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

搜索文档
22项“全球最优”!上海怎么做到的?
国际金融报· 2025-05-07 20:40
营商环境评估结果 - 世界银行对2189家中国企业的调查显示,中国在电子支付、获得电力、技能培训等12项指标达到全球最优水平,建筑许可、供水、互联网连接、创新等指标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2] - 上海企业在22项测评点中达到全球最优水平,绝大多数指标优于全国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2][3] - 上海企业在供电可靠性方面停电次数和时长为0次,电子支付费率成本为0,更换互联网提供商感受度得分96.2,商事调解可替代性得分100 [4] 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 - 2023年5月世界银行推出营商环境成熟度(Business Ready)新体系,围绕监管框架、公共服务、实践效率三大支柱评估 [3] - 新体系首次引入企业调查项目,企业感受度占评估分值27%,普华永道中国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访谈2189家企业 [3] - 样本覆盖14个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地域分布全国六大片区,其中58家为上海企业 [3] 上海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上海自2018年起连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4年升级至8.0版,重点聚焦企业感受度 [5] - 行动方案对标世行标准,在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国际贸易、纳税等10个领域持续优化 [5] - 上海清理超过100项不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地方标准,浦东新区推出全国首部公平竞争审查管理措施 [7] 市场竞争与公共服务 - 上海反垄断执法成效显著,查处多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行政性垄断案件 [6] - 上海制定关键领域公平竞争审查细则,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并设立举报渠道 [6] - 上海将推出"十大攻坚突破任务",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提升企业感受 [7] 基础设施与服务效能 - 上海电力供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等高精尖行业受益于稳定电力保障 [4] - 上海纳税时长、贷款申请时长、互联网稳定性等指标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4] - 智慧监管技术将被用于新兴行业的前瞻性监管,以优化监管架构与公共服务效能 [7]
“硬核”政策 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
新华社· 2025-05-07 10:55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 营经济发展的沃土,精准有效的政策护航民营企业茁壮成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发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印发《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支持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推动创新主 体培育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狠抓政策落地实效,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金融活水润泽万千民企。政府架桥,纾解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堵点,打通银企对接的"最后一公里",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金融 力量。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持续放大"宿心融"融资对接服务品牌,通过政府搭台、银企对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常态化开展多种 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银行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广东,目前拥有1800多万户民营经营主体,是我国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广东积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培育耐心资 本。 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天津 ...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暨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会议召开
南京日报· 2025-05-07 09:52
依法治市工作部署 -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今年工作并开展现场述法 [1] - 会议强调依法治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推动依法治市工作 [1] 法治服务经济发展 - 会议指出要牢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面规范涉企执法,加强司法保护,在构建产业科技创新生态、服务经营主体、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法治服务支撑作用 [2] - 会议强调要聚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园区发展体制机制、统筹跨市域一体化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强地方立法,通过法治排除改革阻力 [2] 法治保障社会安全 - 会议提出要完善安全生产法治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法治水平,善于在法治框架下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调整利益关系 [2] - 会议强调要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好"政法惠民十件实事",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 [2] 法治工作推进机制 - 会议听取了2024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情况,讨论了2025年《工作要点》,部分区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现场述法 [2] - 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引导全社会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凝聚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强大合力 [2]
上海大消息!22项全球最优
第一财经· 2025-05-06 23:38
