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

搜索文档
德马科技(688360)每日收评(06-13)
和讯财经· 2025-06-13 16:44
公司股价表现 - 综合得分44 35分 趋势方向偏弱 [1] - 当日主力成本16 85元 5日主力成本17 98元 20日主力成本19 08元 60日主力成本16 90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0次 跌停1次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19 00元 短期支撑位17 93元 [1][2] - 中期压力位20 93元 中期支撑位17 93元 [2] - 股价跌破短期支撑位 短线观望为宜 股价跌破中期支撑位 中期主力资金做多意愿不强 [2] - K线形态呈现大阴烛 后市向淡 发生逆转 [2][3] 资金流数据 - 主力资金净流出367 68万元 占总成交额-2% [2] - 超大单净流出440 25万元 大单净流入72 57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出590 34万元 [2] 财务数据 - 每股收益0 17元 营业利润0 43亿元 [2] - 销售毛利率32 119% 净利润3089 92万元 [2][3] 关联行业表现 - 通用设备板块下跌2 00% 数字孪生板块下跌2 17% [2][3] - 锂电池板块下跌1 59% 人工智能板块下跌2 17% [2][3]
发源在汉高校 扎根工业现场 一批工业软件企业集聚武汉
长江日报· 2025-06-13 08:56
武汉工业软件产业概况 - 武汉喻家山区域孵化出天喻软件、开目软件、益模科技等企业,打破国外在CAD、MES等领域的垄断,占工信部首批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中武汉入选数量的六成[1] - 武汉规模较大的工业软件企业超50家,80%由在汉高校团队或校友创立,华中科技大学(华科系)为主要来源[9][15] - 武汉通过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每年储备超20万计算机及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并依托船舶、汽车、光电子等产业提供多元应用场景[15] 华科系企业技术突破与市场表现 - 益模科技自主研发的模具生产管理系统国内市占率超50%,细分领域达80%,入选工信部优秀产品名单[8] - 天喻软件为C919飞机组装解决数万零件协同设计难题,开目软件助力中国石化压缩机国产化基地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8] - 艾普工华注重产学研一体化,与母校团队合作推动工业软件与硬能力结合[14] 产学研协同与历史传承 - 华中科技大学CAD中心成立于1984年,为我国最早CAD研究基地之一,孵化了天喻软件、开目软件等企业[14] - 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延续40年技术积累,师生直接参与航空发动机叶片等高端制造项目[10][14] - 武汉政策支持产教融合,计划聚合高校、企业及下游应用方共建工业软件人才平台[15] 行业应用与未来方向 - 工业软件已应用于航空航天(C919)、能源装备(中石化)、汽车制造(一汽模具)等关键领域[8] - 新兴技术如智能机器人、数字孪生与AI大模型正被探索应用于工业场景[16] - 武汉产业基础(船舶、汽车、光电子)为企业提供真实需求洞察,推动产品迭代[15]
西门子首届“科技与人才日”活动举行
苏州日报· 2025-06-13 08:37
西门子科技与人才日活动 - 公司在苏州高新区举办首届"科技与人才日"活动 推出面向工业场景的"妙一空间"并启动长三角人工智能共创实验室2 0 [1] - "妙一空间"首次全球亮相 可构建工业数字孪生场景 依托轻量化技术框架实现三维协作与高效同行 [1] - 该平台无缝集成至云原生IT/OT开发工具包工易魔方 支持用户自定义工作流程并实时验证复杂工业场景 [1] - 平台支持AI算法在虚拟空间快速验证与部署 实现全流程零风险测试 为工业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创新环境 [1] 人工智能共创实验室升级 - 长三角人工智能共创实验室2 0聚焦四大方向:IT/OT融合 工业基础模型 AI+数字孪生 人才发展 [1] - 实验室将依托苏州制造业集群优势 加速"妙一空间"产业化应用 探索工业级数字孪生映射落地场景 [1] 人才与可持续发展计划 - 启动"AI技能提升行动"系统化赋能未来人才发展 [2] - 举办第13届青年论坛促进人才与科技融合 [2] - 推出"2025年零碳先锋奖"推动绿色新动能发展 [2]
哈电电机的“国之大者”答卷:重构创新生态 深耕重大装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3 06:39
