本金并继续支付利息[4] - 在职员工股权退出方案将在锁定期满后由董事会制定[2] 上市计划与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首要任务是提升估值,寻找合适时机进行资本运作,形式包括上市或被集团收购[5] - 2023年原计划上市但因纯电市场增速放缓而推迟,2024年港股IPO传闻也因市场变化未推进[5] - 2023年销量达48万辆,单月超5万辆,2024年销量回落,2025年前五月月度销量2-3万辆[5] 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将争取在合适时机上市[5] - 未来集团实施自主一体化经营后,公司将继承品牌资产并获得更大资源配置优势[5] - 公司强调平台资源共享将带来更可控的成本和更大发展潜力[5]
三部门:新能源汽车不搞“内卷式”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6-20 16:03
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会议 - 三部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强调坚守长期主义 反对"内卷式"竞争和偷工减料行为 要求企业不得以牺牲产品性能或降低质量实现短期降本增效 [1] - 会议要求车辆及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承担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覆盖设计验证、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链条风险防范 并严格履行消费者告知义务 [1] - 会议强调企业需杜绝夸大和虚假宣传 必须守住安全底线 相关部门将推进信息共享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缺陷调查 [1][2] 产业监管强化措施 - 监管部门将加大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力度 督促企业提升安全监测平台效能 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2] - 会议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果来之不易 各方需统筹发展与安全 持续防范安全风险以巩固良好发展局面 [1] 产业发展方向 - 三部门明确将通过协同工作机制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维护市场秩序 [2]
(活力中国)智能工厂成标配 京车智造驶入“快车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20:36
智能制造与生产效率 - 小米汽车工厂关键工艺自动化率达100%,200多道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100%,装配误差控制在零点几毫米水准[1] - 小米工厂采用大压铸设备集群(718吨压铸机+60多个设备),将72个零件简化为1个整体零件,生产工时减少74%[1] - 小米自研AI质检系统"X-Eye"检测准确率超99 9%[1] - 理想汽车通过Li-Mos系统实现全链路数字化管控,AGV机器人和机械臂自动完成拣货、焊接等工序,产线自动预警质量异常[2] 研发投入与技术自主 - 小米过去5年研发投入1020亿元,未来5年计划再投入2000亿元[2] - 理想汽车坚持自建工厂和自研系统,每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转化为产品竞争力[2]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 小米和理想采用绿电、循环材料等绿色工艺,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2] - 理想汽车北京基地被定位为"绿色智能制造基地"[4] 北京汽车产业现状 - 北京拥有8家整车企业(含小米、理想、奔驰等),2024年产量114 5万辆(同比+13%),其中新能源车29 4万辆(同比+近3倍)[4] - 北京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推动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4] 营商环境与企业成长 - 北京通过"软环境"和"硬政策"培育创新企业,小米称其成长得益于北京创新沃土[4]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感受北京新能源汽车生产脉动
环球网资讯· 2025-06-19 09:49
北京汽车与交通产业概况 - 2024年北京汽车与交通产业实现产值超过44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 [2][4][6][8][10][13][15] - 汽车产业是北京制造业第一大产业 [2][4][6][8][10][13][15] 北京新能源汽车发展 - 2024年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29.4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 [2][4][6][8][10][13][15] - 小米汽车、理想汽车等8家整车企业2024年在京产量114.5万辆,同比增长13% [2][4][6][8][10][13][15] 北京智能网联汽车战略 - "十四五"以来北京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发展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2][4][6][8][10][13][15] - 推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与引入新势力,坚持技术创新和场景拓展 [2][4][6][8][10][13][15] - 探索出符合北京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2][4][6][8][10][13][15] 理想汽车智能制造 - 理想汽车北京智能制造基地采用全自动无人化的自动导向车运送零部件 [15] - 基地包含总装车间和焊装车间等生产环节 [2][4][6][8][13]
安徽省长王清宪与华为余承东等座谈
观察者网· 2025-06-19 08:18
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 - 安徽省长王清宪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等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家座谈,强调强化创新引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 [1][3] - 余承东表示将支持安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加强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合作 [3] - 安徽副省长张曙光参与座谈 [3] 江汽集团与华为战略合作 - 江汽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企业数智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的合作 [3][4] - 双方将推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江汽集团车型平台的应用,涵盖辅助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智能车载光、车载通讯等领域 [4] - 合作将依托华为AI及通信技术,助力江汽集团研发、制造、供应链、销售、服务等场景的AI智能化应用 [4] 数智化与绿色转型 - 华为将协助江汽集团实现数据治理和数据要素流通的全流程跟踪追溯,推动数据驱动的智能经营决策 [4] - 双方将加强在清洁能源、能源数字化、充电基础设施、绿色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合作,助力江汽集团绿色低碳转型 [4]
智能制造加速赋能北京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7 05:13
智能制造 -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采用超过700个机器人实现压铸、冲压等关键工艺100%自动化,200多道关键工序实现精准监控[1] - 工厂引进全球领先的一体化压铸产线,将72个零部件整合为1个整体,焊点减少840个,生产耗时降低74%[4][5] - 小米SU7系列截至5月21日累计交付超25.8万辆,连续6个月单月交付超2万辆[4] - 北京8家整车企业2024年汽车与交通产业产值超4400亿元,同比增长超15%[4] 技术创新 - 小米自研718吨压铸机及配套设备集群,采用"泰坦合金"材料,实现700℃液态铝在340倍大气压下成型[5] - 公司过去五年研发投入1020亿元,未来五年计划再投入2000亿元[5] - 北京拥有92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32所院校设汽车工程专业,智能网联从业人员达16万人[5] - 北京已建成3个国家级汽车创新中心,在车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6] 产业生态 - 小米汽车22%零部件来自京津冀地区,体现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7] - 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三地正共建科技生态港[7] - 北京顺义、天津武清、河北廊坊协同推进"共造一辆车"战略,打造供应链保障基地[7] 市场影响 - 小米汽车工厂前5个月接待近4万人次参观,成为北京工业旅游新地标[4] - 工厂车身车间面积达7万平方米,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4] - 总装车间下线速度达每76秒一辆车[7]
员工持股爆雷?广汽埃安回应:纯属恶意谣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23:34
公司声明与回应 - 广汽埃安发布声明否认网传员工持股相关消息为恶意谣言,并表示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正依法依规正常推进[1][4] - 公司强调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并得到广汽集团全力支持[4] - 广汽埃安警告将依法追究恶意造谣和传播不实信息者的法律责任[4] 公司背景与发展 - 广汽埃安成立于2017年7月28日,是广汽集团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核心载体[5] - 公司坚持"EV(纯电动)+ICV(智能网联)"战略,建成国内首家新能源纯电专属工厂[5] - 已推出五款世界级产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