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外贸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省举行电商平台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座谈会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活动
快讯· 2025-05-09 21:58
广东省举行电商平台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座谈会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活动 金十数据5月9日讯,5月9日下午,广东省在广州举行电商平台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座谈会暨战略合作框架 协议签署活动。省委书记黄坤明指出,将助力企业加快产品改造,出台更有力度的专项政策举措,帮助 企业抓好即卖产品简便易行改造,实现快转快销,实施更好服务内销的技改数转,推出更多畅销国内的 优品名品。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广泛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帮助企业重构产品研发、生产组织、市场推 广、品牌建设、用户维护等生产经营各环节,加快形成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尽快适应和切 入国内市场。助力企业畅通渠道,创造更好环境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打造更多更高能级、更加专业 化的电商平台,更好支持外贸企业打开国内销路。 (南方+) ...
宽信贷、稳订单、拓市场,多部门助力外贸企业转型
华夏时报· 2025-05-09 20:3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面对越演越烈的关税战,我国政府部门以"内外贸一体化""加强信贷支持"等多个角度全方位缓解外贸企业压力。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举办的发布会上表示,在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金融监管总 局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从金融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 度。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企业,除了"不断贷、不抽贷"之外,我国还增供给,继续做深做实融资协调工作机 制,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带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 "中国进出口银行披露,今年一季度,进出口银行投放对外贸易领域贷款超过3000亿元,对外贸易领域贷款余额达 2.4万亿元,这个规模的投入,对于支持和稳定外贸的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澳洲会计师公会华北区委员 会会长彭飞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商务部也在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在市场准入、渠道开拓、财政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 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助力度,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 不仅如此,在地方,内外贸一体化的支持 ...
稳住外贸基本盘,这个中部大省出手了
搜狐财经· 2025-05-09 17:51
江西外贸发展现状 - 江西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7927.1亿元,同比增长5.7%,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49.7亿元,同比增长1.0% [4] - 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4.3%,占外贸进出口总额70%以上,外贸主体占比约90% [4][5] - 锂电池、家电、平板显示模组出口分别增长279.4%、26.6%、17.8%,去年平板显示模组、空调等产品出口增速超100% [8] 外贸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 - 出口产品从资源品、农产品转向机电和高技术产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带动竞争力提升 [8] - 形成四大口岸、五大综保区、六大新兴业态、八大功能平台的对外开放通道,跨境电商综试区覆盖9个城市 [8][10] - 全省集聚30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2025年目标发展"新三样"、机电产品出口及跨境电商新业态 [10][12] 市场多元化与内外贸一体化 - 与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对东盟进出口占比21.3%,"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占比超50% [17] - 通过"赣贸优品 惠通全球"活动拓展国际市场,大湾区对接会意向订单超500万美元 [17][19]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万亿元,政策支持出口转内销,160家外贸企业开展线下对接 [19][20] 高质量发展驱动力 - 经济增速逐季攀升,一季度消费、投资、工业增速分别达5.5%、5.2%、8.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1] -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推动双向开放,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 [21][22] - "1269"现代产业体系成效显著,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破万亿,有色金属、新材料集群跻身"国家队" [23]
外贸出口型民营企业赋能对接会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市场
快讯· 2025-05-09 16:42
政策支持与赋能 - 全国工商联举办外贸出口型民营企业赋能对接会 旨在通过政策宣讲引导民营企业发挥技术和渠道优势 [1] - 对接会聚焦支持外贸出口型企业开拓多元市场及出口产品转内销 推动民营企业在经济回升中发挥更大作用 [1] - 商务部 中国人民银行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介绍了拓内销 金融支持内外贸一体化 检验认证衔接等政策措施 [1] 金融机构举措 - 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分管副行长介绍了强化融资支持 深化金融服务创新 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的具体举措 [1]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企业运营升级需关注情绪经济与体验革新
搜狐财经· 2025-05-09 11:39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召奎 5月7日,CCFA新消费论坛——2025消费品渠道营销创新峰会在深圳举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 真代表主办方致辞,从三方面深入解读消费品牌、零售商与供应商如何协同创新,实现价值重塑。 其一,企业运营升级方面,关注情绪经济与体验革新。消费者不仅看重性价比,也追求产品附加的情绪 价值,希望获得产品功能、体验与情感共鸣的多重满足。为此,实体商超创新求变,做好品类"减法"与 体验"加法",掀起了自我革新的升级浪潮。 本届峰会以"让消费更好地发生"为主题,来自全球知名消费品企业、零售渠道、平台企业、营销领域等 行业专家从消费洞察与渠道进化、产品创新、全域渠道融合、出海力量、零供协同等高频话题出发,共 同探讨未来零售消费发展趋势,探索零供协同新生态打造的新思路、新方法。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其二,产品创新方面,区域定制与产业链协同成为新常态。品牌商、供应商与零售商深度合作,采用灵 活定制模式,精准开发出一系列具备区域特色的商品,构建差异化优势。唯有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有机 衔接、高效协同,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其三,要关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商务部大力帮助外贸企业 ...
