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

搜索文档
创新成果:羟基红景天苷 | 重庆大学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03 10:25
SynBioCon 2025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由DT新材料主办,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酶赛生物等协办,并获得多个国家级及地方产业联盟支持[2] - 大会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及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三大领域的产业化进展,设置主论坛、专题论坛及闭门研讨会等活动[13] - 特色活动包括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计划展示100个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已完成1000+次科研院所与初创项目对接[2][10] 科技成果转化案例:羟基红景天苷 - 重庆大学研发项目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酵母菌细胞工厂,实现羟基红景天苷产量2.5 g/L,摩尔转化率78%,填补微生物合成该物质的空白[7] - 技术优势包括:1)采用安全真核宿主酿酒酵母;2)自主发现原创新酶PcDHPAAS减少催化步骤;3)生物合成法成本低且底物来源广[12] - 已申请3项专利覆盖基因工程菌、突变蛋白合成方法等核心知识产权,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寻求企业投资加速产业化[8][9] 大会日程亮点 - 首日(8月20日)举办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20+行业领袖参与)及青年创新论坛[14] - 次日(8月21日)开幕式后设生物制造宏观论坛,下午平行开展绿色化工专题论坛及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14] - 第三日(8月22日)聚焦AI赋能生物制造、未来食品与农业专题论坛,全程配套科技成果展示与产业对接活动[14] 产业生态建设 - 大会持续构建产学研对接平台,通过科技成果展示墙等形式促进项目落地,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领域创新成果进行现场推介[10] - 配套发布《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建立生物制造产业社群强化行业协作[15][17]
生物基化学品龙头,官宣赴港上市
DT新材料· 2025-08-03 00:04
华恒生物公司动态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 目前市值约83.5亿元 [4] - 公司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 从事生物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丙氨酸系列、缬氨酸、D-泛酸钙等 应用于中间体、动物营养、日化护理等领域 [4] - 公司在丙氨酸、缬氨酸领域产销量全球首位 重点布局1,3-丙二醇、丁二酸、L-苹果酸等生物基化学品 [6] - 2023年6月拟募资不超16.89亿元 建设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项目 [6] - 2023年8月与凯风基金合计向睿嘉康增资2000万元 后者聚焦非粮大宗醇酸 [7] - 2024年3月赤峰基地年产5万吨生物基1,3-丙二醇和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项目量产 [8] - 2024年7月与东华大学共建生物基化学纤维联合实验室 推进PDO-PTT产业链发展 [9] - 2024年8月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成立可持续个人护理原料创新联合实验室 重点开发Bioblanca®1,3-丙二醇应用 [10] - 2024年9月牵头成立全球首个"生物基聚酯纺织产业联盟" 构建完整产业链创新联合体 [11] 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第四届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 [14] - 大会将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科技成果展示对接等活动 [14]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 [15] - 8月20日同期活动包括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和生物制造青年论坛 [19][24] - 8月21日议程包括开幕式、全体大会和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论坛 [20][34] - 8月22日议程包括AI赋能生物制造专题论坛和未来食品&农业专题论坛 [20][44] - 大会将发布《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分布图(2025版)》和中国生物制造500+代表性企业榜单 [47][48]
XD凯赛生: 公司章程(2025年8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8-02 00:3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系由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0007030116706 [3] - 公司于2020年6月5日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同意,2020年7月10日经中国证监会注册,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166.8198万股,于2020年8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3] - 公司注册中文名称为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Cathay Biotech