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会议平板
icon
搜索文档
视源股份港股冲刺“A+H”:细分领域龙头动能切换面临重压 赴港上市推动全球化能否破局?
新浪证券· 2025-07-01 16:43
核心观点 - 视源股份递交H股发行申请,拟通过港股上市募资用于研发投入和海外扩张,以应对国内IFPD市场增长乏力和盈利能力下降的挑战 [1][8] - 公司在教育IFPD和会议IFPD领域市场份额领先,但近年传统业务增长承压,海外市场和新业务成为发展重点 [2][4][5] - 高研发投入侵蚀利润,智能控制部件业务增长迅速但毛利率较低,对公司整体业绩改善有限 [6][7] 业务表现 传统业务 - 教育业务营收连续三年下滑,2022-2024年分别同比下降11.24%、8.81%、8.75% [3] - 企业服务业务2022-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8.84%、+2.34%、-2.60% [3] - 智能终端及应用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35.6%降至2024年25.3%,拖累公司综合毛利率从27.67%降至21.33% [3] - 国内教育IFPD市场萎缩,2022年出货量下滑25.9%,2023年销售额下滑15% [3] 新业务 - 智能控制部件业务2024年营收102.74亿元,同比增长20.37%,其中白色家电控制器营收17.22亿元,同比增65.64% [6] - 智能控制部件业务毛利率仅14.74%,低于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 [6] - 预计全球白色家电、汽车、储能和机器人部件等领域智能控制部件需求年复合增速将达7.7%、7.7%、3.5% [6] 市场份额 - 希沃品牌教育交互智能平板全球市场份额17.5%,排名第一 [2] - MAXHUB品牌会议交互智能平板中国市场份额25.0%居首,全球份额9.9%排名第二 [2] - 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全球市场份额23.8%,位居首位 [2]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15.4亿元,占营收6.88%,超过当年9.79亿元归母净利润 [7] - 研发人员3229人,同比增长9.68%,占员工总数48.24% [7] - 未来将继续加大AI和全球化方向的研发投入 [7] 国际化战略 - 已在6个国家设立子公司,22个国家建立本地化团队 [4][8] - 海外营收占比从2018年前不足10%提升至近年22%-24%水平 [8] - 海外战略从ODM模式升级为"属地深耕",与微软、Zoom等100多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4][8] - 海外教育IFPD出货量2021-2024年增速分别为90%、20%、-6%、18%,会议IFPD增速分别为53%、11%、-3%、22%,预计2025-2028年增速均超10% [5] 募资用途 - 加强研发能力 [8] - 加速国际化扩张和海外市场竞争力 [8] - 提升数字化能力、实施战略投资及收购、补充运营资金 [8]
频频“出圈”的广东制造,“含新量”在哪?从这场调研看懂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16:17
没作品还龅牙,却成为萌翻全球的现象级IP,LABUBU刮起潮玩旋风的背后,有着"世界玩具看中国, 中国玩具看广东"的深刻印记;说着粤语方言、跳着魔性舞蹈,能进厂打工也能聊天解闷,十八样武艺 样样精通的广东机器人让"七剑客"的名头威震江湖…… 在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械臂在生产线上舞动,一台台具有核心科技的产品打包出发,运 往全球。面对着超高清显示视频这一赛道趋于白热化的竞争,该公司依靠创新"卷"出了三大拳头产品 ——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交互智能平板、智能会议平板,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如今,全 球每三台电视机,就有一块主板"视源造"。 在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小至1毫米的颗粒——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正在"出 仓"。别看个头小,一颗"米粒"里头堆叠着上千层陶瓷介质膜,量级也来到比一根头发直径四十分之一 还小的微米,堪称"螺狮壳里做道场"。这种基础元件被称为"电子工业大米",我国过去曾长期高度依赖 进口。在持续的创新攻坚之下,三环集团生产的MLCC已能覆盖90%产品规格的国产化,有力地促进国 内高端电子元件产业链的发展完善。 今年以来,广东制造频频"出圈",但又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制造业朋友圈”里走出的单项冠军
新华社· 2025-06-29 16:42
公司概况 - 公司液晶电视主控板卡全球出货量超7亿块 全球每生产三台液晶电视就有一台使用其主控板卡 [1] - 公司从5人初创团队发展为6000余名员工的企业 创业第二个月订单量仅200块 现已连续四年营收超200亿元 [3] - 公司产品从单一主控板卡发展为智能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 拥有三个工信部认证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4] 生产与技术 - 第五产业园自动化生产线覆盖率最高达80%以上 高体力高难度工序实现机器自动化 [3] - 现代化生产车间由机械臂和机器人主导 智慧大屏实时监控温湿度静电等关键数据 [3] - 新知识城智能制造基地总投资20亿元 2021年底动工 2023年12月竣工 预计今年完成线体架设并逐步量产 [4] 行业与产业链 - 广州拥有"显示之都"称号 培育超10家百亿级龙头企业 超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产业相关企业超2000家 [1] - 广州形成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终端应用的完整显示产业链 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1] - 电子制造业在广州可实现从元器件采购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配套 "制造业朋友圈"协同效应全球领先 [4] 产品与应用 - 公司业务覆盖液晶显示主控和交互智能显控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 应用于教育信息化企业服务等领域 [4] - 产品线包括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交互智能平板智能会议平板 均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认证 [4]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创新力”变“生产力”——科技创新点燃发展引擎
