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数据
icon
搜索文档
进博八年 跨越式发展不凡征程
证券日报· 2025-11-04 23:46
进博会发展历程与地位 - 进博会已从“新平台”发展为“强引擎”,展览面积、参展商数量与国别数量屡创新高,世界500强与行业龙头“回头率”持续攀升 [1] - 进博会内容从最初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拓展至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1] - 进博会形成“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采购变合作”的良性循环,有效链接中国大市场与全球优质资源 [1] 本届进博会核心亮点 - 本届进博会“新”意盎然,有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轮番登场,尖端芯片、创新药物、智能装备等全球首发竞相亮相 [2] - “零碳进博”理念贯穿始终,从绿色展台到环保展品展现中国推动绿色转型的决心 [2] - 进博会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运用大数据、元宇宙等新技术提升参展便捷性与沉浸感,并设立数字贸易专区 [2] - 43个交易团、700多个交易分团到会洽谈采购,注重吸收先进技术、标准与管理经验,促进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优化与韧性提升 [2] 进博会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需在“提质”上下功夫,聚焦全球前沿科技,提升内容标杆性与引领性,深化论坛内涵 [3] - 未来需在“增效”上做文章,优化服务保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展商向深耕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深度转化 [3] - 未来需在“扩容”上求突破,吸引更多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和创新力量参与,增强平台包容性与普惠性 [3] - 未来需在“链接”上促深化,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自贸区提升战略等国家战略的协同联动,形成更深层次开放合力 [3]
数字化时代的公司金融怎么做?专访招行刘学武:交易银行正成企业“数字中枢”的外部延伸
新浪财经· 2025-11-04 23:45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对公客户及公司金融业务正成为银行争夺的主阵地,客户群体呈金字塔式分布,中等以下客户考验银行标准化解决方案能力[1] - 企业需求呈现生态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特点,激发对高频、复杂且高效的系统管理及短期结算融资需求,当前是企业客户需求最为旺盛的时期[1] - 传统结算和贸易融资已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交易银行业务逻辑正在被改写[1] - 银行与科技公司等机构共建金融生态成为主流,单一机构无法满足所有需求[4] - 银行核心优势在于稳定低成本资金、成熟风控体系、深厚跨境网络及综合化产品矩阵,擅长复杂跨境业务与大额融资[4] - 科技公司优势体现在场景触达能力、大数据风控技术及为海量小微企业提供敏捷线上服务体验[4] 交易银行业务转型 - 交易银行服务逻辑从“把传统业务线上化”转变为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连接为核心,让银行成为客户的实时数据伙伴[2] - 交易银行正成为企业“数智中枢”的外部延伸,连接企业经营与资金流,提供实时、可视、自动的数据支撑[2] - 交易银行正成为科技金融主战场,金融科技直接嵌入客户界面体验,创新几乎全部来自科技驱动,底层依赖AI与大数据融合[2] - 产业生态数字化重构带来新连接机遇,银行可在产业链中提供资金撮合、数据验证、信用增级等功能,成为生态信任节点[3] - 在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下,未来业务模式将迭代,AI使金融机构能主动预测客户需求并形成智能化服务[4]
中食民安(08283)拟“1供5”基准供股 净筹约9697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21:28
智通财经APP讯,中食民安(08283)发布公告,公司拟按于记录日期每持有1股股份获发5股供股股份的基 准进行供股,认购价为每股供股股份0.35港元,较股份于最后交易日在联交所所报的收市价每股股份 0.460港元折让约 23.91%;藉发行最多2.88亿股供股股份筹集最多1.1亿港元(扣除开支前)(假设于记录日期 或之前已发行股份数目维持不变)。 董事会建议透过增加额外14.4亿股股份将公司法定股本由2000万港元(分为1.6亿股股份)增加至2亿港元 (分为16亿股股份)。待股东于股东特别大会上通过普通决议案批准增加法定股本后,增加法定股本将于 股东特别大会生效。 (ii)约2000万港元将作为未来合作╱投资机会的储备金,预计将于2026年底前动用; (iii)约1700万港元用于偿还欠付王先生的未偿还款项,预期将于供股完成后立即动用; 假设供股股份获悉数认购,且于记录日期或之前已发行股份数目维持不变,则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 为9697万港元。公司拟按以下方式动用建议供股所得款项净额: (i)约4300万港元用于制定精细化销售及营销策略,包括:(i)约2000万港元用于建立研发团队及相关资本 开支,以研发集 ...
