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产品

搜索文档
特朗普终于如愿以偿?全球关税正式落地,美国国内一片哀嚎!中国这次也没能置身事外?
搜狐财经· 2025-08-09 21:43
当地时间2025年7月31日,特朗普政府挥下了那把早就磨得锃亮的"关税大棒",一份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对等 关税"清单正式生效,从8月7日开始,全球贸易的棋盘被彻底打乱。而咱们中国,这次也没能置身事外。 这政策简直把"美国优先"刻进了骨头缝里。税率从10%到41%不等,专门设了40%的"转运关税"防绕道。叙利亚和缅甸被 狠敲,41%和40%的税率让商家直摇头;加拿大、瑞士这些老盟友也没逃过,35%到39%的关税像挨了闷棍;印度和越南 稍好点,25%和20%也够喝一壶。咱们中国和欧盟、日韩这些地方,表面是10%的基准税率,但之前"芬太尼问题"的关税 还在,有些商品实际税负早超20%了。更要命的是,没达成协议的国家每年还要接受关税审查,明年说不定又加税,这 谁受得了? 特朗普这么干,说白了就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算盘和产业保护。一边拿关税当筹码,逼巴西多买美国农产品、韩国多进口 美国能源,兑现竞选口号;另一边打着"国家安全"旗号,想把半导体、药品这些关键产业拉回美国。毕竟2024年美国商 品贸易逆差都到9158亿美元了,他想靠关税压下去30%以上,给2026年大选攒政绩。 再看咱们中国,表面好像"幸免",但挑 ...
参加大阪世博会!大咖带队考察日本金融、地产、新消费等核心产业
华尔街见闻· 2025-08-07 19:05
9月上旬,银杏染秋枫叶渐红之际,华尔街见闻将「见面·全球调研行」活动的第三站定于 日本大 阪、京都 ——在千年历史长河里,该核心区域长期担纲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我们诚挚邀请 你在 9月8日至13日,与我们一起开启一场全方位的考察调研之旅。 日本金融、地产市场的动向,一直是很多用户最关心的热点话题。 "股神"巴菲特早在2019年就开始建仓日本资产,自从他在2023年4月访问日本并持续增持日本五大 商社以来,日经指数已连续两年上涨,期间最高涨幅超过50%,并在2024年末创下史上最高的年度 收盘水平。2025年日经指数在4月特朗普关税冲击下经历振荡之后,继续一路上扬, 目前已逼近历 史高点 。 截至 2024年底,伯克希尔·哈撒韦对日本五大商社的总投资成本为138亿美元,市场价值235亿美 元。"股神"长期看好日本资产,在2025年的股东信中,巴菲特专门用一个章节谈日本投资,他甚至 在今年5月股东大会上 预言其继任者将持有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 "至少数十年" 。 日本经济也已走出 "失落的三十年",2024年重现通胀,告别负利率时代,经济复苏的一个最明显迹 象是——员工工资水平开始显著增长。今年7月3日,日 ...
德尔玛股价微涨0.45% 家电企业布局机器人赛道
金融界· 2025-08-05 01:16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报11.07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5元 [1] - 盘中最高触及11.15元,最低下探10.91元 [1] - 成交金额达0.55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家电产品研发制造,同时涉足机器人领域 [1] - 作为广东地区的专精特新企业,与多家科技企业保持合作关系 [1] 财务指标 - 当前市盈率为54.07倍,市净率1.80倍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31.67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2653.64万元 [1]
美的集团:累计回购5,010.85万股,投入36.37亿元,符合计划
华尔街见闻· 2025-07-31 18:53
回购方案概况 - 公司并行实施两个回购方案:15-30亿元方案用于股权激励 50-100亿元方案用于注销减资及股权激励 [1] - 两方案回购价格上限均为100元/股 实施期限为各自方案通过后12个月内 [1] 15-30亿元方案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回购2,056.46万股 占总股本0.27% [1] - 成交价格区间69.50-80.44元/股 已使用资金15.10亿元 [1] 50-100亿元方案进展 - 截至同期已回购2,954.39万股 占总股本0.39% [1] - 成交价格区间69.91-73.59元/股 已使用资金21.27亿元 [1] 总体回购情况 - 累计回购5,010.85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达0.66% [1] - 累计投入资金36.37亿元 两方案均按计划推进 [1]
美的集团:7月29日斥资1.19亿元回购A股166.85万股
新浪财经· 2025-07-29 22:04
美的集团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斥资1 19亿元回购A股股份166 85万股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71 04-71 92元 [1] - 同日公司斥资1992 33万港元回购港股股份25 34万股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77 95-79 1港元 [1]
三天抢不到一张券!国补落地遇挑战:线下渠道陷“抢券难”“垫资苦”
第一财经· 2025-07-25 23:29
