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会议平板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零跑腿”与“加速跑”的陕西故事 _陕西日报数字报-群众新闻网
陕西日报· 2025-08-27 05:06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是广东省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链主企业 产品涵盖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和交互智能平板 在全球显控领域具有创新影响力[2] - 公司以西安为战略支点 控股子公司青松光电连续6年位居中国LED一体机市场首位 并成为陕西省新型显示产业链链主企业[2] - 西安产业园升级为LED业务全球总部 形成辐射西北区域的核心枢纽 旗下设立教育板块西安希沃 计算机板块西安视源时代 储能业务西安视捷科技等多个子公司[4] - 研发体系持续升级 新增TV板卡与XR眼镜研发中心 吸引高端人才集聚[4] 政府支持与协同发展 -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协助解决不动产登记问题 通过50天高效协调完成竣工验收备案[2][3][4] - 政府部门组织召开产业链协同会议 包括智能终端产业链会议连接30余家配套企业 数据和政务服务调研会 文旅场景对接会等多场专项活动[5] - 政府搭建合作平台促成企业与景区博物馆达成场景共创意向 形成"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的乘法效应[5]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西北总部汇聚500余名研发人员 成为LED显示技术创新策源地[5] - 自研教学大模型通过2200亿token海量训练 使教师备课时间减少70% 服务全国1000万名教师[5] - 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 构建技术护城河[6] 产能与规模扩张 - 西北区域总部项目总投资额2.5亿元人民币[2] - 子公司青松光电成为中国LED一体机市场六年销量冠军[2]
活力中国调研行|一块屏幕背后的“制造业朋友圈”
新华网· 2025-06-26 17:34
公司业务覆盖 - 智慧屏幕和AI互动教学平台已覆盖280万间教室和1000万名教师用户 [1] - 为超80%的中国500强企业提供会议平板 [1] - 积极布局生活电器、智能网联汽车、健康医疗等场景 [1] 研发与技术优势 - 主控板卡全球出货量超7亿片,占全球电视机市场份额的1/3 [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持续多年超过7% [2] - 拥有授权专利超11000件,平均每位员工拥有1.6件专利 [2] - 构建"预研一代、开发一代、销售一代"的三代滚动研发机制 [2] - 在智能、显示、触觉、连接、音频、视频等核心领域形成技术领先优势 [3] 产品创新与应用 - 教室热力图技术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关注点分布 [4] - 液晶显示主控板卡是屏幕交互的关键零部件,涉及多学科技术攻关 [2] - 显示技术正朝着更通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3] 产业链协同 - 广州的立体化产业矩阵实现从元器件采购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配套 [1] - 通过"制造业朋友圈"快速实现新想法从设计到成品的转化 [1] - 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打造"世界显示之都" [1][5] 行业集聚效应 - 广州已集聚超高清视频产业链企业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500家 [5] - 拥有百亿级行业龙头10余家 [5] - 黄埔区形成全球最大超高清显示模组生产基地 [5] - 增城区布局上游电子化学品及材料专区 [5] - 南沙区企业在彩色电子纸领域取得新突破 [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会议平板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科技不断迭代和进步,带动会议平板需求持续释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8 09:27
会议平板行业概述 - 会议平板集会议功能与平板电脑功能于一体,具备演示、展示、互动及个人娱乐办公等多功能特性,近年来市场增长强劲[1] - 设备分类包括按尺寸(小型便携型/中型标准型/大型专业型)、功能(基础展示型/高清触控型/远程会议型)和应用场景(企业会议/教育培训/远程办公)[4] - 核心功能涵盖智能白板(支持电容+电磁双触控技术)、视频会议和应用软件,可替代传统会议室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6] 行业发展历程 - 2012年市场需求初现,2016年随智能应用发展正式萌芽,2017年推出集成显示、触摸书写、无线传屏的一体化产品[8] - 2020年远程办公需求激增推动市场爆发,2021年行业格局趋于稳定,形成巨头主导局面[8] - 中国会议平板销售量从2015年3万台增至2024年70.36万台,年复合增长率41.99%[19] 市场规模与现状 - 2024年中国会议平板市场规模达186.45亿元,全球市场规模约90.3亿美元,亚太地区占比40.39%[16][17] - 集成电路作为核心元器件,2024年中国产量达4514.2亿块,2025年1-2月产量同比增长4.4%至767.2亿块[12] - 教育培训领域应用显著,2024年中国教培市场规模约20445亿元,推动会议平板向智能教学中枢升级[13]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产业链上游为电子元件/集成电路/液晶面板,中游聚焦硬件研发与系统集成,下游覆盖政务/企业/教育/医疗等场景[10] - 行业三梯队格局:第一梯队为视源股份(2024H1交互智能平板收入34.47亿元)和华为;第二梯队包括海信视像(显示产品收入237.33亿元)、鸿合科技(IWB产品收入12.14亿元);第三梯队为中小品牌[22][23][25][27] 重点企业分析 - 视源股份主营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和交互智能平板,旗下拥有教育品牌希沃和协同平台MAXHUB,2024H1相关收入同比增长24.67%[25] - 鸿合科技专注教育信息化,产品线涵盖智能交互/录播/数字标牌等,全球设50余家分支机构[27] 未来趋势 - 智能化升级:AI技术将实现会议纪要生成、实时翻译、手势识别等高级功能[29] - 云平台融合:5G技术推动4K/8K视频传输,支持混合办公场景的云端协作[30] - 垂直行业专业化: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将出现深度定制化解决方案[31][32]