万达信息:垂类大模型聚焦医疗健康领域
搜狐财经· 2025-11-04 20:52
证券之星消息,万达信息(300168)11月03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研究的方向有哪些布局人工智能,彻底颠覆行业或具备哪些颠覆性技术,每年 投入那么多研发资金,后市潜力项目有哪些,是否具备扭转市场格局的技术前沿科技 万达信息回复:感谢您对万达信息的关注。万达信息一贯注重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 公司业务的深度融合,重视应用尖端科技赋能主营业务。万达信息垂类大模型聚焦医疗健康领域,可运 用于辅助医疗和公共卫生等多个场景。精准健康认知计算系统——灵素融入OCR和大模型能力,可以 提供多项检后健康管理智能服务,包括体检报告的识别检测、报告解读及健康干预。白泽晓医疗大模型 结合医疗公卫、健康管理等服务需求,在实时知识问答、事件与病历内容理解、多模态病历生成、辅助 诊疗决策及专病健康管理等各类应用场景创新赋能,有面向B端和C端的应用。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 投资建议。 ...
浙江兆聚智能有限公司成立
证券日报· 2025-11-04 20:38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浙江兆聚智能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孔辰寰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2] - 公司由兆丰股份与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2] 业务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工业机器人制造 [2]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2]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大数据服务、数据处理服务及互联网数据服务 [2]
来查贝推出“企业税票报告”,深度助力企业贷款融资!
搜狐财经· 2025-11-04 19:01
来查贝"企业税票报告"正式上线!该报告是通过四川征信官方授权认证的企业税票数据产品,依托合规数据源与领先的 AI和大数据智能风险评估系统,为企业提供真实、合规的经营分析和综合评估支持,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微企业 信息不对称、经营数据缺失等问题。 一、数据与技术优势 1.多维度数据分析体系 基于权威数据库及3000万+场景指标图谱,结合AI算法(机器学习、NLP等),通过领先的数据模型深度分析企业税票 数据,报告涵盖税务信息概览、纳税统计、税负趋势与结构分析、税务违法违规信息、资产负债表、关联人异常检测、 经营风险等20余项数据维度。【除税务信息概览/纳税统计以外的税务信息需在税票报告升级版-企业综合评价报告中查 看】 2.实时性与准确性 动态更新企业纳税、发票等经营记录,确保报告时效性。 二、应用场景与市场定位 2.供应链管理 可通过报告优化企业采销管理,验证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业务、财务、税务健康度,提升供应链稳健性,降低合作风 险。 3.内部成本掌控: 可实现企业自查税票数据,优化采购策略与税务申报流程,缩短结算周期。 三、企业使用价值 1.降低融资门槛:中小微企业参照税票报告,可动态优化自身经营和风险 ...
中水三立拟申请北交所IPO 上半年净利润亏损
搜狐财经· 2025-11-04 18:51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钟国斌 新三板公司中水三立(874589)11月3日晚公告称,公司拟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 市。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中水三立是一家面向涉水行业基础设施的数智化服务商。公司通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 智能、GIS 及数字孪生等一系列新兴技术,构建以智能设备为单元、数据信息为基座、业务知识为驱 动、模型算法为核心的软硬件一体化平台,致力于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下游客户提供数 智化集成服务、数智化软件开发、运维服务、硬件销售等为一体的基础设施数智化服务。 根据公告,中水三立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800万股(含本数,不含超额配售选择 权),发行后公众持股比例不低于公司股本总额的25%。公司及主承销商将根据具体发行情况择机采用 超额配售选择权,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票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股票数量的15%,即不超过 270万股(含本数)。 公开资料显示,中水三立发行前总股本为5450万股,其中流通股1972.66万股,限售股3477.35万股,公 司股票于2024年10月17日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 中水 ...
