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时评:链博会丨链接世界,共筑经济新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7-25 15:22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2025年7月16日在北京开幕 主题为"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 [2] - 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由中国贸促会主办 自2023年起每年举办一届 [2] - 吸引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企业参展 设置"6链1展区" 包括先进制造 智能汽车 绿色农业 清洁能源 数字科技 健康生活和供应链服务 [2] - 首创设立"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专区 集中发布参展企业的新产品 新技术 新工艺 新场景 [2] 中国供应链地位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0.5万亿元 占全球30% 连续15年位居世界首位 [3] - 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3万亿元 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 [3] - 苹果公司第三次携手中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最新技术 麦当劳中国带着11家供应商伙伴参展 英伟达首次亮相并联合生态伙伴展示AI终端成果 [3] - 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 207个中类 666个小类 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5] 供应链发展趋势 - 中国产业链 供应链正从"硬件输出"向"软硬结合"升级 从规模优势向质量效益跃升 [3] - 特斯拉展示一体化压铸技术 中国供应链创新正在重新定义全球产业合作模式 [4] - 数字科技链展区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 [5] 开放合作举措 - 中国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4]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8.7万列 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 [4] - 中国积极参与数字经济 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国际规则制定 [4] - 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9% [5] 参展企业生态 - 参展企业包括通用电气 特斯拉等国际巨头 华为 宁德时代等中国领军企业 以及大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 多元主体共生的生态是中国供应链韧性的源泉 [5]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证监会发布· 2025-07-24 15:40
中欧关系发展 - 中欧建交50年来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既成就彼此又惠及世界 重要经验是相互尊重 求同存异 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1] - 中欧都是主张多边主义 倡导开放合作的建设性力量 国际形势越严峻复杂 中欧越需加强沟通 增进互信 深化合作 [1] - 中欧关系不针对 不依附 不受制于第三方 双方需深化战略沟通 增进理解和互信 树立正确相互认知 [2] 中欧经贸合作 - 中欧经贸关系本质是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 应实现动态平衡 中国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开放将为合作提供新机遇 [3] - 中欧要深化绿色和数字伙伴关系 促进相互投资合作 欧方需保持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 克制使用限制性经贸工具 [3] - 欧方表示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 欢迎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兴业 双方合作规模和深度不断拓展 [5] 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 - 中欧要共同维护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规则和秩序 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4] - 中欧需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支持政治手段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中方愿与欧方加强协调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成功 [4] - 欧中要共同坚持多边主义 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应对全球性挑战 解决地区热点问题 [5]
这场事关全岛封关的发布会为何令人激情澎湃
海南日报· 2025-07-24 11:16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时间及意义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展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1] -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标志着建设进入成型起势新阶段 [1][3] - 封关运作是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战略选择,体现中国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立场 [2]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封关后将实施"四个更加"政策:更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更宽松的贸易管理、更便利的通行措施、更高效的监管模式 [4] - "零关税"商品范围从1900个税目扩大至6600个,占比从21%提升至74% [4]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放宽,取消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60%的限制 [4] - 商务部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系统规范贸易管理 [4] 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效 - 5年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 [6] - 外贸依存度提升至35%,四大主导产业占GDP比重达67%,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 [6] - 封关硬件设施已通过验收,信息系统建成,正进行全流程压力测试 [7][8] 未来发展方向 - 重点落实"4532"战略:四大主导产业升级、"五向图强"打造新质生产力、离岛免税等"三篇消费文章"、建设人才和技术创新之岛 [12] - 封关运作后政策将聚焦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制度集成创新、构建双循环交汇点 [12] - 全岛封关是开放发展新起点,目标成为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14]
