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聚变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核聚变装置,取得关键突破!
上海证券报· 2025-10-02 20:04
BEST项目工程进展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取得关键突破,其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于10月1日完成吊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 [1] - 杜瓦底座直径约18米、高约5米,总重400余吨,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主机,安装精度要求极高,表面水平高差需控制在15毫米以内,落位位置偏差不超过2毫米 [3] - BEST装置总投资85亿元,总装工作于2025年5月初正式启动,比原计划提前2个月,预计2027年完成建设并首次演示聚变发电,2030年有望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3] 全球与中国核聚变发展格局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于2010年启动,带动全球核聚变关注度提升,风险资本开始大规模布局民营聚变企业,技术验证进入关键阶段 [4] - 全球聚变研究处于“实验堆向示范堆过渡”阶段,中国凭借持续政策支持与工程化优势,正加速向“聚变能商用化”目标迈进,整体处于全球前列阵营 [4] - 投资核聚变的背后逻辑是能源安全为国家顶层设计,布局核聚变是争夺未来能源战略制高点,同时科技巨头为保障AI算力等业务发展,必须寻找稳定、巨大的清洁能源 [4] 国内核聚变商业实体与规划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亿元,控股股东为中核集团,将在上海基地投资120亿元建设“中国环流四号”聚变实验装置,瞄准2050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 [5][6] - 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45亿元,预算超过100亿元,基于EAST装置 [5] - 民营企业多点开花,例如能量奇点目标5-79 Q>10,星环聚能目标2032年实现100MW,瀚海聚能计划2028年至2030年实现数十MW量级能量输出并启动能源商业化 [5] 产业链投资机遇 - 磁约束聚变核心部件包括超导磁体、低温系统、真空部件等,惯性约束聚变核心部件包括激光组件、燃料系统等,共同需求包括真空系统、电源、热管理、特种金属及软件等 [6] - 中国聚变公司建设HL-4装置将极大带动高温超导带材等发展,目前上海超导、东部超导、甚磁科技等公司的超导材料正在测试验证中,翌曦科技等公司将参与磁体部分研发 [6] - 高温超导材料处于产业化初期,原材料主要为钇钡、镁等,除核聚变外还可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粒子加速器、磁悬浮列车等领域 [8]
上海电气涨超5% 核聚变领域再迎催化 公司布局机器人、核聚变等新兴产业
智通财经· 2025-10-02 15:38
股价表现 - 上海电气H股(02727)股价上涨5.64%,报收4.31港元,成交额达1.71亿港元 [1] 核聚变业务进展 - 公司参与建设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取得关键突破,其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完成交付 [1] - BEST装置将首次在国际上演示核聚变发电,目标在2030年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1] - 公司已成功交付全球首台ITER项目磁体冷态测试杜瓦,后续还将交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项目、BEST项目等多个主机系统核心部件 [1]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实施“自主研发+生态合作”双轮驱动策略 [1] - 公司依托参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动商业化落地,并已在核电工业场景中开展人形机器人应用测试 [1] 机构关注点 - 机构重点关注公司在机器人、核聚变等新兴产业的突破进展 [1]
港股异动 | 上海电气(02727)涨超5% 核聚变领域再迎催化 公司布局机器人、核聚变等新兴产业
智通财经网· 2025-10-02 15:37
智通财经APP获悉,上海电气(02727)涨超5%,截至发稿,涨5.64%,报4.31港元,成交额1.71亿港元。 消息面上,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BEST装置主机关键部 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交付,成功精准落位安装在BEST装置主机大厅内,标志着项目主 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据悉,该装置将首次在国际上演示核聚变发电,到2030年,有望通过核聚变点 亮第一盏灯。 光大证券此前指出,重点关注公司在机器人、核聚变等新兴产业的突破进展。在机器人领域,公司实 施"自主研发+生态合作"双轮驱动,依托参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顺势推动商业化落 地,并已在核电工业场景中先行开展人形机器人应用测试。在核聚变领域,公司成功交付全球首台 ITER项目磁体冷态测试杜瓦,后续还将交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项目、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 BEST项目等多个主机系统核心部件。 ...
中国核聚变震撼突破!1亿度狂奔1066秒,美国急追却吃尘,能源霸权要变天!
