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制菜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辐照(300962.SZ):公司的辐照技术能为预制菜企业提供灭菌技术服务
格隆汇· 2025-09-19 15:13
公司业务与技术 - 辐照技术能为预制菜企业提供灭菌技术服务 [1] - 技术可延长预制菜的保质期 [1] 市场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将积极加强市场拓展 [1] - 争取与预制菜行业广泛合作 [1] - 为预制菜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
又一个“西贝”暴雷!3亿中产天塌了
创业邦· 2025-09-19 14:27
核心观点 - 太二酸菜鱼因预制菜争议面临品牌信任危机 导致门店数量减少和收入利润大幅下滑 公司正通过门店调改、品类拓展和运营策略调整应对挑战 [6][8][21] - 酸菜鱼行业具有高增长潜力 但竞争加剧和同质化趋势对品牌长期发展构成压力 [16][17][24] 行业背景与市场表现 - 中国酸菜鱼市场2018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33.7%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亿元 [17] - 太二酸菜鱼与鱼你在一起、渝是乎等品牌成为酸菜鱼赛道代表性玩家 [17] - 酸菜鱼品类从地方菜发展为独立餐饮赛道 经历从单一形态到口味多元化的演变过程 [16] 公司运营与财务表现 - 太二酸菜鱼过去一年关闭65家门店(自营店从612家降至547家) [8][2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9.49亿元 同比下降13.3% 收入占集团总比例从73.4%降至70.8% [21] - 公司推出"鲜活门店"调改计划 现有68家 预计2024年底完成150家 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调改 [8] 产品与供应链 - 太二酸菜鱼大部分菜品通过集采统一供应 中央厨房加工鱼片、酸菜和调味品等原材料 门店进行简单烹饪 [14] - 鲜活门店实行每日活鱼配送 上午和下午进行两次杀鱼操作 腌制流程耗时40-50分钟 [14] - 公司新增现炒热菜和火锅板块 构建"活鱼、鲜鸡、鲜牛肉"三大核心品类以降低单一品类依赖 [22] 品牌营销与客户体验 - 太二通过二次元文化打造"二文化"IP形象 包括"小二哥"和"二老板"等元素吸引年轻客群 [19] - 品牌以独特店规形成差异化体验 包括不拼桌、不加位、四人以上不接待等运营策略 [6][19] - 公司近期调整品牌叙事 从"酸菜比鱼好吃"转向"够鲜活 才太二" 强调产品品质 [22] 战略调整与转型 - 太二打破原有运营规则 开设外卖业务并在北上广深设立品牌卫星店 [21] - 门店增设5-6人桌 主动拥抱家庭客群 拓展轻正餐场景 [22] - 预制菜争议促使公司加速转型 但面临时间压力和品牌形象重塑挑战 [8][22][24]
天康生物涨2.12%,成交额2.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01.3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9 11:3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股价上涨2.12%至7.70元/股,成交额2.53亿元,换手率2.46%,总市值105.1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201.34万元,特大单净买入893.18万元(买入1801.51万元占比7.12%,卖出908.33万元占比3.59%) [1] - 大单净买入308.17万元(买入5252.35万元占比20.75%,卖出4944.18万元占比19.54%)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1.64%,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49%、16.67%、23.99%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8.47亿元,同比增长10.68% [2] - 归母净利润3.38亿元,同比增长22.2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8.9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98亿元 [3] 主营业务构成 - 生猪养殖产业链收入占比32.20%,饲料收入占比27.51% [1] - 蛋白油脂加工收入占比16.37%,玉米收入占比14.75% [1] - 兽药收入占比5.44%,其他业务收入合计占比3.73%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6.94万户,较上期增加1.60% [2] - 人均流通股19672股,较上期减少1.57% [2] - 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持股1554.91万股(较上期增加64.11万股),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嘉实农业产业股票A持股1029.45万股(较上期增加63.01万股),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008.39万股(较上期增加189.78万股),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行业属性与业务范围 - 所属申万行业为农林牧渔-饲料-畜禽饲料 [2] - 概念板块涵盖养鸡、新疆建设兵团、动物疫苗、猪肉概念、预制菜等 [2] - 主营业务包括畜禽用生物疫苗、饲料及植物蛋白生产销售、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及肉制品销售 [1]
煌上煌涨2.41%,成交额6660.1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00.1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9 11:2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股价上涨2.41%至13.16元/股 成交额6660.11万元 换手率1.00% 总市值73.6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00.19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230.71万元(占比3.46%) 大单买入1191.35万元(占比17.89%)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6.29% 近5日下跌3.73% 近20日上涨2.02% 近60日上涨40.15% [1] - 8月12日龙虎榜数据显示净卖出3698.35万元 买入总额3300.14万元(占比7.73%) 卖出总额6998.48万元(占比16.39%)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1日 2012年9月5日上市 主营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快捷消费食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2] - 收入构成:鲜货产品60.71% 米制品业务31.67% 屠宰加工4.12% 包装产品1.97% 其他业务1.49% 检测业务0.04%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熟食 概念板块包括预制菜、小盘、休闲食品、新零售、社区团购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4.12万户 较上期增加13.74% 人均流通股12396股 较上期减少12.08%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84亿元 同比减少7.19% 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 同比增长26.9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1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9亿元 [3] 机构持仓情况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144.52万股 为新进股东(截至2025年6月30日) [3]