创新驱动与科技突破 - 公司推动753项专利实施转化运用,前4个月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6.77%,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40.54% [1] - 攻克白鹤滩1000兆瓦水电机组20余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形成宽负荷运行转轮技术方案,获菲迪克卓越工程项目奖 [2] - 自主研制世界单机容量最大235兆瓦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和500兆瓦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4] - 抽水蓄能领域实现"高低宽大变"领先优势,天台抽蓄项目首创1000兆帕级高强钢引水钢岔管 [3] - 句容抽蓄电站攻克水泵高扬程区和水轮机低水头区水力稳定性难题,4号机组投产发电 [3] 产业布局与商业模式 - 公司加快向设备制造商、运维服务商和系统集成商的"三商"商业模式转型 [5] - 水电产品年产能将从1000万千瓦跃升至2000万千瓦,火电产品年产能从3000万千瓦跃升至4000万千瓦 [8] - 形成"水、煤、核、气、风"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加速水下无人装备等未来产业发展 [10] 数字化与智能制造 - 线圈数字化车间EPC产线自动化率达70%,冲剪数字化车间实现冲片生产全过程数字化 [8] - 双机器人工作站实现抽水蓄能机组球阀阀体全自动化焊接,获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称号 [9] - 工业数字孪生管理系统开发21项多物理场仿真模型,智能运维系统跃升至4.0版 [10] - 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本地化部署完成,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10] 质量与市场表现 - 关键部件和装配优等品率100%,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99.99%,获"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称号 [7] - 2024年工业总产值、正式合同签约额、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9.22%、24.3%、186.36% [1] - 中标24个煤电项目,自主化1000兆瓦汽轮发电机最大连续出力达1100兆瓦 [6]
聚焦人工智能核心驱动 领先不动产科技新智实践案例评选启动
环球网资讯· 2025-06-12 22:53
不动产科技评选活动 - 2025领先不动产科技新智实践案例评选启动 聚焦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的新型应用实践 旨在推动融合创新的产业生态 [1] - 评选流程分为三个阶段:6月至8月案例征集与初选 8月至9月材料评审及实地调研 10月由毕马威中国及行业专家进行综合评定 结果年底公布 [1] - 评选覆盖住宅 保障性租赁住房 旅宿 物流仓储 产业园 办公楼 零售商业物业等多种业态 [1] 技术应用方向 - 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大数据应用 数字孪生与BIM技术在不动产行业的创新实践 [1] - 2024年度入围案例中已有相当比例围绕AI和大数据在业务场景的应用实践 [2] 评选标准 - 评估案例影响力与价值 考察行业适用性 示范效应及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2] - 从企业团队 技术 产品 市场 融资等多维度进行综合量化评估 [2] 行业趋势 -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不动产行业格局 行业与人工智能 绿色建筑 工业物联网 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度融合 [1] - 毕马威中国提出需与价值链参与者共同捕捉科技跃迁带来的结构性机遇 构建智慧生态 [1]
黄仁勋GTC大会演讲全文:量子计算正迎来拐点,计划在欧洲新建20家“人工智能工厂”
硬AI· 2025-06-12 15:04
英伟达欧洲AI工厂计划 - 计划在欧洲新建20家"人工智能工厂",配备10000个GPU,包括DGX B200系统和RTX PRO服务器 [1][2][4] - 欧洲AI算力将在两年内增长10倍,助力工业领军企业加速制造应用 [2][4] - 与西门子、ANSYS、Cadence等软件供应商合作,运行CUDA-X库和Omniverse加速工作负载 [4][5] 工业人工智能云平台 - 打造全球首个工业人工智能云平台,支持从设计到数字孪生的全流程制造应用 [2][3][4] - 数据中心向"AI工厂"转型,核心任务是生产"智能通证",类比发电厂产生电力 [6][7] - 德国AI工厂将采用Omniverse蓝图框架,利用Cadence数字孪生平台优化设施设计 [4][5] Blackwell架构技术突破 - Blackwell架构专为AI推理设计,NVLink背板带宽达130TB/秒,超全球互联网峰值流量 [9][38] - GB200系统实现30-40倍代际性能提升,液冷设计支持每周量产1000套 [44][45] - 新一代RTX Pro服务器可运行Windows/Linux及AI工作负载,集成8块Blackwell GPU [46][47] 量子计算进展 - 量子计算迎来拐点,CUDA-Q软件工具包将加速于Grace Blackwell 200芯片 [12][13] - 