国补政策市场影响 - 2025年上半年全国6600万名消费者通过国补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1.09亿台,6900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7400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905.6万辆 [1] - 1-6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0.7%,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4.1% [3] - 2025年国补覆盖家电产品从8类增至15类,一二级能效产品分别补贴20%和15%,手机数码产品补贴15% [3] - 国内重点家电数码产品保有量:彩电6亿台、空调6亿台、冰箱5亿台、洗衣机4.8亿台、手机13.4亿台等 [4] 产品结构变化 - 2025年1-5月一级能效电视销量同比增长863%,冰箱23%,洗衣机18%,空调31%,热水器21% [4] - 智能手表销量同比增长34%,智能手环增长54% [4] - 2024年废电器回收处理量:电视机2656万台、洗衣机2094万台、冰箱2141万台等 [4] 渠道格局演变 - 2024年家电零售渠道结构:传统电商47%(+2pct),线下其它门店31%(+2pct),家电连锁11%(+2pct) [5] - 新兴电商占比10%(-5pct),百货超市占比1%(-1pct) [5] - 线下渠道面临"抢券难"问题,部分门店销售额同比下滑60% [11] 政策执行问题 - 线下商家需垫付补贴资金,回收周期长达数月甚至一年,部分门店去年资金至今未到账 [12] - 专用POS机手续费高达6‰,单店月支出超1万元 [12] - 政策门槛调整导致市场不公平,部分小商户通过灵活定价维持低价竞争 [13] 市场趋势变化 - 家电市场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线下增长21.9%,增速较去年下半年明显放缓 [14] - 国补对消费拉动呈现短期性和边际递减特征,3月后有无补贴销量几乎无差别 [13] - 线下零售生态加速分化,三四线小商家承受较大生存压力 [14] 政策优化方向 - 7月将下达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注重"时序性"和"均衡性" [17] - 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的资金使用计划,避免各地进度不一致 [18] - 下半年重庆、河南等多地预计恢复补贴,湖南等地优化规则简化流程 [19]
京东,又一笔收购
36氪· 2025-07-22 19:37
京东收购佳宝食品超级市场 - 京东收购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交易细节披露,交易总额达40亿港元,涵盖零售网络、物业资产及分批支付条款[1] - 交易已于4个月前完成签署,但佳宝仍由创始人团队代管,人事及运营暂未调整[1] - 京东回应称实际交易金额远低于40亿港元,官方信息预计8月公布[1] - 收购设置3年过渡期,京东暂不介入日常管理,过渡期结束后确认最终交接方案[1] - 佳宝母公司启动业务重组,核心业务转移至新成立的"佳宝超级市场(香港)有限公司"[1] - 京东与佳宝计划8月1日成立新公司维持日常营运[1] 佳宝食品超级市场背景 - 佳宝1991年由林晓毅创立,前身为"佳宝冻肉超级市场",主打平民化路线[2] - 公司经营急冻家禽肉类、海产、粮油杂货、新鲜蔬果,坚持"价廉物美"策略[2] - 佳宝通过源头直采+自建物流实现低成本高周转供应链[3] - 2007年起将业务利润投入商业地产,购入约67个商铺,物业资产价值曾超55亿港元[3] - 目前在香港拥有约90家门店,覆盖新界、九龙、港岛,员工总数逾1000名[3] 京东与佳宝的早期合作 - 2024年"双11"期间京东宣布与佳宝等香港企业深化合作[4] - 2024年4月京东在香港启动本地商家招募计划,佳宝列为合作方之一[4] - 佳宝母公司向合作商户通告业务转让事宜,涉及与京东的交易安排调整[4] 京东在香港市场的布局 - 2023年9月京东宣布初期15亿元重投香港市场,用于商品价格、物流补贴、服务优化[7] - 2024年3月京东在香港推出"买贵就赔"服务,覆盖自营全品类商品[7] - 在香港实施家电商品大规模补贴策略,提供"30天包退、180天有坏换新"服务[7] - 计划在香港开设线下自营"京东MALL",主要销售家用电器产品[7] - 2024年起在香港招聘电器零售员工及寻找店铺位置[8] 京东线下实体零售扩张 - 京东线下布局始于2014年,涵盖家电、母婴、药房、便利店、超市等多种业态[11] - 2020年全资控股五星电器后,京东五星承担线下直营门店业务[11] - 京东Mall已布局全国超60座城市,提供线上线下同价、沉浸式体验[11] - 与海澜之家合作开设线下京东奥莱店,已有11家门店布局三到五线城市[12] - 2023年6月成立"创新零售部",主打线下和即时零售场景[14] - 京东七鲜完成店仓融合重构生鲜供应链,转向低价策略[14] - 2025年Q1财报显示京东七鲜计划年底前完成京津地区全覆盖[15] - 截至2025年3月七鲜在全国拥有71家门店[16] - 2023年开出首家全品类折扣超市华冠折扣超市[17] 京东在其他领域的投资 - 启承资本连续三轮投资社区生鲜品牌"钱大妈",全国门店近3000家[18] - 2024年6月京东收购生活家股权,布局一站式数字化整装服务[18] - 2021年战略投资尚品宅配,成为第二大股东[18] - 2024年6月推出"七鲜美食MALL",聚焦品质食堂和外卖[19] - 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计划3年内建设超10000个七鲜小厨[19]
消费潜力充分释放,济宁高新区促消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齐鲁晚报网· 2025-07-21 17:09
