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ETF华夏
搜索文档
A股,4000点!跟踪指数的热门ETF爆了
格隆汇· 2025-10-28 12:21
上证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为2015年8月以来首次 [1] - 距离上一次指数达到4000点已过去3723天 [2] - 2015年8月以来,仅有两个交易日盘中一度站上4000点 [3] 科技成长宽基ETF领涨 - 科技成长宽基指数年内最高涨幅达70% [4] - 科技赛道成为市场最强主线,带动科技成长类资产大幅领跑 [5] - 科创创业50ETF年初至今涨幅高达70% [6] - 科创100ETF华夏和创业板ETF华夏涨幅均超过53% [6] - 科创50ETF涨幅达49%,中证2000ETF华夏涨超46% [6] - 科创创业50ETF底层资产包含科创板和创业板头部50只个股,覆盖半导体、通信设备、电池、光伏设备、医疗器械等热门赛道 [6] - 科创100ETF华夏标的指数聚焦新质生产力,成分股为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覆盖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创新药、新能源等产业 [6] - 创业板ETF华夏跟踪创业板指,由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聚焦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 [7] - 科创50ETF跟踪的科创50指数中,半导体权重占比高达66.8% [7] - 相关ETF涨跌幅限制均为20%,综合费率为0.2%,属于市场最低水平 [8] - A股市场84%的个股年内没有跑赢科创创业50ETF,77%的个股没有跑赢科创100ETF华夏 [9] 市场结构性分化 - 指数由少数权重龙头驱动,虹吸资金并领涨,大量冷门个股资金流失 [10] - 市场呈现结构分化,齐涨共跌已成历史,结构性牛市成为常态 [11][12] - 部分投资者因频繁换股、追逐热点而踏空指数主升浪,指数因没有情绪、始终持仓而跑赢个股 [13] - 国内ETF市场最新规模突破5.75万亿元,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ETF市场 [14] 核心宽基ETF资金流入 - 沪深300ETF华夏年内资金净流入达281.90亿元 [16] - 上证50ETF年内资金净流入为66.10亿元 [16] - 中证1000ETF年内资金净流入为53.27亿元 [16] - 沪深300ETF华夏跟踪沪深300指数,囊括沪深两市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300只股票 [16] - 上证50ETF覆盖沪市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50只蓝筹股,行业集中于金融、消费、能源等传统行业 [16] - 中证1000ETF是A股小盘股投资的旗舰标尺,筛选市值排名前1000的上市公司 [16] - A500ETF基金自2024年9月23日上市以来累计吸金超121.89亿元 [17] - A500ETF基金跟踪A500指数,覆盖高成长新兴行业和低估值传统行业的500只龙头公司 [17] 宽基ETF市场发展 - 宽基ETF由于成分股选样空间宽、覆盖多个行业,具备行业分散性和市场代表性 [20] - 宽基ETF规模占据股票型ETF的半壁江山 [20] - 华夏基金于2004年推出国内第一只ETF——华夏上证50ETF [20] - 华夏基金权益ETF年均规模连续20年稳居行业第一,产品覆盖核心宽基 [20]
ETF投资高手实战大赛丨10月21日“实战牛人”买入的十大ETF:日经ETF霸榜(明细)
新浪证券· 2025-10-21 16:58
活动概况 - 新浪财经主办、银华基金独家合作的第二届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 [1] - 活动旨在为投资顾问提供展示形象、扩围服务、提升能力的舞台 [1] - 活动参与规模超过3000名专业投顾进行模拟组合PK [1] - 股票模拟组榜首收益率达到200% [1] 模拟交易规则 - 评选活动设立投资能力评比环节 分为股票模拟组、场内ETF模拟组、公募基金模拟配置组三个组别 [4] - 模拟交易规则在单个投资标的持仓比例、最大回撤率、调仓次数等均有限制 [4] ETF买入热度分析 - 10月21日场内ETF组买入次数榜显示 日经ETF(sh513520)位列第一 交运ETF(sz159662)位列第二 香港证券ETF(sh513090)位列第三 [2] - 买入次数榜前十还包括创业板、光伏ETF、电池ETF、有色金属ETF及多只证券相关ETF [2] - 10月21日场内ETF组买入金额榜显示 香港证券ETF(sh513090)位列第一 日经ETF(sh513520)位列第二 [3] - 买入金额榜中证券及港股相关ETF占据主导地位 包括证券ETF、港股通非银ETF、恒指互联、恒生互联、恒生互联网ETF等 [3] - 买入金额榜前十还包括沪深300ETF华夏、消费电子ETF和港股创新药ETF基金 [3]
ETF总规模近一个月增长近10%
证券日报· 2025-09-12 00:15