新华社· 2025-06-28 20:49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1] - 科技与产业深度交融、同频共振,源头创新蓬勃涌动,前沿成果加速落地,越来越多的"创新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1] 量子技术突破 - 我国首款面向千比特规模设计的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ez-Q Engine 2.0正式交付使用,这是我国在量子计算核心设备领域实现的重大自主突破 [2] - 该测控系统价格不到国外产品的一半,已批量交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电信量子集团等9家科研、产业单位,累计提供超5000比特测控服务 [2] - 量子通信产品如国盾密邮、国盾密盘、量子安全会议平板一体机已走进人们的生活,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为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完成超50万个量子计算任务 [4] 商业航天发展 - 北京亦庄"火箭大街"是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2024年完成入轨发射13次,入轨卫星超80颗 [5] - 北京亦庄汇集了160多家空天企业、600多家航天生态企业,商业火箭集聚度达到全国的75%,互联网卫星集聚度全国最高 [6] - 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6] 煤制油技术突破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项目整体国产化率达98.5% [8] - 该项目累计生产油化品超2000万吨,接近全国煤制油产能的一半,吨煤价值提升了7倍左右 [8][9] - 自主研发的"神宁炉"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克服了外国气化炉只能"吃"精煤的缺陷 [8]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 - 重庆云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已在40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应用,服务超50万人次 [10] - 该公司的脑机接口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为患者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10] - 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由被动康复向主动康复转变,为患者生活自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10]
活力中国调研行|一块屏幕背后的“制造业朋友圈”
新华网· 2025-06-26 17:34
公司业务覆盖 - 智慧屏幕和AI互动教学平台已覆盖280万间教室和1000万名教师用户 [1] - 为超80%的中国500强企业提供会议平板 [1] - 积极布局生活电器、智能网联汽车、健康医疗等场景 [1] 研发与技术优势 - 主控板卡全球出货量超7亿片,占全球电视机市场份额的1/3 [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持续多年超过7% [2] - 拥有授权专利超11000件,平均每位员工拥有1.6件专利 [2] - 构建"预研一代、开发一代、销售一代"的三代滚动研发机制 [2] - 在智能、显示、触觉、连接、音频、视频等核心领域形成技术领先优势 [3] 产品创新与应用 - 教室热力图技术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关注点分布 [4] - 液晶显示主控板卡是屏幕交互的关键零部件,涉及多学科技术攻关 [2] - 显示技术正朝着更通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3] 产业链协同 - 广州的立体化产业矩阵实现从元器件采购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配套 [1] - 通过"制造业朋友圈"快速实现新想法从设计到成品的转化 [1] - 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打造"世界显示之都" [1][5] 行业集聚效应 - 广州已集聚超高清视频产业链企业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500家 [5] - 拥有百亿级行业龙头10余家 [5] - 黄埔区形成全球最大超高清显示模组生产基地 [5] - 增城区布局上游电子化学品及材料专区 [5] - 南沙区企业在彩色电子纸领域取得新突破 [5]
打造世界级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广东“刷屏”全球|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21:15