Inc.,注册地址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蔡伦路1690号5幢4楼 [3]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21,289,794元,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 [4] 公司经营宗旨与范围 - 公司经营宗旨为利用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化工手段,致力开拓生物制造产业并成为行业领导者 [5]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制造与销售等 [5] 公司股份情况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同类别的每一股份具有同等权利 [6] - 公司设立时发行的股份总数为35,715.5979万股,面额股的每股金额为1元 [6] - 公司股份总数为72,128.9794万股,均为人民币普通股 [10] - 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存在减少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等情形除外 [11]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选举产生的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4] - 公司设董事会,由5至9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人,副董事长1至2名,职工代表董事1名,独立董事人数不少于董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 [110] - 董事会行使召集股东会、执行股东会决议、决定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定公司利润分配方案等职权 [111] - 公司设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应保持独立性,不得在公司或其附属企业任职等 [128]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依照所持股份份额获得股利、请求召开股东会、对公司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等权利 [14] - 股东承担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认购股份和入股方式缴纳股款、不得抽回股本等义务 [19]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控制权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合法权益 [42]
凯赛生物股价下跌2.1% 年内完成59亿元定增补充流动资金
金融界· 2025-08-01 03:07
股价表现 - 7月31日收盘价48.1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1% [1] - 当日最高价49.12元,最低价47.90元,成交金额1.56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904.16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0.03% [1] - 当日呈现资金净流入状态 [1] 融资活动 - 年内完成59亿元定向增发,规模超过IPO融资金额 [1] - 定增规模在年内A股市场40亿元以上案例中位居前列 [1] - 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1] 公司业务 - 属于化学制品行业,主营生物基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科创板上市公司,专注于合成生物学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1]
华恒生物,官宣筹划赴港上市!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31 21:10
华恒生物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本结构并拓宽融资渠道 [2] - 本次H股上市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化 目前正与中介机构商讨具体细节 [3] - 公司当前市值约83 5亿元人民币 2021年4月已在科创板上市 [5]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 专注于生物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丙氨酸系列、缬氨酸、D-泛酸钙等 应用于中间体、动物营养、日化护理等领域 [6] - 丙氨酸和缬氨酸产销量全球第一 重点布局1 3-丙二醇、丁二酸、L-苹果酸等生物基化学品 [7] - 2023年6月拟募资不超16 89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项目 [7] 近期产能与投资动态 - 2024年3月赤峰基地年产5万吨生物基1 3-丙二醇和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项目实现量产 [9] - 2023年8月与凯风基金向睿嘉康增资2000万元 聚焦非粮大宗醇酸产品 [8] 产业链合作与联盟 - 2024年7月与东华大学共建生物基化学纤维联合实验室 推进PDO-PTT产业链发展 [10] - 2024年8月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成立个人护理原料创新联合实验室 开发Bioblanca®1 3-丙二醇应用 [11] - 2024年9月牵头成立全球首个生物基聚酯纺织产业联盟 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 [13] SynBioCon 2025大会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行 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等方向 [17] - 大会将发布《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分布图(2025版)》 包含500+代表性企业榜单 [48] - 设置生物制造青年论坛、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同期活动 邀请行业领袖与专家参与 [17][39]