惠发食品跌2.02%,成交额4728.2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4.3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10:27
股价表现 - 9月19日盘中下跌2.02%至10.19元/股 成交4728.27万元 换手率1.91% 总市值24.93亿元[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12.76% 近5日跌5.65% 近20日涨3.03% 近60日涨8.52%[2]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4.38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0.79% 卖出占比13.00%[1] 资金动向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3月5日净买入265.24万元 买入总额3230.14万元(占比12.69%) 卖出总额2964.90万元(占比11.65%)[2] - 股东户数2.57万户 较上期减少0.61% 人均流通股9346股 较上期增加0.61%[3]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35亿元 同比减少17.75%[3] - 归母净利润-2999.36万元 同比减少82.54%[3]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速冻预制菜 包括丸类制品(20.18%) 肠类制品(8.43%) 油炸类制品(15.20%) 串类制品(6.26%) 菜肴制品(9.46%)[2] - 供应链业务占比34.76% 其他业务包括材料及其他(1.77%) 餐饮类(0.66%)[2] 公司背景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食品加工-预加工食品[2] - 概念板块包括预制菜 社区团购 一带一路 QFII持股 微盘股[2] - 2005年2月成立 2017年6月上市 注册地址山东省诸城市舜德路159号[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388.26万元[4] - 近三年累计派现489.28万元[4]
广州酒家跌2.04%,成交额3235.8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68.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10:07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9日盘中下跌2.04%至16.78元/股 成交额3235.87万元 换手率0.34% 总市值95.44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90% 近5个交易日下跌4.39% 近20日下跌0.18% 近60日上涨7.50%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68.22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274.59万元 大单净流出193.63万元 [1] 资金流向与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2.23万户 较上期减少0.39% 人均流通股25460股 较上期增加0.3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47.07万股 较上期减少324.98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209.66万股 较上期增加40.06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9.91亿元 同比增长4.16% [2] - 归母净利润3910.07万元 同比减少33.1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8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74亿元 [3]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食品制造业务占比58.87% 餐饮服务业务占比38.82% [1] - 其他产品占比30.80% 速冻食品占比26.44% 月饼系列产品占比1.6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烘焙食品 概念板块包括预制菜 增持回购 融资融券等 [1]
“无预制菜” ,绿茶餐厅涂黑
盐财经· 2025-09-18 21:06
公司宣传策略转变 - 绿茶餐厅已撤下门店外“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的广告语 [2][3] - 餐厅外卖一次性餐具上原本印有的“无预制菜”字样已被涂黑 [3] - 喜家德门店宣传海报上“拒绝预制”的标语也被涂抹遮盖 [3] 公司供应链与运营模式 - 集团与205家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合作,将食材大部分制备过程外包 [3] - 与专业食材加工公司合作可避免建设自营中央厨房的大量前期投资,并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加速扩展餐厅网络 [3] - 餐厅只需在烹煮及上菜前进行简单操作,以保持味道品质一致并提高运营效率 [3] 消费者反应与市场争议 - 消费者认为使用预制菜而不提前告知侵犯了知情权 [4] - 公司在宣传上存在矛盾,一边以“现做”为卖点(如招牌菜“龙井烤鸡”主打现烤),一边强调中央厨房提升效率 [4] - 有媒体曝光杭州绿茶餐厅后厨售卖的“佛跳墙”是预制菜且未在菜单中标注,引发消费者对预制菜新鲜度和品质的担忧 [7] 监管关注与合规情况 - 证监会曾对绿茶餐厅食品安全以及预制菜占比情况进行问询 [6] - 证监会要求公司说明食品供应链具体模式和预制菜占比,并对是否符合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进行明示 [6] 公司财务表现与扩张 - 绿茶集团预计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约2.47-2.54亿元人民币,预估增幅近40% [7] - 增长主要得益于全国门店网络持续拓展,截至2025年8月,公司已在全国21个省份、4个直辖市、2个自治区及香港地区布局超500家门店,覆盖100余个城市 [7]
西贝风波下餐厅谈“预”色变,“预制菜羞耻”如何才能消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20:16
每经编辑|金冥羽 从餐厅到产业园,对"预制菜"三个字的替换与回避,暴露的是企业面对这一概念时底气不足,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感甚至羞耻感。不管是当初声称"现 做""非预制菜",生怕沾上"预制"标签,菜品就失了品质、丢了人心,还是如今"预制菜园区"改名,谈虎色变,对"预制菜"唯恐避之不及,这都反映出餐饮 行业在预制菜问题上的普遍困境。 为什么餐饮业有"预制菜羞耻感"?很大程度上源于行业标准缺失导致的信任危机与认知割裂。 当前预制菜缺乏统一的定义、生产和标识标准。其口感、营养、添加剂使用及"新鲜度"无法被客观衡量,导致消费者普遍将"预制"与"劣质、不健康、廉 价"画等号。这种负面认知,使得依赖预制菜的餐饮企业陷入"做却不敢说"的尴尬境地,既要降本增效,又怕被贴上"科技与狠活"标签而失去顾客。标准 缺失放大了信息不对称。企业无法用权威标准自证品质,消费者则陷入"吃的到底是什么"的焦虑。 建立透明、强制性的标准体系,是消除这种羞耻感、重建行业信任的关键前提。但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是餐饮企业首先要主动、自觉地消除这 种"羞耻感"。如果餐饮企业都视"预制菜"或"预制"为洪水猛兽,那怎么打消消费者的担忧和疑虑? 本来,"预制 ...
