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化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全国人大代表、深交所理事长沙雁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3-09 20:49
中长期资金入市与ETF发展 -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推动其入市成为2025年全国两会关注重点 [1] - 深交所提出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意见,通过发展指数化投资、加大ETF创新和供给力度引入源头活水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并加强稳市机制建设 [1] - ETF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和优化市场生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吸引中长期资金的重要工具 [1] 深市ETF市场表现与创新 - 2024年深市ETF规模突破万亿元,近5年年化增长率超50%,占股票流通市值比重从1.9%提升至3.6% [2] - ETF持有人数量增长39%至456万户,全年总成交额提升35%至8.02万亿元 [2] - 深交所推出中证A50ETF、中证A500ETF等跨市场产品,覆盖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 [2] - 完善深证100ETF、创业板ETF等核心产品线,创新推出基准做市债ETF和自由现金流ETF [2] 未来发展规划 - 深交所将优化指数化投资迭代,加大权益产品开发力度,推广ETF定投策略 [2] - 推动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完善全渠道投资者服务体系,促进ETF市场高质量发展 [2]
银行理财,增配权益资产!指数化趋势渐起
券商中国· 2025-03-04 19:18
今年以来,多家理财公司均表示将加大权益投资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业界对权益市场的后续表现 更加乐观,越来越多的理财公司也通过挂钩特定市场指数,增配权益资产。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近期一批挂钩被动指数的银行理财产品进入募集或待售阶段,指数化投资的理财产品数 量显著增多。多家理财公司认为,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是促进理财资金入市的最好切入点。 银行理财指数化趋势渐起 近年来,被动指数投资策略已逐渐成为资管行业的热门选择。2024年第三季度,投资被动指数的公募基金产品 首次超越了主动权益类基金。同为重要资管大类的银行理财,挂钩于被动指数的产品数量也显著增加。 券商中国记者据中国理财网数据不完全统计,发现以"指数"为关键词的银行理财公司产品,处于待售期、募集 期和存续期的数量多达92只,其中尚未募集完毕的数量占比超过四成,发行机构包括中银理财、民生理财、招 银理财等。也就是说,相当一批产品或于近期发售。 关于指数化投资,华夏理财董事长苑志宏今年初公开表示,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是促进理财资金入市最好的切 入点。他认为,相较于主动权益、混合型、"固收+"等产品,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高度透明的特点使得投资者 更易于接受其净值表 ...
【基金】指数投资“Y”选择,点“量”个人养老新体验
中国建设银行· 2025-01-02 14:46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 - 自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推广至全国 [1] - 85只权益指数基金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包括建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等,并增设Y类份额 [2] 指数化投资趋势 - 指数基金具有运作透明、风险分散、成本较低的特点,是长期“耐心资本”入市的主要媒介 [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被动指数基金股票投资规模达3.24万亿,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 [7] - 中证A500相关指数基金密集发行,推动被动投资跨越式发展 [6] 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投资 - 2023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5.4%,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8] - 第一支柱社会养老保险面临资金压力,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覆盖率不足,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成为主流 [8] - 指数基金定期调整成份股,与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理念契合 [8] 个人养老金投资优惠 - Y类份额管理费率为0.5%/年,托管费率为0.1%/年,均为普通份额的50% [10] - 缴费环节每年1.2万元限额可抵税,最高抵税5400元(按45%税率计算) [11] - 投资环节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领取环节按3%税率缴纳 [11] 中证500指数优势 - 成份股行业分布侧重信息技术(21.3%)、工业(18.9%)、材料(17.6%)等成长性行业 [13][14] - 自2005年以来累计涨幅498.83%,大幅跑赢上证指数(167.82%)和沪深300指数(293.32%) [16][17] - 2024年9月24日以来上涨33.23%,收益弹性强于同期上证指数(23.39%)和沪深300指数(22.42%) [16][17] 量化增强策略 - 建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采用量化多因子选股模型和全自动化交易系统 [18] - 基金经理叶乐天具备16年证券从业经验,管理多只宽基指数和行业主题指数基金 [19] - 该基金A类份额成立10年累计净值增长率110.91%,超越业绩比较基准64%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