世界银行BR评估中国企业调查结果 - 世界银行BR评估覆盖50个经济体,中国企业调查表现总体较好,8个领域中有6个领域(解决商业纠纷、纳税、获取金融服务、市政公用服务、获取经营场所和国际贸易)全部优于103个经济体的中位数 [2] - 中国企业获得增值税退税时间为1周,达到第一批经济体最优值 电子支付成本为0,达到最优值 出口清关平均3天,进口清关平均10天,优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经济体 [4] - 上海企业表现突出,22项测评点达全球最优水平,如供电可靠性(停电次数和时长均为0)、电子支付费率成本为0、商事调解可替代性得分100 [6] 上海营商环境标杆案例 - 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通过"东方美谷贷"政策获得1000万元无抵押贷款,政府提供担保费和利息补贴 公司2024年利润超1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0% [7] - 上海港国际集拼业务时效压缩至3-5天,较传统中转港快2-4天 2024年国际集拼业务量突破3万标箱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企业超70万家,年降贸易成本约20亿元 [8] - 波音航空改装维修基地项目实现"当天拿地、当天取证、当天开工",5小时内完成所有手续办理 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从签约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75天,建设投产周期9个月 [9][10] 上海营商环境改革成效 - 2018年以来连续推出8版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累计实施上千项改革举措 2024年新设企业34.27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117户,全国排名第一 [13] - 通过《上海市供用电条例》等制度固化改革成果 作为世行唯一专家调查城市,上海经验可为全国改革提供样板 [10] - 上海将推出"十大攻坚突破任务",重点包括世行对标改革、优化涉企检查、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等 [13] 行业效率数据 - 制造业占比54%(1187家),零售业10%(211家),其他服务业36%(791家) 企业规模分布:小型39%(5-19人),中型30%(20-99人),大型30%(100人以上) [3][4] - 中国企业电子支付收款占比、电子报税缴税占比接近全球最优值 上海企业更换互联网提供商感受度得分96.2,政府采购便利性达全球先进水平 [4][6]
22项营商环境测评点全球最优,上海拿到助力企业成长“优绩”
第一财经· 2025-05-06 22:41
世界银行BR评估中国营商环境表现 - 中国在电子支付、获得电力、技能培训等12项指标达到全球最优水平,建筑许可、供水、互联网连接、创新等指标达到全球先进水平[1] - 上海22项测评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显著优于全国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供电可靠性、电子支付成本等多项指标全球领先[1][6] - 世界银行首次将企业感受度纳入评估体系(占比27%),上海通过1.0至8.0版持续改革提升企业体验[1][11] BR评估体系与企业调查方法论 - 新评估体系包含3大支柱(监管框架、公共服务、企业效率)、10项一级指标和3项跨领域主题,采用企业调查与专家调查双轨数据采集[2] - 中国企业调查覆盖2189家样本,分层随机抽样涵盖六大区域,制造业占比54%(1187家),小型企业占39%[3] - 调查聚焦时间效率、成本、便利度及电子化水平,中国在增值税退税(1周)、电力连接时效等指标达首批经济体最优值[3][4] 中国企业效率表现亮点 - 国际贸易领域出口清关仅3天(东亚平均9天),进口清关10天(中高收入经济体平均11天)[4] - 电子支付成本为0(全球最优),进出口合规成本优于首批经济体中位数[4] - 电子支付收款占比、电子报税比例接近全球最优水平[5] 上海营商环境标杆案例 - 上海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万TEU创纪录,国际集拼时效压缩至3-5天(传统中转港需10-14天),全年业务量超3万标箱[8] -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75天完成审批,9个月实现投产,刷新"特斯拉速度";波音项目实现5小时内完成土地出让至施工许可全流程[10] - "东方美谷贷"政策助力科技企业获无抵押贷款(单笔平均800-900万元),案例企业麦克林生化获1000万元贷款后利润达上亿元[7] 制度创新与改革成效 - 上海通过《上海市供用电条例》等制度固化改革成果,商事调解可替代性得分100分,市场公平竞争感受度达96.2分[6][11] -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70万企业,年降成本20亿元,长三角货物中转申报流程从100小时缩短至50小时[8] - 2024年上海新设企业34.3万户,每千人企业数117户全国第一,相当于每8.5人中有1名企业创始人[12] 未来优化方向 - 上海将推出"十大攻坚突破任务",重点包括世行对标改革、优化行政检查、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等[13] - 需对标全球最佳实践提升企业感受,尤其在压力环境下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13]
独家专访!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谈《民营经济促进法》:稳预期、优环境、破难题
华夏时报· 2025-05-06 17:44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原则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和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2] - 是首部专门为民营经济发展量身定制的法律,集成理论创新、发展经验和深化改革举措 [3] - 填补民营经济立法空白,形成完整法律体系,具有更高权威性和系统性 [4] 对民营企业的根本性利好 - 稳定发展预期:将支持措施上升为法律,提供长期制度保障 [3] - 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法治手段确立最佳营商环境 [3] - 破解发展难题:针对公平竞争、融资促进、拖欠款项等痛点制定有力制度 [3] 相比以往立法的进步 - 系统性更强:作为国家基础性法律覆盖全生命周期制度闭环 [4] -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产权保护等历史难题 [4] - 覆盖范围更广:包含个体工商户和所有规模民营企业,强调平等保护 [4] 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的措施 - 明确禁止歧视性政策,保障负面清单外领域平等进入 [4] - 清理程序性障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和招投标平等 [4] - 建立政企沟通机制,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4] 后续政策需求 - 需制定实施细则将原则性要求转化为可操作性措施 [6] - 需做好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现有政策的衔接优化 [6] - 需强化执法保障实现从立法到执法的闭环 [6]
重庆深化大数据平台应用 智慧监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06 08:24
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建设 - 重庆市纪委监委打造"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将1211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监管,构建5大类13个监督模型,通过数据关联、智能预警等方式识别作风和腐败问题 [1] - 平台打破部门数据壁垒,2023年累计筛查异常数据5040条,推动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2646件244人 [1] - 采用"线上预警+线下联动"模式,构建"预警—核查—整改—建制"全链条治理机制,实现问题整改与长效治理闭环 [3] 典型案例查处情况 - 九龙坡区纪委监委查处社区工作人员陈某因业务不精、作风拖沓导致医保办理延误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并开展全区作风整顿 [1] - 巴南区纪委监委通过平台预警线索查处干部杨某某利用项目申报职权收受礼金、违规经商问题,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收缴违纪所得 [2] - 大足区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围标串标线索,查处国企高管谭某某通过操纵招投标收受巨额财物问题,给予"双开"处分并移送司法 [2] 制度创新与流程优化 - 沙坪坝区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分级督办超期事项,大足区出台招投标全流程跟踪等20项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4] - 重庆高新区将工程审批时限压缩40%,九龙坡区开展"一次办结"能力提升行动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 [4] - 2023年全市完善32项制度机制,132项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件时长缩短超50%,形成"发现问题—完善制度—优化服务"闭环 [4] 监督效能提升方向 - 计划拓展智慧监管平台数据对接范围,动态优化监督模型以提高问题发现精准度 [4] - 通过"室组地"联动机制强化跨部门协同,2023年大足区通过片区协作发现招投标领域违纪线索13条并全部处分 [2][4]