不负重托全力确保如期顺利封关运作
海南日报· 2025-07-24 11:15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时间及意义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这一日期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与1978年改革开放起始日相同 体现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1] - 海南自贸港建设是重大国家战略 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 此次封关运作时间由多部委联合发布 显示中央高度重视和各方协同攻坚的合力 [1] 封关运作的核心政策与战略价值 - 封关运作采用"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岛内自由"的特殊监管模式 旨在实施高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成为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2] - 该举措是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的重大行动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是制度型开放的战略选择 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新路径 [2] 封关运作准备进展与区域影响 - 海南已完成封关政策制定和软硬件条件建设 正推进压力测试演练 政策体系 基础设施 风险防控等重点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 [2] - 海南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新前沿 地区合作新热土和经济全球化新引擎 为封关运作奠定坚实基础 [2] 政策落实方向与实施要求 - 封关运作需从三方面落实政策:增强市场主体和民众获得感 推进制度集成创新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 [3] - 将根据实际运作情况动态优化政策设计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彰显中国扩大开放的机遇 [3]
中美达成重要共识,欧洲按捺不住了?冯德莱恩将访华,有大事找中国商量!美国赔了夫人又折兵
搜狐财经· 2025-07-23 21:01
欧盟访华背景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特将于7月24日访华,时间点临近美国设定的关税政策节点[1] - 美国原定7月9日结束的关税暂缓期因谈判僵局可能延期,欧盟面临既要应对美国压力又要重新审视与中国关系的复杂处境[1]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若8月1日前未达成协议,将对约100个非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欧盟作为占美国贸易逆差95%的关键伙伴之一不在此列[1] 美国对欧盟的关税施压 - 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警告若8月1日前未达成新协议,将对欧盟加征30%关税[3] - 美国曾以50%关税威胁迫使欧盟重返谈判桌,此次历史重演但欧盟新增中国作为对话选项[3] - 美国将8月1日称为"实施时间点"而非新截止日,体现其对贸易主导权的强硬掌控[6] 欧盟对华矛盾心态 - 中欧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贸易额巨大,均表态支持多边主义,但欧盟担忧中国全产业链竞争力[3] - 法国官员称若完全开放市场,中国企业可能占据欧盟50%市场份额,需采取限制措施[3]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手机、白色家电、高铁等领域突破直接冲击欧盟核心产业[3] 欧盟访华核心诉求 - 寻求更多中国订单为欧盟企业争取市场空间[4] - 要求中国对欧盟产品零关税而欧盟保留对中国产品关税的不对等安排[4] - 试图让中国减少与俄罗斯合作并以制裁相威胁[4] 中国的原则立场 - 坚持对等关税原则,不接受欧盟的不对等安排,可能仅在部分商品领域实现双向零关税[6] - 拒绝停止与俄罗斯合作,强调合作基于双方共同利益不受第三方干涉[6] - 中国不会为短期利益牺牲原则,欧盟需接受平等互利框架才能获得实质进展[9]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美关税战阶段性缓和使美国拉拢欧盟孤立中国的策略落空,欧盟在中美间周旋空间被压缩[7] - 美国通过关税杠杆重塑贸易规则,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甚至对盟友强硬,欧盟在利益分配中处于被动[6] - 欧盟最终决策将影响自身经济前景及全球贸易格局,平等互利是合作前提[9]
《环球时报》社评:形势越复杂,中欧越要秉持建交初心
环球时报· 2025-07-21 20:07
中国外交部7月21日宣布,经中欧双方商定,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 24日访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会见科斯塔主席和冯德莱恩主席,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同欧盟两主席共同主 持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双方借此契机将达成哪些共识,受到各 方高度关注。 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不仅成就彼此,而且照亮世界。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 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只要中欧选择对话合作,阵营对立就不会形成;只要中欧选择开放 共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就不会逆转。当前,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欧要本着相互尊重、平 等相待、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对话和沟通,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不断增进战略互信,推进各领域务 实合作,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何俊熹 在当前复杂形势下,中欧要谈的具体议题之多可想而知。但越是这样,就越有必要跳出具体问题本身, 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着手,在根本上促进中欧关系良性发展。在这当中,尤其重要的是从中欧建交50 年的宝贵经验中汲取力量。 中欧50年合作成绩斐然,本身就证明 ...