搜狐财经· 2025-10-02 10:46
技术突破 - 中国“人造太阳”EAST实现1亿摄氏度高温等离子体稳态运行1066.76秒,刷新世界纪录 [3] - 此次突破攻克了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精密控制等尖端技术门槛,实现了高约束模稳态运行 [4] - 装置利用-269℃超导线圈产生强大磁场,成功约束比太阳核心温度高6倍的1亿℃等离子体 [3] 行业影响与比较优势 - 中国磁场强度首次反超美国纪录,且装置体积缩小30%,建造成本降低50倍 [5] - 行业已形成从原子核能量释放到高效利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拥有2000多项专利 [7] - 与美国依赖私营企业探索及欧盟ITER项目推进迟缓相比,中国发展节奏形成鲜明对比 [7] 未来前景与应用潜力 - 核聚变燃料可从海水中提纯氘,1升海水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且几乎零碳排放 [4] - 根据路线图,行业计划于2035年建成聚变工程实验堆,2050年瞄准商用发电 [7] - 下一代装置“夸父”已启动建设,上海初创企业“能量奇点”计划2027年建成更紧凑的“洪荒170”装置 [7]
石油巨头押注核聚变,10亿美元预购“期货”聚变电力
搜狐财经· 2025-09-30 16:57
核心交易 - 意大利埃尼集团宣布与美国联邦聚变系统公司签署价值10亿美元的聚变电力购买协议 [2] - 协议涉及从CFS在弗吉尼亚州规划中的首座商业聚变电厂购买电力,但该电厂尚未建成 [2] 行业资本动态 - 资本持续涌入核聚变行业,投资者斥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建设发电厂,部分企业提前签订巨额购电协议 [2] - CFS在2025年早些时候宣布融资8.63亿美元,使其累计融资额接近30亿美元 [3] - 对CFS的投资几乎占到全球民营聚变公司融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3] 技术发展现状 -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曾实现"净能量增益"的里程碑式突破,但商业意义有限 [2][3] - CFS已完成高温超导磁体的建造和测试,Zap Energy实现了连续3小时运行,Helion启动了电厂建设 [3] - 尽管取得关键进展,但各公司目前均没有建成可运行的反应堆 [3] 主要参与者战略 - 埃尼集团早在2018年就投资了CFS,并参与了最新一轮融资,近年来积极布局生物燃料和可再生能源 [4] - 谷歌成为CFS的首位商业购电客户,微软已于2023年签署协议从Helion购买能源 [3] - 此类购电协议被视为双赢:为聚变公司提供信用背书帮助融资,同时买家可能从项目成功中获益 [4] 行业前景与挑战 - 聚变能源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5] - 美国能源部长公开表达对聚变未来的支持,认为聚变能源很快将为世界供电 [5]
港股异动 | 上海电气(02727)涨超5% 机构建议关注公司在机器人、核聚变等新兴产业的突破进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15:48
股价表现 - 上海电气港股股价上涨5.68%至4.09港元,成交额达4.35亿港元 [1]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能源装备和工业装备的设计、制造及销售 [1] - 能源装备包括核电、储能、燃煤发电、燃气发电、风电、氢能、光伏设备及智能供电系统解决方案 [1] - 工业装备包括电梯、大中型电机、智能制造设备、工业基础件及建筑工业化设备,并提供集成服务 [1] 经营业绩 - 公司上半年新增订单总额达1098.1亿元,同比增长31.2% [1] - 能源装备板块新增订单额为600.4亿元,同比增长23.9% [1] 新兴产业发展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实施“自主研发+生态合作”双轮驱动策略,参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已在核电工业场景开展应用测试 [1] - 在核聚变领域,公司成功交付全球首台ITER项目磁体冷态测试杜瓦,并将继续交付CRAFT项目、BEST项目等多个主机系统核心部件 [1]
上海电气涨超5% 机构建议关注公司在机器人、核聚变等新兴产业的突破进展
智通财经· 2025-09-30 15:47
股价表现 - 上海电气H股(02727)股价上涨5.68%,报收4.09港元,成交额达4.35亿港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能源装备和工业装备的设计、制造及销售 [1] - 能源装备包括核电、储能、燃煤发电、燃气发电、风电、氢能、光伏设备及电网解决方案等 [1] - 工业装备包括电梯、大中型电机、智能制造设备、工业基础件及建筑工业化设备等 [1] 经营业绩 - 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总额达1098.1亿元,同比增长31.2% [1] - 其中能源装备新增订单为600.4亿元,同比增长23.9% [1] 新兴领域进展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实施"自主研发+生态合作"双轮驱动,参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已在核电工业场景中开展应用测试 [1] - 在核聚变领域,公司成功交付全球首台ITER项目磁体冷态测试杜瓦,并将继续交付CRAFT项目、BEST项目等多个主机系统核心部件 [1]
安泰科技涨2.03%,成交额1.5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37.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1:1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13.58元/股,成交额1.59亿元,换手率1.14%,总市值142.6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37.27万元,特大单净买入1079.31万元(买入1319.27万元,卖出239.96万元),大单净买入57.96万元(买入3456.56万元,卖出3398.60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4.02%,近5个交易日上涨6.18%,近60日上涨7.01%,但近20日下跌2.3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30日,于2000年5月29日上市,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1] - 主营业务为先进金属新材料及制品的研发和生产销售,收入构成为: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38.53%,特种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36.75%,高品质特钢及焊接材料24.71%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其他金属新材料,概念板块包括央企改革、大飞机、核聚变、稀土永磁、商业航天(航天航空)等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7.15亿元,同比减少5.29%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减少33.23% [2] 