消费促进措施 - 济宁高新区组织120余家汽车、家电、餐饮、传统零售企业参与"惠购高新"消费券活动,发放消费券220万元,拉动消费1.6亿元 [1] - 举办3场大型车展活动,投放乘用车消费券160万元,带动汽车销售1000辆以上,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20% [1] - 1-5月份全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7% [1] 以旧换新政策 - 汽车以旧换新争取国家报废补贴和省置换补贴1.08亿元,惠及7500余人次 [2] - 家电以旧换新发放国家补贴资金919万元,拉动销售额4918万元,带动家电产品销售同比增长超30% [2] - 手机数码以旧换新落实国家购新补贴301万元,拉动消费2360万元 [2] 消费场景拓展 - 依托万象汇、爱琴海等商业体吸引知名品牌首店入驻,提升商圈活力 [2] - 引导企业拓展线上购物、直播电商等渠道,完善线上购物小程序 [2] - 举办"龙虾啤酒节"等活动打造夜间经济,有效带动夏日消费 [2] 下半年计划 - 计划策划组织20场以上促消费活动,结合季节特点推出更多消费新场景 [3] -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发放惠民消费券,带动汽车、家电、家居等领域消费升级 [3] - 继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争取更多中央和省级支持资金 [3] 商圈经济规划 - 提升步行街、特色商业街、智慧商圈建设运营水平 [4] - 打造集休闲、文化、科技互动于一体的消费长廊 [4] - 推出夜游、夜秀等体验项目,打造一站式消费目的地 [4]
每周股票复盘:海尔智家(600690)调整2024年度每股分配比例至9.6504元
搜狐财经· 2025-07-13 01:3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海尔智家报收于25.35元,较上周的25.85元下跌1.93% [1] - 本周最高价出现在7月7日盘中,报25.91元 [1] - 本周最低价出现在7月10日盘中,报25.16元 [1] - 公司当前总市值为2378.57亿元,在白色家电板块市值排名3/1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47/5149 [1]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调整2024年度每股分配比例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9.6504元(含税) [1] - 原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9.65元(含税),分红金额共计89.97亿元,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48.01% [1] - 调整原因是2025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及A股股份回购导致股份数量变化 [1] - 公司完成31,481,400股过户至2025年度A股核心员工持股计划专户 [1] - 回购股份数量由59,919,870股变更为28,438,470股 [1] - 公司累计回购31,830,800股,回购账户内共计持有60,269,270股 [1] - 预计截至权益分派实施股权登记日,公司A股总股本为6,254,501,095股,其中60,269,270股不参与分配,实际参与分配的A股总股数为6,194,231,825股 [1] 公司公告 - 公司发布了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调整每股分配比例的公告 [1] - 详细利润分配方案将在后续发布的2024年度A股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中披露 [1] - 公司还将发布D股、H股相关权益分派公告 [1]
四川长虹: 四川长虹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00:21
业绩预告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43,900万元到57,100万元,同比增加56.53%到103.59%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13,800万元到18,200万元,同比减少2.17%到25.82%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8,046.5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604.26万元 [2] 业绩变动原因 - 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显著增长,由被投资企业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允价值增加引起 [2] - 扣非净利润下降主要因房地产业务受收入确认周期性特征及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项目售价下调导致毛利空间收窄 [2] - 家电业务受海外地区冲突、关税政策变化、行业内卷加剧等因素影响,国内业务部分产品毛利率下滑 [2] 公司战略 -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保持战略定力,以用户为中心,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 [3] - 秉持"风险应对抓机遇、强基固本提质效、整合创新谋发展"的经营方针 [3] - 计划提升主要产业竞争优势,优化经营质效,加速培育发展新动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