36项!工信部公示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有哪些企业?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31 21:10
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公示了"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第一批)",共36项产品入选,标志着我国生物制造领域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1] - 名单涉及36家企业,包括首朗生物、微元合成、凯莱英、华恒生物、凯赛生物、蓝晶微生物等知名企业 [3] - 产品覆盖食品饲料添加剂、生物基材料、生物制药、生物基化学品等多个领域 [5][6][7][8][9][10] 入选产品技术特点 - 乙醇梭菌蛋白:利用工业尾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作为微生物营养物质发酵生产,是现有饲用蛋白的有益补充 [5] - 阿洛酮糖: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口感甜感接近蔗糖但热量极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5] - 聚羟基脂肪酸酯:基于自主研发盐单胞菌工程菌株,创新性构建海水发酵工艺,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5] - 纳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细胞治疗产品,在细胞治疗领域实现突破,安全性和有效性有较大提升 [5] -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多价肺炎结合疫苗领域取得突破,生产效率、抗体持久性有效提升 [10] SynBioCon 2025大会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 [11] - 大会将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活动 [11][17][32]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 [12][13] 大会日程安排 - 8月20日: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暨武汉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交流会 [19][21] - 8月21日:开幕式、全体大会、专题论坛1(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24][26][27][28][29][30] - 8月22日:专题论坛2(AI赋能生物制造)、专题论坛3(未来食品&农业) [35][37][38][39][40] - 同期活动包括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合成生物创新展览等 [17]
金河生物(002688):化药业务量价齐升驱动业绩高增,成本优势持续凸显
华西证券· 2025-07-31 15: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金霉素行业龙头,受益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成本优化及价格提升,化药板块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六期工程投产进一步巩固规模和成本优势,反刍市场拓展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疫苗板块基本面稳固,核心产品稳健,布病苗有望放量,研发管线丰富,宠物和非瘟布局提供长期看点 环保业务贡献稳定利润 看好公司化药与疫苗双轮驱动战略的推进,以及合成生物学等前瞻布局带来的长期竞争力 维持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8.35/30.30/32.7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7/3.26/4.23亿元,对应EPS为0.26/0.42/0.55元 2025年7月30日股价7.22元/股对应公司2025 - 2027年PE分别为28/17/13X,维持“买入”评级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90亿元,同比上升30.45%;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上升51.52% [2] 分析判断 化药板块量价齐升,成本优化驱动盈利修复 - 2025年上半年兽用化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60亿元,同比增长72.15%,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61.83% [3] - 业绩增长得益于国内市场加大推广销售力度,海外市场量价齐升 国内市场金霉素预混剂获批增加靶动物绵羊羔羊,应用场景拓宽,下游养殖端盈利改善,公司拓展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和渗透率提升;海外市场需求强劲,上调美国市场化药产品价格对冲关税影响,销量与市场份额扩大,其他外销市场销售额同比翻倍增长 [3] - 成本优化,主要原材料玉米价格同比下降11.90%,主要能源煤炭价格同比下降19.74%,其他原辅材料价格基本呈下降趋势,带动产品成本向下调整 报告期内兽用化药板块毛利率为38.13%,虽因土霉素等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产品销量增加而同比微降1.72个百分点,但板块整体毛利额增加了1.29亿元 [3] - 六期工程项目已于报告期内投产,新增产能6万吨(折合15%含量金霉素预混剂),新建的智能化工厂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巩固规模与成本优势 [3] 疫苗板块基本盘稳固,新品研发与市场拓展并行 - 2025年上半年兽用生物制品(疫苗)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微降0.92%,占总营收比重为11.12% [4] - 