ETF市场总体表现 - 近一个月ETF总规模增长4588亿元达到513万亿元增幅近10% [1] - 总份额增加1154亿份达到29万亿份 [1] - 新发行16只产品使市场产品总量达1288只 [1] 规模增长突出的产品类别 - 10只产品规模增长超100亿元其中多只宽基产品增长超200亿元 [1]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长243亿元 沪深300ETF易方达增长216亿元 [1] - 嘉实沪深300ETF和沪深300ETF华夏等宽基产品规模增长约150亿元 [1] 主题ETF表现 - 国泰证券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等主题基金规模增长超100亿元 [2] - 鹏华化工ETF规模增长超140亿元申赎净流入134亿元 [2] - 易方达人工智能ETF增长56亿元其净值涨跌贡献42亿元 [2] - 国泰通信ETF增长近70亿元申赎净流入达54亿元 [2] 跨境ETF发展 -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增长198亿元申赎净流入超134亿元 [3] -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增长82亿元申赎净流入近54亿元 [3] - 跨境型ETF成为资金布局港股的重要通道 [3] 行业与主题资金流向 - 金融行业ETF份额增加最大有24只基金跟踪 [1]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份额增加最大有4只基金跟踪 [1] -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标的份额增加最大有4只基金跟踪 [1] - 通信设备指数标的收益最高有1只基金跟踪 [1] 市场驱动因素 - 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使ETF成为资金配置最佳选择 [1][2] - 化工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推动主题热度 [2] - 港股估值修复预期增强 科技与金融板块吸引力上升 [3] - 互联网监管政策优化及港股通扩容提升行业景气度 [3] - 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叠加低利率环境增强大盘蓝筹股配置需求 [2]
国家队出手!加仓这个行业ETF
搜狐财经· 2025-08-29 17:24
中央汇金ETF投资动态 - 中央汇金通过易方达基金资管计划持有酒ETF 5.81亿份 较2024年中报的3亿份增持2.81亿份 其中上半年加仓1.21亿份 [1] - 中央汇金通过华夏基金资管计划持有化工ETF 2.48亿份 占该ETF份额10.02% 持有份额较去年底无变化 [2] - 酒ETF年初至今资金净流入55.58亿元 化工ETF净流入99.68亿元 [3] - 中央汇金二季度斥资2014.75亿元增持10只宽基ETF 合计净申购585.14亿份 [6][11] - 具体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申购108.74亿份(422.12亿元) 华夏沪深300ETF净申购92.88亿份(357.54亿元) 易方达沪深300ETF净申购84.29亿份(312.04亿元) 华夏上证50ETF净申购81.83亿份(222.23亿元) 南方中证1000ETF净申购56.55亿份(134.24亿元) [7][8][9] 巴菲特日本投资策略 - 伯克希尔增持日本三菱商事持股比例从9.74%升至10.23% 同时增持三井物产但持股未突破10% [19] - 投资策略为发行年利率0.5%的日元债 购买股息率约5%的日本商社股票 形成套息交易 [20] - 每年支付日元债利息1.35亿美元 获取股息收益8.12亿美元 [20] - 对日本投资总成本138亿美元 持有股票市值235亿美元 [20] - 持有五大日本商社包括三菱商事 三井物产 丸红株式会社 伊藤忠商事和住友商事 [20] 全球市场估值与展望 - 中证1000与中证500指数自4月8日起涨超30% 沪深300涨超22% 上证50涨超15% [16] - 沪深300指数股息率2.6% 较十年国债收益率显权益资产吸引力 [16] - 高盛维持对中国离岸股票和A股超配 预计MSCI中国指数未来12个月回报10% 目标90点 预计沪深300指数回报12% 目标点位4900点(原为4500点) [17][18] - 伯克希尔二季度减持苹果2亿股(持仓574.48亿美元) 减持美国银行2630.6万股(持仓286.41亿美元) [21]
汇金资产加仓酒ETF
格隆汇· 2025-08-29 15:21
中央汇金增持ETF情况 - 中央汇金通过易方达基金资管计划持有酒ETF 5.81亿份 较2024年中报3亿份增持2.81亿份 其中上半年加仓1.21亿份[1][2] - 中央汇金通过华夏基金资管计划持有化工ETF 2.48亿份 占该ETF份额10.02% 持有份额相对去年底保持稳定[2] - 酒ETF年初至今资金净流入55.58亿元 化工ETF净流入99.68亿元[2] 宽基ETF增持规模 - 中央汇金二季度申购10只宽基ETF合计585.14亿份 预估增持规模达2014.75亿元[5][7] - 具体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108.74亿份(422.12亿元) 沪深300ETF华夏92.88亿份(357.54亿元) 沪深300ETF易方达84.29亿份(312.04亿元)[6] - 其他主要增持包括华夏上证50ETF 81.83亿份(222.23亿元) 南方中证1000ETF 56.55亿份(134.24亿元) 嘉实沪深300ETF 55.40亿份(215.83亿元)[6] 市场表现与估值 - 4月8日以来中证1000与中证500涨超30% 沪深300涨超22% 上证50涨超15%[8] - 沪深300指数股息率2.6% 较十年国债收益率显示权益资产吸引力[9] - 高盛维持对A股超配 预计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回报12% 目标点位4900点[9] 机构观点 - 高盛认为流动性提振全球股票回报 维持中国离岸股票和A股超配[9] - 摩根士丹利指出中国股市存在孤立过热信号 包括融资买入占比上升和认沽认购比率接近高位[9] - 大摩认为需企业盈利和政策落实支撑流动性 预计短期A股波动加剧[10]
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哪些ETF基金贡献最大?