出口转内销要有“增量思维”(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5-09 05:59
为了应对关税冲击,不少外贸企业以提高内销占比、综合考虑调整产品价格等方式,转向国内市场寻求 出路。有企业担心,一些地方或领域产能集中释放,可能带来低价竞争,形成新的"内卷"。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出口转内销"绝不等于简单地回到国内市场"分蛋糕",只有以"创造增量"为核 心,做大蛋糕、拓展需求,才能真正实现突围。 "创造增量"的首要抓手,在于以供给侧改革激活内需市场。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呈现出多元 化、品质化特征,外贸企业不能仅仅满足于内外贸商品"同线同标同质",而要深入研究国内市场的需求 特点和消费趋势,围绕国内消费者偏好开发产品和服务。比如,广东一家灯具外贸商,在转型内销时, 从单纯卖灯泡转向提供"全屋灯光解决方案",通过设计服务与智能控制系统,客单价增长了2000倍。可 见,"创造增量"不仅在于产品本身的迭代,更需要通过技术、服务、场景的融合,挖掘出消费者的潜在 需求,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 在需求侧,从"大众市场"到"小众破圈",增量空间的开拓需要更精细的需求洞察。比如,有关机构预 测,今年中国适老化家居改造市场规模有望接近千亿元。外贸企业可以针对这一市场,开发相关产品, 开辟新的空间。下沉市 ...
外贸优品“转内销” 内外循环加速畅通
新华社· 2025-05-08 21:23
外贸企业转内销行动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外贸企业面临挑战,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协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1] -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在多地举办,电商平台为外贸企业开辟极速入驻通道,政府、行业协会和头部企业协同发力[3] - 南京"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现场吸引超5.2万名观众[5] - 参展企业表示现场火爆,与专业客户深入对接,预计很快促成内销订单[7] - 苏宁易购设立"外贸拓内销专区",开放全国仓储物流体系,提供仓配一体化服务和优惠政策[9] 线上线下渠道拓展 - 出口转内销商品快速落地线下渠道,同时线上渠道也快速铺开[11] - 多家电商平台上线"外贸拓内销专区",搭建外贸企业与消费者供需桥梁[11] - 浙江义乌电商企业将外贸团队转向国内电商赛道,预计年底内销占比达80%-90%[13][14] - 义乌户外用品商户入驻1688平台首月即斩获5万件订单[15] 政策与金融支持 -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一揽子"政策,通过"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16] - 商务部副部长表示将加大"真金白银"支持力度,推动"三增三减"政策[18]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表示将强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融资保障,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20]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浙江义乌创新"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海外仓+外综服平台+直播"模式,带动中小微市场主体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运营[23]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接近85%的出口企业同时开展内销业务,内销金额占销售总额近75%[29] - 内外贸一体化产生"三链协同"效应:增强产业链韧性、拉动价值链升级、实现消费链重构[30]
广交会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关税冲击下外贸订单不减反增!