广州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发展现状 - 广州北京路商圈裸眼3D大屏成为网红地标,每天吸引上万人打卡,黄埔区聚集乐金、视源、创维等龙头企业,形成全球最大超高清显示模组生产基地 [1] - 2023年广州超高清产业制造业产值达2196亿元,面板月产能超500万平方米、居全国第一,汇聚相关企业超2000家,仅黄埔区产值超1500亿元 [1] - 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是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广州将其作为千亿级产业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1] 视源股份的产业布局与技术创新 - 视源股份液晶电视主控板卡全球出货量超7.7亿片,全球每三台电视机就有一台使用其主控板卡,拥有希沃交互智能平板和MAXHUB领效会议平板等国家单项冠军产品 [3] - 公司采用"销售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三代滚动研发机制,交互智能显控产品智能制造基地量产线自动化覆盖率最高达80% [3][5] - 围绕超高清核心技术展开突破,布局智能机器人等创新业务,机器人具备20公斤移动负载能力,可应用于电力巡检、消防作业等领域 [5] 视源股份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 为全球十大电视机品牌中的九家供应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但更注重人工智能与交互显示,专注触控、连接、音频、视频等技术 [7] - 推出"希沃教学大模型"和"MAXHUB领效智会大模型"等软件产品,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企业数字化转型 [7] - 借助显示、交互、连接、控制四大技术基座,产业布局涵盖电子部件、商用显示、算力产业、智能硬件及智能制造等方向 [6] 广东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的政策与人才挑战 - 广东创下多个"全国唯一":成立全国唯一超高清视频产业基金、首个全国性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首个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等 [8] - 广州培育超10家百亿级龙头企业、超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30家专精特新企业,覆盖产业链各细分领域 [9] - 行业面临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如OLED材料研发、Micro-LED光学设计等领域本土培养能力不足,上游材料研发等岗位长期空缺 [9][10]
1.4万元起家,这家企业问鼎“世界屏王”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22:29
广东制造业概况 - 广东已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 [1] - 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 [1] - 2024年1月至5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 [1] 视源股份发展历程 - 公司从1.4万元起步的屏显小厂发展为"世界屏王" [1] - 在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交互智能平板、智能会议平板三大赛道夺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1] - 连续8年稳居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1] 视源股份生产与技术优势 - 生产线高度自动化,采用设备检测仪器进行效率调试 [2] - 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全球市场份额23.8% [2] - 交互智能平板产品希沃全球市场份额17.5% [2] - 智能会议平板MAXHUB中国内地市场份额25%,全球市场份额9.9% [2] 视源股份研发投入与布局 - 累计研发投入超85亿元,技术人员占比57.5% [4] - 构建"三院一站"研发体系(中央研究院、中央工程院、创新设计院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4] - 已在印度、美国、荷兰等6个国家建立海外子公司,拥有22个国家本地化团队 [4] - 累计服务超140个国家和地区 [4] 行业协同与区域优势 - 公司作为广东省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链主"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核心技术 [3] - 广州的商业氛围和制造业响应优势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 [3]
“隐形冠军”压力大,视源股份递表联交所
经济观察报· 2025-06-20 10:09
公司市值与财务表现 - 公司市值从2021年初接近千亿下滑至2024年6月19日的231亿元,蒸发超过750亿元 [1][22] - 2024年营业收入224.01亿元,同比增长11.05%,但归母净利润9.71亿元,同比缩水29.13% [2] - 毛利率从2022年的26.2%降至2024年的20.9% [2] 业务板块分析 - 智能终端及应用板块(含希沃和MAXHUB)收入承压,教育业务收入50.54亿元(同比-8.75%),企业服务业务收入15.82亿元(同比-2.60%) [8] - 智能终端及应用板块毛利率从2022年35.6%降至2024年25.3% [3][9] - 智能控制部件板块收入102.74亿元(同比+20.37%),其中家电控制器业务收入17.22亿元(同比+65.64%),但毛利率仅14.3% [3][10][13] 研发投入与战略布局 - 2024年研发开支15.40亿元,占营收6.88%,研发人员占比48.24% [14] - 重点投入端侧大模型、多模态感知算法等AI技术,并拓展汽车电子(智能座舱、车灯控制)和电力电子(UPS、逆变器)领域 [10][11][17] - 全球化战略推进,海外收入43.48亿元(同比+16.83%),在印度、美国等地建立子公司,与微软合作推出Teams认证设备 [18][19] 市场竞争与挑战 - MAXHUB面临华为IdeaHub(鸿蒙生态)和联想的竞争,希沃受鸿合科技"AI+海外"战略冲击 [9] - 低毛利业务(智能控制部件)收入占比从2022年41.9%升至2024年45.9%,结构性拉低整体盈利 [13] - 股份支付费用增加和市场利率下行进一步挤压净利润 [15] 赴港上市目的 - 募资用于研发、国际扩张、数字化及并购,支撑全球化与AI战略 [17] - 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通过海外产能(如越南)应对关税风险 [19] - 推动AI商业化落地,如希沃教学大模型(2200亿token训练)、智能反馈系统覆盖2000所学校 [20]