预计逻辑量子比特每5年增长10倍,纠错能力持续增强 [16][28] - 量子计算机通过量子比特叠加态实现并行处理,解决传统计算机难以处理的问题 [15] 智能体与机器人技术 - 智能体AI(Agentic AI)实现从感知到规划执行的进化,物理形态为机器人技术 [17][18] - 机器人"Greg"在Omniverse虚拟世界训练后部署至物理环境,宝马/奔驰等企业已应用数字孪生技术 [20][75] - 人形机器人或成万亿级市场,Thor计算机开发工具包支持传感器到电机控制的全栈开发 [83] 欧洲合作生态 - 与宝马、奔驰、舍弗勒等合作推进工业AI,在7国建立AI技术中心促进研发 [23][53] - 法国Mistral合作建设AI云,施耐德电气参与数字化AI工厂设计 [55][56] - 欧洲将新增20个AI工厂,包括吉瓦级设施,推动本土AI基础设施发展 [52][55] Omniverse与数字孪生 - Omniverse构建物理精确的虚拟环境,支持工厂/仓库/交通工具的数字孪生开发 [20][75] - 数字孪生需遵循物理定律以训练机器人,迪士尼/DeepMind合作开发高保真模拟 [84] - 实时数字风洞和工厂模拟优化汽车设计,丰田/奔驰等已部署应用 [75][76] 代理AI与推理架构 - 代理AI通过多步骤规划执行复杂任务,单个提示可生成超万倍标记量 [61][62] - Nemo Tron框架增强开源模型,支持区域语言和企业数据定制 [58][59] - DGX Lepton实现多云AI部署,Hugging Face模型可一键接入Spark系统 [66][70]
四创电子:力争2025年营收20亿元,聚焦低空经济布局
上海证券报· 2025-06-12 11:28
公司概况 - 四创电子成立于2000年 2004年登陆上交所 业务聚焦"感知产品、感知基础、感知应用"三大板块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6.03亿元 其中雷达为核心的感知产品贡献6.77亿元 印制电路板等感知基础业务营收4.92亿元 安防系统等感知应用板块营收4.21亿元 [1] - 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力争实现20亿元目标 收入增长主要集中可能 在感知基础和感知产品领域 [1] 低空经济布局 - 公司明确"低空安全保障领域龙头企业"目标 构建"软件+系统+装备"三维产品体系 覆盖城市空中交通管理、通航飞行保障、"低空+公安/应急"等场景 [1] - 正以合肥为试点推进低空经济项目落地 力图打造样板工程 形成可复制的实施方案 [1] - 背靠中国电科集团技术资源 在雷达、电源等核心器件领域具备自主可控优势 低空经济布局与现有业务高度协同 [2] 技术发展 - 感知应用板块正融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 推动业务从集成服务向"感传数用"一体化智慧应用转型 [2] - 在特种电源领域 已实现机载雷达电源批量应用 并拓展至航天、核聚变等高端场景 [2] 市场机遇 - 低空经济为万亿级市场机遇 公司通过"体系带系统 系统带产品"模式抢占先机 [2] - 随着合肥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崛起 公司有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2]
研判2025!中国多物理场软件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技术融合驱动产业革新,量子计算开辟仿真新赛道[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2 09:31
行业概述 - 多物理场软件用于模拟和分析多个物理场相互作用和耦合过程,涉及固体、流体、化学场、温度场、电场、磁场等 [2] - 分为综合型多物理场软件和专业型多物理场软件 [2]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多物理场软件市场规模约41亿美元,同比增长7.89% [1][13] - 技术领域云计算、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的融合成为主要趋势 [1][13] 技术发展 - ANSYS Cloud通过GPU加速技术将流体-结构耦合仿真时间缩短40% [1][13] - 西门子Simcenter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实现风电叶片设计迭代周期减少50% [1][13] - 量子计算在电池热失控模拟中实现计算效率指数级提升 [1][13] 行业发展历程 - 2010年前为起步期,核心技术依赖国际厂商,国内应用集中于高端制造领域 [4] - 2010-2015年为技术积累期,国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仿真软件研发(2023年专项基金达100亿元) [4] - 2016-2020年为自主化突破期,国产化平台实现商业化落地,中望软件ZWMeshWorks打破国际厂商垄断 [5] - 2021年至今为生态构建期,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成为主旋律 [6] 产业链 - 上游包括硬件设备、基础软件、技术资源等 [8] - 中游为多物理场软件开发与解决方案集成 [8] - 下游应用包括工业制造、能源、电子、学术研究等 [9]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云道智造Simdroid平台在电力装备领域市占率达15%,计算精度与国际巨头偏差≤2% [15] - 芯瑞微PhySim-MuLan软件聚焦半导体封装仿真,客户涵盖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 [15] - ANSYS在汽车碰撞安全领域市占率超60%,COMSOL与清华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 [15] - 中望软件2024年营收8.86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26亿元,同比增长4.56%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融合加速,华为云"鲲鹏CAE云"使汽车碰撞仿真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8小时 [21] - 新能源革命成为最大增量市场,宁德时代采用芯瑞微软件将动力电池Pack热管理能耗降低25% [22]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已投资云道智造、华大九天等企业超50亿元 [23]
黄仁勋巴黎演讲:AI的下一波浪潮是机器人,数据中心将成为“AI工厂”
凤凰网· 2025-06-11 19:46
AI工厂与新一代工业革命 - 传统数据中心正在向"AI工厂"转变 这些设施的核心任务是生产"智能通证" 为各行各业提供动力 开启新的工业革命 [1] - AI工厂的核心架构依赖英伟达Blackwell新一代系统 GB200被设计为"思维机器" 专为AI模型推理需求优化 [1] - GB200系统通过NVLink技术实现内部连接 背板带宽达130TB每秒 超过全球互联网峰值流量 带来数十倍的代际性能提升 [1] 智能体AI与机器人技术演进 - AI发展进入智能体AI阶段 具备理解任务 推理 规划及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 物理体现为机器人 [2] - 通过"Greg"机器人案例展示数字孪生训练模式 在Omniverse虚拟环境学习后部署至物理世界 宝马 奔驰 丰田等企业已应用该技术 [2] 量子计算与混合架构突破 - 量子计算领域迎来拐点 英伟达采用QPU与GPU混合架构 利用GPU进行预处理和纠错等密集型计算 [2] - cuQuantum量子计算算法堆栈现可在Grace Blackwell平台上加速运行 [2] 全球生态合作与基础设施布局 - 与法国Mistral合作建设大规模AI云 联合施耐德电气等企业数字化设计运营AI工厂 [2] - 在七个国家建立AI技术中心 推动当地生态系统建设与合作研发 [3] - 提供从芯片 软件到系统的全栈平台 赋能开发者与企业把握新计算时代机遇 [3]
汽车大芯片,太难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6-11 18:08
汽车芯片行业变革 - 汽车行业正从机械系统转向依赖高性能计算的ADAS、信息娱乐系统和芯片集系统,实时处理大量传感器数据[2] - 汽车芯片开发周期从5-7年缩短,技术应用加速,推动5纳米以下设计以提升性能[4] - 汽车芯片质量要求极高,缺陷率需低于百万分之一(DPPM),追求"零DPPM"目标,使用寿命要求达15年[2][4]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发展 - ADAS引领汽车芯片向更小工艺节点发展,从单纯ADAS扩展到软件定义汽车(SDV)中央计算硬件管理[4] - ADAS分为5个级别,目前大多数新车处于L2或L3级别,向更高级别发展需要满足更高安全标准[5][7] - L3级别车辆配备数千个传感器,产生海量数据需实时处理,算法需在控制器激活同时做出决策[7][8] 汽车测试挑战 - 汽车芯片需在-40°C/105°C/175°C三种温度下进行压力测试,通过HTOL和封装级老化测试[9] - 测试需平衡高质量要求(接近零DPPM)与成本控制,使用机器学习异常值检测方法提升质量[9][10] - 电动汽车半导体元件数量从几百个增至5000个,对每个元件质量要求更高[9] 先进节点与芯片集设计 - 先进节点芯片提供更高处理密度和更低功耗,但测试更具挑战性,尤其多芯片组件[5] - 汽车行业开始采用芯片集设计,分解功能到不同技术节点的单个芯片集,提高良率和复用率[12][13] - 48V车载电网关键器件适合模块化Chiplet方法,但先进节点技术对48V电压支持有限[13] 测试技术创新 - 虚拟测试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减少实际路测,允许硬件可用前进行软件开发测试[8] - 系统内测试(BiST/LBiST/MBiST)成为汽车芯片必备,测试覆盖率从90%以下提升到98%以上[16] - 声波晶圆检测和白光干涉仪等新技术用于监测晶圆键合质量和凸块下金属界面特性[13][14] 软件定义汽车影响 - 软件定义汽车需要追踪软件对芯片性能影响,通过机器学习监控实时运行条件[17][18] - 汽车12-15年使用寿命要求持续监控和现场反馈,采用数字孪生进行虚拟测试预测性能[19] - 无线更新要求从零时刻起跟踪软件对硬件影响,通过片上监控预防故障和进行预测性维护[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