投资江西=选择未来!听听这些外资企业怎么说
搜狐财经· 2025-05-06 06:24
江西省外资企业投资概况 - 全省累计设立外资企业2.1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395.12亿美元 [2] - 2023年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2.61亿美元,同比增长3.7% [2] - 外资企业圆桌会展示江西商机,多家企业分享投资收获并引发新投资意向 [2] 益升华集团在江西的投资案例 - 通过收购宜春企业进入江西市场,收购当年实现2亿元人民币营收增长及900万美元新增外贸出口 [3] - 重组后的益升华恒珠公司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成为跨国企业核心供应商 [3] - 追加投资建设亚太制造中心,项目从审批到环评仅用3个月,建成后将成为集团全球三大制造服务中心之一 [3] - 项目将带动20余家本地配套企业,形成全链条产业生态,80%管理人员由当地员工晋升 [4] 佛吉亚在江西的发展 - 佛吉亚在南昌、丰城、抚州设立工厂,丰城工厂为工业4.0标准“灯塔工厂” [5] - 丰城工厂2022年产值达33亿元人民币,客户覆盖国内主流车厂 [5] - 工厂建设模式从“复制到中国”转变为“从中国复制”,成为全球新建电子工厂样板 [5] - 拥有近500家主要供应商,计划吸引上下游企业落户,配合中法产业合作园建设 [5] 费森尤斯卡比在南昌的发展 - 公司经历5次扩建和3次增资,成为集团亚太地区重要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 [7] - 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南昌输注类医疗器械全国市场占有率超30% [7] - 当地产业生态完善,可高效获取优质供应商资源,政策支持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 [7] - 便捷物流和高效政务服务助力企业专注研发创新,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 [8]
《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发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6 06:01
"经营环境"部分主要介绍深化公平竞争治理、完善招标采购机制等方面情况。我国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 策,持续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升纳税、电子支付、通关等服务质 效。 "纠纷化解"部分主要介绍完善诉讼服务体系、健全多元解纷机制等方面情况。"企业退出"部分重点介绍 健全企业破产机制、优化企业注销登记流程等方面情况。 安徽省芜湖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科技攻关等措施,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图为在芜湖市 繁昌经济开发区,工人在芜湖埃科动力智能生产线上组装生产DHT混动变速箱。肖本祥摄(人民视 觉)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32家吉他制造企业落户,建成规模较大的吉他生产基地。图 为永州市东安县吉他产业园一家电吉他制造企业生产车间。蔡小平摄(人民视觉)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按照企业从设 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展示2024年全国层面营商环境各领域进展成效。国家发改委方面表示,将充分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 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和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 ...
宁夏完善政策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经济日报· 2025-05-05 06:06
民营经济在宁夏的重要性 - 民营经济为宁夏贡献近50%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的税收、60%以上的研发投入、近70%的社会就业和90%以上的经营主体 [1] - 民营经济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政策支持与培训 - 宁夏举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培训班,提升干部服务民营企业的能力 [1] - 培训内容包括推动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新"项目和企业信用修复等 [1] 营商环境优化 - 银川市大幅压减办事材料、流程和时限,发布城市机会清单、负面清单等政策措施 [3] - 金凤区实施"综合查一次",统一检查标准,压减行政重复检查频次 [3] - 中卫市将大数据项目办理时限从234个工作日压减至57个工作日,申请材料从192份压减至114份 [8] 企业案例与投资信心 - 宁夏鑫晶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在银川市布局9个项目,完成投资超50亿元,营收超40亿元,上缴税收超3亿元 [2] - 企业家称赞宁夏营商环境为"看得见的诚意"和"摸得着的未来" [2] 金融与人才支持 - 宁夏工商联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帮助1000多家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 [3] - 宁夏财政支付贴息及担保费用8.7亿元,撬动信贷资金784亿元,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全部投向民营企业 [9]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惠农区39家民营企业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95% [4] - 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投资建设精细化工循环化产业链项目 [4] 问题解决机制 - 宁夏建立滚动台账,通过"一题一解、一企一策"帮扶,目标实现民营企业问题解决率超过90% [6] - 自治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全程参加企业纾困解难集中办公会,现场解答企业诉求 [5] 政策与资金供给 - 宁夏建立利企暖企"政策库",入库3455个惠企政策文件,涉及7006条政策措施 [7] - 近3年宁夏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规模超520亿元,其中民营企业享受284.6亿元,占比超过55% [9] 民营经济发展成果 - 截至2024年末,宁夏民营经营主体达82.27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98.7% [8] - 2024年一季度,宁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民营企业增长15.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