“隐形冠军”压力大,视源股份递表联交所
经济观察网· 2025-06-20 09:44
核心观点 - 视源股份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支持其全球化与AI战略 [1][2] - 公司面临传统业务增长放缓与盈利能力下降的双重压力 [1][4][7] - 新兴业务增长迅速但毛利率较低导致整体利润结构恶化 [1][6][7] - 高额研发投入持续侵蚀利润但公司仍坚持技术投入 [2][8] - 海外扩张与AI应用成为未来战略重点 [9][11][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24.01亿元同比增长11.05%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9.71亿元同比下滑29.13% [1] - 毛利率从2022年26.2%降至2024年20.9% [1] - 研发开支15.4亿元占营收6.88%远超净利润 [2][8] - 智能控制部件业务收入102.74亿元同比增长20.37% [6] 业务板块分析 传统业务 - 教育业务收入50.54亿元同比下降8.75% [4] - 企业服务业务收入15.82亿元同比下降2.60% [4] - 智能终端及应用板块毛利率从35.6%降至25.3% [4][7] - 面临华为IdeaHub等产品的系统性竞争压力 [4] - 教育平板全球市场份额17.5%居首 [3] 新兴业务 - 白色家电控制器收入17.22亿元同比增长65.64% [6] - 布局汽车电子领域包括智能座舱等产品 [6] - 电力电子领域涉及UPS系统等产品 [6] - 智能控制部件板块毛利率仅14.3% [7] - 该板块收入占比从41.9%升至45.9% [7] 战略布局 国际化 - 2024年海外收入43.48亿元同比增长16.83% [9] - 在印度美国等多国建立本地化团队 [9] - 与微软合作推出Teams认证设备 [9] - 海外标杆项目包括美国大学LED项目等 [10] - 越南等地布局海外产能应对关税 [11] AI发展 - 研发聚焦端侧大模型等关键技术 [2] - 希沃教学大模型基于2200亿token训练 [11] - 智能反馈系统覆盖2000所学校 [11] - AI课件生成超35万份 [11] - 目标转型为科技平台改善利润结构 [12] 市场表现 - A股市值从千亿高点跌至231亿元 [12] - 会议平板中国市场份额25%居首 [3] - LCD主控板卡全球份额23.8%第一 [3] - 面临华为联想等生态化竞争压力 [12] - 教育业务受政府预算影响显著 [12]
新股消息 | 视源电子递表港交所 与微软建立了深度合作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06:49
公司上市申请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广发证券(香港)为其联席保荐人 [1] 公司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商用显示设备企业之一,在交互智能平板和液晶显示主控板卡领域建立市场领先地位 [4] - MAXHUB品牌会议交互智能平板以25%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内地首位,并以9.9%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位 [4] - 2024年公司面向教育市场的交互智能平板销量占海外市场份额达40.2%,位居世界第一 [4] 行业前景 - 全球教育交互智能平板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200亿元增至2029年3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8.9% [4] - 全球会议交互智能平板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91亿元增长至2029年1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7.4% [5] - 海外市场对数字化教育解决方案采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4] 公司合作与技术 - 公司与微软建立深度合作,联合推出多款通过微软Teams认证的硬件设备 [5] - 推出全球首款搭载Windows 11 IoT的三摄交互屏XBoardV7系列会议平板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9.90亿元、201.73亿元、224.01亿元 [5] - 2022-2024年年度利润分别为21.21亿元、14.0亿元、10.36亿元 [5] - 毛利率从2023年24.5%下降到2024年20.9% [7] - 智能终端及应用毛利率从2023年30.2%下降至2024年25.3% [7] - 2024年销售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75.5%上升至79.1% [7] 业务分部表现 - 智能终端及应用业务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5.6%、30.2%、25.3% [8] - 智能控制部件业务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2.4%、15.4%、16.1% [8] - 软件及其他服务业务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57.4%、56.2%、55.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