股东与分红情况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40万,较上期增加2.54%,人均流通股12303股,较上期减少1.7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5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20亿元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持股842.15万股,较上期减少934.84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第四大股东,持股679.44万股,较上期增加129.90万股 [3] - 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为新进第八大股东,持股400.28万股;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516150)为第十大股东,持股374.67万股,较上期增加68.25万股 [3]
合康新能涨2.15%,成交额4706.2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4.5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0:1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15%至6.65元/股,成交额4706.24万元,换手率0.64%,总市值75.0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4.58万元,特大单买入269.60万元(占比5.73%),大单买入722.35万元(占比15.35%)同时卖出1056.53万元(占比22.45%)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1.94%,近5日、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上涨3.74%、4.07%和10.10%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4.97亿元,同比增长163.06%,归母净利润7118.37万元,同比增长732.83%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光伏EPC类占90.41%,高压变频器类占6.25%,户用储能类占0.34%,其他业务占3.00% [1]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9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为0.00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3.16万,较上期增加3.57%,人均流通股35333股,较上期减少3.2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829.9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87.24万股 [3] 行业与概念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工控设备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污水处理、核聚变、共享经济、垃圾分类等 [1]
财经早报:事关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人工智能发展等,国家发改委最新回应丨2025年9月30日
新浪证券· 2025-09-30 07:24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并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2]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2] - “十四五”以来,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2024年达到13529亿元,创历史新高,预计“十四五”时期总投资将达到5.4万亿元[9] -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平台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自身涉税义务转嫁给平台内从业人员,并将严查变相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4] - 外交部宣布增设“K字签证”以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8] 行业动态与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力争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2026年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7] - 电动汽车及电池产业成为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新热点,湖北省累计设立欧资企业775家,利用欧资40亿美元[5][6] - 绿色甲醇需求未来5年或增百倍,多家上市公司已前瞻性布局[13] - 固态电池板块活跃,多家公司披露新进展[13]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国内AI巨头DeepSeek正式发布DeepSeek-V3.2-Exp模型,该模型引入了稀疏注意力机制以优化长文本处理效率,并同步进行API降价[12] - 华为任命余承东为公司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内部分析称其将负责公司人工智能战略[12] - 华友钴业子公司与LGES签订《三元前驱体供应协议》[18] - 湖北能源计划在“十五五”期间于襄阳市清洁能源及产业链上下游投资267亿元[18] - 东华科技的西藏扎布耶盐湖绿色综合开发利用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将正式投产[18] 资本市场与交易 - 9月29日A股主要指数上涨,上证综指涨0.90%至3862.53点,深证成指涨2.05%至13479.49点,创业板指涨2.74%至3238.01点,能源金属、证券、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13] - 港股三大指数上涨,恒生指数涨1.89%重回26500点上方,中资券商股涨幅明显[13] - 美股三大股指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高,纳指涨0.48%至22591.15点,英伟达推动科技股上涨[14] - 欧股有望连续第三个季度上涨,斯托克欧洲600指数收盘上涨约0.2%[14] - 多家公司发布回购计划,包括中集集团拟回购3亿元—5亿元A股股份,首钢股份拟回购4000万股—8000万股[18] - 中国中车近期合计签订约543.4亿元重大合同[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