疫苗业务基本盘稳固,核心产品稳健,下游大、中型养殖集团保持盈利状态,猪用疫苗市场需求有所回升,二级子公司杭州佑本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08%,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核心产品蓝耳灭活疫苗佑蓝宝®市占率保持国内领先 [4] - 新品推广与研发方面,布病疫苗佑布泰®市场推广反馈良好,有望逐步放量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研和申报文号的产品共20多个 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已取得新兽药注册证书,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疫苗通过应急评价 公司战略布局非瘟疫苗,合作研发的灭活疫苗处于中试生产阶段,拟向农业农村部申报临床 [4] - 宠物布局加速,宠物业务板块总体策略为“双品双线”模式,目前在售产品15个,在研申报产品十多个 [4] - 报告期内疫苗板块毛利率为54.87%,同比下降5.50个百分点,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降本以及金河佑本(合并口径)亏损扩大等因素影响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74|2,371|2,835|3,030|3,274| |YoY(%)|2.4%|9.0%|19.6%|6.9%|8.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6|100|197|326|423| |YoY(%)|14.3%|15.9%|96.6%|65.6%|29.7%| |毛利率(%)|29.6%|33.5%|31.9%|36.4%|39.1%| |每股收益(元)|0.11|0.13|0.26|0.42|0.55| |ROE|3.8%|4.5%|8.0%|11.7%|13.2%| |市盈率|65.16|55.80|28.28|17.07|13.16| [8]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2,371|2,835|3,030|3,274| |YoY(%)|9.0%|19.6%|6.9%|8.1%| |营业成本|1,576|1,929|1,927|1,995| |营业税金及附加|18|21|23|25| |销售费用|138|213|227|196| |管理费用|286|337|355|384| |财务费用|67|5|6|7| |研发费用|94|102|108|117| |资产减值损失|-82|0|-1|0| |投资收益|-1|-4|-4|0| |营业利润|99|258|421|549| |营业外收支|-1|-1|-1|1| |利润总额|98|257|421|550| |所得税|13|14|25|32| |净利润|84|243|396|518|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0|197|326|423| [10]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净利润|84|243|396|518| |折旧和摊销|199|227|231|238| |营运资金变动|44|-347|-58|-79| |经营活动现金流|498|117|583|686| |资本开支|-357|-450|-489|-452| |投资|-17|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371|-477|-492|-451| |股权募资|0|9|0|0| |债务募资|-8|563|362|357| |筹资活动现金流|-40|566|354|347| |现金净流量|91|207|445|582| [10]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9.0%|19.6%|6.9%|8.1%| |净利润增长率|15.9%|96.6%|65.6%|29.7%| |盈利能力| | | | | |毛利率|33.5%|31.9%|36.4%|39.1%| |净利润率|4.2%|6.9%|10.8%|12.9%| |总资产收益率ROA|1.8%|3.0%|4.5%|5.2%| |净资产收益率ROE|4.5%|8.0%|11.7%|13.2%| |偿债能力| | | | | |流动比率|1.09|1.06|1.10|1.19| |速动比率|0.70|0.68|0.77|0.89| |现金比率|0.34|0.35|0.46|0.59| |资产负债率|55.8%|57.4%|56.4%|54.8%| |经营效率| | | | | |总资产周转率|0.43|0.47|0.44|0.43| |每股指标(元)| | | | | |每股收益|0.13|0.26|0.42|0.55| |每股净资产|2.91|3.18|3.60|4.15| |每股经营现金流|0.65|0.15|0.76|0.89| |每股股利|0.10|0.00|0.00|0.00| |估值分析| | | | | |PE|55.80|28.28|17.07|13.16| |PB|1.54|2.27|2.00|1.74| [10]
最新!智研咨询重磅发布《2025年中国非粮生物基材料行业研发现状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产业信息网· 2025-07-31 15:05
中国非粮生物基材料行业概述 - 非粮生物基材料以农业废弃物、林业剩余物等非粮食类生物质为原料,具有低碳环保、可降解特性,避免与粮食生产竞争资源 [7] - 按原料可分为木质纤维素类、非粮淀粉类、藻类及微生物类,按化学组成分为多糖衍生物、脂类聚合物、蛋白质基材料等 [7][8] - 应用领域涵盖包装材料、纺织纤维、生物医用等,代表材料包括PLA/PHA共混物、生物基PTT纤维、壳聚糖缝合线等 [7][8]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政策支持 - 2023年六部门联合发布《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2025年建成万吨级糖化、十万吨级乳酸生产线目标 [1][32][33]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秸秆综合利用,推动秸秆转化为非粮生物基材料原料 [39] - 工信部与农业农村部启动产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推荐工作,聚焦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特色基地培育 [1][39] 资源禀赋 - 中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10.05亿吨(2024年),可收集量8.54亿吨,玉米秸秆占比42% [40][41] - 