绿茶餐厅被曝隐去“现做”字样,证监会曾问询预制菜比例
搜狐财经· 2025-09-18 19:33
公司近期动态与市场表现 - 绿茶餐厅近期撤下了门店外“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的广告语,并将外卖餐具上“无预制菜”字样涂黑 [1] - 公司工作人员在回应询问时,强调烤鸡等招牌菜式是现做的,但未就其他餐品是否使用预制菜做出明确说明 [1] - 公司于2025年5月13日成功登陆港交所,并于8月25日发布上市后首份半年报 [3] - 截至发稿,公司股价报6.94港元,当日下跌1%,总市值为46.74亿元 [3] 公司历史与财务表现 - 绿茶集团是中国知名的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首家餐厅于2008年在杭州开设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23.1%;股东应占利润为2.34亿元,同比增长34% [3] - 根据最新交易数据,公司动态市盈率为9.13,TTM市盈率为10.60,市净率为2.44 [4] - 公司每股收益为0.65元,TTM股息为0.33元,股息率(TTM)为4.76% [4] 过往争议与监管关注 - 2024年3月,公司38元“佛跳墙”被曝光使用预制菜但未在菜单中标注,也未主动告知顾客,相关门店负责人当时曾否认使用预制菜 [2] - 2024年7月,公司在申请港交所上市期间,证监会曾要求其公示食品供应链模式、预制菜占比及是否符合预制菜使用明示等监管规定 [2]
罗永浩“停战”后,西贝紧急培训厨师
新浪财经· 2025-09-18 18:59
公司运营调整 - 公司宣布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至门店现场加工,涉及儿童餐、烤羊肉串、猪排烩酸菜、肉夹馍、椒麻鸡、小米粥等菜品 [1] - 所有使用大豆油烹调的菜品调整为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上述调整计划在10月1日前于全国门店完成 [1] - 北京世贸天阶门店店员表示大豆油已更换,但部分菜品做法尚未调整,强调会在10月1日前完成,厨师需重新培训以适应新流程 [1] 成本与效率影响 - 调整的菜品均为招牌菜,在门店所有菜单中占比超过10%,此次调整将带来成本上升和供应链变化 [3] - 门店现制主要影响用工成本,需要更多熟练厨师或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可能导致人力成本攀升、食材损耗增加、出餐速度受影响 [3] - 中央厨房需重新定位,更多聚焦于基础食材配送、深加工食材预处理等,但门店后厨短期内难以大整改,中央厨房重塑需更长时间 [4] - 公司拥有1.8万名员工和370家门店,每家门店员工约30-40人,此次调整可能进一步压缩公司上半年5%的平均净利润率 [5] 行业与公司经营状况 - 全国餐饮行业整体经营状况不乐观,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但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降至3.6%,6月单月出现0.4%的负增长 [6] - 公司5%的净利润率处于行业中游水平,对比百胜中国上半年净利润率约为8.79%,海底捞达到8.48%,九毛九为2.13%,呷哺集团净亏损8000万元 [5] - 舆论风波导致公司客流下滑,9月10日和11日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分别下降100万元,9月12日估计下降200万元至300万元 [6] - 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多家门店均发现客流明显下滑的情况 [7] 品牌定位与信任危机 - 公司已无力通过上调价格平衡盈利空间,上半年原料采购成本和人工成本占比最高,各占约3成 [10] - 公司定位“家庭欢乐餐厅”,以儿童餐为主打产品,需挽回家长群体对食品安全和食材透明的信任 [10] - 舆论焦点“2岁的西兰花”实为行业普遍做法,速冻蔬菜在零下18度以下保存,保质期可达1-2年,无需防腐剂,但公众认知与行业标准存在鸿沟 [12] - 公司面临用产品和定价重新弥补与消费者之间信任裂痕的挑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