浪潮集团换帅,旗下有国内第一大X86服务器厂商
观察者网· 2025-11-04 16:45
公司治理变动 - 浪潮集团于11月4日进行主要领导干部调整,刘继永同志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邹庆忠同志不再担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 [1] 股权结构与业务定位 - 浪潮集团最终控制人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总持股比例为62.0249% [2] - 集团主要股东包括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48.5121%)和济南华胜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0%)等多家省属国企 [2] - 浪潮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业务涵盖云数据中心、云服务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企业四大产业群组,提供IaaS、PaaS、SaaS整体解决方案 [2] - 集团旗下拥有浪潮信息、浪潮软件、浪潮国际三家上市公司 [2] 浪潮信息(000977)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206.69亿元,同比增长44.85% [3][4]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82亿元,同比增长15.35%;扣非净利润13.34亿元,同比增长16.43% [3][4]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7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4.2亿元恶化33.48% [3][4] - 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为1.006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4% [3][4] - 单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约为404.77亿元,同比微降1.55% [4] - 报告期末总资产达1093.3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3.50% [4] - 根据IDC数据,2024年中国X86服务器市场规模为393亿美元,浪潮信息以30.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3] 浪潮软件(600756)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27亿元,同比下降29.61% [5][6]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11亿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的9473.87万元显著扩大 [5][6] - 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2.1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42亿元有所改善 [5][6] - 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为-0.6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51% [5][6]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41.4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1.03亿元,下降9.60% [6][8] 浪潮数字企业(浪潮国际)2025年半年度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43亿元,同比增长4.88% [9]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73.26% [9] - 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6元 [9]
国家数据局公布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获奖名单:平安系三家公司斩获二等奖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14:50
大赛概况与获奖情况 -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由国家数据局联合20多个部委及机构共同主办,设置13个行业赛道,全国共计超2.2万个参赛项目[1] - "金融服务"赛道一等奖项目为公共数据提升政银企信用,二等奖获奖项目多为金融机构共建,范畴涵盖数据资产赋能信贷服务、数据平台建设赋能金融分析能力、基于数据要素驱动的保险风控服务等[1] - 获奖公司包括中信银行、东方财富、上海奇思信息技术、平安产险、金融壹账通智、平安科技、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等[1] 平安集团数据能力与项目细节 - 平安集团数字化风控项目构建了覆盖保单、赔案、车辆、气象、灾害等十大高质量数据库,总数据量超过PB级,融合了370+权威数据源[2] - 该项目形成行业首个合规数据融合模式与理赔知识工程体系,数据标准达到DCMM五级水平,模型已在理赔风控、风险定价、欺诈识别等场景落地,与超20家保险机构合作[2] - 平安集团沉淀超过30万亿字节数据,覆盖近2.5亿个人客户,并基于海量数据训练大模型,积累3.2万亿高质量文本语料、31万小时标注语音语料及75亿图片语料[2] AI技术应用与业务成效 - AI已全面赋能平安核心业务:车险89%单件平均一分钟智能出单,人伤案件理赔自动化率达63%,最快结案仅需51秒[3] - 2025年前三季度,AI坐席服务量超12.92亿次,覆盖集团80%的客服总量,AI辅助销售金额达990.74亿元[3] - 金融壹账通作为平安集团对外金融科技输出的唯一窗口,正以SaaS化模式将AI、大数据、智能风控等领域的领先成果向行业与生态输出[3]
优化大数据平台,打造食品安全共治体系
新华日报· 2025-11-04 14:42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正从政府单一监管转向社会共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要求此转变 [1] -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构建多方参与、协同联动的食品安全信息化体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1] - 行业目标是通过信息化实现食品安全治理的信息互通、监管互动与资源共享,驱动高质量发展 [1] 当前行业挑战与平台制约 - 数据孤岛问题突出,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间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机制缺失,导致数据碎片化 [2] - 现有平台数据资源体量庞大但多为堆砌冗杂信息,难以转化为有决策价值的食品安全情报 [2] - 平台治理效能较低,功能设计缺乏对数据的深度理解与人性化感知,难以实现数据整合挖掘的全景展现和细粒度感知 [2] - 面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线上食品安全等新问题时,现有平台时常陷入治理失灵的窘境 [2] 行业解决方案与技术路径 - 构建全链条智能监管网络平台,建立统一数据编码规则,打通从农田到餐桌各环节数据接口,实现信息全程可溯 [3] - 引入AI模型进行风险预测(如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超标),实现食品安全的智能分析与动态预测 [3] - 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食品安全数据的不可篡改,实现食品全生命周期信息追溯 [3] 行业生态系统构建 - 政府部门负责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统一技术标准,横向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纵向打通上下级数据通道,推动跨部门一网统管平台建设 [4] - 食品生产企业通过接入大数据平台实时上传原料采购、生产等数据,并利用平台反馈优化供应链管理 [4] - 公众通过扫码查询、投诉举报、在线评价等方式参与治理,同时探索吹哨人保护制度鼓励内部曝光违规行为 [4] - 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等提供数据验证与技术研发支持 [4] 行业支持体系与发展举措 - 将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建设纳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考核范畴,设立专项资金支持 [5] - 高等院校应开设食品安全与数据科学交叉学科,企业应开展数字化技能培训,以加快培育复合型人才 [5] - 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通过试点探索跨省市食品安全数据互通模式 [5] - 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电子数据法律效力及隐私保护边界 [5] 行业转型目标与价值 - 优化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是驱动食品行业向优对标、推动监管从传统向智慧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6] - 平台能汇聚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智慧,实现全链条全系统追溯及全流程可视化 [6] - 最终形成风险早发现、问题准溯源、责任可追究的智慧治理新格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