林业废弃物年产量超3亿吨,综合利用率不足40%,边际土地面积达4亿亩以上 [45][46] - 秸秆利用率30%可支撑年产2.5亿吨糖化原料,潜在产业规模达千亿级 [40] 技术突破 - 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基因编辑优化菌种(如C5/C6糖共利用),使PHA生产成本降低40%以上 [49][50] - 连续流发酵与智能控制技术将透明质酸发酵产率从16-17g/L提升至73g/L [53] - 秸秆酸处理-真菌脱毒技术使糖转化率提升至86.5%,成本较玉米淀粉降低40% [54] 市场需求 - 2024年中国生物降解膜市场规模约320亿元,需求量260万吨,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亿元和300万吨 [61][62][63] - 欧盟碳关税(CBAM)推动生物基材料出口增长,2024年预计增长35% [65] - 汽车轻量化、生物医用等高附加值应用场景加速拓展,预计2030年替代20%石化基材料 [65] 行业研发现状 市场规模与产业化 - 2024年中国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783.2亿元,非粮生物基材料占比30%(约234.96亿元) [69][71] - 山东京博建成全球首条万吨级非粮生物基橡胶产线,安徽丰原实现十万吨级PLA连续化生产 [69][83] - 行业面临原料收集成本高(秸秆运输半径需<50km)、糖化效率不足(C5糖利用率<60%)等挑战 [69] 技术/产品创新 - 京博中聚开发玉米芯基衣康酸酯橡胶,减排1.4吨CO₂/吨,获ISCC认证并出口欧盟 [83][96] - 丰原集团突破秸秆混合糖发酵技术,PLA成本降至1.2万元/吨 [83][98] - 蓝晶微生物通过合成生物学优化PHA菌种,千吨级中试线成本达行业领先水平 [83][94] 细分市场分析 生物基橡胶 - 京博中聚全球首条万吨级玉米芯基橡胶产线投产,产品应用于轮胎、鞋材等领域,每吨减排1.4吨CO₂ [96] - 预计2025-2030年市场渗透率提升至15-20%,性能达欧盟"双A"级标准 [96] 聚乳酸(PLA) - 丰原集团构建"秸秆-糖化-聚乳酸"全产业链,十万吨级产线成本1.2万元/吨 [98][101] - 全球塑料和化纤年产量5亿吨,中国消耗量2亿吨,PLA替代潜力巨大 [103][104] 其他细分市场 - 凯赛生物生物基尼龙56(PA56)以蓖麻油为原料,耐高温性能达180℃,产能占全球80% [106][107] - PEF(聚酯)阻氧性优于PET 10倍,糖能科技2025年将建成万吨级示范线 [94][106] - PTT纤维弹性回复率98%,恒源新材料5万吨/年产线供应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 [109]
政策护航未来食品产业 生物技术推动食品工业与农业变革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16:29
政策导向与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生物技术赋能食品工业 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1] -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 重点围绕生物育种 生物肥料 生物饲料 生物农药等方向 [1] - 构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居民消费升级 [1] 技术发展方向 - 未来食品以合成生物学 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等技术为基石 推动食品制造模式向工厂化生产转变 [2] - 食品资源开发方向包括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 人工淀粉 细胞培养肉等非农业途径 [2] - 小分子肽技术和功能糖研发满足银发群体营养需求 基因编辑改良菌种和酶制剂优化传统发酵工艺 [2] 资本市场关注 - 替代蛋白 功能性原料 合成生物学食品等概念成为投资热点 [2] - 替代蛋白技术研发突破推动健康食品原料成本降低 引发健康与可持续需求井喷式增长 [2] - 个性化营养设计满足Z世代健康需求 银发经济催生适老化食品细分赛道 [2]
康益美集团山东合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闪耀世界前沿科技大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16:03
而《一种合成生物益生菌的筛选方法及系统》则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从海量的基因数据 中精准筛选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益生菌基因组合。传统的益生菌筛选方法往往耗时费力,且难以全面覆盖 基因组合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该专利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大大提高了筛选效率和准确 性。通过这一筛选系统,康益美能够快速发现并培育出具有更强环境适应性、更高功能活性的益生菌菌 株,为益生菌产品的质量升级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康益美集团山东合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塑造价值的发展理念。这两项专利技术的成功应 用,不仅为企业自身带来了显著的竞争优势,更为市场经销商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专利技术开 发的一系列益生菌产品,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功能,在市场上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迅速赢得了 消费者的信赖。经销商们纷纷表示,与康益美合作,不仅能够获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更能借 助企业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在全球科技精英的瞩目下即将于九月在京盛大召开。作为合成生物技术领域 的佼佼者,康益美集团山东合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满先生受邀出席此次盛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