搜狐财经· 2025-05-08 21:14
5月5日闭幕的第137届广交会,给外贸人吃了颗定心丸。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万名境外采购商涌进广 州,走进展厅,这一数字和去年相比涨幅高达17.3%,即便美国关税大棒高悬,世界对"中国制造"的热 情依旧高涨。 再从成交量看,中国企业与外国采购商达成了254.4亿美元的意向出口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其 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贡献超六成成交额,这些数据像一面镜子,照见中国外贸不断扩大的"朋友圈", 当传统市场波动时,新兴市场成了稳稳的增长力量。 广交会的最后一天,现场依旧热闹非凡,不少境外采购商仍在扫货。中国玩具、纺织服装、鞋、箱包等 传统产业的优质产品备受青睐,智能化、节能环保的产品的咨询量暴涨,广交会上展出的人工智能创新 玩具,吸引全球客商纷纷下单。 然而成绩单背后,中国外贸人心里清楚:压力从未消失。美国在今年4月实施的对等关税,让依赖北美 市场的外贸企业实实在在疼了一把。不少外贸企业对接的北美供应商、采销商要求停止供货,造成厂家 库存积压,资金无法流转。广东一家主打家具制造的工厂,因美国征收的高额关税,被迫暂停出口,车 间机器一度停转三分之一。 但中国外贸的韧性,就在于总能在压力中找到新支点。面对中 ...
为何在中国“看到了未来”(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08 06:23
研发投入与创新 - 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总投资超百亿元,可容纳数万名研发人员,被外媒评价为"真正的明日世界"[1] - 比亚迪截至2024年末累计研发投入达1800亿元,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高端化、智能化转型[2] - 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突破3.6万亿元,规模稳居全球第二,显示产业向全球创新中心转型趋势[2] 外资企业布局 - 嘉士伯佛山三水生产基地从开工到建成仅用一年半,反映外资企业加速在华业务扩张[3] - 华南美国商会指出外资企业持续加码中国市场,将其视为"最具活力的长期增长市场"[3] - 外企在华增资扩产速度加快,半年内完成谈判签约流程,体现对营商环境认可[3] 产业链韧性 - 义乌企业通过开放客户网络、生产协作等方式应对冲击,形成商业合作新模式[3] - 行业协会与电商平台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3] - 中国被描述为全球产业链"连接器"和商业信心"稳定器",吸引要素资源能力持续提升[4] 技术竞争格局 - 华为研发中心被视为对美国技术遏制的直接回应,展现自主创新决心[2] - 行业普遍加大前沿技术突破力度,研发投入聚焦产业提质升级[2]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成为中外科技人才集聚高地[1]
事关提振消费!刚刚,广东印发!
证券时报· 2025-05-07 17:49
提振消费政策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8大方面提出31项政策全面提振消费 [2] - 一季度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3月份增长5.8% [9] 居民收入与保障 - 实施居民就业增收促进行动,推动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展财产性收入渠道 [4] - 鼓励上市公司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强化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4] - 支持个人投资者投资交易所市场政府债券,推动柜台债券业务扩容 [4] - 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加大对二孩、三孩家庭的生育支持 [4] 服务消费提质 - 积极促进入境消费,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吸引港澳居民来粤消费 [5] - 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面向国际的教育、医疗、旅游、会展市场 [5] - 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市内免税店试点建设,增设口岸免税店,推广离境退税服务 [5] - 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外商独资医院在广州、深圳落地 [5] 大宗消费升级 -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进城中村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 [6] - 2025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不少于600个,启动2.65万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 [6] - 拓展汽车消费场景,争取国家支持广东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6] - 建立广东省二手车交易服务平台,支持二手车经纪转经销 [6] 新型消费发展 - 支持直播电商平台创新虚拟主播、3D直播间等带货模式 [7] - 推进"人工智能+消费",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等技术应用 [7] - 实施健康消费专项行动,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7] - 培育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促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7] 消费环境优化 - 有序减少消费限制,因城施策调整房地产限制性措施 [8] - 鼓励广州、深圳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