第三届链博会闭幕!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六千项
新京报· 2025-07-20 23:41
链博会规模与参与度 - 本届链博会吸引了40多位世界500强跨国企业领导人参会,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也专程参会 [1] - 境外团组观展参会数量达172个,是上届的2.2倍 [1] - 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到1200家,参展商首发首展首秀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比上届增长67% [1] - 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现场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 [1] - 第四届链博会已有102家企业和机构签署参展协议,比去年现场签约数量增加50% [1] 国际化程度提升 - 境外参展商占比从首届26%上升至本届35%,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 [2] - 参展商覆盖范围从首届55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本届75个 [2] - 美国企业和机构参展数量比上届增长15%,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数量之首,参展面积较上届提高10% [2] - 60%的参展美国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 [2] - 25家国际组织观展参会,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等8家国际组织参展 [2] 中国供应链优势 - 中国供应链被评价为"奇迹",代表全球工商界普遍看法 [3] - 中国产业配套能力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佳应用场景 [3] -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占据重要位置,不链接中国就难以链接世界 [3] - 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确定性和稳定性,与"中国供给"深度融合是外资企业共识 [3] 创新成果展示 - 本届链博会设置创新链专区,首次打造"链博首发站" [4] - 推动创新资源从"书架"走向"货架",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5] - 三大交易机构展示技术交易系统,与近百家企业和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5] - 创新链专区推动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机构等多方主体互动 [5] 产业链发展趋势 - "数字链接,共赢生态"成为重要趋势,展示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链 [6] - "全栈AI,链接世界"是未来新趋势,AI及数字化项目占比超九成 [6] - "链动绿色,共创美好未来"成为时代所需,链博会"含绿量"持续提升 [7] 北京参与情况 - 北京市组织22家在京央企和40家北京企业参展,在京企业参展规模较去年提高40% [9][10] - 举办2025京皖供应链促进推介会,签署合作协议14项,意向协议金额超50亿元 [8] - 组织供应链数智化促进圆桌对话会和泰国投资推介交流会 [8]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出席G20财长和央行行长系列会议并举行多场双边会见
快讯· 2025-07-19 01:16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 会议于7月17日至18日在南非德班举行 这是今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1]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出席会议并发言 强调应尊重经济发展规律 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1] - 呼吁拥抱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促进复杂世界经济体系更加稳定 支持全球经济恢复增长 [1] 中国经济形势 - 中国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稳定性 [1] - 中国经济内外部平衡状况良好 国内消费品占GDP比重不断上升 [1] - 对外经常账户贸易顺差占比处于2%左右 处于国际认可的均衡水平 [1] 中国政策方向 - 今年下半年将落实更积极的财政政策 [1] - 计划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在山东青岛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00:21
上合示范区建设进展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持续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地方间交流合作,建设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大中心" [1] - 上合示范区着力建设上合组织经贸学院,日渐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与经贸合作枢纽 [1] 大会主要活动 - 大会立足上合示范区平台优势,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交流,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与合作 [2] - 大会推动各方在经贸、投资、矿产资源、新能源、交通物流、装备制造、科技创新、农业技术、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等关键领域精准对接 [2] - 大会同步举办了主题推介活动,并以"'丝路电商'与现代贸易发展""金融赋能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发展"为议题举办深度对话沙龙 [2] - 大会期间举办了上海合作组织产业链供应链青岛会议、上合组织产业园区联盟会议、上合组织工商论坛企业家青岛行,以及第四届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等活动 [2] 大会背景信息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在山东青岛举行,近300名中外嘉宾与会 [1] - 大会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商务厅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共谋区域合作携手创新发展"为主题 [2]
透过潍坊风筝、鹅肝看发展的“精准定位”(人民观点)
人民日报· 2025-07-18 05:47
区域经济发展定位 - 山东潍坊临朐县通过养殖法国朗德鹅形成完整产业链,鹅肝产量占全国70%、全球20%,年产值超80亿元 [3] - 浙江桐乡不产羊毛但成为全国最大羊毛衫集散中心,风电叶片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4] - 河南内黄县转型为"康复设备之都",黑龙江黑河利用结冰期发展新能源汽车测试产业 [4] 特色产业升级路径 - 潍坊国际风筝会采用碳纤维与竹材复合骨架技术,风筝产业链年产量1.2亿只,总产值20亿元 [6][8] -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通过VR/元宇宙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项目"西江幻地" [6] - 深圳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实现"楼上科研+楼下转化+园区扩散"的三级创新体系 [7] 内外贸协同发展 - 潍坊前5个月外贸进出口1539.4亿元,同比增长5.1%,产品涵盖农产品、机械零部件等 [10] - 产销对接大会推动得利斯肉制品、崔字牌香油等本土品牌进入全国市场 [10] - 与非洲/拉美国家拓展农机装备、畜牧养殖等领域合作,中欧班列等通道促进全球货物流通 [10][11] 文化与经济融合 - 潍坊通过风筝文化串联文旅产业、赛事经济和健康消费,推出旅游专列和国潮艺术周 [8] - "科技+文化"模式使传统工艺进入新消费赛道,实现从"一米宽"到"万米深"的产业深化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