天天基金网· 2025-08-27 20:15
ETF市场规模增长 - 2025年8月25日中国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 为历史上最快突破万亿关口的增长 [1][10] - 从4万亿元到5万亿元仅用4个月 突破3万亿元和4万亿元分别用时10个月和7个月 [10] - 股票型ETF、债券型ETF、商品型ETF等各类型产品规模均持续增长 [1][10] 主要ETF产品规模 - 全市场共有7只ETF规模超1000亿元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4172.41亿元居首 [4][5][10] - 规模前三大ETF均为沪深300指数产品 易方达和华夏沪深300ETF规模分别为2960.17亿元和2187.28亿元 [5][6][10] - 千亿规模ETF包括嘉实沪深300ETF(1913.58亿元)、华夏上证50ETF(1853.12亿元)、南方中证500ETF(1330.29亿元)和易方达创业板ETF(1010.04亿元) [6][10] 规模增长表现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年内规模增长576.14亿元 涨幅15.45% [7] - 沪深300ETF华夏规模增长547.19亿元 涨幅15.58% [7] - 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增长537.38亿元 涨幅42.3% 为增长第三大产品 [7] 收益表现领先产品 -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包揽涨幅前十 港股通创新药ETF以109.05%涨幅领跑 [8][9][11] - 港股创新药ETF基金涨幅108.76% 恒生创新药ETF涨幅108.43% [9][11] - 港股通医疗ETF富国涨幅101.11% 恒生医药ETF涨幅95.02% [9][11]
中国ETF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元!百亿ETF达101只,华夏旗下14只,易方达旗下13只
格隆汇· 2025-08-26 09:36
中国ETF市场总体规模 - 全市场ETF总规模达到5.07万亿元 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 [1] - 股票型ETF规模为34597.19亿元 QDII型ETF规模为7537.23亿元 债券型ETF规模为5559.03亿元 货币型ETF规模为1424.7亿元 商品型ETF规模为1532.57亿元 [1] - 第五个1万亿元规模增长仅用时4个月有余 首个万亿耗时17年 第二、第三个万亿分别用3年和9个月 第四个万亿用半年 [1] 主要ETF产品规模 - 规模超千亿的ETF有7只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4182.80亿元 沪深300ETF易方达规模2968.65亿元 沪深300ETF华夏规模2191.06亿元 嘉实沪深300ETF规模1918.14亿元 华夏上证50ETF规模1862.98亿元 南方中证500ETF规模1345.97亿元 易方达创业板ETF规模1007.08亿元 [2] - 百亿规模ETF产品数量扩大至101只 其中70只为权益类ETF [2] 基金公司百亿ETF产品分布 - 华夏基金旗下百亿ETF数量达14只 位居全市场第一 [2] - 易方达基金旗下百亿ETF数量13只 位列第二 [3] - 国泰基金旗下百亿ETF8只 排名第三 广发基金旗下百亿ETF7只 位列第四 [3] - 华泰柏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旗下分别有6只百亿ETF 嘉实基金、华宝基金旗下分别有5只百亿ETF [3]
年内ETF总规模增长1.04万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19 00:17
ETF市场总体规模增长 - 截至8月18日ETF总份额增加近1200亿份达2.77万亿份 总规模达4.77万亿元 年内增长1.04万亿元 相较去年底增幅27.88% [1] - 宽基ETF成为市场压舱石 规模与增速均表现突出 [1] 宽基ETF主导地位及产品表现 - 沪深300和中证A500等宽基ETF在中央汇金等中长期资金买入下规模显著扩张 [1] - 中证A50和中证A500系列ETF成为创新标杆 推动宽基ETF向主题丰富和工具链完善方向发展 [1] - 沪深300主题ETF总规模1.1万亿元 为唯一破万亿元主题基金 年内增长规模1167亿元 [1] - 沪深300ETF华夏等4只产品年内规模增长均超百亿元 其中沪深300ETF华夏增长424亿元 [1] - 中证A500和中证1000主题ETF总规模分别为1817亿元和1676亿元 年内表现较好 [2] - 科创50和上证50等主题ETF总规模虽不高但均有增长 [2] 其他类别ETF表现 - 47只产品规模增长超100亿元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以近470亿元增长位列第一 [2] - 沪深300ETF易方达和华安黄金ETF等产品规模增长均超270亿元 [2] - 产品类别涵盖股票型、商品型、债券型和跨境型 [2] - 债券型ETF规模稳定增长 反映投资者对固定收益产品需求及债市波动下降 [3] - 跨境型ETF规模快速增长 反映多元化配置需求及科技金融板块景气度提升 [3] 市场趋势分析 - 资金向核心资产和稳健产品集中流动 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配置和风险管理工具 [3] - 沪深300ETF规模扩大显示投资者对大盘蓝筹股信心增强 源于经济增长预期向好 [2] - 股票市场投资情绪较高风险偏好提升 投资者对低估值蓝筹股配置需求增加 [2] - 基金公司竞争力强化增强投资者信任度 [2]
突破2.85万亿元!巨头最新曝光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22:16
公司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58亿元 同比增长16.05% [3][6] - 上半年净利润11.23亿元 同比增长5.74% [3][6] - 总资产205.25亿元 总负债66.91亿元 [6] 资产管理规模 - 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28512.37亿元(约2.85万亿元) [3][6] - 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 达2.02万亿元(剔除ETF联接基金) [3][6] - ETF总规模7514.07亿元 稳居行业第一 [9] 产品规模增长 - 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587.92亿元 较去年末增长9.52% [6] - 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122.32亿元 增幅4.16% [6] - 上半年ETF规模增长932.41亿元 [9] 重点产品表现 - 沪深300ETF华夏规模增长超300亿元 [9] - 华夏信用债ETF规模增长超200亿元 [9] - 上证50ETF及机器人ETF规模增长均超百亿元 [9] 投资盈利表现 - 上半年旗下基金合计实现利润573.20亿元 [9] - 二季度实现利润300.92亿元 为当季唯一超300亿元的基金公司 [3][9] - 股票基金二季度盈利超171亿元 海外投资基金盈利近46亿元 [9] 核心盈利产品 - 沪深300ETF二季度盈利超65亿元 为最赚钱产品 [10] - 上证50ETF盈利近54亿元 [10] - 中证1000ETF、纳斯达克100ETF等三只产品盈利均超10亿元 [10]
突破2.85万亿元!巨头最新曝光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22:10
华夏基金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58亿元,同比增长16.05% [2][11] - 净利润达11.23亿元,同比增长5.74% [2][11] - 总资产规模205.25亿元,总负债66.91亿元 [10] - 综合收益总额11.06亿元 [10] 资产管理规模 - 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28512.37亿元 [10] - 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2.02万亿元(剔除ETF联接基金市值) [12][13] - 股票型基金规模增加587.92亿元,同比增长9.52% [13] - 债券型基金规模增加122.32亿元,同比增长4.16% [13] ETF业务表现 - ETF总规模达7514.07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14] - 上半年ETF规模增长932.41亿元 [14] - 沪深300ETF华夏规模增长超300亿元 [14] - 华夏信用债ETF规模增长超200亿元 [14] - 上证50ETF和机器人ETF规模增长均超百亿元 [14] 基金盈利能力 - 上半年旗下基金合计实现利润573.20亿元 [16] - 二季度实现利润300.92亿元,成为行业唯一单季超300亿元的公司 [3][16] - 股票基金为盈利主力,二季度贡献超171亿元 [16] - 海外投资基金盈利近46亿元 [16] - 沪深300ETF单季盈利超65亿元,上证50ETF盈利近54亿元 [16] - 另有3只基金盈利超10亿元,6只基金盈利超5亿元 [16] 股权结构 - Mackenzie Financial Corporation持有公司27.8%股权 [6] - IGM Financial Inc.为Mackenzie Financial Corporation控股股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